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货币战争》之后,世界走向《通胀时代》!
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最令国人担心的是通货膨胀!
从物价持续攀升至今最想知道的是财富如何保值!
当我们的脚步不得不迈进通胀时代的时候,翻开王志文的《通胀时代》,理清国家财富究竟在何处,估算企业资产价值几何,再给自己选择一条无悔的路!
图书 | 通胀时代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继《货币战争》之后,世界走向《通胀时代》! 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最令国人担心的是通货膨胀! 从物价持续攀升至今最想知道的是财富如何保值! 当我们的脚步不得不迈进通胀时代的时候,翻开王志文的《通胀时代》,理清国家财富究竟在何处,估算企业资产价值几何,再给自己选择一条无悔的路! 内容推荐 当我们的脚步不得不迈进通胀时代的时候,翻开王志文的《通胀时代》,理清国家财富究竟在何处,估算企业资产价值几何,再给自己选择一条无悔的路! 希望《通胀时代》能启发您的理性思考,以便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使自己不盲从不被动,与时俱进,基业常青,人生无悔!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感知通货膨胀 一、在生活中感受物价上涨 二、什么是通货膨胀 第二章 认识CPI与通货膨胀率 一、CPI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二、CPI的功能 三、CPI构成及权重的国际比较 四、中国CPI低估了物价上涨的幅度 五、CPI是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基础 第三章 是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一、有关通货的一般常识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几次通货膨胀的历史回顾 三、货币发行怎样引起的通货膨胀 四、政府为什么要发行货币 第四章 通货膨胀的征兆与传导途径 一、通货膨胀的征兆 二、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三、发生通货膨胀的基本规律 第五章 见证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特定时期 一、货币的三种币值 二、人民币“外升内贬”共存的现象 三、人民币汇率升值必定导致通货膨胀 四、人民币升值潜伏着更深层次的金融危机 第六章 全世界救市计划酝酿了全球的通胀时代 一、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 三、世界各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救市计划 四、全球救市计划意味着什么 五、全球通货膨胀时代已来临 第七章 通货膨胀会改变财富的数量 一、通货膨胀对国家财富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富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对个人财富的影响 四、通货膨胀与财富再分配 第八章 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 一、不同国家抑制通胀的措施 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扩张政策“退出”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影响 三、主要经济体现行货币政策及其导向 四、各经济体“退出”策略对我国的影响 五、我国治理当前通胀的可行策略 第九章 企业应该怎样应对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二、企业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中个人投资应走向何处 一、投资股票和基金 二、购置房产 三、购买黄金 四、持有硬通货 五、大宗商品期货交易 六、艺术品投资 七、高端消费品囤积 八、智力投资 后记 试读章节 通货膨胀的表现是物价上涨,因此,社会常常把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但实际上,物价上涨有因货币原因(超量发行和流通)造成的——这的确是通货膨胀。但物价上涨也有因市场中其他供给因素或短期需求过大所造成的,则此种物价上涨并非通货膨胀。比如,2007年某城市电视台有个讲健康的节目说吃地瓜非常好,列举了种种好处,结果当时地瓜价格在该市市场上翻了好几倍,但这只是因为某个特定原因,就不能叫做通货膨胀。这种高价也没能持续下去。但是这一两年内,粮食价格,如大豆、玉米等价格的上涨却不见其回头,就是通货膨胀了。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对于食品和猪肉的价格上涨最为敏感,他们对于通货膨胀的反应也最为直接。 “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义非常清楚,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将该理论应用于判断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就不免产生对通胀的担忧,因为自2008年11月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无论货币还是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 通货,就是货币的别名。所谓“通货膨胀”,仅仅是指由于金融原因:流通中的货币过多,或日“流动性过剩”所造成的物价上涨,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升。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量不对称。 哪里来的那么多货币呢?当然是国家控制的央行印制的。那央行要不要印钞票呢?要印的。问题是要印多少呢?这就要看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供应量增加需要新增多少货币周转以实现商品流通,印多了,就出现了货币过剩购买力下降,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可见,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的原因并非都是因为发生通货膨胀。关于货币流通量与物价的联动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只是从经济运行的实际社会经验看,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总是会造成高度增强的购买力(总需求上升)。如市场商品并不能同步增多供应,则在市场经济中,销售者就会抬高物价,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 在非市场经济(比如指令性经济或叫计划经济)中,尽管有官方限价,但供需缺口表现为商品短缺,消费者持币待购,形成所谓“短缺经济”形态。因此,市场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在非市场经济中表现为商品短缺及隐性通货膨胀。 至于所谓结构性物价上涨,则并不属于货币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结构性物价上涨,即市场中出现某类特殊暂缺商品,因一时需求过旺而造成的特类性物价上涨。这种结构失衡导致的物价上涨,并不是货币过量造成的,因此不属于“通货膨胀”。 老百姓不知道流通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也不知道国家到底印了多少货币,大家理所当然就是通过价格变化来感知通货膨胀了没有。有一点大家愿望是一致的,都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能保持一如继往的购买力,退一步,加上利息能达到存款时的购买力也可以让我们聊以自慰。 但是,那些贷款先花钱的人可就不一样了,显然,他们借了购买力强的货币,在还款时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那他们就等于用购买力弱的货币还上了贷款,他们一定会暗自庆幸的。他们赚了,他们因为贷款或叫借钱而赚了,他们贷的款也许就是我们存进银行的钱啊。企业就经常贷款去经营,卖了产品再还贷,扩大经营时再去贷,赚了大钱再还;房地产公司更敢于贷款,甚至还让我们先交款后给房。你可能会想,索性我们都去贷款花免得自己吃亏啊,听说老外就是爱先花钱后还钱的。