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实证调查的结果检验和说明重要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另一方面运用调查的材料来解释情感社会现象、情感社会关系以及情感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改善的建议或对策。虽然实证调查所收集的资料直接分析和描述的对象是个人,但是,作者期望通过对作为分析单位个体的情感状况的调查,来描述个体所属群体的情感状况和特征,尤其想了解不同质性群体的情感价值观念和情感生活方式,从而对我国居民的情感现状做出分析,从某个侧面了解中国社会的情感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剖析和解决中国现实中存在的社会情感问题。
图书 | 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实证调查的结果检验和说明重要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另一方面运用调查的材料来解释情感社会现象、情感社会关系以及情感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提出改善的建议或对策。虽然实证调查所收集的资料直接分析和描述的对象是个人,但是,作者期望通过对作为分析单位个体的情感状况的调查,来描述个体所属群体的情感状况和特征,尤其想了解不同质性群体的情感价值观念和情感生活方式,从而对我国居民的情感现状做出分析,从某个侧面了解中国社会的情感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剖析和解决中国现实中存在的社会情感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首先试图阐明情感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社会学研究情感的特殊视角(理论的角度),然后追溯和梳理社会学前辈的情感研究(历史的角度),最后落实到对社会现实的情感问题研究(现实的角度)。沿此路径而行,本书的结构分为上、中、下三大篇:上篇为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中篇为情感社会学的历史追溯;下篇为情感社会学的实证研究。 本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程度。作者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古典的和现代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并且着重研究现代社会中的情感现象和情感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情感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描述情感社会学理论所应具有的基本形态,提出了情感社会学一些新的主题并作了探讨。 目录 绪论/1 一、课题研究缘起/1 二、课题研究方案/8 三、课题特色优势和研究意义/12 上篇 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第一章 情感社会学概述/17 一、情感社会学的理论风格/17 二、社会学情感研究的方法/30 三、社会学情感研究的特征/36 第二章 情感的社会学阐释/42 一、情感解释面面观/42 二、情感作为“主观社会现实”/47 三、情感的社会学三维意义/52 四、情感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57 第三章 人类情感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68 一、原始社会的非情感主义特征/68 二、农业社会的情感主义特征/71 三、工业社会的反情感主义特征/74 四、后工业社会的后情感主义特征/79 五、情感在现代社会的终结/84 第四章 影响情感的社会机制分析/87 一、情感影响因素的几种理论模式/87 二、情感的社会隐喻分析/91 三、情感的社会互动机制分析/100 第五章 情感社会化与情感制度化/106 一、情感的社会化/106 二、情感的制度化/115 第六章 情感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上)/128 一、情感的个人自主性与社会受动性/128 二、情感的私人运用与公共运用/132 三、理性与情感的关系/137 四、社会合理性与社会合情性/142 第七章 情感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150 一、情感的社会交换/150 二、情感的沟通性/156 三、情感的平等性/160 四、集体行动的情感逻辑/165 第八章 情感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下)/172 一、情感生活方式/172 二、情感与消费文化/179 三、情感与情商/184 四、社会情感风险与社会调控/190 中篇 情感社会学的历史追溯 第九章 情感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199 一、情感社会学的形成时期/199 二、情感社会学的发展时期/208 三、情感社会学的成熟时期/214 四、情感社会学发展脉络呈现的六大态势/223 第十章 情感社会学家的十个研究视点(上)/229 一、孔德:社会秩序视野中的情感研究/229 二、涂尔干:整合社会的集体感情研究/238 三、帕雷托:非逻辑行动中的情感研究/247 第十一章 情感社会学家的十个研究视点(中) 一、西美尔:文化视野中的情感研究/255 二、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情感研究/263 三、库利:符号互动论视野中的情感研究/271 四、罗斯:社会控制论视野中的情感研究/276 第十二章 情感社会学家的十个研究视点(下)/281 一、曼海姆:社会重建时代的情感研究/281 二、埃利亚斯: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情感研究/289 三、吉登斯:民主视野中的情感研究/296 第十三章 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307 一、情感控制是否必要/307 二、情感控制是否可能/314 三、情感控制如何实现/321 第十四章 社会学浪漫主义探视/332 一、社会学的浪漫主义一般特征/332 二、浪漫主义的社会学特征/338 三、社会学浪漫主义的机缘态度/344 下篇 当代中国人情感状况实证研究 第十五章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355 一、实证研究的目标与内容/355 二、本研究调查对象和方法/361 三、本研究变量和资料分析步骤/365 四、样本总体描述性统计/368 第十六章 情感价值观实证研究/371 一、有关情感价值观的理论研究/371 二、情感价值观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385 三、情感价值观实证研究总结/412 第十七章 社会情感关系实证研究/418 一、有关社会情感关系的理论研究/418 二、社会情感关系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428 三、社会情感关系实证研究总结/442 第十八章 婚姻家庭情感实证研究/447 一、有关婚姻家庭情感的理论研究/447 二、婚姻家庭情感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457 三、婚姻家庭情感实证研究总结/478 第十九章 工作情感关系实证研究/486 一、有关工作情感关系的理论研究/486 二、工作情感关系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495 三、工作情感关系实证研究总结/504 参考文献 附录一: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研究已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广东人情感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景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268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50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6 |
丛书名 | |
印张 | 3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72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