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会读史是本事(成大事必温习的13段历史)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千年华夏古国灿烂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些成就了一世功业的明君霸主、贤臣名将们,无不将看“势”、趋“势”、控“势”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但懂得乘势而上,更懂得为自己创造机会。本书作者视角独具地紧紧扣住一个“势”字展开全书。挑选出历史上13段历史来解读历史上诸多人物的成败得失。细品成功者的尊势、识势、应势、顺势、借势、变势、运势、造势、得势的典例,分析失败者由强势、胜势转而颓势、失势的教训。行文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适合各类职场各层次人等阅读和借鉴。

内容推荐

作者视角独具地紧紧扣住一个“势”字展开全书。挑选出历史上13段历史来解读历史上诸多人物的成败得失。帝王将相、王侯豪杰、奸雄贼寇之间转斗移星、颠乾倒坤,皆在于如何面对一个“势”字。所谓“势”,即机缘。作者对13段历史题材:卧薪尝胆、咸阳风云、楚汉相争、三分天下、决战玄武、武后临朝、陈桥兵变、靖康之耻等,细品成功者的尊势、识势、应势、顺势、借势、变势、运势、造势、得势的典例,分析失败者由强势、胜势转而颓势、失势的教训。行文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适合各类职场各层次人等阅读和借鉴。

目录

第一篇:卧薪尝胆

 1 舍得、坚持——“卧薪尝胆”的精神本质

 2 胜利有时候是一种眼疾,会让人突然失明

 3 一个“偏执狂”的能量是非常可怕的

 4 需要千里眼,也需要显微镜

 5 领导可以容忍你的缺点,但绝不容忍有人破坏他的政策和方针

 6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第二篇:咸阳风云

 1 投资事业其实是在投资人,商业如此,政治如此,奇货可居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2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度——月盈则亏,过犹不及

 3 性格决定一个人的事业,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4 “趋炎附势”的正面意义

 5 以势控势,以敌制敌——四两拨千斤的奥秘

第三篇:楚汉相争

 1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2 奇怪的统一体——杀人魔王项羽的妇人之仁

 3 势之转换——磁铁效应的作用

第四篇:三分天下

 1 曹操的“政治借款”

 2 孙策的”军事借款”

 3 刘备的“经济借款”

第五篇:决战玄武

 1 找到一份好的事业,先要找到一个好的老板

 2 谁是真正的好老板

 3 历史,总是在偶然中做出必然的选择

第六篇:武后临朝

 1 女人的敌人首先还是女人

 2 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第七篇:陈桥兵变

 1 首先是个好士兵,然后才是好皇帝

 2 “柔软”的力量

 3 斗争的最好结果不是胜利,而是双赢

 4 “诚信”是最好的权谋手段

第八篇:靖康之耻

 1 守业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保守,还在于开拓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 小聪明其实就是不聪明

 4 不要漠视一个小雪块的威力

 5 一切英雄人物的命运,都离不开政治利害的关系

第九篇:金陵王气

 1 风水气运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时势的变化

 2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3 最强大的武力是什么

第十篇:叔夺侄位

 1 明朝的藩王制度

 2 造反需要理由吗

 3 决心和坚持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4 真理不见得就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上

第十一篇:明亡清兴

 1 心中藏刀是为“忍”

 2 以合对分

 3 十七万对三百万

第十二篇:三藩狼烟

 1 吴三桂的一错再错

 2 养痈为患——三藩势力的发展

 3 不要奢望有所谓90%以上的把握

 4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第十三篇:天国悲歌

 1 不是一个王朝,而是整个封建社会走向了尽头

 2 关键是看谁掌握了话语权

 3 如果没有曾国藩

 4 做事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 分裂——无法挽回的败局

试读章节

舍得、坚持——“卧薪尝胆”的精神本质

不好意思,在说这样一个严肃的命题之前,请允许我先从一部香港搞笑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开始。故事说到风流才子唐伯虎为了泡妞欲到华太师府上应聘工作,可是像这样工资高、福利好、升职前途光明(最高能升到伴读书童,相当于总经理助理的位置),而且闲来无事还有很多美女同事可以一起打情骂俏的大企业、大单位,哪个有志、有才更兼还没有女朋友的男青年们不削尖了脑袋往里钻?所以说名额是非常有限的,为一个岗位抢破头是经常的事情,这回唐伯虎在填面试表格的时候就碰到了这么一位劲敌。

