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铭和墓地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人们的一生往往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他们人生最后的休止符——墓志铭则与其相映成趣,或幽默诙谐,或简练深沉,或充满哲理,或许仅仅是一个符号或图形而已,但却处处闪烁着睿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无限遐想和启迪。而名人灵魂的栖息地——墓地的故事也同样精彩。本书将一百多位西方名人墓志铭或墓地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展示了名人们不凡的生命历程以及身前身后的种种轶闻。

内容推荐

名人们的一生往往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他们人生最后的休止符——墓志铭则与其相映成趣,或幽默诙谐,或简练深沉,或充满哲理,或许仅仅是一个符号或图形而已,但却处处闪烁着睿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无限遐想和启迪。而名人灵魂的栖息地——墓地的故事也同样精彩,他们死后或是埋骨他乡,或是由于战乱导致遗骸真假难辨,或是崇拜者的狂热让他们身首异处……本书将一百多位西方名人墓志铭或墓地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展示了名人们不凡的生命历程以及身前身后的种种轶闻,且图文并茂,语言优美,不但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能收获无数的人生感悟和教益。

目录

墓志铭 篇

阿里斯托芬:憎恨歹恶嘲笑堕落

龙沙:在此地安息

莎士比亚:移我尸骨者要受诅咒

斯威夫特:竭尽全力为自由而斗争

菲尔丁:善于揭示人类内心的隐秘

司汤达:写作过生活过恋爱过

拜伦和他的爱犬的墓志铭

济慈:名字是用水写的

雪莱:他的一切都没有消失

普希金:《我的墓志铭》

奈瓦尔:我为何来到世上

缪塞:请在墓地上栽棵柳树

赫尔岑:留下像火一样燃烧的文章

惠特曼:我将我自己遗赠给泥土

普吕多姆:阖上的眼睛仍在眺望

萧伯纳:这种事情迟早会发生

叶芝:对生命对死亡投以冷眼

德莱塞:对梦幻一无所知

伍尔夫:我不曾失败也永不屈服

阿波利奈尔:我的心宛如一朵颠倒的火焰

海明威:恕我不能站起来了

博尔赫斯:不应恐惧

弗罗斯特:我和世界有一次情人的争吵

里尔克:玫瑰你这令人讨厌的东西

帕尼奥尔:他爱过山泉、朋友和妻子

安格尔:我能照亮

拉斐尔:大自然害怕被征服

大卫:法兰西近代画派的创新者

舒伯特:丰富的宝藏和美丽的希望

罗丹:《思想者》

列维坦:希望得到宁静

夏利亚宾:请你停一下

莫地里亚尼:逝于即将获得成功之际

华盛顿:鼓舞人们彼此相爱

潘恩:《常识》的作者

杰斐逊:《独立宣言》的起草人

罗伯斯比尔:我活着你可能就会死去

巴顿:第三集团军上将

伏尔泰: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卢梭:自然和真理之人

迪南:红十字会创始人

罗素:对人类痛苦素有悲悯之心

阿基米德的墓志铭

丢番图:活到几岁才和死神见面

费马:xn+yn■zn

雅可布:纵使变化依然故我

高斯:正十七边形

帕拉塞尔苏斯:著名医学博士

第谷:活着时聪明死时却糊涂

开普勒:而今在丈量地球

列文虎克:活了90年10个月又2天

牛顿:人类伟大的装饰品

富兰克林:印刷工

莫顿:科学制服了疼痛

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玻尔兹曼:S=ldogW

迈特纳:一位从未失去人性的物理学家

玻恩:pq-qp=h/2πi

费曼:别闹了费曼先生

墓地 篇

寓言诗人拉封丹之墓

歌德和他的墓地

海涅:一个冬天的童话

法国文学的拿破仑:巴尔扎克

果戈理之墓

戈蒂耶之墓

波德莱尔的墓地

世界上最美丽的坟墓:托尔斯泰之墓

半截墓碑:奥尔科特之墓

融人大地:莫泊桑之墓

契诃夫的墓地

普鲁斯特之墓

安息在爱的庇护所:托马斯·曼之墓

长眠于巴西:茨威格之墓

可以听到狮子的吼叫:乔伊斯之墓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卡夫卡

孤单的诺贝尔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

朝向东方的赛珍珠之墓

马雅可夫斯基:生命之舟被现实撞碎

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墓

在海的怀抱里:聂鲁达之墓

“自由人”萨特的墓地

荒诞派文学大师贝克特

回归文明的源头:布罗茨基之墓

达·芬奇墓之谜

与故乡同在:米开朗琪罗之墓

莫里哀之墓

列宾之墓

凡·高和他哥哥的墓地

莫扎特之墓

“乐圣”贝多芬

肖邦的墓地

舒曼的墓地

绅士李斯特

交响戏剧大师瓦格纳

施特劳斯的墓地

柴可夫斯基的墓地

芬兰民族音乐之魂:西贝柳斯

