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是与不是之间--书法传统的文化寻绎与当代述说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于明诠思考的问题涉及书法的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对书法史的认识、当代书法创作与传统、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法教育以及书法的社会组织形式等等。他思考的基点,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着深远的人文关怀,对于中国当代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前瞻性问题,都有着深入的开掘和理性的追问。

内容推荐

在《是与不是之间》中,明诠思考的问题涉及书法的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对书珐史的认识、当代书法创作与传统、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法教育以及书法的社会组织形式等等。他思考的基点,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着深远的人文关怀,对于中国当代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前瞻性问题,譬如什么是传统,传统对于当代的书法实践究竟意味着什么,书法的个性与社会价值认同,中国书法未来的审美存在形式,形式与内容,理论研究与书法教育之弊端等等,都有着深入的开掘和理性的追问——大胆、尖锐、独立不倚的透视与寻绎,使许多长期因误解而遮蔽的事物和意义被打开。即便许多问题尚没有答案,但经他思考的梳理和引领,通向答案的道路已经开始显露。在这种引领中,他保持着前倾的姿态,并使许多书法艺术的“问题”重新具有生长的活力。

目录

不必看别人的态度去思想(代序)

一、传统:寻绎与追问

 传统就是生,活——与诗人格式谈书法文化与传统

 书法的传统与传统的书法

 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经典临摹与民间采风

 再论“经典、传统”与“临摹、采风”

 书在哪?法是个啥?——与朱新建、石开先生对话书法

 让我们荡起双桨——关于书法的一次非典型对话

 书法那点有意思的意思——与柳原先生谈书法

 戏说大师

二、经典:透视与放大

 墓志书法的艺术特点及临习我见(一)

 墓志书法的艺术特点及临习我见(二)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寒食诗帖》

 赵孟■《赤壁二赋帖》

 徐渭《杜甫秋兴八首》

 董其昌《前后赤壁赋》

 王文治《行书手札》

 古意妙翻灵采独标——金农书法艺术略论

三、创作:想法与写法

 是与不是之间

 就当前书法教学问题答《书法导报》记者问

 对“书法新古典主义”的几点质疑

 当代书坛创作流派与格局试说——兼及“流行书风”问题

 再谈“流派格局”并答周俊杰先生

 附:周俊杰《就有关“流行书风”诸问题致王镛先生的信》(摘录)

 书法教育≠知识传授+技法训练——关于当前高校书法教育现状的一点思考

 与李廷华先生谈书法创作的通信

 附:李延华致于明诠信

 创作与制作

 个性与风格

 与筱丁聊“流行书风”

 墓志书风的创作转换

 且说“杨达”与“王小二”——对书法临创转换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答书法江湖网友问

四、视点:批评与述说

 席文天:诗心墨情慰平生

 郭连贻:老蔓缠松饱霜雪

 刘彦湖:冷眼深情

 燕守谷:像雨像电又像风

 白砥:小楷如何“说话”

 姚东升:“架式”与“嘴脸”背后还有什么

 王义军:胡子长短与功底深浅的非必然性

 关于二届流行书风展的看图说话

感觉于明诠的书法与言说(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是与不是之间--书法传统的文化寻绎与当代述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明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043090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92.1-53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