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被遗弃的小鱼/苹果文丛
内容
试读章节

疯了,全都疯了。梁锟看着狂欢的人群在心里说。

台上的歌手在疯喊,台下的歌迷在疯跳。这是一个气场。这是一个气旋。谁说台风“梅花”还在东海?它已经来到了黄海之滨的日照市,来到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太阳广场!

ma——,rua——,用钢铁构件背水而建的“唐舞台”上,一个染了红头发的歌手光着上身,正一下下用话筒的尖尾戳向自己的裆部,整个身体随之一下下猛烈蜷曲。由于超常用力,他的腹背凸起大片的肌肉疙瘩。他的歌唱没有词儿,只有“rua”这一个音节。他的声音,像是从他用花裤子包紧的裆部进发出来,经历了大肠小肠十二指肠以及食道和气管的挤压,又经过不知谁用石块砌在他喉咙里的狭窄通道的磨砺,粗糙不堪,类似兽吼。加上架子鼓的重重敲击,加上舞台两边像黑房子一样大小的音箱助纣为虐,梁锟耳膜的承受力到了极限,仿佛再增加一个分贝就会訇然洞穿。他多亏临来之前恶补了一下摇滚乐知识,知道这是“死亡金属”流派的主要唱法“黑嗓”,不然会被彻底吓傻。

人群的上方,是密匝匝的一片“死亡之角”。乐迷们捏住拇指、中指、无名指,只伸出食指和尾指,随着音乐节奏猛烈耸动。这个手势也可以视为猫头,据说是为了纪念摇滚巨星猫王。但不管怎样,人类与生俱来的死亡冲动与生命激情通过这个手势和“黑嗓”唱法挥洒得淋漓尽致。

梁锟想:向死而生,向死而乐,这大概是摇滚乐让某些人疯狂的深层原因。

乐迷们一边耸动手上的猫头,一边摇晃自己的人头。在这两层头的上方,还有许多旗子在大幅度挥舞,分别显示着“日照骨头”、“日照暴动”、“蘑菇”、“红领巾”等字样。其中“日照骨头”是一面白旗,上面似乎印着杰克逊的画像,但仔细看看,却是一个头骨。场外,不知是谁还放起了,焰火,一声声爆炸,一阵阵硝烟,让唐舞台像当年“安史之乱”中的某个场景了。

梁锟的乡党桑彤彤早已被这如火如荼的气氛彻底点燃,她举起一只猫头,挤在人群里高声呐喊剧烈跳动,大红圆领衫里的双乳,像被摇滚乐手安上了遥控装置的两只魔球,一上一下跳个不止。梁锟想,我和她认识之后,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还从没见过她如此疯狂。当然,身为小学教师,是要讲点儿师道尊严的,再说,那个位于关中平原最西部的小县城也不是可以疯狂撒野的地方。他在QQ上和桑彤彤聊天时,她就多次抱怨生在这个内地小县城太郁闷、太憋屈。在梁锟看来,大学毕业后能考上小学教师,而且被分到县城重点小学,每月领一千六百元的工资,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也够幸福的了。可是桑彤彤却不这么想,她说,父母都是孩子王,我再当孩子王,天天教小屁孩唱《小燕子穿花衣》之类,这样的人生实在让人无语。

这个暑假,桑彤彤果然“无语”。放假后梁锟一直在乡下帮父母干活,把那些尼古丁达到最佳含量的烟叶擗下卖钱。他白天钻烟地,晚上必定用手机到育才小学教师QQ群里逛一逛,想看看同事尤其是桑彤彤在干什么。那些同事,有的在家闲着,有的出门旅游,有的学开车,有的做生意,桑彤彤却一直没有露面。平时,桑彤彤在QQ群里是十分活跃的,不是推荐她喜欢的流行歌曲,就是发表对校方、对社会的不满言论。而这个暑假,她竟然销声匿迹了。桑彤彤有博客,梁锟经常去看,发现最后一篇博文还是放假前贴出的。桑彤彤也开了微博,梁锟当然是她的粉丝,但假日里没见她发过一条。他曾给桑彤彤发短信,问她在忙什么,她只回了两个字:喘气。梁锟忍着笑问:喘气还成了活儿啦?桑彤彤回复:对,TMD简直要憋死了!

前天晚上,他突然发现桑彤彤在QQ群发了一条帖子:

2011海洋迷笛音乐节今日开幕,崔健与歌迷唱响山东日照!

偶稀饭老崔,偶稀饭摇滚!谁与偶一起去日照请报名,偶马上去买明天的火车票!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梁锟看见,有的同事跟帖说,老崔在音乐节上就露一次面,现在早已离开日照了。桑彤彤说,他走了,还有几十支国内外的乐队先后登台呢。有同事说,离日照那么远,赶不上了。桑彤彤说,明天下午坐火车出发,能赶上最后两场。还有同事说,台风“梅花”正沿着我国东部沿海一路北上,日照也会遭遇台风吧。桑彤彤说,去感受一下台风,也是今生有幸呵。我以为,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一场台风!

