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成语故事(名家导读版小学部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成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一般的词语来,具有明显的优点:言简意赅、结构严谨、凝练含蓄。因此,成浯在人们的语言交往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成语故事为中小学生文学名著阅读书目。本书将那些最常用、最脍炙人口的成语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受益匪浅,该书是青少年成长的必备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是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编写的,针对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水平,精选了160条故事性较强的成语,把与成语有关的人物、情节和成语出现的背景以及成语的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写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它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自己的自豪感。

目录

导读

A

安步当车

B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班门弄斧

半途而废

抱薪救火

闭门思过

鞭长莫及

不耻下问

不得要领

不寒而栗

不可救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遗余力

C

长驱直入

车水马龙

惩前毖后

出尔反尔

初出茅庐

唇亡齿寒

D

打草惊蛇

大公无私

大器晚成

倒行逆施

东施效颦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多多益善

咄咄怪事

E

恶贯满盈

F

反客为主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奉公守法

赴汤蹈火

负隅顽抗

G

感恩图报

各自为政

恭敬不如从命

苟延残喘

瓜田李下

H

好逸恶劳

后来居上

囫囵吞枣

画饼充饥

挥汗如雨

J

既往不咎

家喻户晓

箭在弦上

江郎才尽

骄兵必败

骄奢淫逸

狡兔三窟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井底之蛙

九牛一毛

举足轻重

卷土重来

‘K

开诚布公

开卷有益

开门揖盗

克己奉公

空中楼阁

口蜜腹剑

口若悬河

脍炙人口

旷日持久

L

狼子野心

老生常谈

力不从心

厉兵秣马

励精图治

两败俱伤

M

芒刺在背

莫须有

墨守成规

N

南辕北辙

难兄难弟

o

呕心沥血

P

盘根错节

抛砖引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疲于奔命

扑朔迷离

Q

歧路亡羊

旗鼓相当

千里送鹅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前车之鉴

巧取豪夺

青云直上

请君入瓮

罄竹难书

取而代之

R

如出一辙

如鸟兽散

孺子可教

S

塞翁失马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身无长物

生吞活剥

拭目以待

是可忍,孰不可忍

树倒猢狲散

水滴石穿

司空见惯

死灰复燃

T

谈笑自若

螳臂当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W

外强中干

亡羊补牢

妄自尊大

望洋兴叹

危在旦夕

唯命是从

尾大不掉

为虎作伥

无可奈何

吴牛喘月

X

先发制人

先入为主

先声夺人

相见恨晚

响遏行云

小时了了

心腹之患

行将就木

胸有成竹

休戚相关

Y

扬扬得意

阳春白雪

要言不烦

一败涂地

一发千钧

一鼓作气

一鸣惊人

一目十行

一窍不通

一丘之貉

一衣带水

义无反顾

庸人自扰

游刃有余

有恃无恐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欲速则不达

缘木求鱼

约法三章

运筹帷幄

Z

招摇过市

郑人买履

纸醉金迷

趾高气扬

置之度外

煮豆燃萁

专心致志

自惭形秽

试读章节

我们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成语。这些成语言简意赅,对于表达情感、阐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成语呢?成语有什么特点?成语的来源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和使用成语呢?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例如“班门弄斧”“唇亡齿寒”“狡兔三窟”“难兄难弟”“望洋兴叹”等,都是四字成语。少于四字的如“莫须有”“敲门砖”之类,多于四字的如“恭敬不如从命”“有志者事竟成”“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类,在成语中占绝对少数。有人统计,在汉语的成语中,四字格的成语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既然四字格的成语占了成语中的绝大多数,那么,是不是四字格的词组都是成语呢?回答是否定的。例如“北京大学”“康熙字典”等专有名词,“唯物主义”“航天飞机”等科学术语,“基本成分”“密切合作”等普通词组等,都不是成语。

作为成语,有两个要点:首先,它表示的是一般概念;其次,具有固定的形式。上面所说的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虽然有固定的形式,但它们表示的是特定的或是科学的概念,而不是一般的概念;而普通词组虽然表示的是一般概念,但它们的构成成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和表达的需要,可以进行调换和改变,如“基本成分”可以变为“主要成分”,“密切合作”可以变为“紧密合作”。成语则不同,它不为一事一物所专有,也不具有科学含义,并且形式固定,不能随意调换文字、颠倒顺序。如“不可救药”这个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又可用来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它可以形容任何一位病人,也可以比喻任何一件事情。又如“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比喻任何一个人藏身的地方多。“不可救药”不能颠倒写成“救药不可”,“狡兔三窟”不能随意写成“狡兔四窟”或“三窟狡兔”。

汉语成语具有以下一些非常显著的特点:

一、言简意赅。“言简意赅”本身就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言词简练,但表达的意思却十分完备。人们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用较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不可救药”用来形容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或比喻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画饼充饥”用来比喻只凭虚名、空谈或者空想借以自我安慰,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抛砖引玉”用来表示谦虚,比喻自己的看法和文字十分粗浅,希望能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二、形象生动。大多数成语都来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寓言传说,而这些人物、事件和寓言本身都具有故事性,因而这样的成语便具备了形象生动的特点。比如,一看到“江郎才尽”这个成语,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江淹的形象;一说到“扬扬得意”这个成语,立刻就会联想起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晏婴的车夫志得意满的神情,以及被妻子责骂的故事来。

三、含义深刻。大多数成语都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它的本义,二是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成语的本义大都比较浅显,而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就深刻得多了。比如,“囫囵吞枣”这个成语的本义十分容易理解,可是人们使用它时,往往用来比喻读书和学习不求消化和理解,就好像把枣子整个地吞食下去一样,并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学问;“脍炙人口”本义是指人人都爱吃的美食,而它比喻的却是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四、易学易记。首先,由于成语大多有一个故事,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因此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人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记忆就成了比较容易的事情了。其次,成语的结构形式有规律可循,如“惩前毖后”由两个动宾词组构成,“惩前”与“毖后”对仗又十分工整,这为学习和记忆带来了方便。特别是由于成语具有四字性,也使成语易学易记。

成语的来源多种多样,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事件。源自历史事件的成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如“对症下药”——东汉的神医华佗去为两个人治病,那两人病情相似,但华佗却针对不同的病因分别开出了泻药和发汗的药。另一种情况是截取或改易记载某一历史事件的著名文句而成为成语,如“挥汗如雨”就是直接从晏子所说的“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截取而来的。

二、前人故事。源自前人故事的成语,其主人公有的知名,有的则不怎么知名,但故事本身衍生的成语含义比较深刻,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如“胸有成竹”——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当时的著名诗人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人们就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三、寓言传说。源自寓言传说的成语,往往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愚公移山”——记述愚公率领子孙要移走家门前两座大山的故事,作为成语,用来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此外,有的成语来源于谚语俗语、名言警句等。源自俗语的,如“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臣闻鄙语曰日: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源自名言的如“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汉语成语具有言词简练、形象生动的特点,便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学习和使用成语都不十分困难。但是,若想很好地掌握和使用成语,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一、查成语词典,随时解决读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成语问题。由于成语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所以人们谈话或作文时喜欢使用。如果我们碰到了不懂的成语,就应该及时查阅成语词典,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类词典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新华成语词典》,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成语词典》等,都可拿来参考。

二、读成语故事,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含义。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事件、前人故事和寓言传说,具有较强的故事性,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不仅可以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含义,还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学们还可以采取组织成语故事报告会等形式,巩固学习效果。本书可以作为这种学习方式采用的参考资料。

三、背成语名句,起到一箭双雕之功效。不少成语藏在名句中,而这种名句大多由上下两句构成对仗的形式,易于学习和背诵。例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对于这种包含成语的名句,同学们可以用对对子的形式互相提问,还可以在背诵的基础上默写。

此外,还要注意,学习和运用成语,既要理解并掌握它的本义,又要理解并掌握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分清褒义和贬义的区别,恰当地使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喜爱或者憎恶的感情。

本书是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编写的,针对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水平,精选了160条故事性较强的成语,把与成语有关的人物、情节和成语出现的背景以及成语的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写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它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自己的自豪感。由于水平所限,书中差错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序言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部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量,指定了52种课外阅读书目,其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20种,高中阶段32种。

为了积极配合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依据教育部的指定书目,我社特面向广大中小学生推出一套普及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该丛书既包括教育部指定的全部书目,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作了适当的延伸扩大。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色:

一、书目经典,涵盖面广。本丛书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童话、民间故事和中国古代诗歌,有适合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中国古代诸子作品、中国现代名家散文及外国经典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这些作品经历了几十年乃至百年、千年的淘洗而成为广为传诵的经典,对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趣味和阅读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二、版本精良,名家荟萃。本套丛书选本精良,质量上乘,每本书均由国内一流专家、翻译家倾心打造。尤其是在外国名著版本的选择上,根据教育界、学术界、出版界专家的推荐,我们从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版本里优中选优,力求把最精美的作品奉献给广大中小学生。

三、重点突出,实用性强。本丛书的每一本书前均有一篇“导读”,全面介绍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内容及作品的特色,通过它读者可以快速地了解本书的内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学特点,便于自学。大部分书目还设置了思考练习题和名句摘录等内容。思考练习题重在引导学生展开横向和纵向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扩大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名句摘录部分便于学生朗读背诵。通过阅读名著、背诵名篇,可以更有效地应对中考、高考,实用性大大增强。

四、装帧精美,定价低廉。本套丛书版式灵活,印制精美,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情况灵活多样地设定版式;有的根据需要,还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在保证丛书高质量的同时,还响应国家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要求,定价较低,适应中小学生的购买能力。

总之,本丛书文质兼美,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希望它能得到广大学生、家长、老师的喜爱,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有所裨益。

山东文艺出版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成语故事(名家导读版小学部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奎友//韩军//丛海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27333
开本 32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3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3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