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小说精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建国60年是我国当代文学从初步发展,到短暂的沉寂,再到大发展、大繁荣的60年,各种体裁的佳作破土而出。

由王蒙担任主编、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选编的《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由《中篇小说精选》、《短篇小说精选》、《小小说精选》等分卷册组成,囊括了建国60年以来文学领域中一流作家的代表作以及各个体裁的经典篇章,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

本册为《小小说精选》。

内容推荐

本书为《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之《小小说精选》,在编选此书的过程中间,编者对于建国60年以来的小说作品,经过反复的阅读和比较之后,选出了本书里面的这些篇章,提供给作家、批评家和广大的小小说爱好者,作为参考的一种文本。

全书包括了刻舟求剑泥人张、陈小手、惊树、天道、一刻钟、莲池老人、蛮师傅、奇遇、闲人等众多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辑

 刻舟求剑/王蒙

 泥人张/冯骥才

 陈小手/汪曾祺

 惊树/林斤澜

 天道/陈建功

 一刻钟/刘心武

 莲池老人/贾大山

 蛮师傅/韩少功

 奇遇/莫言

 闲人/贾平凹

 紫色人形/毕淑敏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与周瑜相遇,迟子建

 治印/聂鑫森

 冬季/杨晓敏

 老金的蝈蝈笼子/何立伟

 打猎/阿成

 风景,墨白

 谁先看见村庄/黄建国

 讲究/孙春平

 人·燕子和蛇/梁晓声

 莜麦秸窝里/曹乃谦

 痕/陶纯

 野马之死/裘山山

 车站鹰雕/谢友鄞

 鱼儿/陆颖墨

 蒙面人/罗伟章

 关于爱情之有无/路也

 走失的黑猫/海飞

第二辑

 立正/许行

 别情/王奎山

 风铃/刘国芳

 伊人寂寞/陈毓

 蚊刑/孙方友

 好姑给过咱一袋面/侯德云

 初恋/邓洪卫

 越位/宗利华

 将军/刘建超

 行走在岸上的鱼/蔡楠

 端米/刘黎莹

 杭州路10号/于德北

 黄羊泉/谢志强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陈永林

 老实人的虚伪/沈祖连

 头羊/申平

 先生/魏永贵

 荒/非鱼

 太阳很刺眼/周波

第三辑

 知音遍地/白小易

 根/刘连群

 淘金者/邢可

 河边的女子/修祥明

 了悟禅师/凌鼎年

 仿佛/滕刚

 永远的门/邵宝健

 逃兵/曹德权

 水中望月/秦德龙

 身后的人/袁炳发

 行舟因果河/尹全生

 1935年的羊/徐建宏

 少年踏血归/王中朝

 魔袋/喊雷

 泰隆酒家/张记书

 走出沙漠/沈宏

 宾尼的铃铛/王海椿

 神女峰/戴涛

 合唱/相裕亭

 花痴/郑时培

 光明行/杨轻抒

 念想/赵新

 怀表/芦芙荭

 王学/杨小凡

 女法官的泪水/奚同发

 吉尼斯世界纪录/牧毫

 新年的康乃馨/金光

 抓鬼/程习武

 别墅的力量/范子平

 谗言/张晓林

 哑山/符浩勇

 看谁踩上西瓜皮/魏金树

 生命是美丽的/李永康

 矮匪/丁新生

 有虫眼的豆子/刘立勤

 风儿来过我饭桌/高海涛

 民意/伊德尔夫

 曲径通幽/李其祥

 一碗泉/王培静

 羊吃什么/戴希

 生日/王庆高

 微笑/徐社文

 四姨的爱情/邓耀华

第四辑

 玉子/郭昕

 武侠梦/申永霞

 阴影与阳光/徐慧芬

 唐家寺的雨伞/高虹

 到你的城市看看/珠晶

 刷牙/周仁聪

 细腰楚王/陈敏

 不朽的情人/陈力娇

 一件皮袄的折磨/聂兰锋

 玻璃是透明的/田双伶

