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金枝--金枝玉音/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李金枝是幸运的。1980年5月,李金枝和戏校的同学们毕业了,他们没有像别的戏校学生一样毕业后分配到各个剧团,而是以此为班底成立了洛阳地区的一个青年团——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正是这个机会,使李金枝一毕业就成为团里的台柱子,这是好多前辈演员和同代演员望尘莫及的。在毕业后的短短3年时间里,剧团就排了由她主演的5部戏:古装戏剧《泪洒相思地》的女主角王怜娟、《孙成打酒》中的女主角王桂英、《燕燕》中的女主角燕燕、现代戏《金鸡引凤》中的女主角金萍、《洛河女儿》中的女主角崔水莲,每个角色她都演得栩栩如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特别是《泪洒相思地》一剧至今已演出3000多场,久演不衰,王怜娟成为豫剧戏曲人物中一个新的形象。

《泪洒相思地》是一出从越剧移植的剧目,1980年,不满18岁的李金枝被分配饰演剧中女主角王怜娟。王怜娟是一个诗书音画皆能的大家闺秀,也是一个因受继母虐待而没有家庭的温暖,又被内心深爱的男人所欺骗,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摧残的悲剧性人物。李金枝这个没有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简单的年轻女子,面临很多挑战和考验。通过李金枝的刻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泪洒相思地》终于在洛阳人民会堂和观众见面了。《泪洒相思地》一炮走红,在洛阳人民会堂连演一个多月,场场爆满。洛阳地区豫剧二团唱红了,李金枝唱红了。《泪洒相思地》成为中国豫剧一部新的经典之作。

这是一部同类戏曲剧目中唱词很多的古装悲剧。全剧共有500多句唱词,而王怜娟的唱词就有200句之多,其中的几个重要唱段都在几十句以上,这对刚走出校门的李金枝来说,是天赐良机,也是千斤重担。当时,李金枝的母亲在洛阳人民会堂工作,为了背戏词,练唱腔,剧院白天没有演出时,她就自己在后台走廊上,腿放墙上对着墙壁一边练腿功,一边练唱,自己折磨和锤炼自己。从第一句唱到最后一句,喝口水稍事休息再练第二遍,直到练得词烂熟于心,声音化于情,情化于韵。如“当初他甜言蜜语将我骗”一段,字咏声叹,韵丰腔圆,有凄美婉转,有激越奔放,有泣诉哀怨,有深沉悲凉,音曲开合有度,情感跌宕起伏,节奏和旋律随着情感表达的需要,或大河滔滔,或细流涓涓,或春风化雨,或电闪雷鸣,把观众完全控制在随她而行的情感共鸣之中。特别是“承蒙小姐你的恩德广”一段,面对着自己负心男人的新妻蒋素琴,蕴含感恩和乞求、悔恨和无奈的复杂心情的表演和唱腔,谁听了不荡气回肠?“再求你将小玲好好看待,她断了舌头有口难张。她难把那话儿讲,谁把她体谅?为我遭下祸,我纵死恨难当。数九寒天要温暖,三餐赏她薄粥汤”,每唱到这里,李金枝都是泣不成声,观众也无不寸断肝肠,热泪盈眶。豫剧的感声咏叹,被李金枝推向了极致。

在“相思苦”一折戏中,王怜娟已知自己怀有身孕,回家探母的张青云没有音讯,复杂的心境中包含着惶恐和期盼、担心和自信,表演时有满面愁容,有心神不定,有神情恍惚,有自若从容。唱腔或委婉,或幽怨,或焦盼,或镇定,手眼身法步,表演得人情人理,使人拍案叫绝。

在《泪洒相思地》中,李金枝不但把王怜娟的悲愤愁怨表演到极致,对王怜娟喜乐甜羞纯的少女春心春色的表演同样达到了精致无比的艺术之境。

根据人物和剧情的需要,细腻传神之情,雅致含蓄之美,甜媚俊秀之姿,婉转清丽之韵,水到渠成,耐人寻味。“花园会”一折戏中,王怜娟为排解继母逼婚的烦恼,到花园散心时,一个纯情烂漫的书香闺秀之美,李金枝表演得恰到好处。当遇到进京赶考的美男子张青云时,又紧张,又害羞,面颊上荡漾着钟情,眼神中流溢着渴望,一下把一个纯情少女演成了一朵青翠欲滴、含苞欲放的鲜花。

在“楼台别”一折中,已有孕在身的王怜娟面对将回家探母的心爱之人,欲留不能,欲别不忍,既有男欢女爱的常情,又有大家闺秀之礼,李金枝用婉约清丽的吟唱表现羞涩和娇情,用缠绵幽怨的咏叹表达甜蜜和别意,秋水映月的眼神、恋恋难舍的身姿,准确、鲜活、雅致、精细,演技到此境,如入仙画中。

李金枝说,把演员生命融人艺术,艺术才能有鲜活的生命。为练好“投湖”一折中的跪步,李金枝在火热的7月,穿着披风苦练,磨出的血把裤子染红了,她全不在乎,一天天地练功,一天天地琢磨,慢慢地体会着技巧,直练得跪步快而稳,身直不晃。每演到这一节时,李金枝的跪步表演,都令观众似乎忘了她是在跪走。《泪洒相思地》中李金枝跪地的表演还有一处,那是王怜娟得知张青云背叛自己,怀抱着婴儿,跪在地上求人抚养的场面,那跪时间长且稳,身子不屈不颤,把一幅凄凉无助的女性的绝望之画,写在舞台之上,也刻在观众的心中。

李金枝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汗水和真情塑造出了王怜娟,王怜娟也成就了李金枝。P14-17

