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涉及所有国家和地区。全书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各国家及地区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历史、文化及其旅游名胜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配以5000多幅精美图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各国家及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
本书融知识陛、实用性、趣味性性于一体,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对世界有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本书着重于世界人文地理知识的传播,读者既可以作为闲暇翻阅之用,也可以通过实用的国家旅游资料查询,把它作为一本速查的旅游手册。
这本《环球国家人文地理》包含了世界所有国家及地区的近千个词条,由5000幅精美图片和编排成各种形式的文字内容组成。翻开目录,你就会发现本书分别对世界各国,包括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的所有国家逐一进行了介绍,你将发现本书是一部了解世界国家人文地理的精心之作,使你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对世界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
非洲
非洲概述非洲为世界第二大陆,地处东半球的西南部,与其他各大洲距离很近。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对,东北以苏伊士运河、红海与亚洲相隔,东部非洲与澳洲之间、南部非洲与南极大陆之间以印度洋相隔,而西部则以大西洋和南北美洲分隔。
非洲大陆的特征是海岸线很规则——缺乏显著的海湾和半岛以及良好的天然港,较广阔的沿海平原也很少。非洲是唯一被赤道一分为二的大陆,大陆的北端和南端距赤道几乎相等。
非洲的总面积(包括马达加斯加岛和其他诸小岛)占世界陆地的20%。非洲大陆可分为两个显著不同的部分。一是北部非洲,在地质、气候、文化和历史上都是属于地中海世界的一部分;二是撒哈拉以南的地区(黑非洲)。
非洲多样的种族与文化无与匹敌。
地理
除了北端的阿特拉斯山系和南端的德拉肯斯山脉外,几乎都由坚硬的古岩石地块组成。
地形 非洲大陆主要为一广大的高原,稍微起伏,其间有坚硬的岩块突出于古旧的地表岩层。北部和三部的原是低非洲,平均海拔为150~600米;东部和南部的高原为高非洲,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整体上,大陆很少有低于500米的地区,亦少有超过海拔2,300米的地区。海岸则陡降形成大陡崖。
地堑和山脉 非洲高原是随着整个大陆的隆起,再经过长久的侵蚀轮回而形成的,后来发生断层作用,在东部形成大地堑——东非大裂谷。此裂谷系统从红海开始延伸,经东角(大陆的东部突出处)进入东非,并延伸到莫桑比克的希雷河河谷。此深裂谷部分已成为今日的艾伯特湖、爱德华湖、基伍湖、坦葛尼喀湖和尼亚萨湖(马拉维湖)。
伴随地堑的断层活动,形成了埃塞俄比亚高地和东非的火山,最著名的有乞力马扎罗山、梅鲁火山、肯尼亚山、艾尔冈山和维龙加山脉。西部在火山活动的作用下,产生了撒哈拉地区的阿哈加尔和提贝斯等山块,以及喀麦隆山,还有一系列山峰自几内亚湾海岸深入海中,形成岛屿。
因此,尽管非洲有非常广阔的高原,但其表面并不单调。大陆并不乏山地,只是缺乏长而大的山脉岭脊,即缺乏像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那样直线走向的山脉。阿特拉斯山和德拉肯斯山脉虽为直线走向之结构,但仅局限于非洲陆块的一隅。
盆地和流域 高原的隆起使地表产生了广而浅的盆地,其中堆积着厚厚的沉积岩层,这些洼地在平坦的高原上划分成很多水系。西南部干燥多沙的卡拉哈迪盆地内含有很多由小型洼地形成的临时湖泊,其他盆地中央有大型的永久性浅水湖泊。如东非的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内陆水域;而乍得盆地的湖泊由内陆海演化而来。此外,其他盆地内还有大河流经,如尼罗河、刚果河和尼日尔河。
这些河道和赞比西河部是非洲长河,它们的支流也大多是一些长且重要的河川,如青尼罗河、刚果支流乌班吉河和开塞河、尼日尔河支流贝努埃河、赞比西河支流希雷河。流入大西洋的主要河流有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尼日尔河、刚果河、奥兰治河等,流入地中海的只有尼罗河。
非洲有1/3地域的河川不流入海洋,内流河水系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利比亚沙漠、乍得盆地、部分卡拉哈迪盆地和数段大地堑。
