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嘉诚跨过的12道坎
内容
编辑推荐

世上成功的规律很多,但是勤奋是任何一位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保证。出身贫苦的李嘉诚有着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并为之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最终掌握了赢得财富的资本,跨过设置在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难关,拾阶而上,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并以“敢闯敢干,有勇气才能胜利”的拼搏精神,让自己的企业步步为营,逐步发展壮大。

内容推荐

李嘉诚的成功之路,对每一个青年无不有着多方面的启迪意义。我们通过回顾李嘉诚一生所走过的12道坎,全方位地展现出这位商场巨人在商海奋斗的人生轨迹。这12道坎,其实书写的就是一个青年自强不息、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

目录

第一章 离乱坎

[自古英雄多磨难]

1.在苦难中降生

2.在烽火中颠沛流离

3.初到香港的艰难日子

4.少年丧父,独立谋生

第二章 生存坎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艰难求职路

2.人生的第一份职业

3.茶楼里的“饭碗危机”

4.钟表店中的“少年仔”

5.初涉五金行业,推销业绩惊人

6.抓住机遇,跳槽转行

7.业绩突出,获得提升

8.雄心勃勃,酝酿创业

第三章 立志与求学坎

[理想与知识是飞翔的双翼]

1.父亲教诲,志向高远

2.勤勉苦读,立志报国

3.适应新环境,苦过语言关

4.深谋远虑,工余补课

第四章 创业坎

[天道酬勤,白手起家]

1.白手起家,创建“长江”

2.吃苦耐劳,事业兴旺

3.冲破挫折,摆脱危机.

4.兵来将挡,借力打力

5.寻求突破,出国“取”经

6.深思熟虑,为产品谋销路

7.胆识俱备,拓展市场

8.王者之气,令人敬仰

第五章 发展坎

[敢想敢干,有勇气才能胜利]

1.挂帅救业,改弦易辙

2.树雄心,进军房地产

3.骑牛上市,收获甚丰

4.人弃我取,低进高出

5.股市灾难中的赢家

第六章 求变与突破坎

[战胜自我便能战胜一切]

1.寻求突破,进军港岛

2.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立足中区,再攀高峰

4.擎天一指,四座瞩目

5.尽量用别人的钱赚钱

第七章 决断与布局坎

[取财唷道的“经济超人”]

1.不动声色,暗度陈仓

2.引友杀敌,借势而发

3.以小搏大,收购“和黄”

4.隔岸观火,静待其变

5.商战中的“火烧赤壁”

6.商战高手,斗智不斗力

7.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8.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

9.商业竞争打出政治牌

10.采取“借壳上市”的大战略

11.掌握投资的“时机术”

12.高瞻远瞩,圈地大陆

13.迎接挑战,进军3G

第八章 用人与管理坎

[以人为本、求新进取是事业长盛不衰的“法宝”]

1.有容乃大,广纳贤才

2.提拔才俊,补充血液

3.指挥千军不如指挥一人

4.以夷制夷,洋为中用

5.集思广益,力求圆满

6.中西融合,管理高超

第九章 处世坎

[诚信为本,广结善缘]

1.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2.与人为善,宽以待人

3.真诚合作,顾及对方

4.恪守诚信,无往不胜

5.谦谦君子,名利双收

6.淡出股市,重义不重利

7.把握友情与商战间的平衡

第十章 家庭坎

[亲情是成功的坚实后盾]

1.百善孝为先

2.为人豁达,兄弟情深

3.成功男人的背后

4.教子以做人为先

第十一章 操守坎

[德“财”兼备,慈善天下]

1.平易近人,绝不以势压人

2.福泽桑梓,不为名利

3.富贵不忘本,捐资办大学

4.慷慨解囊,真心做善事

5.倡导救灾,善举泽世

6.关爱弱势,公德大焉

7.做一个真正爱国者

8.衣食住行,简单朴素

9.守住“德财兼备”四字诀

第十二章 交替坎

[薪火相传,豪门子弟显神通]

