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半路青春/新青春疼痛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或许,青春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走过的一条路,可从来没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走过这青涩的旅途,一旦我们迷路,就只能在半路徘徊,望着起点和终点不知所措……

跳水运动员韩旭生来承载着父亲“当冠军”的未完梦想,在贫穷而狭小的生存空间里挣扎……当韩旭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爱恋,他所爱的女孩却再也不会归来……

内容推荐

跳水运动员韩旭生来承载着父亲“当冠军”的未完梦想,在贫穷而狭小的生存空间里挣扎。一次跳水事故让他结识了患有自闭症的女孩梨子,单纯的梨子把韩旭当成了自己世界的太阳,竭尽所能帮助韩旭,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当韩旭爱上梨子的时候,梨子却病情加重休学疗养。这时候,一个高傲的女孩林爽进入了韩旭的视线。在青春的世界里,充斥着无法分辨的真心和谎言。但是当韩旭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爱恋,他所爱的女孩却再也不会归来。

目录

Chapter 1 离死亡遥远的附近

Chapter 2 在最美的时光浸染

Chapter 3 所有无法解释的悲伤

Chapter 4 年少的那些茉莉

Chapter 5 无法了然的轨迹

Chapter 6 让我与你握别

Chapter 7 走得最急却是最美的时光

Chapter 8 世间若真有轮回

Chapter 9 抗拒光荣的英雄们

Chapter 10 已不再想念青春或你

附录一 后记

附录二 试读手记

附录三 编辑手记

试读章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韩旭喜欢一个人坐在跳水馆后面的墙根下,静静地看大院里的小树林,瘦得可怜的流浪狗在第一阵春风吹来的时候在墙根下各自走散,杨柳絮轻飘飘地飞上高空,艳阳催促它们洁白地绽放,春天就是这么来的。

院子里有七十年代建馆时栽种的桃花,繁花落尽后的浓绿在日光中吞吐着夏日独有的气息,夏日的热气穿过浓密的爬山虎涌进森严的体育馆,聒噪的是教练常吹的哨音,沉睡的是风扇上的灰尘,身材健硕的少年们早已忘记了跳台前大木钟的钟摆何时停止了摆动,没有了麻雀的电线在窗外寂寥,澄明的池水里残留着消毒水的淡绿色的痕迹,教练在纸上用来来回回的线条打发百无聊赖的午后,短短的扶梯爬不上遥远的天空,在望眼欲穿的等待中,夏天终于被打发走了……

茶色的落叶越过围墙落在脚边,天高气爽的秋天似乎是很短暂的,也并不是很萧条的,候乌在有些凉意的时候排成并不整齐的人字从北方飞过来,飞翔的声音划破北宁市寂静的天空,然后冬天就来了,没有雪花……

在那些平淡的日子里,韩旭生活得完全没有时间的概念,每天按时到跳水队报道,开始跑步训练入水起跳吃饭睡觉,一切都跟昨天没有任何区别,似乎只能依靠这个院子发生的细微变化提醒自己,时间在流逝,生活在继续。

少年运动员的生涯是艰辛而寂寞的,每天似乎都只是在静静等待,看着四季的轮回,想象着人生的长度……大概是十四岁那一年,又或许是更早的时候,在跳水馆门前的路口发生过一起车祸,韩旭和几个小队友趴在露台上张望围墙外的事故,那是韩旭第一次看见尸体,白布包裹着的尸体被穿着白大褂的人抬上车,人群散去后地上只留下发黑的血迹和褐色的刹车印。人就这么死了?似乎从那一天起,韩旭就在想,我们每一个人距离死亡究竟还需要多久?在更多的日子里,韩旭独自在深夜思考这个问题,盯着楼道里那盏总是被小飞蛾围绕的昏黄的灯沉沉睡去,特别是他在梦里发现自己将被漫天的大风沙吹走的日子里,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也从未消失过。

一九九五年的那个春节,韩旭十五岁,阴云密布,傍晚猩红色的夕阳挂在天空的西北角,室外的风如此冰冷,仿佛能够吹散人世间的一切温情。春节假在年初五就结束了,那一天,他清楚地记得他一个人站在北宁市游泳馆跳水训练中心十米跳台下面的楼梯上,屋子里没有充足的暖气,师兄师弟们轮番登上跳台表演,韩旭等待着。他的脚下是一潭深水,而注视他们的是一排市里来考察的领导,那些西装革履的人仰着头看着他,眼睛里带着些许让韩旭陌生的东西,也许是疑虑吧,因为大多数人都不会理解把孩子放在这方寸泳池里进行坠落运动的那些家长究竟是什么心态。

“韩旭,你上去试试看。”领队喊他。韩旭噌噌噌地走上十米跳台,身体异常得疲倦,他站在高台上,看着脚下的一汪池水。练了这么些年,站在台上仍旧有些不由自主地害怕。

那个女孩,你看到那个女孩了吗?

