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将业绩做到最棒: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才会不畏经济的寒冬;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创造卓越的人生。
由潘道冲和姜长钺两位编著的这本《用业绩证明你的能力》,旁征博引了古今中外的职场事例,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身在职场,只有忙得有价值,忙得有业绩,才能被同事认同、老板赏识。
图书 | 用业绩证明你的能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只有将业绩做到最棒: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才会不畏经济的寒冬;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创造卓越的人生。 由潘道冲和姜长钺两位编著的这本《用业绩证明你的能力》,旁征博引了古今中外的职场事例,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身在职场,只有忙得有价值,忙得有业绩,才能被同事认同、老板赏识。 内容推荐 《用业绩证明你的能力》旁征博引了古今中外的职场事例,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身在职场,只有忙得有价值,忙得有业绩,才能被同事认同、老板赏识。不仅如此,潘道冲和姜长钺两位编者更结合现代职场特点,从心态到方法,从思想到行动,从个人到团队,面面俱到,全方位为读者解读业绩从何而来,告诉读者如何才能创造业绩。 《用业绩证明你的能力》是一本可读性强、指导性强的职场励志读本,希望每一位职场人员都能从中获益,收获最大的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博得老板的信任和重用,成为永远的职场达人。 目录 第一章 业绩:职场生存的底线 1.能力比文凭更重要/002 2.业绩是检验员工的唯一标准/004 3.员工不分资历,业绩却有大有小/006 4.没有功劳,苦劳也白搭/009 5.用业绩证明你的价值/011 6.用一流的业绩赢得老板的心/014 第二章 业绩源于敬业 1.敬业让你出类拔萃/018 2.脚踏实地,走得更远/020 3.尽职尽责,业绩自然一路领先/023 4.在付出的汗水中找寻业绩/025 5.勿用借口将业绩拒之门外/028 6.做事抢先一步,业绩高人一筹/030 7.多做分外事,业绩自然来/032 8.懂得自我约束,业绩来得并不难/035 第三章 珍稀眼前工作,突破业绩 1.你为自己而工作/040 2.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042 3.精业才能创造非凡业绩/045 4.对自己的工作心存感激/047 5.岗位是施展才华的舞台/049 6.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052 7.平凡的岗位,不甘平庸的心态/054 8.以最大的热情换取最高的业绩/057 第四章 业绩藏于细节 1.细节决定事业成败/062 2.工作无小事/064 3.创新源于平凡之中/067 4.优化每道工序,业绩才完美/069 5.业绩源于点点滴滴的积累/072 6.一句话也可以成就你的业绩/074 第五章 说到不如做到,业绩是干出来的 1.告别空头理论家/078 2.业绩偏爱行动的人/080 3.高效业绩,赢在立即行动/083 4.善于抓住机会,业绩才会眷顾你/085 5.工作积极主动,一切皆有可能/088 6.手脚勤快的人最受业绩的青睐/090 7.在执行过程中完善自我/093 8.老板不在,要做得更好/095 9.付出多多,回报才会多多/098 10.抓住关键,直冲业绩/100 第六章 带着思想工作,用智慧赢得业绩 1.问题等于机会,危机亦是良机/106 2.换个思路,柳暗花明/108 3.学会创新,业绩不请自来/111 4.敢于冒险,“俘虏”业绩/113 5.切断后路,业绩也怕人较真/116 6.精于领会老板的意思/118 7.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120 8.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123 第七章 我的业绩,我做主 1.要业绩,靠自己/128 2.没有最好,只有更好/130 3.信念:创造业绩的动力/132 4.激情:取得业绩的最佳武器/134 5.自信:业绩增长的源泉/137 6.好习惯:业绩的保障/140 7.勤奋:赢得业绩的基础/142 8.准备:蓄势待发/144 9.高效率:赢得业绩的捷径/146 10.专注:提升业绩的加速器/148 11.精业:创造非凡业绩/150 第八章 关键时刻做出业绩 1.乐于做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差事/154 2.大胆地提出合理化建议/156 3.勇于挑战高难度的工作/158 4.在困难中创造业绩/161 5.关键时刻挺身而出/164 6.坚忍不拔,终会成功/166 7.超越自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168 第九章 融入团队,提升业绩 1.