非洲河流通常是经高原盆地的中上游段可以通航,到海岸平原时,因坡度陡降而形成一连串的急湍与瀑布。而赞比西河主要流经无盆地的高原,在最后陡降入海之前有几段可通航。
气候、植物和动物 非洲因地处南纬35和北纬37之间,且赤道贯穿大陆中部,形成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气候带的分布通常与纬度相符合,但东非地区例外,高地势和季风影响了它的温度和降雨量。
非洲除了高地以外,其他地方都很热,所以气候类型主要依据降雨量界定。赤道附近有一条降雨带,整年都有雨,在这种湿热的气候下形成了热带雨林带。雨林带外围为热带莽原带,冬干夏雨,距赤道愈近雨量愈少,又可分为热带茂草原和热带贫草原两区。非洲东岸有季节性的降雨,因此靠近东海岸的地区也有茂草原和贫草原景观。莽原带外侧是热带沙漠带,北部有撒哈拉沙漠,南部有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
非洲南部为副热带草原气候,气温不太高。高原和高山为高地气候,气候较凉爽。大陆南北两端(即地中海沿岸和开普敦附近),为温和的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冬季有间歇性的飓风式暴风雨。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大约南北纬10。之间,主要分布于西部,尤其是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海岸。
气候 气温通常都在27℃以上,月温差和日夜温差很小,气温很少超过38℃或低于21℃。年降雨量通常为12,700~17,800毫米,高山的迎风坡可高达50,800毫米以上。降雨集中在3月和9月。
植物 整个热带雨林区林木蓊郁且种类繁多。林木大多很高,有的甚至有好几层搂高。由于浓密的树冠使阳光无法照到地面,该处的灌木不像丛林地带那样繁茂,但有很多蔓藤植物。
雨林中的许多树水都具有经济价值。如油棕榈的果实可榨油(棕桐油),树液可作棕榈酒,纤维可作建材。非洲红木、柚木和各种檀木都是高价值的木材。此外,雨林还产可乐果实、拉菲亚纤维、柯巴脂、咖啡和橡胶。
边缘地区 因有短期旱季,半落叶林取代了浓密的常绿雨林。丛林(与少数乔木混合生长而无矮树丛的树林)在非洲很罕见,通常只在陡峭的山坡地和河流、沼泽一带。
红树林只生长于有海水能侵入的海浦地和海岸三角洲,如尼日尔河三角洲、排水不良的热带雨林海岸和热带茂草原的沿海沼泽区,此外,索马里以南的海岸和马达加斯加沿岸地带也有红树林。红树高约8~23米。红树是东非海岸的重要产品,但西非的红树品种用途不大。此外,砂岩地区经常有棕榈树生长。
动物 雨林中有些哺乳动物,如黑猩猩和中非鹿(外形似长颈鹿,但体型较小)是本地特有的。大猩猩只出现在赤道非洲西岸地区和刚果盆地东部以及与其邻接的山地森林地区,水牛、羚羊和野猪为数很少,最常见的是猴子、松鼠和蝙蝠。
雨林中的鸟类很多,如雉、鸽子、翠鸟、犀鸟、猫头鹰和鹦鹉等。P1058-106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成为一个大家族,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开始逐渐增多,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异军突起,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整个世界发展的脉搏,我们由此也需要更为深入、详细地了解世界。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邀请了旅游学院的部分教师,博采众长,编辑了这套《彩色环球人文地理》,该书共分为五卷,分别为亚洲卷、欧洲卷、美洲卷及非洲卷、大洋洲卷,涉及所有国家和地区。全书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各国家及地区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历史、文化及其旅游名胜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配以5000多幅精美图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各国家及地区的人文地理状况。该书融知识陛、实用性、趣味性性于一体,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对世界有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该书着重于世界人文地理知识的传播,读者既可以作为闲暇翻阅之用,也可以通过实用的国家旅游资料查询,把它作为一本速查的旅游手册。
《环球国家人文地理》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