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记述饮食、药用品物最全面的集大成之作,其中饮用食用本草部分,极为实用。本书以此为源,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及古代生活与当代生活的差异,而择其与现代日常所用饮食和治病食疗所用之本草80余种,并力求将每种都附上原植物彩图,以达到图文对照。文中撰述内容有:粮油类、谷物类等。每种药物又包括以下实用内容:别名、来源、产地、形态特征、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用量用法、饮食宜忌等。
全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食物之味,取药材之性,达养生之功,是一部寓医于食,适宜人民大众家庭生活的养生读本。
图书 | 食用本草(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草纲目》是记述饮食、药用品物最全面的集大成之作,其中饮用食用本草部分,极为实用。本书以此为源,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及古代生活与当代生活的差异,而择其与现代日常所用饮食和治病食疗所用之本草80余种,并力求将每种都附上原植物彩图,以达到图文对照。文中撰述内容有:粮油类、谷物类等。每种药物又包括以下实用内容:别名、来源、产地、形态特征、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用量用法、饮食宜忌等。 全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以食物之味,取药材之性,达养生之功,是一部寓医于食,适宜人民大众家庭生活的养生读本。 内容推荐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传承繁衍进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中草药知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后来,在周代的《诗经》以及古老的《山海经》中,也有珍贵的药物学知识记载。到了汉代,《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药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药学,又名“本草”学,概因草木根和茎干惯称为“本”,而草木植物又统称为“草”,是以命名为“本草”,也含有以草药治病为本的写意。当然,中药的品种,除植物类外,还有动物类、矿物类以及人工合成类之分。大千世界,中医药材种类繁多,其数字是惊人的。单就明代李时珍所编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即收集了1892种,而目前使用的中药中,据统计资料显示,已达5000种之上。 目录 食用材料类 一、粮食类 粳米 糯米 黑米 小米 紫米 薏米 籼米 稷米 稗米 小麦 大麦 燕麦 莜麦 荞麦 苦荞麦 青稞 玉米 黄米 高梁 大麻 黄麻 亚麻 二、豆类 昔百 黑豆 绿豆 赤小豆 刀豆 蚕豆 扁豆 豌豆 毛豆 芸豆 豇豆 四棱豆 青豆 豆芽 豆腐 三、蔬菜类 四、瓜菜类 五、食用菌类藻类 六、水果类 七、干果类 八、畜肉类 九、禽肉类 十、奶蛋类 十一、水产品及蛇蛙类 十二、调味品类 药膳材料类 一、全草类 二、花叶类 三、根茎类 四、果皮类 五、种子类 食用本草汉语拼音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食用本草(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时继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96439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60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81.5 |
丛书名 | |
印张 | 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91 |
宽 | 216 |
高 | 4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