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样说话最聪明那样说话最愚蠢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罗了大量国内外成功人士和活用语言的平头百姓生动鲜活的“说话”实例,小故事中蕴藏着大道理。这些例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聪明的读者完全可以拿来就用,活用到日常各类工作、生活和交际场合。俗话说,近朱者赤,在成功人士和语言天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启迪智慧,感悟语言的魅力,经过潜心修炼,你也可以成为拥有“七分口才”的“说话”天才。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了大量国内外鲜活的“说话”实例,小故事中蕴藏着大道理。这些例子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聪明的读者完全可以拿来就用。俗话说,近朱者赤,在成功人士和语言天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启迪智慧,感悟语言的魅力,经过修炼,你也可以成为”说话”的天才。

目录

第一章 文人墨客的聪明话和愚蠢话

1.名人名家,各领唇舌风骚

2.不说则已,一说惊人

3.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4.路遥知马力,交流见人心

5.山不厌高,语不厌妙

第二章 三教九流的聪明话和愚蠢话

1.避重就轻,巧妙应对

2.语言太极,坏事变好事

3.人生语言立,所贵功业昌

4.书到用时方恨少,言不精时万事难

第三章 政治家的聪明话和愚蠢话

1.世事洞明皆学问,口才练达即力量

2.说而不厌,诲人不倦

3.他人之言,可以攻玉

4.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5.人欲善其事,必先利其语

第四章 科学家的聪明话和愚蠢话

1.读书破万卷,出口如有神

2.言必中,中必果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言不在多,有力则灵

4.千里之行,始于言下

第五章 领导人物的聪明话和愚蠢话

1.君子动口不动手

2.知己知彼,百语不殆

3.一语当关,万夫莫敌

4.卧薪尝胆,三寸之舌可吞吴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豪言”照汗青

第六章 平常百姓的聪明话和愚蠢话

1.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

2.鸟责有翼,人贵有理

3.会言者,事竟成

试读章节

扭转逆境的聪明话

一次,诗人莫非被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进行演讲。当讲到自己的诗文时,他激动不已,决定朗诵几首,由于稿子放在一个学生的书桌上,所以不得不走下讲台去拿。那个教室是阶梯式的,莫非上台阶拿稿子时,不小心身子一歪,倒在二级台阶旁边,全体学生立即大笑不止。他定一下神,稳定身体,面向学生,手指台阶高声说道:“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亦如此。”一句哲理性的句子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欢呼。诗人轻轻一笑,继续说:“一次不成功不要紧,再努力!”然后,他使出全身的力气走上讲台,开始演讲。

反例:

有位不太有名气的诗人,为了推销自己的作品,经常到大学演讲,借此宣扬自己作品的优秀之处。

在一次演讲中,他又是滔滔不绝地炫耀自己的诗文,由于太兴奋,失去了理智,就在讲台上跳起了舞,扭起了屁股。突然不小心一脚踏空,他从讲台上摔了下来。

同学们马上去搀扶他,他甩开学生的手,讽刺地说道:“这是什么大学呀,讲台这么差劲,连我家的地板都不如,学校要陪我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

突然,两个保安走过来,把他架出门外,推出校园,从此不再让他进人学校。

用聪明话搭台阶

一天,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共同被邀请参加一个晚宴。

在演讲台上,马克·吐温激情四射,滔滔不绝地演讲了几十分钟,掌声经久不息。

接着是琼西上台演讲。他站起身来,很不情愿地说:“诸位,实在抱歉,会前马克·吐温先生约我互换演讲稿,所以诸位刚才听到的是我的演讲,衷心感谢诸位认真的倾听及热情的捧场。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马克·吐温先生的讲稿,因此我无法替他讲了。请诸位原谅我坐下。”

反例:

中学时期,小张同学是学校的演讲高手。

一天,全校举行一年一度的演讲比赛。当轮到小张演讲时,小张仍像往常一样,得意洋洋地走向讲台。正准备演讲,小张突然发现演讲稿忘带了,面对强大的压力,顿时觉得如五雷轰顶,他一时急得面红耳赤,张口说不出话来。于是引起了全场一阵哄笑。过了好一阵子,小张镇定了一点,敷衍地说了几句话:“今天忘带演讲稿了……其实前十分钟我还拿在手中,我的演讲稿写的绝对是能赢得第一的。我放弃这次获奖的机会……”说完哭着走下了讲台。

紧接着又引起全场一阵哄笑。

聪明话不是夸大其词

被称为“台湾文坛第一狂人、斗士”的著名作家李敖,在他的作品《李敖回忆录》中非常惭愧地写道:“一般人只知道李敖是写文章的高手,却不知道我在许多方面都是高手……其中口才一项,就不为一般人所知。事实上,我是极会讲话的人,谈吐幽默,反应迅速,头脑灵活,片言可以解决纷争,当然也可以兴风作浪。我往往觉得,我的口才,其实比我的文章更动人。”

