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起源与演化,彰显了人类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进程;文明的存亡与兴衰,留下了人类从自为走向自觉的时代印记。
自然、社会与精神环境的不断恶化,迫使人们必须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文化反省,第四文明——生态文明,迎着新时代的曙光应运而生。
第四文明——融自然生态圈、社会生态圈、精神生态圈于一体,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动共生,致力建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人类和谐共荣的文化发展图景,奏出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
图书 | 第四文明(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化的起源与演化,彰显了人类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进程;文明的存亡与兴衰,留下了人类从自为走向自觉的时代印记。 自然、社会与精神环境的不断恶化,迫使人们必须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文化反省,第四文明——生态文明,迎着新时代的曙光应运而生。 第四文明——融自然生态圈、社会生态圈、精神生态圈于一体,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动共生,致力建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人类和谐共荣的文化发展图景,奏出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 内容推荐 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全人类都感到了压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互动发展。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四文明的两种诠释;人类文明的起源及演化;咏叹调:文明兴衰启示录;潘多拉魔盒:现代文明的忧患与危机;绿色文明:跨世纪的全球交响;第四文明视野中的社会、自然与人;科学发展观催生第四文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华彩乐章;第四文明的中国路径;全球大合唱:在生态文明的旗帜下共建和谐世界。 世界与中国文明发展史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的中国发展战略选择。建设第四文明——生态文明,实现四大文明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跃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态文明的旗帜下共建和谐世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目录 引言 第四文明的两种诠释 第一章 人类文明的起源及演化 第二章 咏叹调:文明兴衰启示录 第三章 潘多拉魔盒:现代文明的忧患与危机 第四章 绿色文明:跨世纪的全球交响 第五章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社会、自然与人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催生第四文明 第七章 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华彩乐章 第八章 第四文明的中国路径 结语 全球大合唱:在和谐世界的旗帜下共建生态文明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四文明(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治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红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1150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1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X32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