应该说唐伯虎已经考虑到了当今社会工作竞争的激烈,他除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自信以外,来时还准备了一个绝活。这个绝活叫做博同情,具体的做法就是向汉朝时有名的孝子董永学习——“卖身葬父”。结果对方比他更绝,干脆来了个“卖身藏全家”,而且更具牺牲精神的是,这位仁兄能够“口吐鲜血”,抱着当场饿死的宠物小狗失声痛哭,把负责招聘工作的秋香姐和石榴姐感动得泪飞如雨。

在对手比自己更坚持的情况下,唐伯虎只好使出了杀手锏——自残,表演的方法为以木棍狠很敲打自己的手臂,以证明骨折不是因为缺钙的问题,而是骨头没有木头硬(观众朋友切毋模仿)。这种行为艺术没有相当的坚强意志和舍得精神是无法办到的。

可惜舍得、坚持的意志精神是永无止境的,能舍得就有人更能舍得,能坚持就有人更能坚持。要不是对方那招“板砖拍头”的技术练得还不到家,把自己给拍死了的话,取得这一场岗位竞争胜利的恐怕就不会是唐伯虎同志了。

坚持、舍得的精神,也就是“卧薪尝胆”的精神,同样使越王勾践在这一场和吴王夫差的PK大战中最后成功复活,晋级到下一轮争霸天下的比赛中去。下面,我们就对这一段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精彩故事进行分析和点评。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事实上发生在吴、越之间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无非是一家一姓之间为了各自的势力和利益而起的矛盾冲突。战争的结果当然是以越国的胜利和吴国的灭亡告终,但我们不妨首先来溯推一下,这两个家族两代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恩怨情仇?

史料上记载越国的祖先是夏禹的后裔,夏朝少康帝的庶出之子,二十多代后,传到了允常。允常在位的时候,与吴王阖庐产生了矛盾,互相攻伐。允常逝世后,儿子勾践即位。

阖庐这个人可能不像他儿子夫差那样为一般人所熟知,不过当我们把他和历史上著名的刺客专诸、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伍子胥放在一起时,我们发现阖庐其实也称得上是一代雄主。当年伍子胥为报父仇过昭关来到吴国时,为吴王僚所收留,但伍子胥很快发现当时的公子光雄心勃勃,必成大事,自己的复仇计划可能就要着落在此人身上了,于是就向他推荐了一个武艺高强的刺客专诸。果然不久公子光便遣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即位,这就是吴王阖庐。阖庐即位后与伍子胥共谋国事,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其中最辉煌的一次便是用孙武为帅,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并一度攻人楚国的都城郢。伍子胥因此也得报大仇。史书上说,此时的阖庐“西破疆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达到了他人生事业的顶点。

但是阖庐这一次败了,不但兵败,而且身死。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庐听说越王允常逝世,就举兵讨伐越国。他选择在这样一个时机出兵,第一觉得老对手既死,越国上下肯定正处于权力动荡和人心惶惶的境地;第二像勾践这样的晚辈小子,声名未显,功业不举,凭什么和自己这样雄霸天下的人为敌?在阖庐想象中,此时灭掉越国易如反掌耳。  事实上呢?勾践作为既定王位继承人,登位理所当然,由于其久为太子,善于布德树威,人皆宾服;其次勾践素怀大志,富有权谋,臣民多为得此明君而喜悦,他的即位被看作越国的新生希望而受万民拥护。因此全国人心稳固,众志成城,坚决抗击入侵之敌。

吴、越两军会于橋李(今浙江嘉兴南),这已是双方在同一个战场上的第二次交锋。十四年前,也是在这里,吴军在名将孙武的指挥下大破越军,新即位的越王允常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吴军将越国大肆破坏了一番后扬长而去,使越国的国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如今还是在这里,面对军容鼎盛、耀武扬威的强大敌人,势弱的越王勾践又可凭借什么战胜他们呢?总结为十六个字——骄敌之意,惑敌之目,士气可鼓,哀兵必胜。

越人饱受吴人欺凌,此次国君新丧,敌人便来侵犯,是可忍孰不可忍。而挑选梢李这个地方决战,也正是要唤起越国军民同仇敌忾,报仇雪恨的心理。越国的这个政治工作做得非常成功。然后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冲人吴军阵地,大呼着自刎身亡。吴兵看得目瞪口呆,同时也看得心惊胆战。这时越军的主力开始从侧翼进攻,士兵们高呼喊杀,一举冲溃了吴军的阵线,吴王阖庐带伤而走,回到家不久便死去了。临死前他对自己的儿子夫差说:“你能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回答说:“不敢忘记!”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在这次战斗中吴王阖庐伤得并不重,“伤阖庐指”(见《伍子胥列传》),大概也就是被射伤了脚趾而已,按理来说,即便古代的医学不发达也不至于就要了阖庐的命。那他又为什么死去了呢?

