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徽州藏书文化/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查阅了大量的地方志、家谱与有关历史文献。同时,也借鉴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言而有据和补缺拾遗。

徽州藏书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本书的研究思路是试图从藏书史和文化史的双重视角去进行分析与探讨。全书共分四章内容:第一章是徽州藏书问哈形成的背景;第二张岸上徽州私家藏书的历程;在第三章“徽州公藏之构成”的内容中单列了一节“徽州宗族藏书”,突出徽州藏书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第四章“徽州藏书文化解读”则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徽州藏书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这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为使全书的内容更加充实,书本前面选用了数幅精美而珍贵的文物图片;为方便徽学研究者,书后附录《徽学研究论著目录》(1932~2005),可据此按图索骥,或至安大图书馆查阅该汇编。

目录

绪论

 一、中国藏书文化研究的回顾与现状

 二、徽州藏书文化研究概述

第一章 徽州藏书文化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徽州的自然资源有利于藏书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政府文化政策对徽州藏书的影响

 第三节 徽商对徽州藏书文化的贡献

 第四节 科举教育的发展对徽州藏书的促进

 第五节 徽州宗族社会对徽州藏书的推动

 第六节 徽州印刷技术的创新对徽州藏书的带动

第二章 徽州私家藏书的历程

 第一节 宋元徽州私家藏书的兴起

 第二节 明代徽州私家藏书的发展

  一、明代徽州私家藏书概况

  二、明初至嘉靖以前的徽州藏书家及藏书楼

  三、嘉靖、隆庆时期徽州藏书家及藏书楼

  四、万历至晚明时期徽州藏书家及藏书楼

 第三节 清代徽州私家藏书的昌盛

  一、清代徽州私家藏书概略

  二、清代徽籍藏书家及藏书楼

  三、徽籍藏书家与《四库全书》

  四、绵延数代的世家藏书

 第四节 近代徽州私家藏书的衰落

  一、近代徽州私家藏书衰落的社会因素

  二、近代徽籍藏书家及藏书楼

第三章 徽州公藏之构成

 第一节 徽州官府藏书

  一、徽州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二、徽州官府藏书处所

  三、徽州官府藏书的来源

 第二节 徽州书院藏书

  一、徽州书院藏书的发展

  二、徽州书院藏书的来源

 第三节 徽州寺观藏书

  一、徽州佛教寺院藏书

  二、徽州道观藏书

 第四节 徽州宗族藏书

  一、徽州宗族的藏书之所

  二、徽州宗族藏书的内容和来源

第四章 徽州藏书文化解读

 第一节 徽州藏书风尚

一、搜珍求异,注重专藏

二、酷嗜金石书画的收藏

三、利用藏书刻书,增益图书

 第二节 徽籍藏书家对藏书的整理研究

一、私家藏书目录的整理编辑

二、藏书与校勘相结合

三、伴随藏书整理实践进行藏书理论探研

 第三节 徽派藏书楼及其浓郁的文化内涵

一、徽派藏书楼的建筑设计和典籍护藏

二、徽派藏书楼的文化氛围

三、徽派藏书楼的书房环境

四、徽籍藏书家与藏书印

 第四节 徽州藏书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仁人爱物”精神的充分发扬

二、以藏为主,藏以致用

三、徽州藏书文化与徽州学术流派的互动

 第五节 徽州藏书文化的特色及其地位

一、徽州藏书文化的主要特色

二、徽州藏书文化的地位

参考文献

附录徽学研究论著目录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徽州藏书文化/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贞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02949
开本 32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59.29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4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