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浸润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作者将有关礼乐文化的学术思想贯穿于古代文史研究的主要门类,除了《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与中国早期戏剧等领域外,作者还对小说、戏剧、近代媒体与戏剧艺术传播、电视剧改编艺术等作过一些研究。
本书的宗旨是以期为中国信息传播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事业,记录一页历史,积累一份智慧,积淀一段文化,激荡一种精神!
图书 | 吹埙奏雅录--姚小鸥自选集/北广学者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礼乐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浸润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作者将有关礼乐文化的学术思想贯穿于古代文史研究的主要门类,除了《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与中国早期戏剧等领域外,作者还对小说、戏剧、近代媒体与戏剧艺术传播、电视剧改编艺术等作过一些研究。 本书的宗旨是以期为中国信息传播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事业,记录一页历史,积累一份智慧,积淀一段文化,激荡一种精神! 目录 自序 《诗经》研究 《诗经·关雎》篇与《关雎序》 论《大武》乐章 《周颂·载芟》与周代礼乐制度 《鲁颂·駉》篇与周礼的关系及其文化意义 《鲁颂·有駜》与西周礼乐制度的文化精神 《商颂》五篇的分类与作年 田唆农神考 《楚辞》研究 《九歌》的神系与神格 《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 简牍碑铭文献与《九歌·湘夫人》的若干解说 《天问》意旨、文体与诗学精神探原 出土文献研究 出土文献与新世纪文学史研究的发展战略 出土文献与《史记·老子列传》 关于上海楚简《孔子诗论》释文考释的若干商榷 《周易》经传与《孔子诗论》的哲学品格 论上海楚简《民之父母》的“五至”说 乐府与戏剧研究 《巾舞歌辞》校释 关于《巾舞歌辞》的角色标识字问题 《公莫舞》与王国维中国戏剧成因外来说 洛道五丈度汲水 “成相”杂辞考 汉魏六朝曲唱文本的破译及其在乐府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传统戏剧《赵氏孤儿》的主脑与话剧《赵氏孤儿》的戏剧发展动机 漫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几个人物的塑造 再谈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的人物塑造 《申报》与近代上海剧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吹埙奏雅录--姚小鸥自选集/北广学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姚小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85381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4-08-01 |
首版时间 | 2004-08-01 |
印刷时间 | 200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7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