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172 2.学习蚁群的团结/174 3.融入团队,才能提升业绩/175 4.合作达到共赢/177 5.对团队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180 第十章 谁阻挡了你的业绩 1.借口:推走了业绩/184 2.抱怨:无处寻觅业绩/186 3.盲目:业绩遥遥无期/188 4.拖延:让希望溜走/190 5.怠慢:和成功擦肩/193 6.守旧:业绩停滞不前/195 7.自我设限:囚在失败的阴影中/197 8.没有主见:抓不住身边的业绩/199 9.缺乏责任感:业绩黯然失色/202 10.不讲诚信:坑掉了业绩/206 11.缺乏沟通:业绩低效的病根/207 第十一章 不断刷新自己的业绩 1.从优秀到卓越/212 2.每天进步一点点/213 3.不安于现状,让自己不可替代/215 4.不断给自己充电/216 5.永远超过老板预想的期望/218 6.实干加巧干,业绩节节高/220 附录 你的职场性格会影响你的业绩吗/223 试读章节 在职场上,我们不难看到两种人:一种是工作表现努力,对老板毕恭毕敬,但最终却没有得到加薪升职,有的甚至还被炒了鱿鱼;另一种是,从来不对老板低声下气,工作也不见得多努力,但老板却一再满足他的要求,不是升职就是加薪,老板从不拒绝。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简单,源于一流的业绩。如果你能够为老板创造一流的业绩,那么毫无疑问,老板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让你走的,他会想尽办法让你留下来为他继续创造业绩。但如果你总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这就相当于老板拿钱往水里扔,那他当然不愿意,更别说给你加薪升职了。 实际上,几乎每一个公司都会有那么几个炙手可热的“红人”,他们似乎有某种魔法,总能赢得老板的心,让老板对他们厚爱有加。但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一定是老板的得力干将,并能为公司持久创造效益。天下没有自给的薪水,每一位老板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分钱都能产生效益。 李嘉诚是家喻户晓的华人富豪,然而无论是在媒体的镜头中,还是在集团的内部会议中,他总是会与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比邻而坐,两人或是窃窃私语,或是谈笑风生。然而李嘉诚集团的很多重大决策,却常常就是这样诞生的。 那位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嘉诚的得力干将,和记黄埔的总经理霍建宁。而霍建宁的薪酬更是令人咂舌,按照香港一年约240个工作日计算,霍建宁平均每个工作日的工资就是62万港元,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毫不过分。他曾连续六年蝉联香港“打工皇帝”的冠军,就连李嘉诚的长子——号称“小超人”的李泽钜也难望其项背。那么,霍建宁在李嘉诚眼里为什么就那么“红”?李嘉诚为什么每年都要给他以天文数字的年薪?究竟是什么赢得了这位巨人的心?唯一的答案就是业绩!霍建宁为李嘉诚的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李嘉诚来说,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979年,霍建宁正式加入长江实业,凭着卓越的才干,踏实的作风,深得李嘉诚的信赖和栽培,于是一路晋升,到1993年时终于登上了和记黄埔总经理之位。和记黄埔是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但当时却在走下坡路,有人形容当时的和记黄埔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但是霍建宁毅然地接了过来。接手后,他通过不断重组,很快就将业务扭亏为盈。其后,霍建宁又借助赫斯基石油的良好表现,在加拿大借壳上市,办李嘉诚集团盈利达65亿港元。此外,亏损多年的欧洲电讯业务在他接手后,也再次扭亏为盈,为集团赢利超过1600亿港元,创造了全球商业界的神话。 多年来,霍建宁为“和黄”东征西讨,不断创造辉煌。李嘉诚也曾多次表示,自己的“长和系”(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霍建宁功不可没。这是什么?这就是业绩,就是霍建宁能够赢得李嘉诚的心的最本质的东西。 像霍建宁这样有着突出业绩,能够为老板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员工,才是老板眼里真正的“红人”,才能获得优厚的回报。我们再看看另一个“打工皇帝”唐骏的事迹吧。 唐骏最初进入微软时,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年薪只有几万美元。当时,微软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Windows操作系统。为了克服各国语言间的巨大差异,微软特地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开发团队。