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绿色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回顾了唐锡阳、马霞夫妇发起成立的我国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绿色营走过的十年不平凡里程,从多方面生动感人地展现了以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绿色营产生的背景、影响和活动经验以及众多营员从中受到的被称为“一生财富”的教益。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回顾了唐锡阳、马霞夫妇发起成立的我国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绿色营走过的十年不平凡里程,从多方面生动感人地展现了以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绿色营产生的背景、影响和活动经验以及众多营员从中受到的被称为“一生财富”的教益。

书中收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的贺辞,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的讲话,拜耳公关传媒专家华威濂的序言以及两岸知名环保人士汪永晨、沈孝辉、郝冰、吴方笑薇、徐仁修、龙勇诚、郭沛源、冯永锋等撰写的28篇文章。

目录

序言/创造未来……………………………华威濂

绿色营走过十年

催生绿色人才播撒绿色种子………………………………唐锡阳

关注绿色营

今天的行动决定我们的未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

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起………[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

保护自然生态的途径越多越好……………………………徐仁修

平凡之中的不平凡…………………………………………吴方笑薇

能说、能文、能行——唐锡阳……………………………汪永晨

我从绿色营来

美丽的梦珍贵的缘…………………………………………郝冰

重访绿色营走过的地方……………………………沈孝辉、张旭光

从绿色营到“绿野”和“绿色和平”……………………赖芸

经历中的骄傲课堂上的灵魂………………………………郎艳

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郭玉荣

从考察滇金丝猴到保护滇金丝猴…………………………龙勇诚

重返雪岭云杉………………………………………………吴泳攀

十上梅里雪山………………………………………………张旭光

希望办公室能飞进一只蝴蝶………………………………温波

垃圾情缘……………………………………………………孙家杰

灵山二日……………………………………………………张建

妙趣无穷的生态游戏………………………………………林燕

一个台湾营员的体验………………………………………周郁文

绿色营往前走

企业家精神与NGO管理……………………………………郭沛源

路漫漫其修远兮……………………………………………俞景壵

贫穷更远,还是森林更远…………………………………冯永锋

雅不离俗……………………………………………………谢蕾

体内环保与攻克癌症………………………………………吴杨

“绿色旗帜何处去”浅议…………………………………高升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李维娜整理

各地绿色营文萃

“绿野”的可能……………………………………………林幽兰

夏天的雨,秋天的风………………………………………赖雪云

绿色营点亮我心中一盏灯…………………………………赵志彬

跋/感受壮烈学做好人……………………………………刘硕良

试读章节

催生绿色人才播撒绿色种子——绿色营十年回望

唐锡阳

绿色营十年,

一个催人泪下的传奇故事,一段寻梦绿色的崎岖旅程,一种执着环保的绿色文化。

六年前,大学生绿色营香港营员区君杰在营员日记中写道:“绿色营还是一个小孩,四岁的小孩。”如今,这个“小孩”已经长满了十岁。回想起来,这十年走得不容易,尽管每一个营员在绿色营的那一个月里,面对着各种问题、矛盾与碰撞,总有一些“不满足”、“困惑”、甚至“失望”的感觉。但离开之后总也忘不了那段生活,甚至影响到以后的思想、生活乃至一生。有的营员说:“这一个月的生活,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有些营员就终生定位在环保事业,成为北京以及各地的环保骨干。不仅北京的绿色营已经坚持十年,而且上海、南宁、重庆、厦门、西安、南京、成都、绵阳、广州、长沙、哈尔滨、甘肃、江西等地大学生也相继组织了绿色营。

由于历史的偶然与必然,我参与了这个旅程,年龄南66岁跨越到76岁,虚岁已是77岁。一位医生对我说:“还是按中国的虚岁算比较合理,因为母亲怀胎的时候,我们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我老了,但绿色营是大学生的绿色营,永远年轻。如何检阅绿色营十年来的活动,集中大家的阅历、感悟和经验,使绿色营跃上一个新台阶,并带动全国大学生环保活动和NGO组织的健康发展,当绿色营十周年之际,我们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青年环保论坛,来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这里,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经历,回顾一下这个不平常旅程中的一些片段。

