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岁月握你的手(林徽因励志文选)》是一本林徽因已经公开出版的体现林徽因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忧国忧民的励志类图书。本书选取了林徽因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在选取中,更注重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贡献。
图书 | 穿过岁月握你的手(林徽因励志文选)/传世励志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穿过岁月握你的手(林徽因励志文选)》是一本林徽因已经公开出版的体现林徽因在歌颂祖国大好河山、鼓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忧国忧民的励志类图书。本书选取了林徽因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在选取中,更注重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贡献。 内容推荐 《穿过岁月握你的手(林徽因励志文选)》一书,旨在让读者以文字为桥梁,走近和了解—个真实的林徽因,感受她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意志,体会她在车马喧嚣的尘世中自如前行的恰然心态。 目录 悼志摩 惟其是脆嫩 山西通信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丝和梅花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彼此 一片阳光 平郊建筑杂录 平郊建筑杂录(续) 《清式营造则例》绪论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窘》 九十九度中 模影零篇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笑 深夜里听到乐声 仍然 激昂 一首桃花 莲灯 秋天,这秋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忆 吊玮德 灵感 风筝 别丢掉 雨后天 无题 题剔空菩提叶 红叶里的信念 山中 静坐 时间 古城春景 前后 去春 一天 十一月的小村 对北门街园子 人生 我们的雄鸡 给梁再冰 试读章节 悼志摩 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都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残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针刺触到许多朋友的心上,顿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地昏黑,哀恸的咽哽锁住每一个人的嗓子。 志摩……死……谁曾将这两个句子联在一处想过!他是那样活泼的一个人,那样刚刚站在壮年的顶峰上的一个人。朋友们常常惊讶他的活动,他那像小孩般的精神和认真,谁又会想到他死? 突然的,他闯出我们这共同的世界,沉入永远的静寂,不给我们一点预告,一点准备,或是一个最后希望的余地。这种几乎近于忍心的决绝,那一天不知震麻了多少朋友的心?现在那不能否认的事实,仍然无情地挡住我们前面。任凭我们多苦楚的哀悼他的惨死,多迫切的希冀能够仍然接触到他原来的音容,事实是不会为体贴我们这悲念而有些须更改;而他也再不会为不忍我们这伤悼而有些须活动的可能!这难堪的永远静寂和消沉便是死的最残酷处。 我们不迷信的,没有宗教地望着这死的帷幕,更是丝毫没有把握。张开口我们不会呼吁,闭上眼不会入梦,徘徊在理智和情感的边沿,我们不能预期后会,对这死,我们只是永远发怔,吞咽枯涩的泪,待时间来剥削着哀恸的尖锐,痂结我们每次悲悼的创伤。那一天下午初得到消息的许多朋友不是全跑到胡适之先生家里么?但是除去拭泪相对,默然围坐外,谁也没有主意,谁也不知有什么话说,对这死! 谁也没有主意,谁也没有话说!事实不容我们安插任何的希望,情感不容我们不伤悼这突兀的不幸,理智又不容我们有超自然的幻想!默然相对,默然围坐……而志摩则仍是死去没有回头,没有音讯,永远地不会回头,永远地不会再有音讯。 我们中间没有绝对信命运之说的,但是对着这不测的人生,谁不感到惊异,对着那许多事实的痕迹又如何不感到人力的脆弱,智慧的有限。世事尽有定数?世事尽是偶然?对这永远的疑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完全的把握? 在我们前边展开的只是一堆坚质的事实: “是的,他十九晨有电报来给我……” “十九早晨,是的!说下午三点准到南苑,派车接……” “电报是九时从南京飞机场发出的……” “刚是他开始飞行以后所发……” “派车接去了,等到四点半……说飞机没有到……” “没有到……航空公司说济南有雾……很大……”只是一个钟头的差别;下午三时到南苑,济南有雾!谁相信就是这一个钟头中便可以有这么不同事实的发生,志摩,我的朋友! 他离平的前一晚我仍见到,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他次晨南旅的,飞机改期过三次,他曾说如果再改下去,他便不走了的。我和他同由一个茶会出来,在总布胡同口分手。在这茶会里我们请的是为太平洋会议来的一个柏雷博士,因为他是志摩生平最爱慕的女作家曼殊斐儿的姊丈,志摩十分的殷勤;希望可以再从柏雷口中得些关于曼殊斐儿早年的影子,只因限于时间,我们茶后匆匆地便散了。晚上我有约会出去了,回来时很晚,听差说他又来过,适遇我们夫妇刚走,他自己坐了一会儿,喝了一壶茶,在桌上写了些字便走了。我到桌上一看:—— “定明早六时飞行,此去存亡不卜……”我怔住了,心中一阵不痛快,却忙给他一个电话。 “你放心。”他说,“很稳当的,我还要留着生命看更伟大的事迹呢,哪能便死?……” 话虽是这样说,他却是已经死了整两周了! 凡是志摩的朋友,我相信全懂得,死去他这样一个朋友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这事实一天比一天更结实,更固定,更不容否认。志摩是死了,这个简单残酷的实际早又添上时间的色彩,一周,两周,一直的增长下去…… 我不该在这里语无伦次的尽管呻吟我们做朋友的悲哀情绪。归根说,读者抱着我们文字看,也就是像志摩的请柏雷一样,要从我们口里再听到关于志摩的一些事。这个我明白,只怕我不能使你们满意,因为关于他的事,动听的,使青年人知道这里有个不可多得的人格存在的,实在太多,决不是几千字可以表达得完。谁也得承认像他这样的一个人世间便不轻易有几个的,无论在中国或是外国。 P1-3 序言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世家,家学渊源深厚,父亲林长民为前清翰林,这为她的成长和知识的积累奠定了基础。 林徽因早年曾跟随其父游历欧洲,后又留学美国,深谙东西方艺术的真谛;她既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又有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她才貌双全,带有诗人的气质和建筑家的眼光。 作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曾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方案的设计,挽救和改造了濒临停业的传统景泰蓝;她曾在东北大学校徽图案设计赛中,以其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夺得比赛的最高奖;她曾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开拓者,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文字,充满知性和灵性,兼具温婉含蓄与冷峻自信的独特风格,焕发着刚柔并济的光彩。文如其人,折射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她的精神世界异样芬芳。 1955年4月,林徽因因病逝世。然而,就算时光似水,不懈奔流,也依旧带不走她的旷世才情、绝代风华。 本书所选的励志美文,旨在让读者以文字为桥梁,走近和了解一个真实的林徽因,看她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意志,学她在车马喧嚣的尘世中自如前行的怡然心态。 编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穿过岁月握你的手(林徽因励志文选)/传世励志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徽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8108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4-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2014213476 |
中图分类号 | I2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