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楼市
内容
试读章节

三年后的一天,冯兴国极不情愿地上了那辆黑色奥迪。

就在车门被啪一下关上的瞬间,他脑海里涌出了来北城上任时的所有记忆。

省委组织部到下面宣布人事任免,基本上都是一个程式:在领导干部大会上宣布后,就立即返回,是不会在这里逗留的。这是体现组织对人事调整的决断,一点都不给下面留拖泥带水的印象;也是传达组织对新人的信任,让新任职干部立即自信地进入工作状态。

干部大会散后,冯兴国与书记朱玉墨把组织部田部长送上车后,他是想到朱所在的市委南楼去的。一来,这是官场的礼节,再者,冯兴国也想弥补一下刚才会场上的不愉快。朱玉墨显然是心知肚明,但他却笑着说:“兴国市长,你还是先到政府楼去吧,他们都在楼下等着呢。我们下午见。”这时,政府秘书长翁庭和谦恭地说:“冯市长,那我们先到北楼吧!”朱玉墨主动伸出手来,握了冯兴国一下,随着手与手的接触,两个人脸颊上都立即浮上一层微笑。就在微笑刚浮满脸颊时,朱玉墨突然严肃地说:“庭和,先让兴国市长熟悉一下。”冯兴国显然对朱玉墨还不太了解,嘴里是想说一句什么的,一时竟不知如何答话,但见朱玉墨已经转身走了,心里多少有那么一点点不舒服。但这些微的不舒服,在翁庭和及其他人的簇拥下,到政府楼大堂电梯口时竟消失了。

冯兴国到了四楼的办公室,翁庭和把茶杯给他放在桌子上,说:“市长,你先喝杯茶,我就在隔壁,有事你喊我!”说罢,退了几步才转身向房门走去。门被轻轻关上的时候,冯兴国才松了口气,掏出一支烟,点上。他没有坐在班台前的高背椅子上,而是夹着烟,走到窗子的玻璃前。

虽然他所在处是四楼,并不算高,但北城的全貌还是可以尽收眼底的。

北城,冯兴国是来过几次的,而且他还在城里转悠过两次。第一次来时,他还是一个副处长,在省政府里算不上个什么人物,到下面自然也不会被真正当成角儿,所以他是自由而闲适的。那时候他就喜欢上了这座小城,但他不曾想到今天能当这里的市长。这一点是令他兴奋的。随田部长来上任的路上,冯兴国还在搜索着有关这座城的记忆和感知。

北城是座小城。在洵水河的一段内弯处,向阳而踞,已经生长了三千多年。让人不解的是她似乎并不向外生长,而是向内生长,城的轮廓永远长不大。就如一把上等的紫砂茶壶,经过上千年上万人上百万壶名茶的浸泡,茶渍不断向内生长,留下来的空间越来越小,近乎于长实了。这种茶壶泡出的茶,自然味道不一般,这座小城的味道自然也不会太一般。

这座小城究竟是什么味道,却令人说不清,道不明。灰色的公共建筑,私搭乱建的居民区,苍劲的黑枝老树,凸凹不平的砖街石路,窄而弯转的商业街市,或高或低、只有小城人才能听懂的怪怪的叫卖声,古意很浓的生活方式,总之,所有的一切,一层一层地把小城包裹起来,发酵出一种特别的味道来。城不大,人也不多。吃官饭、做生意、做工、上学的人,包括路上闲逛的人,似乎都很熟识,迎面而来都打个招呼,或问好或微笑或点头或递烟。大家就这样日复一日静静地生活着,安谧亲情如村居。

冯兴国知道,北城古又称故城。他想,大抵是因为这里故去的东西太多了吧。老子、庄子,三国时期的不少重要人物都曾在此居住过,再向上说:商朝还在此建过国都。但这些往日的风流,似乎都被时间这条无情长河涤荡无存了。留下来的却都是些与衣食住行相关的东西,马虎汤、锅盔、牛肉馍、杠子饼是小城人的早餐。酒也是这城里人的所好,成年男人都是要抿点小酒,酒不问孬好,但一定是要有些度数的,最爱的就是一口晕。

其实,一个月前冯兴国就知道自己要来北城当市长。他的消息是来自老领导刘常务副省长那里的。冯给刘省长做过秘书,后升为副秘书长,七年的相处当然感情是不一般的。那天,冯兴国陪刘省长到内蒙去,晚饭后冯照例把刘省长送到房间安顿好,正要离开时刘省长叫住了他。刘省长点上一支烟,把冯兴国上下瞅了个遍,当冯有点不自在时,他才开口:“兴国啊,以后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冯兴国那天喝了不少酒,心里一惊,一时竞找不到合适的话。这时,刘又说:“你也跟我七年了,准备让你下去闯一闯,建点功立点业!”