 幸福派/潘格

 想一个人有多久/梁丰

 东坛井的陈皮匠/何晓

 塑料人/谷凡

 跑龙套/红酒

 猫王/申剑

 回头再聊/甘桂芬

 守株待兔之前后/王彦艳

 革命头/嘉男

 一团毛线所经历的爱情/雪小禅

 俘虏/朱雅娟

 靳海梅/阎岩

 青玉案/平萍

 放飞一只鸟/赵悠燕

 一只破瓦罐/梅依寒

 追踪/彭育彩

 纸枷锁/远山

 流浪狗/白云朵

 我来检查爱情/陈凤群

 客轿/赵淑萍

第五辑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胡炎

 谁叫你是个领导/乔迁

 送你一只“爱情鸟”/邢庆杰

 三月花开/石鸣

 乡村爱情方式/赵文辉

 状态一种/阎耀明

 暖雪/傅昌尧

 战地医院/周海亮

 小翠/程宪涛

 一种婚姻生活/杨海林

 金保反腐败/秦俑

 飞刀/张国平

 汤一笔/邵孤城

 捆绑上天堂/韩昌元

 鱼与佛/黄克庭

 青岛啊,青岛/刘兆亮

 绝缨会/纪富强

 离乡/安庆

 鱼算个啥/伍中正

 民工范小柳/李世民

 掌声/高军

 佝偻的背影/白小良

 拜年/侯发山

 张大嘴/青铜

 什么事都没发生就发生了爱情/王琼华

 掌旗手/朱宏

 台球张/萧磊

 一只不符合审美标准的猫/巩高峰

 划破你的脸/游睿

 刘伯温与朱元璋/徐全庆

 妖遇/尹利华

 去和白云朵见个面/崔立

 桃花朵朵开/杜秋平

 会上楼的牛仔裤/刘永飞

 对门送来绿豆糕/郭震海

 新津男人/姚讲

 鼠患/王庆献

第六辑

 消失/宋以柱

 鹰唱/更夫

 画脸/临川柴子

 全素人/安石榴

 等待葛多/王洋

 父亲的斑马线/刘会然

 寻找花木兰/夏阳

 给我打只山鹰吧/田洪波

 那年冬天好大雪/连俊超

 六指猴/墨中白

 墙壁上的微笑/张玉玲

 爱人/鲁永志

 寻找余秋雨/非花非雾

 以死亡的方式/郭凯冰

 藏在水果刀里的爱/天空的天

 看过晚霞的孩子/高薇

 二个老兵的签名/樊碧贞

 偷瓜/郑成南

 喝酒/盐夫

 断尾钗/唐丽妮

 世仇/叶仲健

 一片森林/周齐林

 瑞姐/叶萍

 没有良心的卧底/段晓东

 纸马匠吴有德/何一飞

 元城赌王/赵明宇

 李小多的幸福生活/龚宝珠

 门闩/杜书福

 英雄/立夏

试读章节

有一位贵客在江轮的甲板上舞剑“丹凤朝阳”,一个亮相手一松,把剑落入了江水之中。

“停船,停船!”他气急败坏地大叫,“快停下船来为我捞剑!我这个剑价值连城!”看看众人漠然的神态,他解释说:“我这个剑出诸干将、莫邪,后来通西域时经过丝绸之路外流到了国外,波斯大帝曾佩带它出征,奥斯曼帝国宰相曾悬挂它于客厅,英王乔治用重金买下,法王路易第八派了五个刺客去抢夺它……如此这般,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出口转内销才落到我的手里。看,这是文物局证明,这是税务局收据,这是工商局的批文……还不快捞!”

船长来了,问道:“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了么?”

客答:“宝剑不是左轮手枪,不存在走火的危险。再说它的价值在于积聚文化心理集体无意识工艺美术观赏保存参观展览,从不曾有过实战的考虑。中东之战中,不论是多国部队还是伊拉克都舍不得用这样贵重的宝剑开打。它们用的飞毛腿爱国者B53都是博物馆拒绝收购乃至拒绝接受捐赠的东西;你在大英博物馆或者大都会博物馆见过导弹与轰炸机哪怕是盒子枪捷克造吗?古老的宝剑上保险开关这劳什子做甚?”

船长急得跺脚:“谁说那个开关啦!我说的是Insurance,我说的是C.P.I.C.,我说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你在那里保了险没有?”

贵客咕哝道:“放什么洋屁?我自己的宝剑凭什么要给保险公司交钱?我喝五粮液都没掏过钱!国务院不让宴会上喝白酒?我偏要喝!你到底停不停船?”

“停船是不可能的。现在船行峡谷,停船是危险的。这里是禁停区。停船违反交通法。停船大家都不高兴。我们的船上还有外宾,还有记者,还有来写文章糟改我们的笔杆子哩!”

