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才兼备(成为任何组织都愿意重用的人才)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本公司职员和国家公务员的必读书。它告诉我们世界500强企业和所有卓越组织的用人理念。

不管你在企业或者单位中扮演任何角色,担当任何职位,德才兼备都是你努力的方向。本书不仅指出了德才兼备的重要性,胜败乃兵家常事告诉读者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一个真正德才兼备的人。对领导者来说,本书不仅是自我修炼的读本,也是送给下属的好教材;对基层员工来说,本书则是提升自我素质的成功指南。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公司职员和国家公务员的必读书。

“德才兼备”是全世界无数组织千百年来都遵循的价值观、人才观、其本质是要求员工的一切行为都要做到有德、有才、两者兼备,不可缺一,而且是德在前,才在后。事实上,一个人的才能越高,德与才的关系就越密切,越重要。德不仅由才所体现,而且为才所深化、升华;才不仅由德所率领,而且为德所强化、所激活。因此,要想成为组织重用的人才,就必须做到德才兼备。

不管你在企业或者单位中扮演任何角色,担当任何职位,德才兼备都是你努力的方向。本书不仅指出了德才兼备的重要性,胜败乃兵家常事告诉读者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一个真正德才兼备的人。对领导者来说,本书不仅是自我修炼的读本,也是送给下属的好教材,对基层员工来说,本书则是提升自我素质的成功指南。

目录

序言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第一章 德才兼备,用人的第一标准

 1德才兼备:千古用人第一标准/003

 2党政机关用人的根本原则/006

 3企业聘用人才的基本标准/012

第二章 优秀的员工有才,卓越的员工德才兼备

 1德才兼备是“精品”/019

 2有德无才是“次品”/023

 3有才无德是“危险品”/026

 4无德无才是“废品”/031

 5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035

第三章 品德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

 1品德比能力更重要/041

 2人品决定产品,态度决定高度/043

 3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047

 4诚信是你最大的财富/051

 5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格/055

第四章 职业精神成就职位,职业道德成就人生

 1勤奋是你成功的基石/061

 2敬业是你最好的商标/066

 3忠诚也是一种能力/069

 4恪守职场道德,守住人生底线/073

 5坚决不做有损企业利益的事/076

第五章 能力创造业绩,人品超越业绩

 1用业绩证明你的能力/083

 2十分才能不要只出九分/086

 3让自己不可替代/089

 4德才兼备超越业绩/094

第六章 谋事在才,成事在德

 1先做人,后做事/099

 2先努力工作,后考虑回报/102

 3先干出成绩,后要求职位/105

 4先要求自己,后要求别人/108

 5先做好小事,后担当大任/111

第七章 提高品德修养,做到有德

 1正直:做人的基本品格/117

 2自律:约束你自己/120

 3善良:做人的底线/123

 4忠诚:忠于本分/126

 5感恩:要有报恩的心/129

 6负责:时刻要有责任心/133

 7服从:不找任何借口/136

 8节俭:永不过时的美德/139

第八章 注重能力培养,做到有才

 1品德是你的商标,能力是你的本钱/145

 2知识本身没有力量,运用知识才有力量/149

 3学历不是能力,实干才是水平/153

 4做任何工作都要做到最好/157

 5把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160

 6成为所在行业的专家/163

第九章 改变工作恶习,提高职业素质

 1公私分明,不占公司的便宜/169

 2守口如瓶,不泄露公司的秘密/174

 3积极主动,不为工作找借口/182

 4踏实工作,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187

第十章 做一个德才兼备型人才

 1做一个踏实肯干的员工/195

 2做一个承上启下的中层/199

 3做一个全力辅佐的副手/206

 4德才兼备,担当重任/210

试读章节

2.党政机关用人的根本原则

对党政机关来说,德才兼备是选才用人的第一标准。

德、才是干部素质的两个方面,德强调的是思想、品行,才强调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才智和能力。德才兼备要求干部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又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德才兼备是辩证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在选人用人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既要防止重德轻才的现象,也要防止重才轻德的倾向。

德和才犹如支撑人字的撇和捺。没有德字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字这一捺,人难自立。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德乃人之魂,才乃人之胆。德才兼备德为先。成人比成才重要,为官应重德性。做人要通过做事来体现,来实现价值,来检验成败。做事要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来提供动力,来保证结果。若方向一错,则全盘皆误。因此,做人应先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就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来说,一定要高度重视德性问题,致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从德的方面看,党政机关干部要力求做到如下方面:

强化道德意识。大量事实证明,有德才有得,有诚才有成。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细微而不起眼的美德。正如伏尔泰所说,“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则总是相对而言的。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林肯说:“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林肯之所以享誉世界,重要之点在于他公正自持、廉洁自守。林肯去世后,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人格比“名”更崇高,比“利”更伟大。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地为我们工作。有了这张绿卡,成功将为我们一路放行。对领导干部来说,要高度重视德的问题,防止懒官、庸官、贪官、淫官占居要职。即便在民主不断扩大、法制日益健全的情况下,也还是要注重选用德高望重、人格完善的领导者,防止觊觎权力、善于伪装的奸佞小人。作为个人来讲,一定要具备履行公职的良好品行和职业操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对组织、对事业、对人民,一定要诚实守信,不偷不吹不装不假。“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人格低下的人,最终是要露马脚、被唾弃的。

严格道德自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在树立道德新风尚方面以身作则,就是无声的命令。这里有三种境界,其一是不做恶事;其二是多做好事;其三是社会楷模。达到第一种境界是小有所成,达到第二种境界是有较大成功,达到第三种境界是有巨大成就了。领导干部讲重德性,首先要讲大德,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原则,坚持服务宗旨。具体讲,就是要忠于党、爱祖国、为人民。同时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员,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这些都得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在学习科学理论的时候,就深深感到,经典作家不仅具有真理的魅力,更具有人格的魅力。马克思说:“我们都是坚持为八小时工作日而奋斗的,可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时间常常超过八小时。”1868年4月30日,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这样说:“我在几天之内,就满50岁。如果那个普鲁士少尉对你说:‘服役已经20年,仍旧是个少尉,’那么我可以说:‘年届半百,仍旧是个赤贫者’。”这无疑大大增添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果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怎么可能让人信服、跟着来做呢?党政干部一定要处处严于律己、时时做出表率。讲道德自律,不能忽略细节、轻视小事。小和大是相对、相交的,是会转化的。拿遵守“三德”来讲,能不能保持“滇独”,在无人监督、没人认识的环境里,自觉遵守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做一个文明守法公民?能不能模范执行职业操守,严格行业自律,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办事?能不能弘扬传统美德,善待老人、妻子和孩子,建设和睦家庭?许多细节和小事,常常影响着大节,折射出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白天想上班,晚上想回家”的人,比那种不思工作总惦念着牌局、不顾家人总沉醉于饭局的人,要健康得多、高尚得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搞得家庭四分五裂的人,在人们心目中也是要丢分的。“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我们常犯的错误有4种:知识不足的错误,经验不足的错误,能力不足的错误,德性不足的错误。这几种错误,都应当努力避免,尤其要着力防止犯德性不足的错误。

注意道德积累。我们经常会对自己的记忆力不满,却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很多人都能根据自己身体部位的问题去看医生,但少有人认为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人们往往在自认为最清楚的事情上犯错误。谁都觉得自己缺钱,包括那些不缺钱的;谁都不觉得自己缺德,包括那些缺德的。一个人的德性,无论好与差,均为日常思想和行为的“零存整取”。正所谓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某些人的下场,如罗柯斯所说:“他们收割的,正是他们种下的。”我们要使自己的道德品行达到较高层次,有时需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从日常小事逐步做起。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过头,给自己做了一个圆木枕头,稍微一转动,头就落在木床上,人就惊醒起来。司马光把这枕头叫“警枕”,意在鞭策自己,不可松懈懒惰。一个人对他人讲信用相对容易,因为受到外在力量的约束、监督,会迫使其恪守承诺。而对自己讲信用则要难得多,因为那只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唯一能监督的只有自己。但唯有持具这样一种坚定心力的人,才会出类拔萃,因为这是他超凡脱俗的地方。齐白石的成功在于对自己讲信用,始终固守着一个对自己的承诺。他规定每天作一幅画,从不间断。85岁那年,有一天连画了4张条幅,已经很累了,又画了一张后,写了这样的话:“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上一张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正是雷打不动的行为准则,造就了他炉火纯青的画艺。德性需要积累,有积累才会有升华。

坚持道德修养。“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效法上等的,仅得其中;效法中等的,不免得其下。如果我们为人处世要达到“不褪色、不染色、有特色、很出色”的境界,就应当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更多的玫瑰花,就应当种植更多的玫瑰树。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专栏作家哈里斯的朋友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嘴冷眼,没有理会。哈里斯问:“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朋友说:“他每次都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样客气?”“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每个人都能这么想、这样做,可以减去多少无端的烦恼。一个人只要自身有教养,不管别人举止怎么不适当,都不能伤他一根毫毛。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能忍别人所不能忍,方能为别人所不能为。加强道德修养,很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驾驭自身欲望。人都有七情六欲。巴尔扎克说:“欲望是支配生命的动力和动机,是幻想的刺激素,是行动的意义。”欲望具有两重性,它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东西,既能使人进步,也能使人堕落。你不想占有,你囊中是空的,但你身轻如燕;你若占有了,身心会受到挤压,就得付出代价。“欲”字与“火”字常连在一起,表明两者有着相似的热势与疯狂,控制不好,就将毁掉一切。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控制欲望,可以得到财富;控制餐饮,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绪,可以得到快乐;控制感情,可以得到幸福。学会控制,可以获得很多。在自我控制中加强自我修养,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德性。

