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寒夜里的笑声/苹果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苹果文丛”汇聚了裘山山、赵德发、刘恪、薛舒、易清华、于怀岸、王棵、荆永鸣等30多位全国中青年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以整体面貌、集团亮相的豪华阵容,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坛的力量。

易清华所著的《苹果文丛:寒夜里的笑声》收录的这些作品在对自由、人性、诗意等创作母题的表达上独具匠心,高度体现了作者对文本意识的不懈追求。

内容推荐

《苹果文丛:寒夜里的笑声》集收录了作家易清华多年来精心创作的七部中短篇小说作品。内容涉及广泛,有乡村生活中那些坚守者们在困顿中令人感动的背影,也有都市生活中那些青年人的迷惘和奋斗,有对现实的批判性呈现,也有对历史的追溯和探询。《苹果文丛:寒夜里的笑声》收录的这些作品在对自由、人性、诗意等创作母题的表达上独具匠心,高度体现了作者对文本意识的不懈追求。

目录

寒夜里的笑声

摆脱

小矮人

尘世影

双目炯炯有神

向南逃

假装自己在飞

试读章节

“不就是新发和三乌噻。”

“对对,就是这些活鬼,喝了满满一鼓子白酒,有整整十斤,结果一半的人都醉倒了,散风儿和三乌还出尽了洋相。”

“出了什么洋相?”

“散风儿抱着一根枯树桩哭他死去了二十多年的娘,边哭边唱起了《洪湖赤卫队》:娘啊娘,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大路旁,让儿的坟墓向东方。”

“三乌还要离谱些,追着王凡家的那只大白鹅,说它是什么下凡的仙女,发誓要娶它为妻。”

“王凡也是要不得的,第二天就把三乌的那个妻给杀了,也不怕三乌和你拼命。”

“他跟我拼鬼的命啊,那天他从我家路过,闻到香味,跑到我家的厨房,揭开锅子,捞了一块鹅肝就跑,我就故意在后面追,我说,三乌啊,你怎么能吃你的妻,这可是你妻的心肝啊,你们猜他怎么说,他说,王凡啊,你把我的妻都杀了,你让我吃它一块肝有什么的。”王凡接口说。

王凡说这话时并不笑,而众人的笑声立刻聚合起来,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几乎要把新发家那灰色的瓦屋顶给揭了。

人们的嘲笑并没有伤害到三乌的自尊,相反,能够成为大家笑谈的中心,他显得很得意。他不停地挥舞着那顶刚从头上摘下来的棉毛帽子,据说是县委书记下乡送温暖时送给他的,他舍不得放下,生怕弄脏了,或弄丢了。

屋子里传出哄堂的笑声,主人新发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人们只顾笑着,闹着,没有谁听到他的叹息,更没有人觉察到他紧锁的愁眉。

这是入冬后的第一个寒夜。刚刚从外面进得屋来的人说,风刮得很大,都下霜了。那种白白的像盐粉一样的东西,无声而又均匀地撒落在黑暗的洞庭湖平原。而此时此刻,那无声无息的平原,充满了无边的母性,以她那博大的胸怀,无私地容纳着呼啸的北风,寒冷的霜冻,还有那从门和窗的罅隙中渗透出去的粗粝的笑声。

就在人们的哄笑声中,一条狗突然出现了。是一条外形高大、无比壮硕、姿态矫健的黄狗,它摇头摆尾地挤到了主人新发的身边,把身子撒娇地靠在新发的双膝,一对狗眼好奇地打量着眼前忽高忽低的火光和周围笑闹的人们。

“大黄,不是要你多睡一会儿的吗,怎么就醒了?”新发微笑着说,愁眉也顿时舒展。

大黄听了这话,仰起头,用散着热气的鼻子顶着新发的手,鼻尖在他的手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尾巴像铁道信号员手中的小旗那样左右摇晃。大黄发出了自己的语言,“我要你抚摸。”不过,这是唯有新发才能读懂的旗语。

