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经济学知识/传家知识
内容
编辑推荐

褚泽泰编著的《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经济学知识》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从经济学的视角,解读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以及经济趣闻。本书解读了经济学的基础词汇,以及经济学的各种理论知识,还包括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本书在解读的时候运用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同时还选取了大量经典案例。可以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近经济学。让青少年懂得如何成为一个拥有财富、管理财富的人,如何去创造幸福的生活。

内容推荐

褚泽泰编著的《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经济学知识》一书列举了“沉没成本”“价值悖论”“刚性需求”“棘轮效应”“税收”“利率”“节俭悖论”“货币升、贬值”等一系列生活中的实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一些常见的经济知识进行了解读。从经济学的基础词汇,到经济学的各种理论知识,书中生动的讲解能让广大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门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使其从小就具备经济学思维,为未来的财富人生提前做好规划。

目录

第一章 市场

 市场:看不见的手

 生产要素的作用:国民经济的活力细胞

 劳动力市场:失业总是暂时的

 工资:大学生为什么不如民工

 交易费用:在售价之外,你注意到了什么

第二章 生产成本

 边际成本:只收乘客30元亏了吗

 边际收益递减:为什么投入增加,收益不一定高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亏损为什么还要继续经营

 沉没成本:覆水难收不必收

第三章 价值与价格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大瓢到底有没有用

 价格:商品价位是怎么确定的

 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均衡价格:供需之间的妥协

 价值悖论:钻石为什么比水更有价值

第四章 供需

 供需机制:推动价格变化的神奇力量

 需求价格弹性:薄利多销也会有例外

 供给价格弹性:什么导致了供电危机

 刚性需求: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

 蛛网理论:丰产为何不丰收

第五章 需求与消费

 需求定理: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是什么关系

 替代效应:萝卜贵了就吃白菜

 收入效应:收入水平变化中的消费决策

 互补品:油价上涨,汽车销量就下降

 棘轮效应:不可逆转的消费习惯

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

 垄断:微软是对还是错

 寡头垄断:少数人供给大部分产品

 兼并:企业“乘法”式的高速成长

 垄断竞争:保暖内衣市场何以“冰火两重天”

 价格联盟:鼠盟为何变成一纸空文

第七章 税收

 税率:课税的尺度

 累进税:收入越高交税越多

 增值税:我国最大的税种

 所得税:分配财富的利器

 关税:贸易保护的手段

第八章 货币政策

 货币发行:钞票为什么不能多印

 银行准备金率:银行放贷对经济的影响

 再贴现政策:根据需要调整再贴现率

 利率政策: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

 流动性:资产以合理价格变现的能力

第九章 国民经济

 总供给与总需求:为什么鼓励富人消费

 GDP: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PPI:观察通胀水平的指标

 泡沫经济:经济虚假繁荣

 节俭悖论:越节俭却越贫困的怪象

第十章 国际金融

 汇率:各国货币的比价关系

 货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幻觉”

 货币贬值:钱变得不值钱了

 热钱:经济动荡的幕后黑手

 外汇储备:抵御金融风暴的双刃剑

试读章节

市场:看不见的手

在谈到市场时,我们常常会提到“看不见的手”,因为“看不见的手”是市场机制的同义替代词。1787年,亚当·斯密到伦敦与他的忠实信徒、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首相皮特见面。斯密最后一个到达会面地点,当他一进屋时,所有人起立欢迎他。斯密说:“诸位请坐。”皮特回答说:“不,您坐下,我们再坐,我们都是您的学生。”皮特对斯密如此恭敬,原因在于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为当时各界名流奉为经典。即使到现在,斯密的观点仍然是现代经济学的中心。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一个命题。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利益,受“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后来,“看不见的手”便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不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斯密较为详细地描绘了看不见的手作用的过程:“每种商品的上市量自然会使自己适合于有效需求。因为,商品量不超过有效需求,对所有使用土地、劳动或资本而以商品供应市场者有利;商品量少于有效需求对其他一切人有利。”

如果市场上商品量一旦超过它的有效需求,那么它的价格的某些组成部分必然会降到自然率以下。如果下降部分为地租,地主的利害关系立刻会促使他们撤回一部分土地;如果下降部分为工资或利润,‘劳动者或雇主的利害关系也会促使他们把劳动或资本由原用途撤回一部分。于是,市场上商品量不久会恰好足够供应它的有效需求,价格中一切组成部分不久就升到它们的自然水平,全部价格又与自然价格一致。