从才的方面看,党政机关干部要做到:  博览广学。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考虑的问题就越全面,对事物的反映就越敏捷,越容易在工作中体现出艺术性和灵活性。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学习,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了。党政干部要肩负起时代赋予自己的重任,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类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知识素质,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

潜心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也是党政干部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勇于承担艰巨的工作任务,乐于做开创性的工作,甘于做打基础的工作,既能经得住挫折和打击,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和提高,又能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使自己的整体能力跃上更高的层面,进入更新的境界。

持之以恒。社会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学无止境,贵在坚持。作为党政干部必须坚决克服那种向书本学,不求甚解,一曝十寒;向实践学,走马观花,浮漂不实的现象。面临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将学习作为一种社会化、制度化、生活化和终身化的成长进步行为。牢固树立“只有毕身,没有毕业”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P6-11

序言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任何组织中最稀缺的人才就是德才兼备的人。”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企业和政府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危机和影响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表面上看,我们缺乏的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核心技术;实际上,我们真正缺乏的是具有优秀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一流人才。

对德才兼备的追求,是东方人才观的独特表达,亘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人格标准。《尚书》有云:“惟德动天,无远不届。”意思是说有崇高的品德,能够影响周边的人和环境,就会无往而不胜。不仅中国如此,西方的哲学观也认为“德是一切事物的圆满”、“力量之完善”。德才兼备是个目标,既是修内功,又是成功的关键,因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评估一个人,无非德才两个方面。德的内涵包括个人品质、伦理道德、职业品德;才指才智、才干、才华等等。

要发现人才,主要是根据其德才的表现。但要认识人则需要时间的考验。如人的政治品质,平时难看出什么问题,在非常时期则好坏分明,古代的忠臣义士大都是在危难时刻涌现的,所以,有人将之总结成一句格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才能也需要考验,有些人能说会道,在实干时却很窝囊;有些人平时默默无闻,但在实践中却才能毕露。

因此,一直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有德有才干大事,有德无才干蠢事,有才无德干坏事,无德无才干不了事。

古往今来,每一个懂得用人艺术的领导者都坚持用人要“德才兼备”的主张。三国时诸葛亮就提出要“亲贤臣,远小人”,“治国之道,在于举贤”。对唐太宗“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有杰出贡献的大臣魏征则主张“丧乱既平,则非德行兼备不可用也”。唐太宗本人主张的也是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贞观元年,他对杜正伦说:“朕命令举行能之人,非朕独私于行能者,以其能行为百姓也。”贞观十三年,他又指出:“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可见唐太宗的纳才一向严守唯贤唯德的原则。“贞观之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求贤政治,把贤德之人都纳入宫中,并委以重用,既可以励精图治,又可以树立良好的宫廷风气,而废除不良的陈规陋习。唐太宗可谓对症下药,通过纳贤能之才规定了宫廷风气。唯贤唯德的纳才标准,其好处由此可见一斑。

清初康熙皇帝极为推崇宋代司马光“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的主张,要求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司马光认为:才与德的关系,德是第一位,才是第二位的,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意十分明显,只有才德相结合,相辅相成,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即德才兼备为圣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进而对历代因重才轻德导致的恶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亡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至于颠覆者多点,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德才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是患。”

可见,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领导事业有成的法宝。领导们选择人才,千万要懂得选德才兼备的人才,切勿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而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在德和才方面都要加强修炼,做到德才兼备,这样才能成为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

今天,无论是在机关还是企业里,德才兼备的人最为人们所尊敬和推崇。用通俗的话来说:这样的人对下既能办事又能处理好关系;对上是忠心耿耿、不谋私利,叫人放心。下属服你,上级信你。因此,所有的组织都秉承这样的用人原则——非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予以重用。而这些人也不负所托,尽职尽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因此,不管你在企业或者单位中扮演任何角色,担当任何职位,德才兼备都是你努力的方向。本书不仅指出了德才兼备的重要性,而且告诉读者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一个真正德才兼备的人。对领导者来说,本书不仅是自我修炼的读本,也是送给下属的好教材,对基层员工来说,本书则是提升自我素质的成功指南。

“德才兼备”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通过实践证明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以此为做人做事的目标,并落实在实际行动当中,那么何愁我们的企业不兴旺,我们的国家不兴蛊?本书的出版如能助我们身边多出现一些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则是出版者的最大夙愿。

策划人 肖卫

2007年7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才兼备(成为任何组织都愿意重用的人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95878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