梁锟马上跟帖,说他要去。见梁锟响应,桑彤彤立即发给他一个红唇。虽然这个吻是虚拟的,但梁锟还是激动不已。不过,随即有三个同事也要去,也一一得到了红唇。

其实,梁锟并不喜欢老崔,也不喜欢摇滚,他只喜欢想去看老崔和摇滚的桑彤彤。自从参加育才小学的招聘考试,他认识了在宝鸡师范学院音乐专业毕业的这个小乡党,从此每一夜的睡梦中都闪动着她那双美丽的猫眼。一年来,他向桑彤彤频频示爱,发短信,发邮件,在QQ群里向她献殷勤,甚至直接打电话约她吃饭,可是桑彤彤对他就是不理不睬。梁锟追不到桑彤彤,却也没听说别人得逞的消息,便拜托同事马燕燕了解桑彤彤的真实想法。马燕燕告诉他,不用了解,我早知道彤彤不甘心在这地方过一辈子。梁锟想,还有什么不甘心的呢?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于上青天,能考进县城重点小学,有个固定工作,就是今生最大的造化。梁锟也曾想过,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干脆放弃桑彤彤另找别人吧,可是他一见桑彤彤那双圆圆的猫眼,心里就忽忽悠悠激动不已,就继续追了下去。他知道,如果这次不陪她去日照,肯定会前功尽弃。

然而,他在家里讲了自己的决定,父母却大摇其头。母亲说,俄的娃呀,人家桑彤彤是城里人,瞧不上咱的,俄看你就死了心吧。梁锟说,这次如果追不到,去看看大海也好。父亲说,那个大海有什么好看的,俄没看过大海,照样娶了你娘,生了你和你姐两个娃。梁锟气结,不再跟他们讲话,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县城。他发短信问桑彤彤到哪里集合,桑彤彤说,下午三点在宝鸡火车站候车厅门口。他坐长途汽车早早去了,却只等到了桑彤彤一个人。他问,别人怎么没来,桑彤彤的猫眼里闪动着蔑视的光芒:哼,一个个都是抱窝鸡,昨晚在QQ群里叫唤几声去,去,今天一早都变卦啦。梁锟心脏狂跳着问:你是说,就剩下咱们两个?桑彤彤说:你要是后悔,现在也可以撒丫子回家。梁锟说:让我也当抱窝鸡呀?要抱窝也得到海边去!桑彤彤将两只猫眼异常明亮地眨了几眨:好呵,走吧!在跟着桑彤彤进站的那一刻,梁锟全身酥软,腿都抖得走不成直线了。他心里说:天助我也,天助我也。要知道,明天是七夕,中国的情人节呵!

P1-4

目录

摇滚七夕

发动

留影

被遗弃的小鱼

学僧

激惹

今天是个好日子

头顶大事

挠挠你的手心你什么感觉

附:《挠挠你的手心你什么感觉》创作谈

序言

在一篇创作谈中,赵德发先生曾谈到“作家的宿命就是逃亡”——逃离平庸的生活和平庸的艺术,这样的夫子自道不免给人一种高蹈严苛的印象。但逃离平庸的生活并不意味要凌驾于生活之上,强做或睿智或痛苦的哲人,逃离平庸的艺术也不意味着要给小说的体式、结构和语言披上多前卫华丽的斗篷。此中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机巧的观察和高妙的提炼,在凡庸琐屑的生活里发现人性的隐疾,以痛痒相关的体恤之心去揭示它们、照亮它们,用平实但内蕴力道的文字去叙述它们、呈现它们。所以,赵德发先生所谓的“逃亡”其实亦可以理解成融人,或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与生活和文字“打成一片的境界”里完成化平庸为神奇的升华。而熟悉他的读者自应知道,他的小说一直就是饱含人间情味的。这本《被遗弃的小鱼》即是明证。

不妨先从《激惹》说起。什么叫“激惹”,医学上来说,激惹就是身体器官受刺激出现水肿。小说由“我”胃部不适的身体隐痛开始,通过“我”对“十二指肠激惹”的治疗引申出作者对人生激惹的感叹:“这世上的人呵,都在时时刻刻受着激惹,也时时刻刻在激惹着别人。这也许是世界的本质之一。”人生激惹的病源多由欲望引发,欲望难以戒除,激惹便连绵而至,而《被遗弃的小鱼》收录的其他八个小说,说的都是“激惹”的故事。

最典型的是《学僧》。这个小说对学僧戒定内心精微的分析不由让人联想到上世纪30年代初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杰作《鸠摩罗什》。受显尼志勒和弗洛伊德的影响,施蛰存认为色欲是人性难以祛除的根底,并让人时时陷入“二重人格”的分裂,《鸠摩罗什》写的就是大德高僧在道与欲中的煎熬。《学僧》与之类似,一心礼佛的戒定本想把受戒当成自己了断尘缘的契机,但少女刘小霞的出现总牵扯起他内心藕断丝连的挂念。当然,赵德发对欲念的理解与施蛰存不同,戒定内心里戒除不掉的并不是赤裸的色欲,而是混合了爱怜、同情、担心、感动等多种世俗情愫;施蛰存对鸠摩罗什的刻画用语犀利讥诮以证欲望的坚执,赵德发对戒定的心灵世界的观照则贯穿着长者式的宽厚,对戒定的诸番破戒之举,比如对刘小霞的念想,收下同学的酬金代写论文等并不持断然否定的态度,而始终予以同情性的理解。可以这样说,《学僧》里体现的慈悲不是宗教意义的,而是人性立场上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是赵德发的恕道。