我以为,外伤轻而内伤重。这个内伤指的是阖庐的内心创痛——强大的吴国败于弱小的越国;常胜将军败给了无名小卒;老前辈败给了小后生;曾经带来荣耀的胜利战场变成了自己的坟墓……阖庐既痛且悔,还带着一种惭愧,一种对事实的不解、不服,最后终于郁火攻心而死。

阖庐到死的那一刻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败。其实他就败在选错了时,看错了“势”上。他选择的所谓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机,正是越国上下士气高昂、团结抗敌的时候;他认为以吴军的实力对越国军民必定是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结果越国军民抵抗的意志和作战能力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不了解,也没有打算去真正了解他的对手,并因为对方的年轻和名声不显就轻视了他,结果对对方的战斗意志和战斗方法没有防备,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可以说,阖庐的死并不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而是老革命轻视了老问题,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父亲死了,做儿子的要报仇自然是天经地义。夫差这个人,绝不是后来被演绎而成的那种平庸、贪婪、好色的形象。当然夫差喜欢美女这大抵也是事实,否则历史上就没有西施亡吴这样的故事了。不过说句老实话,哪个男人又不喜欢美女?诸葛亮娶丑女黄氏为妻,我看也是因为政治上的图谋罢了。西施亡吴并未见于正史,最早把西施与吴越争霸联系起来的是东汉时的两部野史——《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后人据此牵强附会,成为了现在我们知道的所谓红颜祸水的故事。不过即便有越献西施于吴的事情发生,把吴国的灭亡推在这样一个小女子的头上,对她是不公平的,她也未见得有这样的能力。

夫差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也继承了他父亲的雄心壮志。这个时候吴国新败,元气大伤,而北有齐晋窥视,西有强楚威逼,即便复仇的火焰灼痛了夫差的神经,他也得强忍下立即向越国进军的念头。夫差把对越国的仇恨变成了富国强兵的动力,对内殚精竭虑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对外日以继夜选甲练兵。说起来,吴王夫差才是“卧薪尝胆”这一行为的始作俑者,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吴国元气逐渐恢复并在实力上渐渐超过了他父亲主政的时期。现在的夫差还不能报仇,他像一只隐藏着舔血欲望的猎豹,不动声色地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P3-7

序言

一直以来我们都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1%的机缘加上99%的努力等于成就事业。这里机缘所占的比例如此之低,是因为它常常被认为是命运所赐予的,充满着等待和不确定性。成事在天往往变成了我们逃避失败责任的借口。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慨叹:“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而在与虞姬最后的惜别中,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最后发出“虞姬虞姬奈若何”的叹息。

英雄末路的悲怆固然令世人扼腕,可是更重要的是,曾经雄霸天下、叱咤风云的项羽为什么走到了这一步?他是否知道,天下大“势”之所以离他而去,并非天欲亡之,并非时不利兮,而是因为他看不清“势”,错过了“势”,掌控不了“势”。而这个“势”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机缘,它是可以被发掘、被探索、被创造出来的。

时势固然能造英雄,而一个想要成就大事的英雄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造就时势。这样一种能力,一般父母无法传与你,老师们更不会教授,全靠自己实践摸索,往往付出相当的代价后仍可能不得其门而入。对于那些梦想着或者已经着手准备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解决这样一个机缘问题,成为一个能审时度势的俊杰,此为首要之务。

怎么办?

读史——品历史,度今势。

成大事者不必首先自己成为巨人,而是要先站到巨人的肩膀上。五千年华夏古国灿烂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些成就了一世功业的明君霸主、贤臣名将们,无不将看“势”、趋“势”、控“势”的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但懂得乘势而上,更懂得为自己创造机会。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这非但不是一种投机主义,而恰恰是一种正确的为人处事的方法。择准了木,了解了“势”,才可以让自己方向正确,并因此造就机缘。机缘既生,成就事业不过是“势”如破竹、水到渠成的事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会读史是本事(成大事必温习的13段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31782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