但是,你看看自己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他们有几个敢贷款消费的,很少。是吧?为什么?一来是因为我们没有企业家那种冒险精神,二来更是因为我们对未来的社会保障没有充足的信心,觉得还是自己攒点钱存进银行给将来花心里才踏实,所以我们企盼可别通货膨胀了。但历史从来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古训:识时务者为俊杰。 2009年的通胀缘于信贷与货币的快速扩张。2009年三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9.3%,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9.5%。M2、Ml增长率均超过名义GDP增长率达22%左右。前10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总额8.92万亿元,全年新增信贷大约10万亿元。货币投放的高速增长,使市场产生了货币贬值的预期(即通货膨胀预期)。 在出口难以实现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但需要关注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和资产价格膨胀,尤其要关注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升。理由如下: 从市场的供求关系看,自进人21世纪之后,中国就已经告别短缺经济时代,供给大于需求成为一种市场常态。从宏观经济的总量看,高储蓄率就意味着大家更倾向于把钱存在银行而不是留在手里开销,显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储蓄大于投资,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必须依赖于出口的增长。P6-9 序言 一直想写一本书,一本谁想看就看的书;一本读了之后能让人思考是非,而不必用于考试的书;一本能够用最朴实的语言轻松表达意思,传递知识,又不必罗列烦琐的公式和数据推导来演绎结论的书。这样一本书,就在2010年开始酝酿了,这是一个继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的一个特定时期,在全世界救世计划普遍实施,其后果在稍后的时间里逐渐彰显的特定时期。 2010年物价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全球性的物价上扬已经成为整体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不仅是世界各国央行行长的心事,也是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和黎民百姓的热门话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供应的廉价生产要素资源和IT产业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高的带动下,得以维持年均2%~3%稳定的物价水平,但现在以劳动力为代表的全球生产要素价格都在急剧上升,持续10多年的全球化资源优势濒临枯竭,长期支撑全球经济繁荣的“低物价时代”已经彻底落下帷幕,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通货膨胀预期高起,全球通胀时代的帷幕已经开始缓缓地升起:世界经历了货币战争之后,必将上演的一台大戏就是通胀时代。 本书的章节就是按这场戏的情节展开的,从主角通货膨胀的出场,让我们感知它,认识它,回顾它的成长历程,见证它的本来面目,在它烟云蔓延吞吐的世界里,政府、企业、个人要拿起手中的武器,来降伏这个叫做膨胀的恶魔,让我们的生活回归到阳光明媚的世界里。 经济观点必须从社会经济现象中提炼才有根基,必须由人们的经济行为去诠释才有说服力;必须由经济运行的结果来验证才有价值。 我深知,本书的观点还不够成熟,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膨胀会有不一样的领悟。我期待本书能启发您的理性思考,以便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使自己不盲从不被动:与时俱进,基业常青,人生无悔。 王志文 后记 最后一章写完了,我在2010年底完成了《通胀时代》这本书,到是从两三个月的忙碌中得以喘息,但没有多少轻松。近几个月,CPI不断上涨,我一边写一边关注着,我在想CPI上涨的速度比我写书还快啊,但是年底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却是令人振奋的!这也是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源泉所在,特别是中国将在“国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民富”政策。 本书得以顺利完稿,首先感谢经济日报出版社。在我的印象中,经济日报出版社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出版社之一。在2009年冬天.我应邀去辽宁大学参加经济日报出版社召集的一个座谈会,到会之后韩文高社长、王含主任分别给大家讲了几个选题,其中之一就是《通胀时代》。会后一个月吧,我把第一章写完发给他们看,出版社挺满意的,于是我决定将这本书写完。 非常感谢出版社的耐心。2010年上半年我就慢悠悠地准备材料,写了两章。下半年学校迎接评估,眼看着物价一个劲儿地上涨,很着急了,但到底也得等评估工作结束了才夜以继日地赶稿。本书责任编辑王含主任给我很多鼓励和启发,她始终站在读者的角度提醒我应该写成什么样的风格,也经常给予我积极的肯定和认真的指正,并传递了韩社长的指示和建议,这些都是本书得以完成的支柱。 感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她的著作《推开宏观之窗》在写作风格上给我很大启发。经济日报出版社送给我这本经济学的畅销书,我在动笔之前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深感韩秀云教授的这种写法透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于是我尝试着用这种深入显出的风格完成此书。 感谢我所在的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学院提供了一流的办公条件,我非常喜欢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开始我的写作任务。在本书后面几章完稿之前,学院刚好派我到省委党校参加培训,在这20天里,我听了多场报告,使我对国家发展思路、未来规划、政策导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感谢辽宁大学崔日明教授,虽然早年没有成为他的博士研究生,但他始终坚信我是比较有写作才能的人,感谢他向出版社推荐了我。 感谢我的老同学宛毅先生,他常年行走在中美两国之间,为从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做事,他是最早怀着极大的兴趣要探讨通货膨胀问题的,他提供了本书关于对美国投资的部分材料。 感谢我的朋友张风华先生,他一直工作在比较大的民营房地产开发公司,使我得以通过他了解房地产行业的一些实际情况,他提供了本书关于房地产业行业的部分材料,他对本书的选题非常赞同,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士的关注是我的写作动力之一。 感谢我的几个聪明的学生李雷、莫汝晨、吴晓曼,他们帮我收集了很多材料和数据,还认真校对了我的部分初稿。 感谢我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几乎每天都是晚上八九点钟才离开学校回家,他们承担了家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特别是我的母亲,奉献了她全部的精力打点家务,使我得以专心写书。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看了这本书,有所收获和体会,欢迎与我交流,也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QQ邮箱:1600628094 通信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53号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邮政编码:110034 作者 2010年12月12日于沈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通胀时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志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726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