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智慧简史(对世界奥秘的终极探索)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哲学家,特别是他们论述自己“核心思想”的经典著作,可以说就是一部浓缩的哲学史。“品读经典,安顿人生”,是一种读书理念,它主张每个人平常要花一些时间来认真阅读经典,品味经典,从中不仅汲取人类伟大思想的精粹,而且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善待人生,学会如何战胜生活的烦恼、情欲的动荡、人生的苦闷、死亡的恐惧,等等,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上的依托。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世界最为重要的哲学爱,选取他们论述自己“核心思想”的经典性著作荟萃而成。第一辑是哲学大师们的思想自述,第二辑讨论最经典的形而上问题,第三辑讨论最经典的认知论问题。哲学大师的形象和他们思想的脉络及其关注的焦点,尽在其中。

目录

首语抵达彼岸的路途

第一辑 思想自述:智慧之谜

001/在法庭上的量后申辩/苏格拉底[古希腊]

006/我的灵魂啊,不要移情于浮华/圣·奥古斯丁[古罗马]

013/人是思想的苇草/布莱兹·帕斯卡尔[法国]

017/在孤独和宁静中事受思考的乐趣/让·雅克·卢梭[法国]

026/论学者的使命/约翰·费希特[德国]

033/哲学的本质/威廉·狄尔泰[德国]

038/孤独·忧郁·自由/尼·别尔嘉耶夫[俄国]

050/什么是哲学?/卡尔·雅斯贝斯[德国]

057/只还有—个上帝能救渡我们——与《明镜》杂志记者的谈话/马丁·海德格尔[德国]

077/我怎样看待哲学/卡尔·波普尔[英国]

087/我的哲学之路/让·保罗·萨特[法国]

091/中国哲学的未来/牟宗三[中国]

098/现象学永远是解构的源泉——关于现象学的谈话/雅克·德里达[法国]

第二辑 终极的探索:存在之谜

105/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阿奎那[意大利]

108/论神(自然)/巴鲁赫·斯宾诺莎[荷兰]

114/单子论/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德国]

124/存在就是被感知/乔治·贝克莱(英国]

128/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亚瑟·叔本华[德国]

134/物是要素(感觉)的复合体/恩斯特·马赫[奥地利]

140/希腊悲剧中的酒神精神/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

148/论神的实在性/西田几多郎[日本]

151/禅是什么?/铃木大拙[日本]

157/存在的意义问题:遮蔽与澄明/马丁·海德格尔[德国]

166/哲学与语言/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奥地利]

176/作为问题的死/汉斯·伽达默尔[德国]

187/存在先于本质/让·保罗·萨特[法国]

193/论疯狂/米歇尔·福柯[法国]

第三辑 认知的困境:理性之谜

200/囚徒困境: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柏拉图[古希腊]

209/论智慧的本性/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214/论理智中的四种假相/弗兰西斯·培根[英国]

217/论真理和错误/勒内·笛卡尔[法国]

224/论观念的性质及其起源/约翰·洛克[英国]

231/对理解力的怀疑/大卫·休谟[英国]

241/形而上学如何可能?/伊曼努尔·康德[德国]

248/二律背反的一个推论/伊曼努尔·康德[德国]

250/如何来理解哲学史?/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国]

257/实用主义与宗教/威廉·詹姆斯[美国]

266/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埃德蒙德·胡赛尔[德国]

272/逻辑是哲学的本质/伯兰特·罗素[英国]

284/轴心时代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德国]

290/哲学的终结/劳伦斯·卡弘[美国]

试读章节

如果你欢喜肉体,你该因肉体而赞颂天主,把你的爱上升到肉体的创造者,不要因欢喜肉体而失欢于天主。如果你欢喜灵魂,你应在天主之中爱灵魂-因为灵魂也变易不定,唯有固着于天主之中,才能安稳,否则将走向毁灭。因此你该在天主之中爱灵魂,尽量争取灵魂,拉它们和你一起归向天主;你该对它们说:“爱天主,是天主创造了一切,天主并不遥远。天主并非创造万物后便功成身退;万有来自天主,就存在于天主之中。哪里闻到真理的气息,天主就在哪里。天主在人心之中,而心却远远离开天主。叛逆的人,回心转意吧!”依附于创造你们的天主。和他在一起,你们便能站住,获得安宁。为何你们要走上崎岖的道路?你们要上哪里去呢?你们所爱的美好都来自他,但唯有归向他,才是美好甘饴,否则即变成苦涩。这是理所必然的,因为美好既来自天主,如放弃天主而爱上这些美好,当然是不合理的。为何你们始终奔逐于艰苦的途径?你们想在哪里找到憩息之处,哪里也找不到。你们找寻吧;决不在你们找寻的地方。你们在死亡的区域中找寻幸福的生命,幸福的生命并不在那里。那里连生命都没有,怎能有幸福的生命呢?

