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研究关键词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搜集的这些关键词条,总是在各类理论书籍中频繁地闪现。它们随意地置身于某些篇章中、某些段落中、某些句子中,甚至是,某些标题中。我们——这些理论学徒——总是在理论课本上不经意地和它们遭遇。这样的遭遇情景往往是,在通常是通畅的阅读中,突然崩出来某一个词,它打断了我们的节奏,并使阅读变得磕磕碰碰,犹豫不决,就如同一个在平静的大道上自如地行进的人突然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一样。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细细地端详这些挡路的词语,并将它们从句子中小心翼翼地摘出来。

内容推荐

……理论和哲学为什么要发明这些晦涩的语词概念?通过概念和词语的围墙将一般人拒绝在理论和哲学的门外,是理论家的天性吗?德勒兹总结自己的哲学生涯的心得之就是,哲学就是要发明概念。但是,发明这些概念,并不是为了发明晦暗本身,而是为了发现这个世界的晦暗。换种说法就是,这些深渊般的理论概念,之所以变得晦暗,并不是因为词语本身的晦暗,而是因为世界本身的晦暗。世界本身如此之复杂和晦暗,以至于任何的词语都难以将它耗尽,而词语一旦力图去捕捉这个世界的时候,它必定气喘吁吁,负荷累累。理论和哲学,同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反,并不是处于生活世界的另一端,相反,理论和哲学都是对世界的表述实践。这种表述实践,充满着运用词语的技术。关键词语和概念的发明,是理论对世界进行表述的权宜之计。晦涩的世界,必须借助词语通道隐约地现身。理论家将某些词语和概念召唤而来,就是为了利用它们,尽可能地照亮世界的晦暗秘密。这些词语,其命运,在理论家手中得以改变。理论家选择它们,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特定机缘,但是,他们往往是将这些词语的原初意义作为凭借,然后,在这个原初意义上不间断地进行意义的繁殖。这些词,其意义的增殖过程,也通常是原初意义不断地退隐的过程。一旦被理论家所选择并作为关键的概念来运用的话,词语,在理论著述中的效应,就如同一块单调的石头被扔进池塘中一样,它负载的意义像波浪般地一层一层地荡漾开来。这些词语和概念被种植了大量复杂和晦暗的内容,它们被过度地运用,以至于其基本字面意义反而隐而不现。反过来说,这些复杂和晦涩的世界信息,它们强行闯入这些词语中,让词语变得肿胀、饱满和丰富,让词语的意义从其原初的单一性上扩散和弥漫开来。

目录

编者前言

B

保守主义

辩证意象

辩证法

C

擦抹

残酷戏剧

策略性本质主义

差异

场域

超人

超真实

词语误用

存在

存在主义

D

单面人

单子

地方性知识

帝国

第三空间

东方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E

俄狄浦斯情结

F

反本质主义

反俄狄浦斯

仿真

菲勒斯

分裂分析

否定辩证法

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

父权

复调理论

G

革命

工具理性

公共领域

光晕

规训

过度决定

H

耗费

合法性

宏大叙事

后结构主义

后殖民/后殖民主义

互文性

混杂性

货币哲学

J

机械复制

集体无意识

价值

间离

交往理性

阶级

姐妹情谊

解构

解构的伦理学

解释学

解辖域化

景观社会

镜像阶段

救赎

绝境

K

空间

空间生产

块茎

快感

狂欢

L

浪荡子

礼物

理论

理性

零度写作

逻各斯中心主义

M

民族一国家

民族志

模拟

陌生化

N

内爆

内在,/超越

男性中心主义

能指

拟像

女性奥秘论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

P

批判理论

普遍性/普遍主义

谱系学

o

启蒙

启蒙辩证法

千高原

情感结构

全景敞视主义

权力

权力意志

权力一知识

R

人文主义

人之死

认识论断裂

认知暴力

认知图绘

日常生活

S

赛博空、司

商品拜物教

上帝之死

社群

身份/认同

深描

神话/神话学

神话—原型

审美

生成

生命权力/生命政治

生态文学

时间/时间—空间

时空压缩

世界体系

世俗的启迪

市民社会

属下属下阶层

述行

双性同体

碎片

所指

T

他人/他者

同质性/异质性

W

晚期资本主义

文本

文化霸权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工业

文化记忆

文化唯物主义

文化研究

文化政治

文化资本

无器官身体

无意识

物化

X

西方马克思主义

习性

戏仿

现代性

现代主义

现象学

想象/象征/真实

象征资本

消费社会

新教伦理

新历史主义

星座

形而上学

形式主义

性别

性别表演

性政治

叙事学

Y

延异

言语行为理论

厌女症

仪式

异化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隐喻借喻

永恒轮回

忧郁

游牧

有机知识分子

语言转向

语义学

欲望

欲望机器

寓言

元历史

元叙事

怨十艮

Z

在场/缺席

褶子

阵地战

震惊

政治无意识

症状阅读

知识考古学

知识型

主奴辩证法

主权

主体/客体

资本/资本主义

自然之镜

自由

自由主义

踪迹

总体性

族裔

作者之死

术语对照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研究关键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民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44303
开本 16开
页数 5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98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7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0-61
丛书名
印张 34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1
17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