他们的做法是:先开发出英文版,再在英文版的基础上开发其他语言的版本。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将英文翻译成其他语言那么简单,几十个人需要努力大半年,才能做出来一个像样的其他版本。 尽管唐骏刚刚进入微软公司几个月,但他很快就感觉到这种方法效率低下,很容易贻误商机,而且常年雇那么多人做新版本,成本也太高。于是,白天唐骏和那300多人一样埋头苦干,但业余时间他却在家里动起了脑筋,重新设计软件架构。半年后,他编写出了几万行的代码,经过反复运行,检验成功后,拿到了老板面前。3个月后,微软总部接纳了唐骏的方案,300多人的开发团队也一下缩减至50人。就这样,立了大功的唐骏在进入微软一年之后,就被快速提升为“开发经理”,带领一个团队,对微软的操作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进。 2002年3月,进入微软仅8年的唐骏,凭着自己的辉煌业绩,担任了微软中国区的总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 业绩,还是业绩,只要有了良好的业绩,不怕赢不来老板的心。所以,当你觉得自己不被老板重用时,可以问问自己:“我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了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因为你绝对赢得了老板的心。如果你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或无法给出答案,那么就请继续努力吧!P14-16 序言 很多在职场打拼的人都觉得自己很忙,工作很累,但却总是得不到公司的肯定。其实,老板和上司看重的不仅仅是你辛辛苦苦工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你为公司做出的实实在在的业绩。对于每一位职场员工来说,除了做出突出的业绩,我们没有别的途径能让老板青睐自己,因为在这个以结果论英雄的时代,衡量一个员工的能力最主要的就是看业绩。我们都知道,职场其实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地方,在这里,一切要凭业绩说话,因为出众的工作业绩更能证明你的能力,体现你的价值。当你的业绩遥遥领先于你的同事,你就会成为公司里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 通用电气原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曾有一句名言:要想获得晋升,就要交出动人的、远远超出预期的业绩。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最重要的职场法则之一——业绩才是硬道理。企业是员工证明自己能力的战场,而证明自己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业绩。所以,有人把业绩比喻成“征服职场的利器、检验优劣的标准、证明能力的尺度、赢得利润的关键”。的确,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你文凭多高,无论你多么努力,如果没有业绩,一切都将是空话。 对此,也许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鞠躬尽瘁,就一定能够得到老板的赏识,因为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己的辛苦付出,老板怎么会视而不见呢?辛勤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也不是你的价值的体现。如果你仅仅拥有无限忠诚,但却没有业绩可言,即使尽忠一辈子也不可能得到重用,因为把重要的事交给你,老板不放心。更直白地说,再善良的老板也难以容忍一个长期没有业绩的员工。到必径取舍时,尽管你忠心依然,老板也只能舍弃忠诚但无业绩的你,留下那些业绩突出的员工。 本书旁征博引了古今中外的职场事例,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身在职场,只有忙得有价值,忙得有业绩,才能被同事认同、老板赏识。不仅如此,更结合现代职场特点,从心态到方法,从思想到行动,从个人到团队,面面俱到,全方位为读者解读业绩从何而来,告诉读者如何才能创造业绩。总之,这是一本可读性强、指导性强的职场励志读本,希望每一位职场人员都能从中获益,收获最大的业绩,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博得老板的信任和重用,成为永远的职场达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用业绩证明你的能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道冲//姜长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038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1-02-01 |
首版时间 | 2011-02-01 |
印刷时间 | 201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