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本书则是“开放人文”中的一部。
本书描述了科学发现的属性,诺贝尔奖的遴选程序,影响获奖研究的普遍因素,以及诺贝尔奖对科学自身的作用。
图书 | 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开放人文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本书则是“开放人文”中的一部。 本书描述了科学发现的属性,诺贝尔奖的遴选程序,影响获奖研究的普遍因素,以及诺贝尔奖对科学自身的作用。 内容推荐 哪种类型的科学家会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怎样被挑选出来的?他们以及他们的获奖研究是否具有一些普遍特征?本书描述了科学发现的属性,诺贝尔奖的遴选程序,影响获奖研究的普遍因素,以及诺贝尔奖对科学自身的作用。书中讲述了科学家克服逆境,最终赢得奖项的故事;深刻洞察了获奖者早期生涯中导师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开展获奖研究的工作场所的重要性;同时还有获奖者对“是什么首先使你决定从事科学事业”这个问题的各种回答。 本书以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了许多有关科学、科学家以及创设于100年前的诺贝尔奖的情况——它今天仍然是人们瞩目的话题。 目录 对本书的评价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中文版序 序 詹姆斯·D·沃森 前言 第一章 诺贝尔奖和瑞典 第二章 诺贝尔奖和国家政治 第三章 何人赢取诺贝尔奖? 第四章 发现 第五章 克服逆境 第六章 是什么把你引向科学? 第七章 场所 第八章 导师 第九章 改变领域和组合领域 第十章 造势 第十一章 获奖之后还有个人生活吗? 第十二章 未获奖者 尾声 致谢 照片说明 进一步的读物 诺贝尔科学奖得主(1901—200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开放人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匈)伊什特万·豪尔吉陶伊 |
译者 | 节艳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8437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5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11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4-360号 |
版权提供者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