冯兴国从刘省长房里出来时,已经快十二点了。他显然有点激动,因为在这之前他一点消息也没有听到过。于是,他坐下来,点上烟,脑子里竟一时乱得很,理不出个头绪来。

快到两点了,冯兴国终于冷静下来。P1-3

书评(媒体评论)

“楼市”牵动中国亿万神经。杨小凡以对这个领域及其人物的熟悉,将各色人等、各种利益集中于《楼市》,让我们有机会通过文学的方式看到了当下中国的另一个方面。

——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房地产透视社会全景,对急速度变化的社会和人有生动的叙述。从高层、商人到底层都有表现,是当下中国社会的浮世绘。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小凡的《楼市》写得切实而深刻,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活的中国”的真实面影。令人震惊,也让人感伤。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楼市》以热点写人世,颇具写作难度。那些蜂拥而来的日常细节,带着现实的温度,也蕴藏着一个时代的慌乱与紧张。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楼市》写得真诚,读得不累,是一部时下中国房地产的“清明上河图”,鲜活得似可唤出几个人物,扯扯闲篇,问问楼市。

——本书责编 谢欣 安静

后记

楼市的背后

十年前,我心里便有了这部叫((楼市))的长篇小说。

今天改完第二稿,打开几家门户网站,几乎都有一条内容相近的消息:主要城市新房价格并没有因“国五条”政策而出现逆转,2013年4月全国一百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继续环比上涨。

楼价越限越高,买楼的人却越来越多。楼市到底怎么了?

在我的写作经历和作品中,从没改变过对现实的热情与关注,但我同样一直保持着对表象的警觉与质疑。我深知,生活的表象往往带有很大的欺骗性。

因此,我总是企图透过现实,去探寻背后的秘密,力求做一个有底气的发言者,有担当的写作者。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写作和生活,才能对得起读者和自己。

十一年前,我在几乎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被任命为一家国有房地产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从此,新鲜、刺激、诡秘、复杂、纠葛的地产界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开始庆幸这段生活的到来,因为只有身在其中、亲自操作,才有可能了解一些真相。

真相往往是残酷的,但又让每个人欲罢不能地去探寻。

在楼市背后,政府各部门、银行、开发商、建筑商、被拆迁者、售楼人、买楼人,可以说社会各色人等,都会在不同时段出现。这些来路不同的组织、群体和个人,混合在一起,他们彼此交融、相互关联、彼此存活,看似一枚枚简单的黑白棋子,却组合成一个个万千变化的棋局,展现出变化多端的结局和人生。

随着楼市的不断生长,枝繁叶茂的故事一个个长出来,交叠在一起又生出新故事;这些故事再经欲望和利益的浇灌,再生长、传递、繁衍,最终成为现在这样复杂、庞大、颇为壮观的故事谱系。于是,这部小说经过怀胎、发育、生长,最终呈现在你的面前。  这部小说,是我离开房地产这个职业五年后动笔写的。

我之所以用五年的时间躲在火热的亲历后面,就是想以更冷静的笔触来述说这些切肤的见闻。在这部小说里,我用了两条线:政府、银行、开发商、建筑商这是一条主线,被拆迁者、建楼的农民工、卖楼小姐、买楼的底层者是一条副线。我之所以这样做,只有一个企图,那就是我想用最真实的细节和真诚的态度,来呈现楼市后面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那一面。

许多时候,我们确实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小说的价值和写作者的价值,我以为就是要解剖与呈现。当然要与新闻不一样,小说必须从人性出发,通过情节、细节建构一座崭新的迷宫,每个人进入里面,都会找到自己的一部分,尽量多地也看到他人的内心。

我力求这样做了。但我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子。这也是我每交出一部小说都有惶恐之心的根本所在。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自己永远是自己的对手,要一直角斗一辈子。这是写作者的大幸福,也是写作者的孤独所在。

好在,在我的写作过程中一直都会遇到热心的编辑和同道。

在这部小说即将面世的时候,我必须真诚地提出所要感谢的人:谢欣先生、安静女士、石一枫老兄。他们都为之付出了自己的智慧与心血。

当然,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想让读者对这欲说还休的楼市背后,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杨小凡

2013年5月4日于无味斋

目录

正文

内容推荐

杨小凡所著的《楼市》的作者是现实主义实力作家,曾任某房地产集团公司总经理多年,杨小凡以亲身经历,描述了南方某城市房价暴涨、售楼处前人们蜂拥抢购背后的故事。这里,有你所不知的某些地方官员、银行老总、房地产商联手运作、推高房价的奥秘,也有被拆迁者和购房者的辛酸无奈。有人说要把《楼市》这本书当作时下购房的指南,但它首先还是一部凝聚着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对现实的提炼、对人性的开掘的好看小说。《楼市》被评论界誉为中国当下房地产界的清明上河图和浮世绘。

编辑推荐

欲说还休的楼市背后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真相?政府部门、银行、开发商、建筑商、被拆迁者、售楼人、买楼人经历着怎样的博弈?杨小凡所著的《楼市》为读者揭开这鲜为人知的一幕幕。在楼市中,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楼市》写得真诚,读得不累,是一部时下中国房地产的清明上河图。鲜活得似可唤出几个人物,扯扯闲篇,问问楼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楼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小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01177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2013232848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