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她独特的灿烂光辉。如果把书法比做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篆是祖辈,隶是父辈,而楷、行、草则是满堂的儿孙了。这本《历代篆隶名作鉴赏》就将带领广大读者徜徉在篆隶名作的海洋里。
图书 | 历代篆隶名作鉴赏/中国书法名作鉴赏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她独特的灿烂光辉。如果把书法比做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篆是祖辈,隶是父辈,而楷、行、草则是满堂的儿孙了。这本《历代篆隶名作鉴赏》就将带领广大读者徜徉在篆隶名作的海洋里。 目录 序 1 字乎 画乎——《大汶口陶文》鉴赏 2 可畏 可奇——甲骨文书法鉴赏 3 流畅尖利有弹性——商代白陶片墨书《祀》鉴赏 4 一个图腾——《司母戊鼎》铭文鉴赏 5 开团扇形式先河——《四祀邲其壶》铭文鉴赏 6 点画圆浑 骨力内含——《大盂鼎》铭文鉴赏 7 界出新天地——《大克鼎》铭文鉴赏 8 晚周金文上乘之作——《毛公鼎》铭文鉴赏 9 不齐之齐——《史颂鼎》铭文鉴赏 10 豪放·恣肆·奇古——《散氏盘》铭文鉴赏 11 疏星丽天——《虢季子白盘》铭文鉴赏 12 文字奇妙 书法秀劲——《中山王*鼎》铭文鉴赏 13 奇异而美妙——《楚帛书》书法鉴赏 14 小篆之祖——先秦《石鼓文》鉴赏 15 古朴而厚重——《睡虎地秦简》鉴赏 16 瘦劲圆融——李斯《峄山碑》鉴赏 17 大雅大俗——《秦始皇廿六年诏版》鉴赏 18 轻灵细劲多波折——《马王堆帛书·纵横家书》 19 重心下移字形扁——《武威汉简》鉴赏 20 婉曲渊茂——《单于和亲砖》文鉴赏 21 信手写来意趣生——《张掖都尉棨信》鉴赏 22 气韵浑成 格调高古——《五凤刻石》鉴赏 23 朴拙倍见古情——《莱子侯刻石》鉴赏 24 势带涩转含折——汉篆《袁安碑》鉴赏 25 天然古秀——《开通褒斜道刻石》鉴赏 26 以隶势作篆——《祀三公山碑》鉴赏 27 书势屈蟠生动——汉隶《三老忌日碑》鉴赏 28 方劲·古拙·尖利——汉隶《景君铭》鉴赏 29 汉隶奇葩——汉隶《石门颂》鉴赏 30 骨肉匀适 波磔分明——汉隶《乙瑛碑》鉴赏 31 瘦劲如铁变化若龙——汉隶《礼器碑》鉴赏 32 神趣高——汉隶《孔宙碑》鉴赏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代篆隶名作鉴赏/中国书法名作鉴赏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鸿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65431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01-09-01 |
首版时间 | 2001-09-01 |
印刷时间 | 200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