“你什么态度?你对我什么态度?你怎么敢这样对我说话?”贵客发了怒。他进一步甩出一张牌:“你们航运公司经理不就是张二胖吗?你们财务处长不就是小余吗?我告诉他们一句话就炒你的鱿鱼,我还是归侨台属一贯道徒呢!”

船长没有办法,只好思谋对策。便在落剑处的船帮刻上一柄剑的模样,又刻上几行字:“此处有宝剑,捞上赏重金,捞不上也给钱,全凭一片心!”他问贵客:“我们这样做,该行了吧?”

后来又经过了一个讲价钱的过程。决定:捞上,奖金一万元,剑主出百分之六十,船主出百分之四十。捞不上,每人次奖十五元,船主出百分之六十,创主出百分之四十。不管谁出钱,都由轮船上的财务科开发票,可以报销。

许多白作聪明的旅客把船长嘲笑了个够,说他是傻蛋,说他是死脑筋:“刻划刻字有什么用?船行每小时二十五公里,走出这么远了,下去捞个鸟!”

等到大家笑完了,船长说:“你们才是呆鸟哩!现在给各旅客出个智力测验题:‘为什么你们是呆鸟?’猜对了今晚喝啤酒按七五折收费!”

船到站了,一批又一批的潜泳能手在刻舟处跳下求剑。剑没求着,却捞上了各种硬币、易拉罐、罐头瓶子、首饰、金银戒指、手镯、防水手表、怀表以及各种沙石、水生动植物等。

行船了,打捞停止。又一站,又打捞一次……船到终点站,便在终点站打捞。休息保养十二小时以后,船往回开,便又在行进中的每一站打捞。

历时一年,剑虽然尚未捞上来(总有一天会捞上来的),但是捞上来的物品也算得上是洋洋大观。先是办了展览,后又分别举行了拍卖、寄卖、代售、甩卖活动。得失相较,虽然航运公司与贵客所在单位贴了些钱,不论打捞者、船工船干还是旅客却都捞到了一些好处。尤其是,培养了一批潜水能手,有的走向全国,有的走向世界领了奖牌,他们一致认为该船是潜泳的摇篮,船长是潜泳之母。他们的事迹,翻译成了六国文字,登载在各大报上。据悉,最近《吉尼斯世界大全》已派干练编辑人员前来采写他们开创的记录,并准备将他们的故事拍成影片,在《正大综艺》的《世界真奇妙》栏目中播放,云云。

泥人张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成立城里城外最冲得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未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叫“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以告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P002-004

序言

小小说为什么会在“小说式微”的窘况里“红杏出墙”,让众多的作家醉心其中,并唤起各种不同身份的读者一浪又一浪的阅读热情?这种“小小说现象”究竟透露出一些什么样的信息?从文体意识来看,我以为,小小说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应该是一种平民艺术。

作家为什么写作?其创作动机虽千差万别,窃以为主要有三种类别:一种是立志为艺术献身的人,他们有着深邃的思想、诚信的良知和特殊的写作禀赋,作品的精神指向,是对于人类灵魂的导引和重铸,这是支撑社会文化建筑高度的精英。其二大约是为求改变生存状况而投入创作的人,这类作家头脑同样敏锐清醒,一则知道自己的天赋实力尚不足以成为大家,另一方面,积极地、认真地从事创作,一般有着较为明确的功利目的,总觉得敲开文学之门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另行去做,创作之船一达彼岸,差不多就该搁浅了。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例证。而第三种人,他们之于文学,注重的是“参与”,少了些虔诚,多了些随意,只想让人生多些色彩,让生活变得轻松。因为读书可以使人处事洞明,人情练达,适当搞些创作可以提高文字技巧和表述能力,可以辅导孩子,可以显示自己的生活品位,抑或在百无聊赖中,寻找一种精神慰藉。这种创作,没有功名利禄之忧,没有生存之虞,就是觉得有些胸中块垒需要宣泄冰释,某些有意思的物事需要随手描绘,他们不指望一篇小作品会有多大功效,哪怕多一些文雅的话题也是好的,这些人之中即使有成为大家的,也毕竟是凤毛麟角。于是,小小说和小小说作家诞生了。

小小说作家是否“人微言轻”,小小说文体是否“文单力薄”,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小小说只能是一种平民艺术。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极其本色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应该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何谓小说家?人生无非两种体验,一种是直接的生活体验,另一种是间接的心灵体验。一般来说,能调动小说艺术手段,来描述诠释这两种体验过程,即具有较强的文学表现能力的人,就可谓小说家了。作家们的创作过程处于自由状态,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也有自己的阅读选择。他们不太可能具备和作家一起进行文本实验的条件,也不需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他们只是读者而已。