苏联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

20世纪的蒙娜丽莎:葛丽泰·嘉宝

玛丽莲·梦露:一代佳丽香消玉殒

茶花女之墓

悲情皇后茜茜

黑白相间的墓碑:赫鲁晓夫之墓

卓娅的墓地

笔尖上发现的海王星:亚当斯

诺贝尔的墓地

马歇尔的墓地

普朗克的墓地

爱丁顿的墓地

李约瑟的墓地

朗道的墓地

试读章节

古希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前446-前385)的喜剧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欢乐和人生启迪。据说在他去世后400年,雅典一位叫安提帕特的诗人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这些是阿里斯托芬绝妙的剧作,

极为频繁地被冠以来自他的城市的常青藤;

这是多么欢乐的酒神节的奇迹,

喜剧动听的声音,洋溢着魔力——多么清晰。

英勇的戏剧家备受希腊欢迎,

憎恨歹恶,嘲笑堕落。

阿里斯托芬还为自己拟定了一个墓志铭,极其轻松诙谐,让人感到他真不愧为一位大喜剧家:

美乐女神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

她们终于发现了阿里斯托芬的灵府。

也有一些人说,这两句诗是哲学家柏拉图之作。我们这儿不作考证,而只是想通过阿里斯托芬的作品来解读这两个墓志铭。

公元前423年的春季,在雅典的著名剧院狄俄尼索斯剧院上演了喜剧《云》,引起轰动。这个喜剧是当时雅典著名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

大幕拉开后,老汉斯瑞西阿德斯上场,他要去找“智者”所在的“思想所”去。他为什么要去找智者呢?因为他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把家产败完了不说,还让老汉负债累累。正在穷途末路之时,他忽然听说“智者”能够使弱者变为强者,把不公正变公正。于是,老汉就想到“思想所”去,学会这门用花言巧语摆脱债务的本事。到了“思想所”,他看见一群弟子围着教给他们诡辩术的教师,而那位“智者”坐在一只挂在空中的筐子里晃来晃去。后来筐子降到地下,来迎接老汉斯瑞西阿德斯,为他举行人门仪式。当这位扮演“智者”的演员转过身面向观众时,观众才看见,戴着面具的“智者”居然是苏格拉底,观众哄然大笑。

阿里斯托芬是苏格拉底(前469-前399)的朋友,但是作为喜剧作家,他对苏格拉底作了无情的嘲弄,在舞台上出现的苏格拉底成了一个丑角。在批评苏格拉底这方面,阿里斯托芬显然有失公正,这是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位哲人,而阿里斯托芬是一位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满足于普通常识(跳蚤因为身材小所以跳得远等等),而苏格拉底则认为在很多情形下,常识是值得深究的。

但阿里斯托芬也是一位“雅典的批评家”,这是人们公认的。他在喜剧中使用反讽、讽刺和漫画的方式来嘲笑人类的弱点。他的生平人们所知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雅典人,一生写过40部喜剧,有11部被保存下来。有人说:如果喜剧不是阿里斯托芬发明的,那他也是最早的技术精湛的喜剧表演者和创作者。

在他现存的11部喜剧中,《吕西斯特拉忒》完美地展现了当今世界最关心的一个主题:战争是违犯自然的,对人类毫无益处。这部喜剧是在公元前413年雅典人远征西西里遭到灾难性失败后,于公元前411年写就的,当时失败的阴霾还笼罩着雅典,但阿里斯托芬就敢于向他的同胞提出挑战:结束任何愚蠢的破坏性的战争。

这部喜剧的剧情是雅典城妇女在吕西斯特拉忒的鼓动下,与希腊所有妇女一起宣布“性罢工”,拒绝与她们的男人同床,直到男人愿意去寻找和平为止。

在阿里斯托芬的笔下,吕西斯特拉忒和她的革命战友们充满理性,不仅以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而且争取改变世界。她们认为性爱是自然的,而战争是反自然的。这样,婚姻之爱提高到了公民美德的高度。喜剧的结尾,妇女取得了胜利。  当喜剧达到这种皆大喜欢的结局时,人们又会自然联想到,人世间有着远远超过战争的欢乐和幸福:节日欢庆,吟诗舞蹈,戏剧音乐,天伦之乐……如果世间真有乌托邦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阿里斯托芬打造的吕西斯特拉忒的和平欢乐的雅典。可惜,我们的世界似乎离这个乌托邦越来越远了。

P3-5

序言

说起来话有一点长。五十多年前的1954年,我刚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空军信阳航校复员退役。在军队当了四年的文化教员,退役时19岁,很想回到学校继续读书,于是到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插班读高中二年级,我弟弟杨振声那年在武汉长江水利学校读二年级。我们那时很年轻,像所有年轻人一样,喜欢幻想,喜欢诗歌,我们俩在一起时喜欢用带有武汉口音的普通话朗诵我们喜欢的诗歌。我们都喜欢普希金的诗,弟弟特别喜欢《致恰阿达耶夫》最后的几句:

同志,相信吧:

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醒来,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他为什么喜欢,我现在也记不清楚,但是从那时我们热爱新中国的真挚感情来猜度,大概是他决心在新中国的伟大复兴和建设中作出贡献,成就一番事业吧。我们两人都喜欢的则是普希金的《我的墓志铭》:

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

在爱情与懒惰中,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生,

他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可是他心地善良,

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我们喜欢它,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今后能够成为一个“好人”。这个人生目标不能说是宏伟,但是却需要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努力去实行才能做到。

我和弟弟的关系一直很好,但是不幸的是他却于1999年在他63岁的时候意外乘鹤仙去,留下我好不寂寞!以前我们每一年可以在一起回忆往事,兴致来了喝几口白酒,朗诵一下《致恰阿达耶夫》和《我的墓志铭》,那真是“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寒山酌白云”,好不愉快,好不潇洒!

现在,没有人与我一起朗诵我们最爱的诗歌了,思念弟弟的时候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念着这些诗句。真是“春风花落歌声在,梦里能来共酒尊”。

后来,我觉得应该写一本书献给我的弟弟,而且觉得就以墓志铭之类的书最为妥帖。于是从新世纪来临以后,我就开始收集墓志铭的故事。哪知这一收集,居然使我觉得这里面大有学问,而且难度不小。我写作并翻译过四十多本科学家传记和科学普及方面的书,但是写墓志铭却要涉及方方面面的人物: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等等。科学家我比较熟悉,但是文学家和艺术家我就很陌生,写起来难度实在太大,我几乎想打退堂鼓。幸亏责任编辑郑丽慧女士不断鼓励我,冥冥之中似乎我的弟弟也在期待我写下去,于是我总算克服了种种困难写完了这本书。在写作中,我发现艺术家、文学家的墓志铭大多很有意思,在这些墓志铭后面大多有着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我得到很多美的享受,也获得了许多人生教益。例如,美国诗人安格尔的墓志铭是:

载不能移山,但我能照亮。

这个墓志铭后面就有着非常动人的故事,让你感动得不能不流泪。谦虚的安格尔让每一个受到他帮助的人感激不尽,甚至改变了其中一些人的命运,但是他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却说自己只不过“能照亮”而已。何等可爱可敬的诗人啊!

还有,美国作家弗罗斯特的墓志铭是:

我和世界有一次情人的争吵。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读者不了解弗罗斯特一生艰难的奋斗历程,就无法了解它的含义;而一旦了解他几乎带有悲剧色彩的一生,你就会被这个墓志铭感动得潸然泪下。

但是要了解墓主墓志铭的内涵,有时需要足够的背景知识,还真是不容易。例如,济慈的墓志铭是:

这儿长眠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用水写的。

我根据我得到的资料作了一番解释。但是就在我刚刚写完本书的时候,恰好看了何兆武先生在他的《上学记》里写的一段故事。他说:“济慈的epitaph(墓志铭)是他死以前自己写的,非常有名。”何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外籍老师温德先生对济慈的墓志铭解释说,西方有句谚语,“人生一世就是把名字写在沙上”。潮水一来,名字被冲没了,人一生一世就是这样,如中国古诗所说“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可是济慈要把名字写在水上,这就更彻底,一边写一边消失,不必等到海水来冲没。何兆武先生感慨地说:“我听了以后非常感慨,觉得济慈对人生的领悟达到如此境界真是彻底。”

这比我原来理解的深刻多了。这件事使我明白:我对墓志铭和墓地的解读,因为我学识的欠缺,肯定会有许多不全面、不精确甚至错误的地方。所以我真挚地希望看过本书的专家学者和读者们不吝指正。

墓地的故事就比较少一些了,但也有很精彩的。例如赫鲁晓夫的墓地中有他的头部雕塑,通过雕塑家的说明,我们总算可以知道塑造这个雕塑的缘由。但是有一些墓地的雕塑至少让我不太明白其中缘由,解读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例如波德莱尔的墓地雕塑是仰天长卧的诗人像,全身裹着尸布;靠近诗人像头部有一立柱,上面有一男子头像,两手托腮,正在沉思着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奇怪的墓地呢?我只能根据我的理解作了一个解读,正确与否,我没有把握,只能请读者指教。

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首先应该感谢山东画报出版社的于建成和郑丽慧两位女士,如果不是她们的支持和提出种种建议,这本书肯定是完成不了的。还应该特别感谢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他热心地为本书提供了不少精美的照片,我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

杨建邺

于华中科技大学宁泊书斋

2007年4月1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铭和墓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建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36538
开本 16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67.45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9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