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散户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一卖就涨,一买就跌,多少股民都在入市之后变成了如此点金成石的神手?如何在股票启动之前介入,又如何在主力撤退之前落袋为安?老赵用四年的股市操作记录,回答了这个几乎所有股民每天都在冥思苦想的问题。

本书以日记形式,真实记录了一位普通股民从中户成长为大户,从短线客变为中长线炒家,从市值被腰斩到稳健获利,从对股市懵懵懂懂到深谋老练的修炼与自省的过程。其中既包括了作者自己总结和用实践证明了的中线短做股票投资理论、20日均线理论;也包括作者面对股市吋,对于规避人性弱点的探讨和思考。

把亏损的路口死死堵住,赢利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老赵悟透这个道理用了四年,而您所需要的,只是阅读一本书的时间。

内容推荐

本书以股票操作日记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一位普通股民从中户成长为大户,从短线客变为中长线炒家,从市值被腰斩到稳健获利,从对股市懵懵懂懂到深谋老练的修炼与自省的过程。其中既包括了作者自己总结和用实践证明了的中线短做股票投资理论、20日均线理论;也包括作者面对股市吋,对于规避人性弱点的探讨和思考。

本书适合已经入市或正在准备入市的股民以及证券投资的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自序:一个人的战斗

第一部分 开帖建仓的“三大战役”

1/谨慎对待止损与股评

2/早盘时做好操作计划

3/面对股市黑幕,我们只能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强

4/修炼深刻的自省能力

5/主动买套

6/牛市赚钞票,熊市赚股票

7/落袋为安

8/不要妄自揣测,面对市场,任何人都是渺小的

9/少逞强、多斗智

10/长线守仓,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11/混在股市,了解自己比了解股票更重要

12/不求赚得最快,但求赚得最多

13/只有够便宜,才是好东西

14/中线短做,半仓时心态最好

15/不能把稳定获利的希望寄托在一两次投机上

16/向主力学习耐心

17/我把握不了股票,但我可以掌握自己

18/在低位尽量多地囤积筹码

第二部分 熊市套牢中的坚守与自省

1/当终点又回到起点,你需要的是超凡的定力

2/人心思涨,却无奈牛市苦短时,别忘记赚取廉价筹码

3/“抱守清虛,无为不言”

4/股市大多数时间都不具备可看性和可操作性

5/炒股,更多的时候是等待

6/保存实力,保存信心

7/尽一切努力降低成本,但就是不交枪

8/警惕“主力综合征”

9/市场让我们趋于长线

10/做股票与做实业相辅相成

11/坚持是一种责任

第三部分 牛市中的沉静与淡泊

1/在你还没有翻番能力的时候,不要向股市追加资金

2/重新审视技术分析

3/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4/悟“空”就是:在敏感时期和敏感点位,暂时退出观望

5/市场无法预测,但趋势将会延续

6/一年只操作一只股票

7/底仓不动,半仓反复打短

8/多劳少得,少劳多得

9/选股不如选时

10/有秩序地撤退

11/做空赚钱

12/与其充实资金,不如充实大脑

13/把投资视作资本游戏

14/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15/反对学习巴菲特的理由

16/通过仓位控制风险

17/找到与自己性格相似的高手,仔细琢磨

18/别指望主力会逆势冲锋

19/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20/宁可踏窆,也不套牢

21/建仓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

22/买一段上升的趋势,带“量”才是根本

23/做个默默动“手”的人

24/大道至简,简化操作与分析

25/得意之余,留几分警觉

26/当一波长期上升趋势走完、股价高启的时候,也该是功成身退的时候

27/一生取得几个决定性的胜利就足够了

第四部分 重回大户室

1/老手不一定是高手,但高手一定是老手

2/炒股最需要的是耐心

3/在自己的长线股中打短线

4/胸怀大局、智者无敌

5/老赵的20日均线理论

6/小资金要狠、大资金要稳

7/我的操作策略

8/主力是心理学大师

9/把亏损的路口堵死,赢利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10/卖点的确定

11/重仓中信银行的理由

12/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四渡赤水的股市版

15/证券市场发展的过程就是消灭散产的过程

16/继续钟情中信银行的理由

17/只要能控制好风险,投入多少资金都放心

18/2007年下半年,保住胜利果实是头等大事

19/再战建设银行、不弃中信银行

后记

试读章节

1/谨慎对待止损与股评

2003年6月21日  上证指数:1529

今天我决定,把我每天的操盘日记天天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坚决不做马后炮的事情,是赢是赔,到时候将有目共睹。

昨天按照中线持股,波段操作的思路以6.24元吃进600702沱牌曲酒5000股,因为感觉涨得有些高,所以只是试探性地建仓,若回调则继续吃进,计划共持有30000股,不赚决不出手。

大盘连跌了几天,今天甚至还有几个表演高台跳水的,于是又有人出来大谈止损的问题了,埋怨咱们小散们跑得慢了。

客观地讲,止损有时确实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但哪些股要止损,哪些股则不必,一定要区别对待。运用止损原则时一定要慎重。