小小说却是另外一副姿态,它使小说最大限度地还原为平民艺术。无论如何,在一两千字的篇幅里,是必定要摒弃言之无物的。它容不得耍花招,所有的艺术手段,只能用来为内容服务。小小说不是故事。就其文体而言,小小说自有它的字数限定、审美态势和结构特征。它的规范性更有别于散文、小品等。一句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有人把小小说创作戏称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可谓一语中的。小小说虽属方寸之地.却能提供出无限的艺术空间。稍偏颇一点说,小小说和小小说作家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褪掉了长期笼罩在小说及小说家头上的神秘光环。因为小小说可以“集束式”生产,小小说作家可以一茬儿一茬儿涌现。

目前全国有近千家报刊发表小小说,每年的发表量达几万篇。小小说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如此迅猛发展,与一大批小说名家的参与创作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小小说写作,起到了非凡的倡导示范作用。名家写小小说,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种融合。小小说由粗糙单薄走向精致丰厚并逐渐形成一种有独特审美特征的文学样式,名家的特殊影响功不可没。他们虽属偶尔为之,但多成佳品。与此同时,从真正意义上把小小说创作推向进步的,则是我国新时期一大批专门从事小小说创作的“专业户”。他们数以百计,是遍布于全国各地小小说创作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和佼佼者,是小小说创作领域里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他们勤奋笔耕,硕果累累,其作品数质兼优,创作风格日趋成熟,开始形成鲜明而别具风采的艺术个}生。小小说是一种新文体的再造,那些优秀的小小说作品,是智慧的浓缩和凝聚,是一种机巧的提炼和展开。她从某种意义上昭示,假若以前的小说家以写长篇、中篇或短篇小说而步入文坛的话,那么,今后涌现出来的文学新人,大都会受到小小说的熏陶和影响。因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的最好学校。小小说所营造的一片片绿地,以其婀娜多姿的艺术魅力,正悄无声息地占领着大众文化市场。通过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已上升为新一代文学爱好者的精神需求。正是有一大批心无旁骛、对小小说情有独钟的创作者,以风格各异的创作手法争奇斗艳、共促繁荣,才编织起当代小小说创作的荦荦大端。  小小说是一种最具读者意识的小说文体。它的兴起,是对“长小说”而言的文体创新。随着时代进步和生活节奏加快,广大读者和有识之士,都希望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所以,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小说这种文体一经发轫,很快便风靡文坛,日益显示出它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小小说简约精致,情节单纯,尺幅波澜。它除了具备短篇小说的人物、情节、故事等要素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另一种功能,即“新闻性”。它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因其小而灵便、宜于操作和占版面小,便负有“传递信息”的特殊使命。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瞬息万变,当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对此还来不及作出反应时,小小说便已捷足先登、四处开花了。有趣的是,“新闻”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导语”里,小小说则善于在“结尾”时再揭示谜底。由于小小说能以艺术的形式,不断迅速地反映生活热点,传导社会信息,因此具有“新闻”的某些特征,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小说是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精灵,是大众化的文体,能产生近距离的心理效应。无论对于作者、编者还是读者,小小说都有一种谜一般的诱惑。

毋庸置疑,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大厦,靠的是鸿篇巨制,如波澜壮阔的长篇小说,凝重沉甸的中、短篇小说。小小说担负不起这个使命。小小说只能是一雕梁、一画础、一盆景,小小说即使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铆钉。她也无须超负荷运转,更不可能取代别的小说样式,哪怕是试图越轨都不行。但小小说同样是小说家族中的小兄弟,自有相对规范的字数限定、审美态势和结构特征等艺术规律上的界定。作家南丁先生曾称小小说是“英俊少年”,干的是“营造绿地的事业”。所以,她理应是小说文体的一种补充,一种拓展,一种加盟。最最关键的是,小小说从民间崛起,演绎出生活中缤纷缭乱的华彩片断,有着亲切的真实感。能让普通读者的阅读欲望大为增强,何尝不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文化走向呢?