目录

高树田 李金枝传

林泉梨 园奇葩

——记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枝

雷桂华 千娇百媚 风华依旧

——记豫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枝

王浮星 “洛阳小牡丹”李金枝

王信军 岁月流金花枝俏

——记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枝

刘 洋 一次特殊的体验

——访中青年常香玉的扮演者李金枝

黄天博 认识这一个“江姐”

——李金枝印象

罗云清 新优雅别一枝

——论李金枝塑造韩玉娘的艺术个性

黄顺卿 豫剧舞台上的李金枝

胡芝风 赞李金枝的表演

赵勤峰 情洒舞台

——丈夫眼中的金枝

王利民 传承前辈精气神 中华艺术发金枝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枝喜收爱徒

李学洲 蝶恋花·看名家李金枝演《泪洒相思地》

李学洲 为了人民的唱响

——写给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枝

张锡荣 看《常香玉》赠李金枝

罗怀臻 金枝的气质

柳兰芳 金枝的“人”与“戏”

虎美玲 金枝的美

朱超伦 金枝的唱腔

姚 欣 金枝的成功

陈国桢 李金枝表演艺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李道畅 造就更多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李金枝表演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汤其河 牡丹吐艳华贵芬芳

——豫剧名家李金枝声腔艺术印象记

崔伟 歌唱醇厚感人气度质朴清新

——浅评豫剧旦角名家李金枝的表演艺术

方可杰 谈李金枝戏曲艺术实践中的再创作追求

徐培成 赞美大家闺秀李金枝

李利宏 豫剧因金枝而婉约

谭静波 闺秀风范淑女气质

——赏析戏里金枝

陈涌泉 期待梅花二度开

——写给艺术盛年期的李金枝

刘景亮 豪放中的婉约

薛若琳 流金岁月 春枝盎然

——李金枝表演艺术谈

李金枝 在河南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李金枝 我演《常香玉》的心得及创作感想

李金枝 个人专场演出中的旁白

李金枝 在河南省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奖项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李金枝 文艺院团领导班子建设集中学习的体会

李金枝 在河南民进开明艺术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李金枝 在艺术名家推介工程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金枝艺术年谱

序言

中国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表演艺术等多种元素综合而成的民族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各个戏曲剧种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形成了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格局,其大众化、通俗化的表现形式为国人所喜闻乐见,逐渐成为广大民众获取精神愉悦、传承优良美德、培养爱国情怀、增长历史知识、丰富人生经验的重要途径。

豫剧在中国戏曲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历经峥嵘岁月而长盛不衰。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以樊粹庭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豫剧的表演、音乐、服装、化装、剧本、剧团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为豫剧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豫剧与京剧、越剧同被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也是首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之一。

推动豫剧等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既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历史使命。河南作为豫剧的发源地,一直十分重视豫剧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成立了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在加强豫剧等戏曲文化的研究创新和宣传推介,提升戏曲文化的艺术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2013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河南大学等单位共同组织召开了大型戏剧文献《樊粹庭文集》出版座谈会,我还应王全书会长之请赋诗祝贺:“连南贯北融百调,承前启后集大成。聚纳贤萃促发展,振兴豫剧开新程。”

此次,河南省又推出了以“一本书、一台戏、一场研讨会”为内容的艺术名家推介工程,李金枝作为当今豫剧界的代表性人物名列其中。李金枝曾获得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化部第一、十二届“文华表演奖”。李金枝个人艺术传记《李金枝——金枝玉音》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她从艺以来的奋斗历程,系统地介绍了她在豫剧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使广大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她的表演艺术风格,了解她的传承与探索业绩,同时也为业界专家学者研究豫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金枝出生于梨园世家,11岁考入洛阳戏曲艺术学校,因主演《红灯照》《大闹清华府》等剧目被誉为“洛阳小牡丹”。从艺三十多年来,她谦虚好学,博采众长,唱腔韵味浓郁,表演精湛传神,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她主演的传统戏《泪洒相思地》已演出三千多场,此剧不仅成为她自己的代表剧目,也成为豫剧的保留剧目之一。李金枝不仅在古装戏方面有自己的独到建树,在现代戏理论和实践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风流女人》就是李金枝对现代戏成功探索的经典之作。在这部戏里,“骑车舞”“背人舞”“软僵尸”等表演无不使观众拍手叫绝,这些既被专家和观众所接受,也成为中国戏曲学院等戏曲艺术院校的教材。

从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和艺术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切实遵循戏曲艺术发展规律,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戏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推陈出新,才能真正推动豫剧等戏曲事业的发展繁荣。

在李金枝艺术传记《李金枝——金枝玉音》即将出版之际,谨为此序,以表祝贺。愿李金枝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艺术之树常青!祝豫剧事业蓬勃发展,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4年2月26日

(作者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内容推荐

“洛阳小牡丹”李金枝的艺术人生、豫剧演员的代表人物之一、表演精湛传神、、扮相俊秀、极富特色

汪淏编著的这本《李金枝--金枝玉音》一书既有记者对李金枝一系列演出的采访报道,也有戏曲专家对她表演艺术才华和演出剧目的评说评论,还有她的朋友对她的真诚介绍。读《李金枝--金枝玉音》,会使我们看清李金枝在艺术之路上辛苦走来的一个个脚印,会使我们了解她宽厚待人的优秀品质,会使我们知道她在表演艺术上已经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编辑推荐

李金枝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优秀专家。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金奖、“香玉杯”艺术奖、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者。

汪淏编著的这本《李金枝--金枝玉音》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豫剧艺术家李金枝的成长道路、艺术成就、艺术风格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真切地希望有更多的戏迷、专家和领导能读到这本书,从而增加对这位表演艺术家的了解,给她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金枝--金枝玉音/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72399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5
CIP核字 2014043706
中图分类号 K825.78=76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60
18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