在我看来,所谓的止损就是把账面的亏损变成现实的亏损。不分青红皂白地灌输止损的思想,正是那些主力庄家的良苦用心之一。

只有那些盲目追高的短线客才有设立止损的必要。因为追在高位,一旦K线转而向下,不论是主力洗盘还是真正的出货,追高了的短线客大多只能认赔出局,别无他法。

而作为真正稳健成熟的炒家,通常不会奋力追逐那些业已形成的热门股票,如果未能在启动之初及时跟进,宁可放弃。

现在仍然有大量的股票蛰伏在历史的底部区域,很多股票正在底部箱体里一边震荡一边温和地放量,这是多好的建仓机会呀,主力在耐心地吸筹,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收回紧盯着热点的目光,也关注一下这些股票呢。

现在七八元钱的股票,当年都是十几元、二十几元,一轮牛市又会把他们造就成贵族。如果我告诉你,买进一只股票,然后无论如何持有它一年时间,你的资金就会翻一倍。你还会天天在这里慌慌张张、战战兢兢、进进出出地折腾吗?

做股票本来无需这么慌乱,我们不追高,也就无需止什么损。学着主力一样在底部慢慢地建仓,主力是我们小散的对手,更是我们的老师。什么时候见他们追高止损来着?抄底时我们通常买不到最低点,但这些天每一次的回调都在给我们低吸的机会。为什么在商场里我们要口干舌燥地和卖货的小女孩砍价,而面对便宜的股票反倒不敢接手了呢?

预测明天股指涨跌的话题是最无聊的,却又是大家最关心的。虽然关心但还是无聊。

股指就像攥在主力手心里的硬币,是正是反,全凭你来猜。猜对了往你嘴里塞个枣,猜错了就扇你一个大巴掌。

问题就出在这个“猜”上面。如果你把所有的决策都寄托在这个“猜”字上,那你本来就干瘪的钱袋儿可就危险了。

虽然如此,大家猜来猜去仍然兴致不减。于是养活了一大批股评人士。

现在股评人士也转换了思想,纷纷开起了工作室,收起了会员费。理解!天天挣那么点儿口舌费确实挺没劲。

身旁一位股友的股友花了6000大毛,加入了某电视台的什么工作室的初级会员,跟着推荐的股票做。开始小赚,既而大赔,于是骂娘。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当初没加入高级会员。于是,又联络了十几个人凑了两万块乖乖地送了去,终于荣升为高级会员。

5月23日,那面传来振奋的消息,割掉所有的股票,全仓吃进000717韶钢松山,进价在13.40元左右,买完后继续大涨,最高冲到14元。高级会员呐,就是不一样!

然后呢,骂娘,十几个人意见开始分歧,有的下跌的时候割了,有的解套的时候跑了,还有的打算死磕到底,不赚钱不出来了。

我老赵还不能预测000717今后的走势。反正那些“股评”总有话说。要是今后大涨,他会说你,怎么就没点儿耐心,白白放走了一匹大黑马,主力明明是震仓都看不出来?要是大跌,他又会说,6月13号为什么不走?

写到这,老赵喉咙突然哽咽,一时无话……

2/早盘时做好操作计划

2003年6月23日  上证指数:1511

每天早盘,我都会做好操作计划,不是要试图预测涨跌,而是首先想好应对策略。因为是中线持股的思路,又是在买底部震荡中的股票,所以进驻也不必太急。比如今天对于600702,我的操作计划如下:

(1)若小幅上涨,则持股不动;

(2)大涨则全部出局(不太可能吧);

(3)小阴线就持股观望;

(4)暴跌就再进5000股。

个股短期的走势无非是小涨小跌、大涨大跌、不涨不跌这五种情形。如果发生了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形,你都事先计划好了应对的策略,事情发生后依计行事,是不是就从容多了呢?

当然也可能有意外发生,比如大盘走势出乎意料的好,那么大涨就全部清仓的计划就应该改为继续持有了。

而若大盘特别的恶劣,那么若大跌就再进5000股则应改为暂时观望,等跌透了再说。这样,一切尽在意料之中,就不会临盘慌乱了。

希望和我一样坚持做中线的朋友,每天开盘前都要做好操作计划,所有动作都需依计实施。坚决杜绝在盘中冲动买卖。这才是真正严谨科学的态度。毕竟我们玩儿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我们要对自己的钱袋和老婆孩子负责。

炒股最忌讳见山是山的短视。最需要从容淡定、远见卓识的大气。大家很少看见我探讨具体的技术分析,因为我更加注重对自己心性的磨练和培养。

炒股说到底就是人和人之间精神力量的对抗。输赢常系于一线之间,关键时刻就看谁更沉着更坚强了。

今日计划的总结:600702是涨了,但有三点我没有做好。

(1)昨天见到了6.15元,但我担心大盘,没有吃进。

(2)今天早盘本来计划吃进10000股,但我挂了两个单,在6.20元成交5000股,在6.18元挂的单没有成交。 (3)本来计划共持30000股,而现在只有10000股。但现在一涨我就不愿追了,因而计划没有完成。