反之,如果市场上商品量不够供应它的有效需求,那么它的价格的某些组成部分必定会上升到自然率以上。如果上升部分为地租,则一切其他地主的利害关系自然会促使他们准备更多土地来生产这种商品;如果上升部分是工资和利润,则一切其他劳动者或商人的利害关系也会马上促使他们使用更多的劳动或资本,来制造这种商品送往市场。于是,市场上商品量不久充分供应它的有效需求。价格中一切组成部分不久都下降到它们的自然水平,全部价格又与自然价格一致。”

参与经济生活的每个人在一种利益机制的制约下,都不得不去适应某个一定的东西,这就是有效需求。假若劳动、土地或资本在某一行业比另一行业获致较高的报酬,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把它们从报酬较少的行业转移到这些行业上来。原来供过于求的行业提供的较少报酬引致部分业主向报酬高的行业转移,直到所提供的报酬与其他行业大致相等为止,而原来供不应求的行业因为新的业主的加入而报酬降低,直到与其他行业报酬大体相同为止。每个人适应社会有效需求的努力,使得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尽管这个均衡可能是暂时的,大多数情况是或者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但会适时得到修正,重新回到均衡。均衡状态,对一切人有利。

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下,都存在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幕后调节参与经济生活的每个人的行为,调节着有限的社会资源合理地在各部门和各生产者之间的配置。这是一只只要有商品交换行为就存在的手,商品经济条件下无所不在的手。

P2-3

序言

如果常看新闻,你一定不会对这些词感到陌生:宏观调控、物价指数、消费指数、利率、GDP(国内生产总值)……这些词虽然出镜频率极高,但是,你能说出它们的准确含义吗?

随着时代变化,昔日被“束之高阁”的经济学名词,就像浪潮一样扑向平民百姓。正如不积累些典故难以读懂古诗,如今,不掌握些经济学知识,想看懂新闻都变难了。曾几何时,经济学是普通人望而生畏的概念,而在如今的现实社会里,它已经是我们最需要的学问之一了。

其实,经济学并不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它真实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地方,伴随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人的身边。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始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学往大了说是“经世济民之学”,往小了说是“经济实惠之学”,人人都能从经济学中淘到自己需要的宝贝。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地狱里放着一锅肉汤,一群入围着肉汤,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没办法把东西送进嘴里。“天哪,这可怎么办哪?”他们一个个饥饿万分,充满着绝望与痛苦。

而天堂里也放着一锅汤,一群人围着肉汤,每个人都拿着长过手臂的汤匙,可他们有说有笑,愉快地喝着肉汤,一个个红光满面,快乐而幸福。原因很简单:地狱里的人只想着用长柄汤匙喂自己,天堂里的人却想着用长柄汤匙去喂别人。

这个故事有助于说明什么是经济学。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生产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如果人人都试着用经济学去看待问题、解析问题,也许我们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只要有市场存在,供不应求涨价,供过于求落价;因为有价格的波动,和人类追逐利益的本性,各种资源会随着价格变化而流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电厂生产出来的每度电有许多种用途,在价格的引导下它会被用于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同时由于替代的可能,粮食可以用水果、肉类来替代,石油可以用煤炭、原子能来替代等等,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具有弹性,以适应地球资源的约束……

英国文豪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使人幸福的学问。”的确如此,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化的时代,凡事均可用经济学来分析、求解。《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经济学知识》一书列举了“沉没成本”“价值悖论”“刚性需求”“棘轮效应”“税收”“利率”“节俭悖论”“货币升、贬值”等一系列生活中的实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一些常见的经济知识进行了解读。从经济学的基础词汇,到经济学的各种理论知识,书中生动的讲解能让广大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门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使其从小就具备经济学思维,为未来的财富人生提前做好规划。

就跟文学、数学、历史、美术一样,经济是一门学科,一个领域。经济世界异彩纷呈,如同一只迷人的万花筒。经济学是块财富宝藏,蕴涵着幸福的秘诀,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贫富。青少年是处于人生最重要阶段的一群人,他们的人生观开始形成。通过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青少年可以进一步增长自己看待财富、处理金钱、衡量利益的财富智商与情商,从而懂得怎样赚钱,怎样花钱,怎样做钱的主人,而不做钱的奴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引领青少年朋友们通过多种活动走进经济学的世界,接触更多经济学知识,叩问更多经济学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经济学知识/传家知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褚泽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102734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3281007
中图分类号 B0-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