反例:

一位老师自命不凡,总认为自己的讲课方法是一流的,于是经常向外人鼓吹道:“我讲作文的技术是一流的,我教的学生每年都能在县里、市里、省里甚至全国获得作文大奖,我的学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有考上人大的,有在中央工作的,中央领导的很多演讲稿都是我的学生写的。”他这样一自夸,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令很多人都相信了。最后,县里的领导都听说了,亲自提拔他到县一中教书。结果,在县一中任教期间,他的班级屡考屡败,让学校也跟着丢脸。最后,他觉得脸面没地方放了,就偷偷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有寓意的聪明话

萧伯纳写了一部新书,赠给了他朋友一本,后来他在一家旧书铺发现了这部赠书,于是当即就把它买回来,重新送给那位朋友。

朋友收到这部书时,见扉页上又写了几个字:“萧伯纳再赠。”

反例:

一次元旦,同学们都互相送贺年卡,为了表示友好,小王提前给小吕送了一张非常精美的卡片,小吕收到后,没有看得上,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又把那张卡片送还给了小王,并在上面写道:“你明明知道我喜欢的卡片类型,还故意给我送这种,这明显是在污辱我。”

从此之后,两位很好的同学变成了仇家。

P3-5

序言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说过:“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说好过几句话。”“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都在说话里。”说话事小,可谁要是小瞧了说话的艺术,说不好就会收获惨痛的教训。须知,成败的转化往往就发生在口舌翻飞的一瞬间。

懂得讲话技巧的人,能把一句原本并不十分中听的话,说得让人觉得舒服,譬如有一位官员,对事事请示的部属不大满意,但是他并不直截了当地命令大家分层负责,而改成在开会时说:“我不是每样事情都像各位那么专精,所以今后签公文时,请大家不要问我该怎么做,而改成建议我怎么做!”

这是巧妙地把自己观点的位置,由“主位”改成“宾位”,由真正的主动变成被动的样子,当然也就容易赢得下属的好感,因为没有人不希望,觉得是自己做主,而非听命办事。

至于最高明的,要算是那懂得既为自己“造势”又能为对方造势的人了。一位派驻美国的外交官,临行酒宴上讲的一段话,真是妙极了!他说:“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过人之才,不可能在这个外交战场的纽约,担任外交工作,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而我,没有什么过人之才,凭什么能一做就是十几年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我靠了你们这些朋友!”

多漂亮的话啊!不过一百字之间,连续三个转折,是既有自负,又见谦虚,最后却把一切归功于朋友,怎不令人喝彩呢?

这是会说话的例子。下面我们看看不会说话的人,说出的话会造成什么影响。

果果到达北京的那天,请晓丽去机场接她,当晓丽碰面之后问:“听说你的表哥就住附近,为什么不找他就近来机场呢?”果果说:“因为他忙!”

岂知就这样得罪了晓丽,心想:“喔!他忙,难道我就不忙?他的时间值钱,我的时间就不值钱!”从那时起,她也就不大理果果了。

我想果果是无心的,得罪了老同学,自己还不知道,但是你想想,如果当时她能回答:“因为我跟你(晓丽)的交情,比我亲表哥还好,巴不得一下飞机就能看到老同学!”不是要好得多吗?

20世纪末引领风向的是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21世纪领跑风潮的可以说是信用时代的注意力经济。什么样的人才能构成注意力经济?很显然,那种“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的埋头苦干型人才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吃香了,有内秀又有外才的人才能构成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外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性指标就是口才。有句话叫做“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必定是人才”。在当今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拥有好的口才往往能事半功倍,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俗话说,“七分本事,三分机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同样,机遇也只垂青口才好的人。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不断的交往和交流才使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天地变得越来越广阔,可以说今天是一个主张“七分口才,三分才华”的社会。谁能准确、恰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灵魂,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口才作为个体智慧的重要标杆,存在于工作、爱情、家庭、交际、日常生活每个小细节之中。细节决定成败,口才决定命运,好口才带来好人生,绝对不是无稽之谈。

本书收罗了大量国内外成功人士和活用语言的平头百姓生动鲜活的“说话”实例,小故事中蕴藏着大道理。这些例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聪明的读者完全可以拿来就用,活用到日常各类工作、生活和交际场合。俗话说,近朱者赤,在成功人士和语言天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启迪智慧,感悟语言的魅力,经过潜心修炼,你也可以成为拥有“七分口才”的“说话”天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样说话最聪明那样说话最愚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卫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87155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019-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6
15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