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河雄风/风雨中原历史散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群雄逐鹿,鹿死谁手?中原激战,尘落何方?历史的功功过过,往事的是是非非,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代人能说得清楚和评得公道的。撇开对无数战事及交战双方的众说纷纭,如今站在中州大地,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浩浩王气,巍巍雄风。

《大河雄风》是一部以河南名胜古迹为背景,以生于斯、居于斯或长眠于斯的千古风流人物为主体的历史散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再塑了十几位历代人杰的不朽形象,使您在翱翔于历史星空之际,与景仰已久的先贤邂逅相识,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激发爱我乡土、爱我中原、爱我中华的热情。

内容推荐

地处九州之中,胸怀千里黄河,中州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作者站在河洛文化的基石上,追溯商周,回眸汉唐,重返汴洛,缅想李杜,酝酿和创作了由《大河雄风》和《梦华汴洛》组成的《风雨中原历史散文丛书》。

《大河雄风》是一部以河南名胜古迹为背景,以生于斯、居于斯或长眠于斯的千古风流人物为主体的历史散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再塑了十几位历代人杰的不朽形象,使您在翱翔于历史星空之际,与景仰已久的先贤邂逅相识,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激发爱我乡土、爱我中原、爱我中华的热情。

目录

一 祖陵前的祈祷——三皇五帝

二 鹿台哀——纣王和文王

三 无为的梦想——老子

四 庄用化蝶——庄子

五 历史的困惑——李斯

六 该出手时就出手——陈胜和吴广

七 龙虎斗中州——荥阳之战、昆阳之战及官渡之战

八 “二圣”之光——张衡、张仲景

九 永恒的光环——诸葛亮

十 老庄余韵——嵇康和阮籍

十一 诗魂无觅——谢灵运、谢肌

十二 僧拳——少林寺僧

十三 布衣“诗圣”——杜甫

十四 一代文宗——韩愈

十五 归期未定——李商隐

十六 三苏聚天伦——苏洵、苏轼、苏辙

十七 遗恨朱仙镇——岳飞

试读章节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这句尽人皆知的老话,虽说是老生常谈,却是常谈常新,老谈不厌。这是因为很多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常闻三皇五帝,却未解此八位中华的创始神为何许人也。

可叹的是为数不少的时尚少年,贵为炎黄世家出身,竟然从未听说过三皇五帝之名。其实他们的智商很高,高到可以对世界三大歌王的古怪名字倒背如流,谈香港四大天王的隐私如数家珍,乃至连奥斯卡十大美钻的故事也都耳熟能详,但就是有点对不起自己的祖宗。于是让我想起了唐代诗僧贯休的《少年行》一诗: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其诗所云:身穿锦衣绣服手擎鹰鹘,整天价东游西逛作风轻浮,什么是春种秋收全然不知,更不懂三皇五帝是何人物!据说当时贯休正在四川,蜀王王建让他念自己的近作,他就当着众多在座贵戚大臣的面,念了这首诗,讽刺他们的纨绔子弟生活荒唐,精神空虚,以至于既无生产知识,也不懂最起码的历史知识。作为一个僧人,冷眼看世界,对社会现象能作如此透彻的剖析,更敢于当面讥讽豪贵们,真乃“僧中一豪”。

“三皇五帝”指的是八位中华上古帝王,他们是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考古资料参半的人物。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项、帝喾、尧、舜;亦有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的。

相传鸿蒙初辟时的某一天,一个女人华胥氏独自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对之丈量,丈量之中竟然不知不觉地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伏羲又称宓羲、包牺,居三皇之首,向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来到世间后,出现了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的怪事,又听说有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的奇闻。天降大任,神助伏羲,使他得以根据河图洛书“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后来大禹治水,也得益于河伯献的河图和宓妃献的洛书。伏羲创始的阴阳八卦中,包涵着深刻的对立统一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独特模式,对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伏羲的“人文始祖”地位也就由此而定。伏羲又一大功,是发明渔猎工具,“结绳为网以渔”,促进原始时代的渔猎业的发展,进而开始了畜牧业并逐渐过渡到农牧并举的时代,伏羲也成了畜牧文化的创始人。伏羲还在制嫁娶之礼、造书契(契刻符号)、创历法、人工取火、制琴作乐等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三国时陈王曹植在《太吴宓羲氏赞》中,对伏羲氏的功德作了如下评述:

木德风姓,八卦创焉;

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庖厨祭祀,罟网鱼畋,

瑟以象时,神德通元。

这是一个伏羲的时代,然而伟大的女性女娲氏对这个时代的贡献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抟土造人是继开天辟地后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篇章,本来是由女娲独自执笔撰写,殊不知什么时候又出现了另一种传说,说伏羲、女娲本是兄妹,“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咒日:‘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照此说法,正是兄妹的结合诞生了一个中华民族,造人的上帝也从一个变成了两位。

故事看似荒唐,不过颇含玄机。如果说伏羲因感生而出世尚有传说可据,那么兄妹通婚、两性乱伦就更是情有可原,因为这类事在古代是屡见不鲜的。但女娲本是天地神女,后人为什么要给她杜撰与伏羲为兄妹和夫妻的档案呢?原因大概在于,中国神祗也是以男尊女卑为正统的,将“造人”这枚无与伦比的超级勋章一分为二,同时佩带在伏羲和女娲的胸前,让身为大丈夫、男子汉的伏羲也能分享荣光,安受子民奉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在这个故事的续编中,又进一步将伏羲、女娲变成手捧太阳、月亮的太阳神和月亮神,日大于月,依然逃不脱男尊女卑的藩篱。

伏羲是阳精,女娲是阴精,阳光和月华轮番照耀大地,滋育万物生长。在漫长的以男性为主宰的封建时代中,不论在威望和地位上,能保持着与至高无上的伏羲得以平起平坐的女性,唯女娲一人而已。在一向以维护女权而自诩的西方世界中,有一位在古希腊神话中地位与女娲相当的“天后”,然而她的威望和权力却全然不能与女娲相提并论。天后赫拉(即罗马神话中的朱诺)是天神宙斯的姐姐,姐弟结婚后成为他的第一位妻子,她拥有圣鸟孔雀、圣木石榴树与苹果树,在奥林匹斯山上掌管婚姻和生育。赫拉也被称为“妇女的保护神”,所憾的是,她连自己的权益也保护不了。她的小老公宙斯生性好色,与多位女神和女人私通,有一大群私生子,她对此却无可奈何。为了接近女神和女人们,宙斯不仅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总以偷偷摸摸的方式,千方百计地阻碍赫拉查询他的外遇的所在地。无耻的天神还是个同性恋者,与一些男性情人也干着不三不四的勾当。

伏羲和女娲,这两位最古老、最神奇、最无私的创始神走了,为他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苍苍的长天,茫茫的原野。充满野性、布满杀机的原始社会刚刚在中华大地开张,一无所有的古人面临着与天斗、与地斗、与兽斗、与人斗的严峻形势,艰难的时代召唤英雄,散乱的部族需要首领。于是中国最早的帝王应运而生,一个个登上了无字无史的舞台。P8-10

序言

地处九州之中,胸怀千里黄河,加上名山巨川,物华天宝,中州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古代神州大地处于一马当先、独领风骚的地位,成为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

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华夏有识之士早早就形成了“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的共识,从而也促进中州历史的早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诸多王朝都城都会落脚于河南,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众多帝王霸主都企图逐鹿中原、问鼎汴洛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个大朝的帝王——商汤王成汤、周武王姬发、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还有一个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的曹操,都是以中州为基地夺取江山而君临天下的。殷商以来,先后有二十个朝代建都或迁都在河南,从而二十八次使国都落于河南。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一省独占其四:商代第一都郑州、殷商大都安阳、千载帝都洛阳和七朝京都开封。四大古都前后相继,薪火千年,曾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挺立潮头,盛极一时。四大古都和河南其他古都群,可以构筑一座地球上罕见的最古老、辉煌和珍贵的古都历史博物馆。

然而河南的光荣又何止于此,它所蕴涵的深层文明也许更令人惊叹不已。中国古代以洛河地区为中心形成的河洛文化,继之以殷商文化和周易文化,使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承。河洛文化跨越了悠久的历史长河,记载了中原地区的沧桑变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闽台和客家传统文化的祖根。