于是新发一边用手抚摸着大黄的脖子,一边嗔道,“你别的本事没有,就知道撒娇。”  大黄的尾巴摇得更欢了,同样是只有新发才能读懂的旗语,“我要你陪我玩。”新发的手不停地抚摸着大黄柔软的身躯,虽然不再说话,但他眼里流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慈祥。

这时被冷落的三乌,并没有看到新发眼里那柔软的东西,他见众人的注意力此时都集中到了大黄的身上,心中不由生出一股被冷落的醋意。

“去去去,一点也不听话,还撒娇,真是个贼狗。”

令新发担心和发愁的就是这条叫大黄的狗。

新发的妻子柳慧在五年前就到东莞打工去了,柳慧的弟弟柳刚在东莞一家工厂当主管,据说权力不小,柳刚就把姐姐弄到了那个工厂=食堂做事,前年,柳刚把新发的儿子小优也接到东莞读书去了。柳刚多次表示,要新发也去那个工厂打工,让他们一家人得以团聚。但新发一直犹豫不决,借口这事那事的抽不开身,一直拖到了现在;妻子和儿子都理解新发,他们知道,他不放心大黄,怕他走后,大黄被人打了吃肉。

直到上个月,柳刚出面让新发和柳慧承包下了那个工厂食堂,柳慧一个人忙不过来,新发没有办法,才答应了去东莞。

去年新发到东莞过年,把大黄寄养在了王凡家中,千叮咛万嘱托后,还放出了狠话,谁要是打了他的狗,他就要谁的命。在人们的眼中,新发算是一个狠角色了。他之所以发此狠话,是有足够理由的。十多年前,有两个外村的小偷趁着天黑潜入了他家天井,偷走了一只高压锅,他追了两里路,终于把贼给追到了。两个贼一人一把菜刀,威胁着说要他的命,但他仍然没有放过他们,不知用什么方法把他们给制伏,并扭送到了派出所。县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他,使他一下子成了四村八里的名人。

去年春节,新发在东莞没待几天就回家了,就是因为惦记着大黄。

P2-3

序言

我从小就是个特别的孩子。

这并不是炫耀,因为谁都知道,我不是一个神童。

记得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在写作业时,有些汉字的笔画我都还不能正确地掌握,比如一撇,我总是写成一横,于是在方格本上写“毛”字时我总是过不了关,没有办法,只好请同桌为我捉刀。

我的特别,除了种种低能之外,还体现在睡姿上。当时家中只有两张床,父母一张,姊妹们一张。我的姐姐,妹妹,还有弟弟,像咸鱼一样直直地整齐地摆在一张木床上,而我却像虾米一样卷曲着身子。妈担心我长不高,在我睡熟时总是替我拉直和抚平身子,但就在她转身离去时,我又恢复了原样。直到如今,我早过不惑之年,睡姿仍然如一个虾球。曾有友人如此调侃我,说我这一辈子都不能脱离母体的羊水,即使活到一百岁,本质上仍然还是一个胎儿。

在某种意义上说,永远也长不大,这也是我的特别之处。

最特别的是,我还能看到鬼。

我出生在农村,那时农村的贫寒令现在的80后和90后无法想象。一个月难吃到一块肉,没吃过苹果,没穿过皮鞋,没看过电视,除了课本和红皮本的毛主席语录,没有一本课外读物。住的是土墙和茅草的矮房子。但是话又说回来,除了贫寒之外,那时我们小孩的快乐也是令现在的80后和90后无法想象的。我们经常光着脚丫在泥泞的大地上奔跑、追逐,在小水塘中嬉戏,在牛背上唱歌,在菜园里偷甘蔗和黄瓜、豆角。爬上桑树的最高的一根枝条上摘桑葚,有一种飞翔的感觉,并把那紫艳紫艳的桑葚塞进嘴里,把丽瓣小嘴唇染成紫色。