一封来信引发—个环保焦点

1995年11月25日收到昆明读者熊建华的来信,目的是求购我的著作,但信中转述了他的好友奚志农反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滇西北的德钦县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决定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南侧,砍伐1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而那片森林中还生活着200多只滇金丝猴。这个信息使我震惊,我在欧洲走了十多个国家,连一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都没见过,他们一开口就要砍伐100平方公里!那里有世界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的暗针叶林,珍稀动、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滇金丝猴更有其特殊的珍稀价值。幸亏这位细心的读者还写下了奚志农的电话,我当即拨了这个号码。奚志农完全没料想会接到这么一个既陌生又非常熟悉的远方电话,十分激动地说:“唐老师,我从十多年前开始,就读您的文章和书……”我打断了他的话:“别的以后再说,德钦县的问题看来云南解决不了,我建议你给宋健同志写信。”宋健当时是国务委员、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和我非亲非故,只是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偶然读到我的《环球绿色行》,竟在1993年最后的一个凌晨给我写来一封信,写得那么好,完全是朋友、知己、学者的口气。征得他的同意,再版这本书时我就把这封信放在序言的位置。

奚志农听了我的建议,连连说:“太好了,太好了,唐老师,我写不好,您能帮我修改吗?”

我痛快答应了。因为我知道中央领导人的文件堆积如山,如果不把信写得好一点,他的秘书就处理了。奚志农大概是当天晚上就把信写出来,第二天连同其他材料快递到北京。我没有那么快,我认真阅读资料,在计算机前整整修改了三天。我的妻子马霞是美国人,不认识中国字,在一旁说:“你是写信还是写书?写那么长,宋健有时间看吗?”我说:“才一千多字。”信中确实倾注了奚志农和我的思想感情,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100平方公里的原始自然林和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这不是一个小事呀。人啊人啊,难道就如此残忍,如此自私,如此短视!这片原始林和林中的滇金丝猴已经生存千百万年了,千百万年没有毁坏,为什么一定要毁坏在我们的手里?我这不是责备德钦县的政府和人民,这是全人类的责任。……我不相信只有‘木头财政’死路一条,吃完这片林子,就剩下一个保护区了,是不是又要吃这个保护区?吃完这个保护区,还吃什么呢?难道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既不讲天理良心,也不顾子孙后代,什么仁义道德、生态伦理,全不要了。我想谁也无法对这种心态承担责任,但谁也不能寻找借口逃避责任。在这严峻的现实面前或者当机立断,或者遗憾千秋。”P2-3

序言

创造未来

可持续发展是对未来的一种构想,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或者更准确说是一种战略。它的实现必须通过许多人组成的网络来付诸实施。在这些人心中,可持续发展是这样一个世界——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布伦特兰夫人,1987)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对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坚定不移地追求经济增长及对外开放使中国走向繁荣,但同时也付出了代价:生态恶化、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因此,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意义重大。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基于新思想、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愿景,并帮助人们找到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既有助于丰富知识,也可以增进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教育让我们感知对大自然的敬畏,确保今天的年轻人能够成长为富有责任感并真正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成年人。教育还能培养一种热情,鼓励年轻人运用生态知识在技术和社会领域实施变革。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年轻人认识到他们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并且懂得如何运用他们自身的天赋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样,今天的年轻人将能够跨越沟壑,在人类对环境的巨大影响与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通常,人们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但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预言未来的最好办法是创造未来”。这正是大学生绿色营所做的事情——用实践去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绿色营由唐锡阳和马霞夫妇于1996年创办。在过去十年中,绿色营培养了一批青年环保中坚,他们有清晰的头脑,对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有深刻的理解,懂得如何根据国情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届绿色营的营员多数是大学生,还有媒体代表、作家和科学家。他们在云南停留了一个月以保护一片一百平方公里见方的原始森林和栖息在森林里的滇金丝猴。他们把考察成果上报给国家、省、地区和县里的有关部门。通过举办摄影展和媒体的广泛报道,绿色营的行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府做出停止砍伐原始森林的决定。1996年的绿色营活动是中国环保运动的创新,并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唐先生在《环球绿色行》序言中的话在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激励着年轻的营员。他说:“你们向大自然学习……更重要的是体验大自然,感知大自然。这需要虚心、细心和耐心……未来的路需要你们自己去走……”他劝诫营员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未来。

十年来,每年绿色营都会组织一批青年人用一个月的时间聚在一起互相学习。这既能让营员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也可以帮助他们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我们人类应当如何融入到周围的生态系统中。