他,我们的生命,却惠然下降,他负担了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消毁了死亡,用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到他神秘的圣殿中。他本从此出发来到人间,最先降到童女的怀中,和人性、和具有死亡性的人身结合,使吾人不再永处于死亡之中,“他如新郎一般,走出洞房,又如壮士欣然奔向前程”。他毫不趑趄地奔走着,用言语、行动、生活、死亡、入地、上天,呼唤我们回返到他身边。他在我们眼前隐去。为了使我们退回到自己内心,能在本心找到他。他不愿和我们长期在一起,但并不抛开我们。他返回到他寸步不离的地方,因为“世界是凭借他而造成的,他本在世界上,他又现身于这世界上为了拯救罪人”。我的灵魂得罪他,向他忏悔,他便治疗我的灵魂。“人的子孙们,你们的心顾虑重重到何时为止?”生命降到我们中间,你们还不愿上升而生活吗?但上升到哪里呢?你们不是已高高在上吗?“你们的口不是在侮辱上天吗?”要上升,要上升到天主面前,你们先该下降,因为你们为了反抗天主而上升,才堕落下来的。

这一切,我当时并不知道,我所爱的只是低级的美。我走向深渊,我对朋友们说:“除了美,我们能爱什么?什么东西是美,美究竟是什么?什么会吸引我们使我们对爱好的东西依依不舍?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美丽动人之处,便绝不会吸引我们。”我观察到一种是事物本身和谐的美,另一种是配合其他事物的适宜,犹如物体的部分适合于整体,或如鞋子适合于双足。……我的思想巡视了物质的形象,给美与适宜下了这样的定义:美是事物本身使人喜爱。而适宜是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和谐。我从物质世界中举出例子来证明我的区分。我进而研究精神的性质,由于我对精神抱着错谬的成见,不可能看出精神的真面目。真理的光芒冲击我的眼睛,可是我使我跃跃欲试的思想从无形的事物转向线条、颜色、大小;既然在思想中看不到这种种,我便认为我不能看见我的精神。另一面,在德行中我爱内心的和平。在罪恶中我憎恨内心的混乱。我注意到前者具有纯一性而后者存在分裂,因此我以为理性、真理和至善的本体即在乎纯一性。同时糊涂的我认为至恶的本体存在于无灵之物的分裂中,恶不仅是实体,而且具有生命,但并不来自你万有之源。……

当时像我这样一个听命于各种私欲的坏奴才,能阅读一切所谓自由艺术的著作,能无师自通,有什么用处?我读得津津有味,但并不能辨别出书中所有正确的论点来自何处。我背着光明。却面向着受光明照耀的东西,我的眼睛看见受到光照的东西。自身却受不到光明的照耀。我不靠别人的讲解,不费多少劲,能理解一切有关修辞、论辩、几何、音乐、数学的论著,主、我的天主,你都清楚,因为我的聪明,我思想的敏锐,都是你的恩赐;但我并不以此为牺牲而祭献你。所以这些天赋不仅没有用,反而害了我。我争取到我的产权中最好的一部分,我不想在你身边保守我的力量,反而往远方去,挥霍于荒淫情欲之中。良好的禀赋,不好好使用,对我有什么用处?因为一般勤学聪敏的人认为极难理解的那些问题,对我毫无困难,只有向他们解释时,才能感觉到疑难之处,他们中间最聪明的,也不过是最先能领会我的解释的人。

但这对我有什么用处?当时我认为你,主、天主和真理,不过是一个浩浩无垠的光明物体,而我即是这物体的一分子。唉,真是荒谬绝伦!但我当时确是如此;既然我当时恬不知耻地公开对别人传授我的谬说,向你狂吠,现在我也不顾愧赧而向你天主忏悔,缕述你对我的慈爱,向你呼吁。当时我一无师承读通了难解的著作。但对于有关信仰的道理。却犯了丑恶不堪、亵渎神圣的错误,那么我的聪明对我有什么用处?相反,你的孩子们,始终依恋在你膝下,在你教会的巢中,有纯正的信仰作为饮食,安稳地等待羽毛丰满,长出爱德的双翅,即使思想拙钝,能有多大害处呢?

主、我的天主,我们希望常在你的羽翼之下,请你保护我们,扶持我们;你将怀抱我们,我们从孩提到白发将受你的怀抱,因为我们的力量和你在一起时才是力量,如果靠我们自身。便只是脆弱。我们的福利,在你身边,才能保持不失;一离开你。便走入歧途。主啊,从今起,我们要回到你身边,为了不再失足,我们的福利在你身边是不会缺乏的,因为你就是我们的福利。我们不必担心过去离开你,现在回来时找不到归宿,因为我们流亡在外时,我们的安宅并不坍毁;你的永恒即是我们的安宅!