有一天黄昏,我和几个小孩在一座老房子的废墟上玩耍,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女人,她微笑着朝我走来。我对一起玩耍的姐姐说,我看到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姐姐说她什么都没有看到,说我看到的是鬼。小伙伴们一个个作鸟兽散,姐姐连忙大惊失色地把我拉回家。那天我发烧了,一个劲地胡言乱语,一位巫师为我喊了一晚的魂,才得以退烧。

听村里的老人们说,只有体内有火炉子的人才能看到鬼。还说,在一万个人当中,才可能有一个体内有火炉子的人。

从此,我在小伙伴们的眼中成了一个特别的人,一个能看到鬼的人。搞得几个胆小的玩伴根本不敢跟我外出玩耍。

我曾经多次试图说服我的玩伴,那个穿红衣服的女鬼并不可怕,她长得很好看,还总是笑,不伤人,也不会害人,而我的玩伴反驳我,不管她长得如何好看,如何善良,但她毕竟是鬼。我的玩伴们开始疏远我,不管我怎么解释,他们还是害怕看到鬼。

于是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足不出户,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大床上。我曾经用手从头到脚捏遍我的整个身子,企图发现那个火炉子的所在,未果。如果我能找到体内的那个火炉子,我相信我会用刀子把它给剜出来,一扔了之,因为我并不想看到鬼。

在床上待久了,百无聊赖的我便呆呆地看着对面的土墙。这所房子是我祖父手上建的,墙体斑驳,到处透着裂缝,长的线条、短的线条,弧线和圆圈相互交错,像蜘蛛网一样密集。我先是看到了一个老人的图像,满脸慈祥,下巴上长着像玉米缨子一样的胡须,我认定那是我的爷爷,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亲人。之后,我看到了一条狗,一棵大树。几位美丽的少女。一条巨蟒。一朵乌云。一座岌岌可危的王宫。一个手执大刀的将军。几名匍匐前行的士兵。我还看到了一个在河边浣洗衣裳的妇女,一个仰望天空的小男孩……

我一边看着墙上的图案,一边开始编造我的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美丽的王国,老百姓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有一天,一条巨蟒乘着一朵乌云来到人间,他一口吞噬掉了几名美丽的少女,并把那个长着胡须的老国王囚禁起来,巨蟒从此统治了这个美丽的王国,到处实施暴虐,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一天,一名将军带着几名士兵逼近那条睡熟的巨蟒,企图杀死他,为民除害,但那条巨蟒猛然醒来,张开血盆大口,把将军和士兵全数吞噬。

从此以后,那条巨蟒继续统治着这个美丽的王国,老百姓们在他残暴的统治下更加的苦不堪言,直到有一天,一个美丽的天使出现,她长得很漂亮,老墙上出现了她美丽的面孔……但是,老墙上的图案仅仅呈现出她那美丽动人的面孔,她没有手,也没有脚,我的故事戛然而止,再也无法延续下去。

那些日子,我天天盯着那面老墙,直到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我所居住的那所老房子在风雨中飘摇,屋脊、房梁以及那面老墙在吱嘎作响,墙上开始出现新的裂缝。在我长久的注视下,那个美丽的天使长出了手和脚,脑后还盘着一个好看的发结。后来她轻轻地走近那条巨蟒,抽出发结上的一个金簪杀死了巨蟒,并救出了那个被巨蟒所囚禁的老国王……

几十年过去,就在我决定出版这部小说集的日子里,我突然想到了儿时看到鬼的情景和在那面老墙上读到的故事。顿时明白,在我的潜意识当中,我一直想成为一个特别的人,一个充满了隐秘和未知的作者,我要记述那些已经失去和被遗忘的故事,哪怕被人视之为低能。

易清华

2013年5月1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寒夜里的笑声/苹果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易清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5603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2013128825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0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