正因为小小说是一种新兴的文体,所以不少对这种文学样式有兴趣的作者、研究者,曾提出不同见解。诸如小小说是“立意的艺术”、“形式的艺术”、“虚构的艺术”、“留白的艺术”、“结尾的艺术”等等,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思索之余,也感到有可商榷的一面。要想让小小说有别于其他文学品种,对小小说有一个高度的理论涵盖,当然应该更准确地触及它的本质和内涵才行。然而诗歌也可以说是“立意的艺术”、“留白的艺术”,长中短篇小说,哪个不是“虚构的艺术”?散文当然也讲“形式和结尾”。但小小说从字数上首先不同于长中短篇小说,从内容上也与故事、小品文有别。作为小说的一种,小小说不仅要具备人物、故事、情节等要素,更重要的是,它还携带着作为小说文体应有的“精神指向”,即给人思考生活、认识世界的思想容量。既然称之为“平民艺术”,当然不能忽略它在艺术造诣上的高度和质量。如果完整地表述一下,小小说是平民艺术,那是指小小说是大多数人都能阅读的单纯通脱的、大多数人都能参与创作的贴近生活的、大多数人都能从中直接受益的微言大义的艺术形式。同时具备这三种艺术功能的文学品种并不多见。长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不可能让大多数人都能参与创作,诗歌也并不适宜于大多数人阅读,既然如此,这种无形中的距离感又如何使普通民众直接从中受益呢?而故事、小品文虽然具有上述三种功效,同样充满平民意味,但总体上属于通俗文化或泛文化之列,而极少能被称为“艺术”。

在中国,纯文学是和高雅艺术画等号的。小小说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却已有近百人因其小小说创作成就而被吸收为中国作协会员,数千人进入省市作协,被冠以“作家”头衔,数十篇小小说作品被选入大中专教材。代表不同文化层面的读物,正好满足了读者的不同需求。无论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还是通俗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都有其各自不可替代的使命。即便是那种文学性偏低的故事、小品读物,也携带着滋润心灵、消解矛盾及普及教育的作用。小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创新,自有其相对规范的字数限定(1500字左右)、审美态势、质量精度和结构特征、小说要素等艺术规律上的界定。对一种文体样式的理论探讨,肯定会促使其逐渐走向成熟并健康发展。我提出的小小说是平民艺术,除了上述的三种功效和三个基本标准外,着重强调两层意思:一是指小小说应该是一种有较高品位的大众文化,能不断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认知能力;二是指它在文学造诣上有不可或缺的质量要求。

中国小小说在近30年的时间里,经过有识之士的倡导规范,经过报刊编辑的悉心培育,经过数以千计的作家们的创作实践,经过两代读者的阅读认可,小小说这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新品种,终于从弱小到健壮,从幼稚到成熟,以自己独特的身姿跻身于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这是当代中国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在此意义上,小小说的倡导者、编者、作者乃至读者,应同属开拓者和奠基人,其功德莫大焉。这是一个有创新性的、与时代进步合拍的文化成果。

小小说的轻捷灵便、单纯通脱的文体优势,为现代人带来了时尚性的阅读快感。夸张一点说,小小说以系列流动的美育课堂,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两代读者。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小小说的确还是一种相对稚嫩的文体样式,客观上说,她的成长期太短了。我们写诗,起码可以追溯到唐诗宋词的起承转合来参照;我们写长中短篇小说,四大名著和三言两拍早就在形式与内容上竖起了里程碑;我们写散文,唐宋八大家也更属早行人了。我们写小小说呢,拿什么来作为理想中的标高呢?虽有《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从文体意义上讲,它们属于笔记、传奇、小品、随笔之列,尚未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小小说完整的文体特征。国外创作小小说的历史稍长,但少量作品真正进入中国读者视野,充其量也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对于中国的小小说作家们来说,创作出具有中华民族气派和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小说精品,需要我们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做起。

小小说文体正从短篇小说文体中逐渐剥离出来。文坛上已经出现一茬又一茬优秀的小小说作家。文学期刊中也有了长期刊载小小说作品的核心刊物。然而,小小说作家队伍的迅速扩大,小小说创作中良莠不齐的现状,正引起广大读者的担忧。由于小小说易写易发的特点,常常伴有挥之不去的写作上急功近利的情绪,加上大多数小小说作者的知识结构不甚健全,也显露出作品单一化、模式化、浅薄、雷同和华而不实的缺点。我认为,只有把小小说文体置放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中去审视,真正接受严格而规范的理论关注,才会营造小小说持久发展繁荣的良好环境。

小小说任重道远。

(杨晓敏,《小小说选刊》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小说精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晓敏//秦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1287
开本 16开
页数 4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9
16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