正是秉持这种人性的慈悲立场,在赵德发看来,深陷于繁乱生活困境的人不一定要通过宗教性的皈依完成救赎,如能在生活里洞察到欲望引动的激惹,进而洞悟二者的辩证,亦可以通过超脱的人生理解进行自渡。《头顶大事》里的甄红不甘心过小学教员的贫贱生活,投资开了一家治疗秃发的生发理疗店。这家小店为她敞开了一扇扇隐秘的窗口:有身家过亿但心理脆弱、听不得“秃”字的富豪,有强势的饱受斑秃困扰的工作狂女老板,有借媒体身份获取交易的记者,有因脱发而无缘工作的大学生……不论贫富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焦灼和激惹,而甄红自己也陷入层出不穷的麻烦中。直到房老板意外的车祸去世,为生活所累的人们才豁然醒悟,真正的“头顶大事”不是脱发的脑袋,而是能否获取心灵的安适。

当然,赵德发的恕道并不代表他是乐观主义者,他说过“‘心中贼’永远杀不干净,而且真的杀干净了也不行……”道德洁癖的人只能在真空中生活,而现实中的人又注定摆脱不了生活的痛痒,这或许是人性本质性的悖论。《挠挠你的手心你什么感觉》的动人之处也正来自这里,妻子得绝症住院待毙,丈夫尽心照顾,却不断收到各种求他续弦的邀请,他一面坚拒一面又心生躁动。于是,给妻子送终的过程也成了丈夫细小的欲望堆积膨胀的过程,是人生由痒到痛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说对人物内心细致人微的勾勒甚至会让读者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丈夫的位置上做衡量取舍并审视内心。就像别尔嘉耶夫概括的那样:“道德意识永远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如下的悲剧冲突:个性与社会之间,个性与家庭之间,个性与国家之间,个性与个性之间。个性道德与社会道德之间总是发生悲剧性的冲突。……在这里,对冲突的任何简单的规范化和理性化的解决都是完全不可能的。善的实现要通过矛盾,通过牺牲,通过痛苦。善是悖论性的。”对于这一道德悖论感受的书写构成了赵德发小说重要的伦理关怀。

 优秀的小说家一定也是出色的文体家。从成名作《通腿儿》开始,赵德发一直在实践一种亲切俗白、不冗不赘、叙述转换流畅的文体,并在近来做到渐进自然。比如与《通腿儿》风格酷似的《留影》中有这样一段:

……于是,她们只好跟着爹娘去相亲。在山路上与对方离得老远扫上几眼,连小伙子是什么样子也没看清,爹娘就说行呵行呵。这样,小葵定下了王家岭,小苏定下了陈家洼。腊月二十六,两个小伙子都来送年礼,一人背来了四个大锅饼.把他们的老丈人老丈母娘喜得龇牙眯眼,两个姑娘却对他们冷冰冰的,隔二尺躲上三尺。小伙子放下年礼,吃过饭便走了。小葵找到小苏问,怎么样,大锅饼香吧?小苏说,香个屁,还不如狗屎哩!两个姑娘就哈哈大笑。

这段话基本由叙述性的语言带出,但写得并不迫急,还有种乡野气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字数虽不多,但对两个女孩泼辣真挚的友情、粗而不鄙的性格的刻画拿捏得都很准。在写摇滚乐的《摇滚七夕》里,在写僧人故事的《学僧》里,作者也没有因为题材的特别而放松对语言的经营,比如《学僧》中间杂的大量佛教语汇并不给人生涩之感,也无卖弄学识的刻意,而是被妥帖地编织到戒定的言行见识和心思中,颇增添阅读的趣味。可见,前述赵德发“打成一片”的写作追求与他这种文体修辞上的自觉也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亦是近来被学界所看重的现代汉语叙事美学的重要捍卫者。阅读本书的读者也不妨细细体会。

内容推荐

《被遗弃的小鱼》由赵德发所著,本书是著名作家赵德发的中短篇小说精品集。20多年来,赵德发创作并发表了28部中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大量作品被转载并获奖,深受读者喜爱。《被遗弃的小鱼》从中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章,内容涉及摇滚、网恋、婚姻、成长、打工、佛学院生活等等。芸芸众生,是佛是魔?红尘之中,或痒或痛……相信读者能在阅读中收获诸多的人生感悟和难得的审美享受。

编辑推荐

《被遗弃的小鱼》由赵德发所著,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创作并发表的中、短篇小说精选而成,大量作品被转载并获奖,深受读者喜爱。此次出版精选了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章,内容涉及摇滚、网恋、婚姻、成长、打工、佛学院生活等等。使读者能在阅读中收获诸多的人生感悟和难得的审美享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被遗弃的小鱼/苹果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德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5702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2013130177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28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