P10-12

序言

仰望星辰、太阳和天空

我们充满惊异

她驱使人们去思考万物本初

于是哲学诞生了

这是神赐予人类最大的福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瀚的人类历史归根结底只是极少数伟大智者的思想史。何为思想?思想有两层涵义,一种是指普通的思想,另一种则是指创造性的思想;普通的思想是人皆有之或人皆能之的,而创造性的思想却只有极少数天才人物才能具备。但创造性的思想并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偶现的,它们都是从传统思想中沿承下来的,所谓创造性的思想都只是重新提出并试图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整个人类的思想史就是通过这些伟大的创造性思想不断地推动前进,其思想结晶便积淀成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并不断地流传下来,成为永恒的经典。

思想不等于智慧,甚至最伟大的思想也不等于智慧,只能说在伟大的思想中包含着智慧的影子,智慧本身是伟大思想不可思议的超越。任何人的生命与人的历史相比,都是短暂而渺小的;人的历史如果与我们存在的这个星球的地质年代相比,其倏忽和一瞬也是可以用“刹那”来作类比;而地球的年龄之于宇宙,又是何其的不足道哉……如此渺小而有限的人,如何才能与那无限而永恒的存在相勾联并思考之?其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智慧。

人之于智慧如何可能?不同的伟大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路径。但我以为,其中人文主义(它与神启主义、神秘主义相区别)的答案只能是哲学,哲学通向智慧之路是有规则可循的,是有清晰的历史传承的,是可以重复的,因而是可以习得的。

我们不应忘记海德格尔的名言:“哲学将不能引起世界现状的任何变化。不仅哲学不能,而且所有一切只要是人的思索和图谋都不能做到。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留给我们的唯一可能是,在思想与诗歌中为上帝之出现作准备或者为在没落中上帝之不出现作准备;我们瞻望着不出现的上帝而没落。”哲学是一种超越了工具层面、实用层面、现实层面,甚至价值层面的“元思考”,她无力也无意回答许多现世和现实世界的责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哲学缺席,人类追求的“意义”的冲动和企图都将乏力无着,实现无期。

从整个哲学史来看,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类的思想从混沌蒙昧的原始思维中蜕离出来的过程。最早的哲学家都带有宗教性质,他们试图确立起一种清晰的合乎秩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古代哲学包罗万象,或者说r一切学科都包涵在哲学范畴之中。第二个阶段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哲学与宗教逐渐分离,但同时哲学包罗万象的属性也逐渐消解。医学、物理学、法学、政治学、地理学、生物学等作为独立学科逐渐从哲学范畴中分离出来,近代哲学为各种专门学科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指导原则,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思想基础。第三个阶段是随着各种学科。体系独立并完善以后,哲学就陷入了危机,这是现代意识形成的思想根源。我个人认为,对现代哲学来说,那些现代科学无法解释或自圆其说的问题,都属于哲学范畴,而这些难题在各门学科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物理学中的人择原理,人工智能中的图灵测试,经济学中的囚徒困境,政治学中的独裁悖论,等等。所以,我同意文德尔班对哲学及哲学史的看法,即一方面哲学有自己的问题和概念,另一方面它又为其他学科提供了一个可供理解的语言图式或叙述模型。

本书精选了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哲学家,特别是他们论述自己“核心思想”的经典著作,可以说就是一部浓缩的哲学史。根据所论述的内容,我们将所选文章分成三辑:第一辑是哲学大师的思想自述,主要探讨对哲学本身的认识;第二辑是论述存在问题的经典文论,主要探讨形而上的终极存在;第三辑是论述认知问题的经典文论,主要探讨认知如何可能。哲学的智慧并不涉及具体的对象,而是关于整体性的思考,因此哲学成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哲学的用处乃是无用之用,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

本书是《思想悦读书系》的第三辑。“品读经典,安顿人生”,是我们倡导的一种读书理念。它主张每个人(特别是青年读者)平常要花一些时间来认真阅读经典,品味经典,从中不仅汲取人类伟大思想的精粹,而且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善待人生,学会如何战胜生活的烦恼、情欲的动荡、人生的苦闷、死亡的恐惧,等等,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上的依托。

我们在编辑体例上进行了细致的安排,每篇文章关乎论旨的文字均用黑体字加以强调,而对读者有重要启发作用的文字则加了着重号,在方便阅读的同时也增强了赏析效果。

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其他学科领域内的思想名著精读文本,以飨广大读者。

编 者

2007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智慧简史(对世界奥秘的终极探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陈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00136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3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