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伟大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本书是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之一,供广大爱好者阅读参考。
在这部书里,你可以看到奥古斯丁与古典思想之间的连续和断裂。但重要的不仅是他与古典的关系,而且是它与后来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现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间的关系。
图书 | 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中)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伟大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本书是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之一,供广大爱好者阅读参考。 在这部书里,你可以看到奥古斯丁与古典思想之间的连续和断裂。但重要的不仅是他与古典的关系,而且是它与后来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现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间的关系。 目录 上帝之城卷九 1.我们前面论说到了哪里,剩下需要讨论什么问题 2.神是高于鬼怪的,而鬼怪中如果有一部分是好的,他们的庇护能否让人的灵魂到达真正的幸福 3.阿卜莱乌斯把什么归给了鬼怪?他虽然没有说他们缺乏理性,也没有说他们有德性 4.逍遥学派和斯多亚学派关于心灵遭受的搅扰的观点 5.性情虽影响基督徒心灵,却不会陷他们于罪过,反而会磨砺德性 6.阿卜莱乌斯承认了,那些鬼怪是为什么性情所激,从而能帮助人得到神的保佑 7.柏拉图主义者认为,诗人们虚构的下流诸神耽于帮派竞争,这是不对的,这些是鬼怪的特点,不是神的 8.柏拉图主义者阿卜莱乌斯对天上的神、空气中的鬼怪,以及地上的人的定义 9.通过鬼怪的介入,天上诸神能否与人建立友谊 10.按照普罗提诺的观点,人类虽然在必朽的身体中,却不比永恒的身体中的鬼怪更悲惨 11.柏拉图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人的灵魂在脱离身体后就成了鬼怪 12.柏拉图主义按照三组相对的特征区分鬼怪和人的自然 13.鬼怪们既不像神那样幸福,又不像人那样悲惨,那他们是用什么方式做双方的中介的 14.人虽然是必朽的,能否因真正的幸福而快乐 15.上帝与人的中保,作为人的耶稣基督 16.柏拉图学派认为天上诸神不愿接触地上的事,不能与人沟通,于是需要鬼怪来在人和神之间建立友谊。这是否有道理 17.要达到幸福的生活,分参至善,人需要中保,但不是鬼怪这样的中保,而是唯有基督那样的中保 18.骗人的鬼怪虽然许诺,他们的干预是通向上帝的道路,却要让人偏离真理之路 19.就是在他们自己的服侍者当中,“鬼怪”的名称也没有好的含义 20.什么样的知识使鬼怪们高傲 21.主在多大程度上想让鬼怪知道他 22.圣天使的知识和鬼怪的知识之间有什么区别 23.异教民族把神的名字给诸神是不对的。按照圣经的权威,圣天使和义人都可以享受这些名字 上帝之城卷十 上帝之城卷十一 上帝之城卷十二 上帝之城卷十三 上帝之城卷十四 上帝之城卷十五 上帝之城卷十六 对《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上)的几点更正与说明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罗马)奥古斯丁 |
译者 | 吴飞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275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0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