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上海市中文教育高地——上海大学二期计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关于杜甫诗歌版本及注家方面的研究,澄清了杜诗版本流传过程中的诸多疑问。下编是关于杜甫诗歌作品的专题研究,如“诗史”特征的呈现、好友群像的描述、杜甫喜乐诗的梳理、杜甫戏题诗的分析等。
图书 |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上海市中文教育高地——上海大学二期计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关于杜甫诗歌版本及注家方面的研究,澄清了杜诗版本流传过程中的诸多疑问。下编是关于杜甫诗歌作品的专题研究,如“诗史”特征的呈现、好友群像的描述、杜甫喜乐诗的梳理、杜甫戏题诗的分析等。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关于杜甫诗歌版本及注家方面的研究,澄清了杜诗版本流传过程中的诸多疑问。如郭知达的《新刊校订集注杜诗》,中华书局的影印本与原宋本之问有多大的出入?神秘的杜修可、杜定功、杜立之等人是何许人也?《钱注杜诗》的底本是不是他所自称的吴若本?朱鹤龄辑注杜诗的成就究竟如何?杨伦的《杜诗镜铨》是否存在着以蒋金式的批朱本为底本但又不欲明告读者的嫌疑?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的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下编是关于杜甫诗歌作品的专题研究,如“诗史”特征的呈现、好友群像的描述、杜甫喜乐诗的梳理、杜甫戏题诗的分析等,读者将从不同的侧面对杜甫及其作品获得更深入的体察。 目录 自序 上编 杜诗版本研究 一、宋郭知达《新刊校订集注杜诗》校论 ——兼谈《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九家集注杜诗》所用底本 二、宋杜诗注家薛苍舒与薛梦符实为一人考 三、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应补人《草堂诗笺》中的“赵傻”注 四、赵子栎未尝注杜考 五、宋代杜诗注家杜修可和杜定功二家真实存在吗? 六、宋代杜诗注本中的“立之”、“杜立之”、“王立之”实为王直方 七、吴若本与《钱注杜诗》 八、《杜诗博议》质疑 附录:清潘柽章《杜诗博议》辑佚 九、李实乃明末清初的杜诗注家 十、朱鹤龄《辑注杜工部集》研究 十一、蒋金式及其批朱鹤龄辑注《杜工部诗集》研究 ——一兼谈其与杨伦《杜诗镜铨》之关系 下编 木土诗作品研究 一、议“杜诗似太史公书” 二、从杜诗能正史之误补史之缺来看其“诗史”特征 三、杜诗中的好友群像 四、浅谈杜甫的喜乐诗 五、谈杜甫的戏题诗 六、杜甫、钱谦益、陈寅恪戏题诗之比较 七、姜夔与杜甫 八、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听听”一词校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杜诗版本及作品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蔡锦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816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56.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