1.家业承继,深谋远虑

2.豪门子弟,磨练成材

3.让儿子回到“长实”,从头做起

4.虎父无犬子,李泽钜显示大手笔

5.独自创业,李泽楷尽显乃父雄风

附录

1.李嘉诚档案

2.李嘉诚做人、经商的人生信条

试读章节

1992年内,李嘉诚在内地搞了许多投资计划。1993年,内地因投资过猛、通货膨胀、紧缩银根、抑制过猛的发展势头,李嘉诚的许多计划,包括东方广场计划,也遇到了不少麻烦。于是,有人说李嘉诚头脑发热,骑虎难下;亦有人说,李嘉诚在赶时机。

内地的投资条件或许的确不那么理想。李嘉诚虽然是一个稳健派,说他赶时机还是有几分道理。但他心如明镜,认为投资条件没有绝对的成熟,只要大体成熟就可以了。在向内地投资问题上,赶时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至于有什么麻烦,不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已经空旷无物的王府井地盘该起楼了。按计划,建成后的东方广场将高达70米,不仅可以俯视昔日皇宫里的一砖一瓦,稍远处的中南海全景亦可尽收眼底。

在香港,已建惯了高楼,不上100米就算不上摩天大厦,这70米,对于香港地王李嘉诚来说,只能算是小菜一碟。然而,这是首都北京,是中国的心脏。要建这么高的建筑非同小可,因此,逐渐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早在王府井旧城改造计划出台之初,北京的市民们就已经讨论得沸沸扬扬了。他们担心如此庞大的建筑破坏了北京的人文景观,

其实人们的担忧是有根据的,因为国家规划委员会要求,北京市的规划以故宫为中心,其他建筑必须配合故宫的外观。按规定,从故宫中心点向外望365度的视野范围内,不应见到任何其他的建筑物。故宫的城墙高有3丈,也就是说,站在故宫内朝外望,只能望到城墙和天空。离故宫的距离越远,建筑物方可逐步升高。

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定:“长安街、前门大街西侧和二环路内侧及部分干道的沿街地段,允许建部分高层建筑,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30米以下,个别地区控制在45米以下。”

然而,东方广场大厦在“30米以下”的建筑高度区内,却拟建70余米高,显然不符合要求。

除此而外,东方广场的土地面积比率超出城市规划要求的7倍,所以这幢大厦不仅是过高了,而且过大了。

为此,专家们大声疾呼,联名上书中央要求依法调整东方广场工程方案。

1994年底,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决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抑制通货膨胀。另外,对基本建设规模也做出了要求,即缩小以盈利为目的的高档建筑项目,凡不符国家规定,无正式手续的项目一律要停下来。

东方广场投资额超过了12亿港元(还未计地价),按国家规定,逾亿美元的合资项目,须以市政府的名义向国家计委申请立项,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动工前须办理报建手续。然而原北京市政府尚未提出立项,就已开始动工兴建了,更不用说提交什么可行性报告与申请建筑施工手续这些文件了。再加上中央认定专家的建议有效,东方广场方案被认为严重违反了国家对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于是,1995年新年刚过,东方广场被强令停工。

李嘉诚明白,在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上,中央政府是不会做出半点让步的。但他又知道,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又不是不可变通的。于是,长实主动与北京有关部门协商修改方案,使项目不致胎死腹中。尽管这样会使东方广场计划遭受一点损失,但绝对不会亏本,只不过是少赚一点罢了。

不久,长实集团便发布声明,表示完全服从中央路线,声明指出:

“由于东方广场地段所在地为北京旧城危房改造区,根据北京城市规划法例规定,有关地段必须按规划发展,该地段之内土地使用者,必须服从有关城市规划。长实认为北京市有关城市规划法例极为合理,同时,类似城市规划法例亦在西方国家及香港被普遍采用。任何到中国投资的外商均须遵守中国的法律,任何希望通过国际舆论压力,而使其身处中国法律之外的做法均是不当的。”

李嘉诚的积极主动态度,充分显示了他做事果敢、知错就改的行事作风,同时也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成熟。