绿色营的十周年纪念标志着这是一个持久而颇有远见的青年环保活动。这一活动成功地培养了青年人的在环保方面的领导力和责任心,并付诸实践。  

拜耳坚信,教育今天的青年人将造就未来的环保领袖。为庆祝绿色营的十周年,拜耳与绿色营开展了多个方面的合作。双方共同发起为期一年的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宣传和推动青年环保活动的发展。拜耳认为,商业和社会不只是在经济上相互交织,商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也密不可分。行胜于言,通过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拜耳相信可以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使企业转变观念的动力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企业的社会创新。在这一点上,如果企业能认识到其业务与特定的社会和环境需求间的联系,企业就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如今,利润、红利等传统财务指标已经不足以评估一个企业的绩效,员工待遇、社区关系、环境保护等指标已经成为附加的衡量标准。  企业诚信是多种因素的复合,它取决于企业如何定位价值取向,如何看待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处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企业会将这一套诚信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承诺,尽力付诸实践。这正是拜耳与绿色营的合作的主要原因。通过这样的实际行动,拜耳能够使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员工从内心深处感知和接受企业的诚信价值体系,从而建立信任、塑造名誉,并且同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而不是停留在嘴上。

拜耳亦将绿色营的合作项目和其他环境项目整合起来。其中包括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的拜耳全球计划与拜耳青年环境特使项目,这些项目在中国已经开展了好几年。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逐步趋向于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同时,实现经济的持续、平衡增长,其目的是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步调一致。中国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政策将会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能否把对社会环境的关注与经济持续增长统一起来,将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公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的结合点所在。

《绿色营》这本书是不仅祝贺了绿色营十周岁的生日,回顾了绿色营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还讲述了许多有关创办人和许多青年环保人物的故事。该书赞许了唐锡阳先生及其夫人马霞女士的远见卓识和辛勤付出,也赞许了那些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环保、继续热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历届营员。

绿色营在过去十年中始终不渝的行动有力地说明,每个人都有非凡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投身于更大的网络中开拓视野、奉献自我,那么必将产生更大的价值。记住,没有一个人可以与其他人隔离或脱离他所依存的生态系统,一个系统部件若离开了整个系统就不再有用。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反复学习的道理。

最后,我再次重复我的观点:尽管未来不可预知,但却完全可以展望;在实践的过程中,想象就可以变成为现实。

祝愿绿色营继续成为中国民间自然保护方面杰出的声音和力量。

我代表拜耳公司和我个人对绿色营成立十周年表示诚挚的祝贺。我希望拜耳将继续参与绿色营的重要工作和行动,为创建更美好的中国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2006年11月4日于北京

后记

感受壮烈,学做好人

刘硕良

马霞说:“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

刘兵说:“在环保战场上,同样有感人的壮烈。”

这本书不只与关注环保、从事环保活动的人直接相关,对更多得多的眼下还没怎么注意到环境、自然的人来说,也是一本好书,一本教人成为好人,教人懂得壮烈、感受壮烈的好书。

好人怎么能不敬重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环境呢?如果在这些方面一无所知,甚至去做一些有损自然、自毁家园的事情,哪怕学习好、工作好,当了标兵、模范,也不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好人,至少是有些难于原谅的缺陷和不足吧?

壮烈怎么只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球场和激烈对抗的场景中表现出来呢?正如“将军决战不只在战场”一样,壮烈同样在有形无形的环保战线上表现出来,而且不见得就不刻骨铭心。不壮怀激烈。

试看马霞临终想到的不是要心爱的丈夫呆在病榻旁边,而是“你应该去,你做了那么多工作,全准备好了,你应该去,你应该去”,并由衷地对女儿说:“他不去,我会不高兴的。”而唐锡阳也深深体悟到马霞的博大的至诚至高的爱,毅然告别再也见不到的妻子,勇敢地带领绿色营上路了。

那是何等的壮烈!

再看,一年一度众多的知名的或不知名的营员们,牺牲宝贵的假期,拒绝利益的诱惑,放弃舒适的生活,去到一处处并非只有美丽和享受的大自然,从事并不是人人叫好拥护的环境事业,又何尝不需要一种追求理想、一往无前并能进行到底的壮烈情怀!

我没有勇气参加绿色营,像他们那样去投身大自然保护的行列了。虽然我编过《人与自然》杂志,出版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图书:多少做过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事情,但我始终认为那些虔诚地战斗在环境第一线上的绿色营一类民间环保人士和多方面支持、捍卫环境保护的各界人士才是最值得钦敬的好人,他们所做的工作才是最困难最可贵最根本的工作。我不能像他们那样去洞幽烛微、呼号奔走,但我至少应该懂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就要对别人怀抱深深的敬意。

编完这本书,我从心底里默默地祝祷——

好人一生平安,

壮烈终有回报!  2007年1月·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绿色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锡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50388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2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8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