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论文集的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汉藏比较语言学对语音的研究比较多,这也是经典比较语言学的重点,作者对词汇的关注更多一些,收到本文集中的文章,词汇的,或者跟词汇有关联的更多一些。作者希望能用比较多的,尤其是以前中国传统语言学比较少见的方法和成果来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本集的文章大体上都是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原则,依托汉语文献,通过汉语和亲属语言的比较,来研究亚洲大陆语言和文化。
图书 | 汉藏语论集/喻园语言文学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论文集的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集中的。汉藏比较语言学对语音的研究比较多,这也是经典比较语言学的重点,作者对词汇的关注更多一些,收到本文集中的文章,词汇的,或者跟词汇有关联的更多一些。作者希望能用比较多的,尤其是以前中国传统语言学比较少见的方法和成果来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本集的文章大体上都是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和原则,依托汉语文献,通过汉语和亲属语言的比较,来研究亚洲大陆语言和文化。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研究汉语及汉藏语系语言的文章35篇,大体上都是根据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和原则,依托汉语文献,通过汉语和亲属语言的比较,来研究亚洲大陆的语言。这些文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借助汉藏比较语言学来研究汉语,如《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探源》,《说“扫”》;二是根据汉语文献的记载,来研究缺乏古老文献的民族语文,如《古代汉语文献中的藏缅语词拾零》,《略论古代民族语文中的※A-前缀》。 本文集文章的编排大致分为汉语的研究和民族语文的研究,每一大类又按照内容大体分为语音、语法、词汇三大块;同样内容的文章再根据发表的先后来排次。依照传统语言学方法写成的几篇文章集中放在集子的后面。 本书的末尾附录了《汉藏语言概论》索引,希望能给使用白保罗这本书的读者带来一些方便。 本书力求把中国传统的语言学跟汉藏语言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希望能给学习和研究汉语以及汉藏语系的读者提供参考。 目录 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探源 “蝴蝶”释名 汉唐训读和汉藏语言比较举隅 说“幼小” 说“稻” 说“扫” 古代汉语中的“马”字 “梁、圯、厉”同源考 说“盐” 试论古代汉语动物词前缀 试论古代汉语前缀※A- 古训旁证 诗诂旁证 《太玄经》“妇人徽猛”解 古训新证 古代汉语词语新释 说甲骨文“帚” 古楚语释词 汉文古籍中的藏缅语借词“吉量” 古代汉语文献中的藏缅语词拾零 古代文献中几个词的来源 汉语文献中的几个藏缅语词试释 “■马”探源 夷语杂释· 文献中的民族语文考释 “茶”字探源 “哥”字探源 “■隅”溯源 古文献中的汉藏语前缀※a- 略论古代民族语文中的※A-前缀 古代汉语僻义词考释 诂训辨析 《礼记》“待其从容”解 段玉裁的古今字说——说文段注研究之一 读《说文段注改篆评议》 附录A 《汉藏语言概论》词语检索 附录B 本书作者2002年后论著目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藏语论集/喻园语言文学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树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9435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0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