3月11日,李嘉诚向外界宣布,长实与北京市政府的合作非常愉快,只是方案需要修改而已。他强调,在任何地方建任何工程都要经商讨后才能最后确定,东方广场目前遇到的问题并不“出奇”。

3月12日的《联合报》做了如下报道:

“有报道指出长实公司因工程延期及地积比率减小而有些损失,李嘉诚对此的回应是:‘鬼才有损失呢!’他说,面积多少完全无关系,内地地价与香港地价天与地比。香港地价贵,香港最高时地价与起楼价为十比一,内地则完全倒过来。”

李嘉诚又说,他现时‘无甚烦恼’,球照打、会照开、开开心心。

李嘉诚既然“开心”,长实的股东们也就放心了,长实股价并没有多少波动。

一切迹象表明,李嘉诚对所有麻烦似乎早有精神准备,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事情的转机。

直到1996年6月,形势终于有了转机。东方广场项目由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得到批准。东方广场一波三折。几起几伏,但总算大功告成了。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东方广场宣告全部竣工。P209-212

序言

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杰出商人之一,他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八年雄居香港商人首富,被誉为当今世界商界的“超人”,是很多想干人事者所崇拜的成功人士,更是无数青年心中崇拜的楷模和偶像。李嘉诚一生所跨过的每一道坎,都是他成功的关键点。更是他通向成功天梯的台阶。他的每一次跨越,都显示了一位强者身上释放出的巨大能量,都展现出一位成功商人的胸襟和气魄。

人常说,自古英难多磨难。李嘉诚的人生传奇是从历经磨难的少年开始的。李嘉诚生于战乱,年幼时便跟随父母,从潮州老家辗转香港避难。不久,年仅14岁的他,便因父亲病亡而挑起养活母亲、弟妹的担子,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涯。艰难困苦的环境,激发了他的斗志和潜能。也增长了他的才干。

事业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勤奋是任何一位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保证。出身贫苦的李嘉诚有着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并为之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最终掌握了赢得财富的资本,跨过设置在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难关,拾阶而上,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并以“敢闻敢干,有勇气才能胜利”的拼搏精神,让自己的企业步步为营,逐步发展壮大。

但是李嘉诚并不是一个满足现状的人,在拥有了厚实的财富积累后,他又及时地把这种积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由量变到质变,完成了发展道路上的飞跃,使自己的事业登上了高峰。

经商犹如下棋,每一盘都需要精心的布局。在与对手的“对弈”中,李嘉诚纵横捭阖、气势恢宏、果敢决断,将招贤纳士寓于先进的管理方式之中,使得企业的发展势头显示出强大的整合力,最终跨过阻碍前进的大坎,登上更加广阔、更加辉煌的商业巅峰。

同时,李嘉诚也是现代儒商的典范,他在经营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时,将儒家的情义与西方的求新进取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在为人处世、家事亲情、操守道德、接班交替方面不断地过坎,在他身上体现着一代富商求财和操守的完美统一。

李嘉诚的成功之路,对每一个青年无不有着多方面的启迪意义。我们通过回顾李嘉诚一生所跨过的12道坎,全方位地展现出这位商场巨人在商海奋斗的人生轨迹,它们分别是:(1)离乱坎;(2)生存坎;(3)立志与求学坎;(4)创业坎;(5)发展坎;(6)求变与突破坎;(7)决断与布局坎;(8)用人与管理坎;(9)处世坎;(10)家庭坎;(11)操守坎;(12)交替坎。这12道坎,其实书写的就是一个典型的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

有道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一个人和生长在旷野里的草木一样,要度过人生的四季,要跨过一道道坎。李嘉诚一生跨过的12道坎,是他从一位打工少年成长为一代巨富的奋斗历程,更是他白手起家、创建富可敌国商业神话的艰辛历程。

回顾李嘉诚一生所跨过的12道坎,我们会从每一道坎里,找到一个成功者驾驭命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也会从中发现一个成功者一坎一阶、攀登天梯的种种奥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嘉诚跨过的12道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军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2779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