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最健康的自己(健康自励手册)(精)/健康专家观点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会生活才有健康,有健康才有幸福。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并非复杂的,而恰恰是最简单的方式。

呼吸、运动、饮食、睡眠、情绪,这五个动作,就是生活的关键!每一个动作的错误,都会给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旦走错,就会使你不知不觉地走向疾病、烦恼、焦虑、痛苦之中。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你都将离幸福越来越远。

内容推荐

只有少数人,知道珍惜自己并愿意付出行动。多数的人们,习惯了消费自己的人生来换取各种商品,并用自己最宝贵的时间、身体、亲情、自由去换来那些每年都在贬值的商品:房子、汽车、电器、服装、家具,并为之忙忙碌碌。

只有少数人知道。幸福是最重要的!而幸福,绝不是由占有的商品数量和种类来决定的,而是由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来决定。

会生活才有健康,有健康才有幸福。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并非复杂的,而恰恰是最简单的方式。

简单,才是幸福。复杂,只会增加烦恼。这个道理,也只有少数人能够明白。

呼吸、运动、饮食、睡眠、情绪,这五个动作,就是生活的关键!每一个动作的错误,都会给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旦走错,就会使你不知不觉地走向疾病、烦恼、焦虑、痛苦之中。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你都将离幸福越来越远。

正确的生活方式,如同呼吸一样唾手可得,如同阳光、蓝天,如同微笑,就在身边。只是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才觉得是贵重的。

于是,人们很失望。

其实有价值的总是很简单的,比如阳光、空气、水和食物,还有爱与幸福!

这本书,是我多年来的健康心得,书中的文字,曾经帮助过很多人学会生活,学会享受幸福的时光,在迎来崭新的一年的时候,我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们,也送给那些愿意追求幸福的人们,尽管,能够看到这本书的人是少数的,而我相信,他们是有福气的。

目录

林海峰健康疗法核心之一

林海峰健康疗法核心之二

林海峰健康疗法核心之三

序一:加分减分

序二:少数派报告

第一篇 习惯决定健康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签发通往成功与幸福的通行证

第二篇 生命在于活动

 动不动就动

 整体自然疗法学员感悟

第三篇 呼吸影响身体

 张开嘴巴,装得很高兴的样子

 整体自然疗法的七个主要概念

第四篇 好身体是吃出来的

 之一不吃饭的学问

 营养学三个关键的问题

 之二没有主食

 夏天排毒养颜特别配方

 之三天大的笑话:千万富翁,死于饥饿

 一位专业医师的反思

 之四不停地吃

 疾病的生产者

 之五生命在于搅拌

 生命源自搅拌

 之六预防是最佳医疗措施

 一封让人心疼的来信

第五篇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之一随时补充子弹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

 之二病,多是装出来的

 黛玉,你走了

 之三休息是最好的“药”

 富有和贫穷

 之四万能药物:好习惯

 骗子

 之五请与疾病做朋友

 发烧不一定是坏事

 之六心灵排毒

第六篇 年轻20岁,让身体更健康

 一辈子的孤独

 正是那朵玫瑰

 杀死好人

 白云之道

 流动的能量

 感官刺激

 让心灵在天空中舞蹈

 父母的爱

 以安全为名

 选择合成的还是天然的

 微量元素是否会过量

 一生年轻20岁,让身体健康的步骤

 与君共勉

试读章节

之一

不吃饭的学问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饮食问题,以便为生命的强大创造更好的条件。

 如果把一棵树拔出土地,放在地上,树就会开始枯萎,并且逐渐死亡。这个道理每个成年人,甚至连小孩子都能够明白。细想一下,就不同了,造成树的死亡的原因是因为树离开了土壤,也就离开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供应,树自然就不能够生存。

如果是人会怎么样呢?人离开养分会如何呢?当你不吃早餐的时候,你好比被突然拔出土壤的树,也像突然被人从水中捞出放在桌上的鱼,你的身体悄悄地在挣扎!这个挣扎过程,就像鱼和树一样,是无声状态,如果你不去觉察,外人很难看出生命发生了什么变化?就像刚刚脱离土地的树,并不会立刻死亡,而是渐渐凋零——随着身体内储藏的养分被消耗完,身体就开始凋零。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人们不仅不吃早餐,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中餐也吃得是简单的快餐,里面只有几根蔬菜,剩下的都是营养价值很低,但是潜在危害很大的精制米饭或者面条。而到了晚餐,他们点菜的时候,食物虽然丰富很多,但是却很少有人懂得认真地多吃各种菜,依然大口吃饭,再配一两口菜,最后结果是饭被吃完,却把菜倒掉。

这种现象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非常普遍,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如此。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90%是米饭、面条、馒头、面包等高淀粉类食物,其他的肉类加蔬菜、水果的分量,不到10%,如果还要喝酒,再喝汤,再喝饮料,那么,那个可怜的胃里装的,就是两样主要的东西:米饭+一肚子垃圾水!