但我还是原谅了自己,因为我不是神仙,我是老赵,呵呵。P3-6

序言

老赵原本一介书生,本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此一生。无奈20几岁时太过寒酸,常遭白眼。十年前愤然弃笔,来北京闯荡。老赵虽然也可以同各色人等逢源周旋,但内心深处却极度反感。尤其是顶头上司,神气跋扈,掐脖卡油令人不胜其烦。因而,一旦糊口不成问题,便心生退隐之意,在北京买房安家了。

自从接触了股票,我便找到了真爱。股票说大了是一项事业,说小了不过是一种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游戏。我喜欢这种纯粹个人的脑力劳动。一边在家看盘,一边听着音乐,提笔写写书法,上网贴贴帖子,周末三五好友品茶聊天,要是股市太熊,干脆出去游山玩水——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

这本书缘起于四年前的天涯社区股市论坛的系列帖——《中户日记》,现在已经因利润的不断累积和资金的持续投入而成长为《大户日记》。当然,每个地域对于大户的界定是不同的,这个,不在这里深究。

写日记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督促自己不断地总结思考,并且在同众多网友的思想碰撞中,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操作理念和体系,进而让自己进入了持续而稳定地获利的投资节奏。

这本日记里,没有波澜壮阔的股市传奇,也没有日进斗金的神话。几年来我一直孤独地战斗着,不懈地努力着,虽然胸怀着英雄梦,但我最本源的动力和您一样,为了妻儿老小吃饱穿暖,过上幸福的小日子。

理论和实战是有区别的。2003年,我已经可以把理论说的头头是道;2005年,还是亏损得一塌糊涂,市值折损过半。以至于2006年对于我来说成了扭亏行情,2007年才开始赚钱。教训刻骨铭心。

上证指数1000点时,交易所门可罗雀。从3000点走到5500点,大家携朋带友蜂拥而入,开户数连创新高,把中国股市推高成了世界上股价最贵、估值最高的证券市场。是否黄金十年,我没有那么长远的预见,但作为曾经很受伤的老股民,我更看到了风险的不断累积。“小心驶得万年船”,股票市场,小心谨慎不丢人。何况来日方长,我们要在这儿玩儿一辈子的。

巴菲特说:“投资的最高原则只有两条,第一,不能亏损;第二,不要忘了第一条。”我用了七年时间,交了几十万的学费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并且开始身体力行。

事情往往就是这般奇怪。过去,我眼中只盯着利润,换来的结果却是亏损;而如今,我的头等大事就是不能亏损,利润反而不请自来。

把亏损的路口死死堵住,剩下的事情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这是我最想告诉本书读者的一句话。

此时此刻,上证指数5368点,哕哕嗦嗦以为序……

后记

日子一天天延续,日记也还要洋洋洒洒地写上几十年。出版此书,算是对过去几年的一个小结。

接下来,我会努力把《散户日记》一直写成《超级大户日记》,虽然不见得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想想总行吧?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从容气度,虽心向往之,但真若达到也决非易事。如果你不想把钱交给基金打理,那么就只好选择孤军奋战。在身单力薄、资讯相对封闭的情形下,如果再没有一颗强大的心灵作为依托,那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我虽然在家里看盘操作,但也时常去证券公司转转,从不说话,只是旁观和倾听。“5·30”时,我第一次亲眼看见股民在大厅里哭泣。那时,我心里也是异常的酸楚。回望这六七年磕磕绊绊踉踉跄跄而来,也真是不容易。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分钱是可以让你白白拿到手的。敲敲键盘,就可以把钱收入囊中。看似轻松,其中的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我选择了做一名职业投资者,就等于选择了孤独和单调,抗争和残酷。如今,我已经彻底放弃了对市场的主观臆测,而采取跟随策略。拽着市场先生的衣襟,不试图超越半步。作趋势的忠实追随者,不在上涨趋势中轻仓,不在下跌趋势中重仓,在多空胶着时半仓观望。只要我们不是跟市场贴得太近,保持一定的距离用眼睛瞄着,趋势还是很容易看得清楚的。

头部和底部都不是几天之内可以走出来的。只要我们不是以仓位决定态度,始终以客观走势压倒主观猜测,不急于做决定,采取慢半拍的方法,是不大可能犯大的错误的。

市场是公平的,没有人强迫我们买卖,犯错误不能怪任何人,只能反省我们自己。

此刻上证指数5552点,正站在历史的新的高点上。

今后会怎么走呢?说过了,不去预测,紧紧跟随就是了。

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是在说股票,那么最后让我们说说生活吧。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是属于自己的:

第一样是自己的思想。

第二样是自己的身体。

第三样是花出去的钱。

是的,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在我们专注于投资赚钱的同时,别忘了去花钱,去享受生活,去沐浴阳光,去爱别人和帮助别人……

下一本日记我希望带着些辉煌的战绩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与人玫瑰,手留余香,祝大家投资顺利,再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散户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京老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170705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