在推动和发展河洛文明和华夏文明的中州历史人物中,既有身经百战、万夫不敌的纠纠武夫,更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灿灿名士。他们无不以一己的智慧和才干,为呼唤文明、创造艺术、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个个千古风流人物,如同一块块高大而不朽的丰碑,竖立在中州原野上,竖立在历史大道上,竖立在横贯中原的母亲河——黄河的两岸。

为促进海峡两岸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了解辉煌悠久的河洛和华夏文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实践我会关于“弘扬黄河文化,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团结、进步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宗旨,我会副会长谢善骁站在河洛文化的基石上,追溯商周,回眸汉唐,重返汴洛,缅想李杜,酝酿和创作了我会“大河书库”的又一部图书——历史散文《风雨中原》(上下集)。

由《大河雄风》和《梦华汴洛》组成的《风雨中原》,是一部以河南名胜古迹为背景,以生于斯、居于斯或长眠于斯的千古风流人物为主体的历史散文。本书熔情、景、史、诗于一炉,在展现中州名城、描摹大河上下春景秋色的同时,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再塑了三十余位历代人杰的不朽形象。希望读者在阅读这部历史散文,翱翔于历史星空之际,与景仰已久的先贤邂逅相识,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激发爱我乡土、爱我中原、爱我中华的热情。

后记

近些年来,河南走了背运。

到处都有人戳着河南的脊背,说三道四,飞短流长。

与各省的人站在一起,河南人一下子矮了半截。外省市一些公司企业在用人招工时甚至挂出“免战牌”,大书“河南人免谈”五个大字。于是外出谋职的河南人被迫委屈地数典忘祖,诓称自己家住冀鲁,有的还无奈地学起了齐音燕腔,以证明自己与河南毫不相干。

河南人感到忍无可忍。愤懑,激愤,忿詈,于是乎,有人站出来大声疾呼——“河南怎么啦!”“河南人惹谁啦!”

不仅河南人被激怒了,连我这个老北京也深感不平,觉得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尽管不是河南人,但我对河南却别有一种缘分和情愫。四十三年前,刚分配到北京工作的我,初出茅庐,就俨然以一个中央派出的干部身份,下放“地方”搞“社教运动”,这个“地方”正是河南(新乡)。短短一年,我在河南着实感受到了一种历史和现实的魅力,一种古老和年轻的诱惑,竟然对这方土地产生了感情,当时还真的向北京单位的领导提出了调动请求,想赖在河南不走了。此后这种初恋般的感情依然萦绕于心,念念不忘,但总为无力给河南做点贡献而惭愧。十五年前,我创办了新闻出版业第一本中外(港)合资的刊物《星光月刊》,为了却这份心愿,在征得港方(星岛报业集团)同意后,就把隆重的首发式挪到河南省会郑州举行。

交往四十余年了,我不能说透彻地了解河南,但也算肤浅地认识了河南。遗憾的是,在时下滔滔的商海之中,很多人的眼中,河南除了“穷”、“乱”之外,别无他哉!特别当极少数河南人,人穷志短,做出了一些不光彩行为时,更有人对河南投之以鄙薄的目光、嘲讽的言语和冷漠的审查。然而,这些人中,有多少人了解河南曾经有过千年之久的辉煌年代?有多少人知道沟通汴洛的流水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又有多少人记得中原这块沃土曾经造就了多少于古风流人物?先中原而后九州,有河南遂得天下,因河洛文化而传承华夏文明,炎黄子孙怎能忘掉五千年文明史的主要源头之一呢!

感慨之余,不禁想起了列宁的名言:“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种使命感也随之油然而生:应该将河南的过去记述下来,告诉人们。追溯往昔,让河南人在追溯中找回自我,振奋精神;重温历史,让外省人在重温中认识河南,关切中州。而这种记述应该借助一种生动活泼的文学体裁,让人们喜闻乐渎,于是产生了这一部题为《风雨中原》(上下册)的历史散文作品。

受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和河南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所托,凭着一份真实的感情,以及近年来在历史散文写作中摸索到的一点经验,我写下了《风雨中原》(上下册)这部历史散文。衷心希望这部作品将对弘扬中原文明、激发国人豪情起到一定的作用。

借此机会,感谢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顾问陈义初陆续为我提供的地方志,感谢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开封籍的著名律师柴森对本书出版提供的赞助。

谢善骁。

2008年6月15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河雄风/风雨中原历史散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善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4249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06.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