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伐南昌/镜头中的百年南昌老照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了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北伐军誓师北伐。这支所向披靡的铁军,在攻克“两湖”、击败军阀吴佩孚之后,迅速挥师南昌,讨伐盘踞华东,号称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军阀孙传芳,演绎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三打南昌”活剧。本书还历史地再现了此间国民政府是迁都武汉,还是迁都南昌的“迁都之争”,彰显了历史文化古城南昌在民国史上的突出地位。全书情节跌宕起伏,事件错综复杂,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内容推荐

历史的步伐并没有到此止步,就在此后不久,中国现代史上的精彩篇章,将在这座城市连续上演。北伐军开拔南昌不久,八一军旗就是在这片热土上第一次向世人昭示着威武和雄壮。接着,蒋介石又将南昌作为“新生活运动”的楷模推向全国,并在南昌建立起行营,成为在中央苏区发起五次“围剿”战场的指挥所。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昌城成了新四军发展联络的一个基地和窗口;而抗击日寇“南昌会战”的硝烟与炮火,又让南昌城重新得到一次洗礼与升华。本书作为“镜头中的百年南昌”丛书的第一本,牵引出历史文化名城南昌的串串辉煌,虽则是引玉之砖也颇为自豪。

目录

第一章 风起北伐

第二章 兵指南昌

第三章 一打南昌

第四章 二打南昌

第五章 三打南昌

第六章 开府南昌

第七章 迁都之争

试读章节

这篇讲话并非是蒋介石的即兴演说,而是刻意之作,用词用语都很斟酌。

“今天,主席与各位同志集合一堂,我初返省城,与各位同志相别已久,因乘这个机会,略抒一点意见。刚才主席与季将军(即季山嘉)都已讲过,去年广东军事、政治的成绩,全由各位同志实行四个字得来,这四个字就是‘亲爱团结’。各位同志能相亲相爱,互相团结,自然发出极大的力量,能扫除反革命派,统一广东。”

说到这里,蒋介石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真是违心之论,却又不得不以此为开场白,其用意不过是讨好苏联顾问和中共代表。因为就在当天,一向反共的“西山会议派”召集的所谓中国国民党中央第四次全会就在上海宣告闭幕,并发表《为取消共产派在本党的党籍告同志书》,公开提出分共、反共的口号。蒋介石当然同情他们,因为共产党的力量发展太快了。就以这次大会而言,在全数256位代表席中,中共代表占了90席,超出了与会者的三分之一,大有反客为主之势,这让蒋介石心里又何尝舒服。但眼下还不是撕脸反目的时候。否则,他指望谁出力出钱出人帮他打天下、夺天下。汪精卫不就是靠着一副左派的面孔混出今天的局面。所以,这套场面上的话还是要说的。

开场白后,他很快切入了主题:

“倘若我们依照这四个字继续下去,果能永远亲爱团结,则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即不难统一中国。”

出语惊人,全场大哗,满堂宾客皆盯着侃侃而论的蒋介石,不知他底气为何这样壮。

蒋介石神气地挺着胸脯,分析说:

“我对于今日全国的局面,以及本党的前途,都曾仔细观察,常常抱着极大乐观与希望,深信我们中国国民党必能统一中国,而且在本年内,就可以统一。此种工作,除了中国国民党以外,也再无别个团体可以胜任。因为我们从客观的地位观察,凡无主义者,虽胜必败,而民众已渐渐接受本党主义,所以知道本党能成功。现在我们的敌人,在国内就是一股不明主义的军阀。他们将倒未倒,或已倒而有复起之势力,似乎还有许多。但我们试看任何军阀,都不能在最近时期内继续存在三年以上,他们没有三年以上的命运。去年此时,奉系张作霖的势力,可说大到极点。他占领京奉、京汉、津浦三条大铁路,兼并江苏、安徽,直欲从东三省达到长江上下游,然而他现在已几乎灭亡了。军阀自身的崩溃,即是本党主义的开张。现在种种事实与消息,都可证明本党打倒军阀的目的必可达到。所以中国大小军阀均将倒下,只看本党能否统一中国。我们因统一广东稍迟,不能利用此次郭松龄倒戈的机会,直捣北京、天津,这是十分可惜的。从敌人内部看去,崩溃一天快似一天,本党今年再加努力,即可将军阀一概打倒,收复北京,奉迎总理灵柩至南京紫金山安葬。军阀的势力,即使侥幸延长若干年,也断不能统一中国。统一中国的,只有本党。军阀有必败之道,致败的原因甚多,最大的,就是他们内部自相冲突。内部利害冲突,是因为无主义做中心,一切都以自己利害作主体,所以无论军队,无论什么,都须有主义,讲主义。中国自然以三民主义为唯一的主义了……不过广东的事虽然已告一段落,但前途还是很远,而且责任更加重大了,要比去年更加努力百倍,方才有成功的希望。各位同志,去年团结亲爱,今年更加热心努力。我们的革命,必定成功。敬祝各位同志健康。”②

蒋介石高举起茶杯,以茶代酒,一仰首,亮了杯底。

掌声随之而起,刚才这番分析合情合理,让人大为振奋。

在一片掌声中,汪精卫被冷落到了一旁,“这分明在与自己抢镜头”。在他认为,蒋介石这番演讲,就是在哗众取宠。说什么完成总理遗愿,试想想,现在广东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是10万有余,能够出征作战的,只及半数。以5万之兵,打算统一中国,不是言大而夸是什么。

平心而论,虽然蒋介石倡言北伐有个人的目的,但却符合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此也有同样的认识。国民党“二全”大会后不久,中共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北伐。1926年1月21日至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特别会议,谭平山、瞿秋白、陈延年、任弼时等1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集中解决目前的政局和党的总的战略方针。

会议首先对形势作了分析,指出:“现时政局,是中国革命发展中非常紧急的时期,是反动势力联合向民众势力进攻时期,英日帝国主义竭力以全力资助直奉系军阀向国民军、国民政府、人民进攻。假若反动势力一旦占了上风,广东政府将陷入敌对力量的四面包围之中,形成孤军奋战,也许将因此而失败。”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面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进攻,广东国民政府应该打出去,转守为攻,发展革命。”

P4-7

序言

北伐牵出南昌的串串辉煌

张庆军

今年是北伐发动八十周年。当年北伐军的金戈铁马之声至今仍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在中国现代史上,南昌是一座传奇性的城市,它因战火、磨难和光荣而显得多姿多彩。

遥想当年,北伐军如摧枯拉朽之势荡平“两湖”,进入江西,却遇到了北洋军孙传芳部队的顽强阻击,双方在南昌城下展开了一场具有决战意义的大厮杀,因此双方俱是志在必得。三战南昌,战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德胜门前尸积如山,章江门外血流成河,惠民门如同火海,朝阳门一片灰烬……无处不生死相搏。至今思来,犹让人心旌神荡,感怀不已。

鲜血换来了南昌城的新生,北伐军进入南昌后,安抚难民,修理街道,建设城市,促进经济,整顿金融,发动群众,唤醒觉悟,让南昌这座古老的城市富有了朝气,使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显著的提高。可以说,后来蒋介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所以选择南昌为推行“新生活运动”的模范城市,是与这一段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的。

南昌城的光复有着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南昌民众的支持,北伐军之所以在“一打南昌”时如此顺利,几乎兵不血刃,正是因为南昌群众的基础工作雄厚,在他们的努力下,南昌城的守敌纷纷分化、瓦解、反正,南昌就像是一只熟透的桃子,等着北伐军来摘了;在北伐军“二打南昌”失利后,变化作战策略,破城先破路,从孙传芳手中夺回了南浔铁路;“三打南昌”,南昌及附近群众为北伐军争相带路、运输、打探消息,使得北伐军的进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南昌的光复还推动了北伐战局的大发展,至此,江右无贼兵,北伐军可以全力下江南,于是渡长江、取安徽、攻江苏,一路上传檄而定,势如破竹。