中国人的饮食中最大的祸害,就是米饭、面食。所谓的“饭”指的就是米饭,“面”指的是用面粉做成的各种主食。

没有任何国家会像中国那样强调:要以米饭和面条为主食。主食的概念可谓深入人心,人们既然要饮食均衡,为何还要有个主食?营养专家们忽视了这个严重的饮食偏差概念。

从我们一岁大开始吃的米糊,到后来的稀饭、油条、面包或者馒头、包子;再加中午的两碗米饭,或者面条(每碗少则二两,即100克,多则半斤,即500克),而晚上,还有可能会有两碗米饭在等着你。

闭上眼睛,你的脑海里就会立刻呈现中国人扒饭的情景,那些扒饭的动作,像流行病一样在各个角落蔓延。人们一边高谈饮食均衡的阔论,一边却无视这种奇怪的饮食偏差现象的存在。导致中国人慢性疾病根本病因

医生们通常习惯上把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归罪于多吃肉、蛋、奶,而糖尿病的问题归罪于多吃甜的水果,而对于癌症,则归罪于遗传或者不知名的因素,而我要提醒世人一个显而易见却很少人注意的问题,那就是:食用精致的米、面是中国人易患各种疾病的一个关键因素。

至今为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以及其他的慢性疾病。撇开运动、心理、环境的因素不谈,在饮食上,真正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其实,我们的父母亲,生活的整个时代里,他们从小不但有运动,而且有劳动,他们的大部分生存的时间里,环境还没有恶化,他们心理上的负担也比我们这一代简单一些,他们真正的问题就在食物的结构上。

比如,年轻的时候,他们正逢国家贫穷,其实根本就吃不起肉;稍微富裕一点的时候,买的肉,大部分都是给我们这些孩子吃了;现在到了晚年,刚想吃一点,医生又说因为年龄所以不能吃了!他们一生就没有吃多少肉,他们的心血管疾病为何说是吃肉引起的昵?对于蛋和奶,情况也完全一样。

那么,检讨一下他们的饮食吧,我们终于发现一个在眼皮底下发生的可怕的事实,那就是,他们60多年的生活里,整个食物的结构,几乎全部是米饭、面条,这些大量的淀粉——糖的来源!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都严重缺乏。

所以主要导致血液黏度升高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并不是肉类油脂和胆固醇,而是米饭和面条。

中国一直是个以米饭、面食为主食的国家,这样的习惯日益变成健康的杀手。社会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1980年以前,人们主要从事重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使身体需要大量的、快速的热量来源,廉价的白米饭就成了人们的主食。P48-53

序言

富裕对于多数人而言,并不是代表生活品质的真正提高,相反却是拥有了更多的伤害自己的条件。中国改革开放了27年,也是那些社会精英们承受压力、抽烟、饮酒、熬夜、不吃早餐、乱吃垃圾食品及饮料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累积的27年。这将近三十年可怕的积累过程,现在正让人们开始为之付出代价。

现在,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从对物质的购买欲望开始转向对身体健康的需要上来。众多明星艺人的病逝,以及许多的社会精英的早逝,更让人们意识到:金钱和权力,可以让人们住进最好的医院,吃最好的药物,做最好的手术,却仍然无法留住身体的健康和宝贵的生命。于是,人们有了了解和掌握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急迫心情。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媒体,出版业的进步,人类有机会去分享越来越丰富的资讯。丰富的信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固然是件进步的好事,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困惑,因为选择其实是最困难的事情。

尤其在人们自身的健康问题方面,越想关心自己的健康,越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各种报刊、杂志以及备类的健康类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人们呆立在堆积如山的书籍面前徘徊着,似乎每一本书说得都有道理,却好像难以真正执行。

离健康知识最近的人,就是那些健康栏目的编辑们,他们能接触到最多的健康资讯,也将许多健康观念带给读者。然而,他们自己却是典型的“糟糕生活习惯”的代表:趴在电脑桌前,长时间地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左手握着大罐的可乐,右手握着鼠标,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饿了,吃一包方便面;累了,抽一支烟,键盘里却正在输入:“方便面对身体的害处”、“可乐是垃圾食品”、“抽烟有害身体”等等,一边编辑着健康类的稿子,一边又将自己的生活推进了“陷阱”之中。

于是,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今天的特殊现象,看看中国的预防医学以及社区健康观念的推广,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健康的关键,并不在于谁讲得有道理,而是在于对健康的追求是否符合人们的生活方式。研究健康的专家们不能够只讲一些连自己都做不到的所谓的健康生活方式,而是需要真正去了解和研究人们的行为,并根据这样的行为,去推广方便的、可以执行的办法。

预防医学如今已经成为国家医疗改革的重点,是减轻医疗负担的关键。而过去,在预防医学方面,通常只是空喊了一堆口号,实际却是不可行的。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具有便利特征的、健康的生活模式。

运动,是预防疾病的好办法,但是,人们为何不愿意运动?

心情调节是预防疾病的重点,但是,有没有办法可以简单地驾驭情绪?

饮食是人身体的根基,可是如何与忙碌的生活相结合,让工作与生活能够相互支持?

压力是现代人群的致病因素,如何才能够迅速放松?  生病时我们需要如何对待,才能够摆脱药物的依赖,从而恢复健康的状态?

想早睡,却很困难,有这么多东西要学,有这么多生活要体验,怎样才能够兼顾周全?

其实健康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本书现在试图在健康问题上与读者共勉。

书评(媒体评论)

五年医科大学的苦读,毕业后在医院频繁的加班,以及处理医患关系中的精神压力,导致我的体质越来越差,但我却在台上教导别人要如何保持健康、并做到营养均衡……。听完林老师的课后,我毅然辞去了医生的工作,开始从事自然疗法之旅,并立志使其成为终生事业。

——一位专业医师的反思

在过去20年里,我都以事业为重,一直在一家跨国企业辛苦地工作,最近越来越发觉心身疲惫,我才开始反省与求助,感谢海峰老师的课程,我明白了要如何善待自己和恢复健康。

——蓝盛昌[新加坡]

我现在真正做到了爱惜自己而不把维护健康的责任推给别人,并改吃了营养早餐,不吃米饭和面食,学会了健身体操和正确的呼吸方式,健康状况已有明显改善。

——邓月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最健康的自己(健康自励手册)(精)/健康专家观点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海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01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8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