南昌城也见证了国共关系发展的规律,即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南昌成了第一次大革命期间,国共合作的一条主要分水岭。蒋介石正是从南昌起步,开始逐步走向公开反共的道路,南昌城见证了这一切。

历史的步伐并没有到此止步,就在此后不久,中国现代史上的精彩篇章,将在这座城市连续上演。北伐军开拔南昌不久,八一军旗就是在这片热土上第一次向世人昭示着威武和雄壮。接着,蒋介石又将南昌作为“新生活运动”的楷模推向全国,并在南昌建立起行营,成为在中央苏区发起五次“围剿”战场的指挥所。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昌城成了新四军发展联络的一个基地和窗口;而抗击日寇“南昌会战”的硝烟与炮火,又让南昌城重新得到一次洗礼与升华。本书作为“镜头中的百年南昌”丛书的第一本,牵引出历史文化名城南昌的串串辉煌,虽则是引玉之砖也颇为自豪。

后记

江西美术出版社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共同策划的“镜头中的百年南昌”老照片丛书,前三辑终于付梓。

南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人们心中的英雄城。1927年的南昌起义枪震环宇,八一军旗就是在这片热土上,第一次飘荡着光荣与梦想,第一次向世人昭示着威武和雄壮。

南昌“南北会合,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她包容和接纳了中国多区域的文化元素。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南昌革命洪流怒潮涌,风卷红旗漫天下;民国风云瞬息万变,使这座城市几度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红色领袖和民国政要都曾荟萃于此,演绎出一出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在此改写,中国现代史的壮举在此上演。

北伐南昌的战鼓声声、炮声隆隆,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国民革命军挥戈北上、三战南昌的义举;南昌行营一度成为凌驾南京之上的太上政府,让南昌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模范”南昌令这个城市成为民国时期推动新生活运动的策源地,全国社会风尚亦深受其影响。

但,历史的黄钟大吕并没有到此嘎然而止。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四军军部的建立,使南昌成了南方抗战军民发展联络的基地和窗口;“南昌会战”的炮火,宣告了这座城市抵御外侮的民族锐气坚不可摧。1949年南昌解放,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共和国领袖频繁出现在这块烈土鲜血浸染的红土地上,使这块热土焕发出无限的生机,留下了多少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将是本丛书继已付梓的《北伐南昌》、《南昌行营》、《“模范”南昌》之后,陆续推出的新篇。

真正的图文书不是刻意而为的,我们相信这是水乳交融的有机结合。虽然历史的风烟早已散尽,但昔日的老照片却留下了它的足迹。图与文都能说话,正是我们以照片为载体、图文互动地反映百年南昌史的初衷,旨在重现古城南昌的历史风采,打造南昌的文化名片,让海内外来江西的客人,了解南昌的昨天,热爱南昌的今天,向往南昌的明天,为南昌的改革开放提供文化的精神食粮和智力支持。

本丛书从开始策划,就得到了南昌市人民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时任南昌市市长的李豆罗先生,为本丛书的总体策划作了批示,南昌市政府办公厅于2004年9月23日,专门为本丛书发了“关于配合江西美术出版社《镜头中的百年南昌》丛书提供影像记录的通知”一文。我们还要感谢民国史专家何友良、温锐、刘华、钟海连先生在百忙中为书稿作认真细致的审读,为正确地认识这段历史,客观地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历史翻过了新的一页,南昌早已旧貌换新颜。然而从开掘地域文化的层面上完成这套丛书,让老照片和史料一同锁住这段历史,牵出南昌昔日的串串往事,无论是积淀历史文化,还是彰显往事,都是有其价值的。我们希望更多了解南昌的人士,提供更多更好的老照片、老故事。

陈政郭必强

2006年12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伐南昌/镜头中的百年南昌老照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庆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90586
开本 32开
页数 1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2.340.6-64
丛书名
印张 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25
15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