身后其他等待着的队友窃窃私语,那个女孩就站在与他相对的池边,韩旭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她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女孩呢。比跳水队的女孩好看多了,要知道整个跳水队的女孩子都是虎背熊腰。女孩那样娇柔地依偎在宁市长的怀里,同样仰着头好奇地看着他,韩旭看不清她的眼睛,只觉得女孩的皮肤纯白,纤瘦而细长的手指交缠着。大概是很可爱的女孩子,宁市长的女儿,想必从小就很受宠爱。

梨子仰着头看着他,她喜欢这个男孩的身材,有点瘦,但是很健硕,他的一切都像是画家的情人那种俊美的石膏像。梨子喜欢绘画。梨子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他,正好也迎上了韩旭看她的眼光。

“韩旭,看你的了!”教练冲着他喊道,韩旭弱弱地应了一声,只觉得有些头晕,女孩仍旧在看着他,目不转睛。梨子或许没有这样近距离地看过真正的跳水,刚才那个队员入水的优美姿势立刻吸引了她,她好奇地走到池边。

“子黎,往后站一点儿,一会儿当心水花溅到身上,这水不太干净。”市长助理谄媚地把她拉住,一边看着宁市长巴结地笑着。韩旭在跳台上隐约听到这话,狠狠地朝下瞪了这个肥大的中年人一眼,也是在这时,韩旭第一次听到了梨子的名字,子黎?她站在池边,雪白晶莹的皮肤,唇红齿白,脸上有些不谙世事的单纯气,那样的单纯想必是在强大的保护之下才会存在的。

后来韩旭才知道,她叫做梨子。她有奶油一般雪白的肌肤,所以大家都叫她梨子。P15-19

序言

记得很早很早以前,真的是很早以前,我出我的第一本书《飞越青春的鸟儿》,上海少儿出版社的编辑彭懿老师靠在门边跟我说:“饶雪漫,我们做你的书不是为了赚钱,是因为文学。”

无论如何,这应该算是一句表扬的话吧,可是我却在心里老不服气地想:“总有一天会让你们赚到钱,哼哼。”

这一天好像真的来了,我却和彭老师差不多断了联系,我的责编却换了一茬又一茬,我跟无数的出版社、出版商合作,我换来换去跳来跳去希望会有安全感,可惜的是,这种安全感一直离我很遥远。总是有人理直气壮地欠你的钱,总是有地方层出不穷地冒出你的盗版书,总是有人不经你同意把你的书包装包装再重新出版,总是有人在书的封面打上“饶雪漫推荐”可是你之前却毫不知情,总是有人模仿你的创意把他的图书做得和你的一模一样还美其名日这是看得起你。

我承认,确实有一些怨气。

但我一直努力地快乐地活着,抱歉啊,这些事,确实不能长时间地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要去做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生气是一件要花很多时间和体力的事情,怎么算怎么不划算,不去介意并努力忘掉,或许是唯一的选择吧。

我心中的小小理想是:给我的作者足够的安全感:

对我而言,这是必须。

这个星期做得最多的事,是一封一封地认真看“坏女生”的报名信件,之前有个报名信箱,据说来信过千封,编辑小绿很认真地筛选并替我做好了整理,交到我手里是一百多封,读着那些女生的故事,忽然就想起和秦猫猫们蹲聊天室,和方悄悄等泡咖啡屋的那些有闲的日子,那无疑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如果没有它们,或许就没有《左耳》,没有《沙漏》,没有《离歌》,没有今天的我。

今天早上,远在美国的诺儿在MSN上对我说:“很想你”我问她好不好,她说:“好,认真读书,学会了开车,就是少朋友,话讲得少。”我吼她,让她去谈恋爱,她嘿嘿笑。她的情感依然留在十七岁的纯白少女时代,让人心疼地羡慕。然后我们说到小说,她说没我逼她就写不出作品来,这一点上,她和秦猫猫深海鱼一样的贱。虽然我对此多多少少有些“痛心疾首”,但我也明白,这世界如此美丽,她们要做的事实在是太多,写作只能是小小的一部分,一个微小的出口,一回快乐的发泄,一次对过去的回望,仅此而已。

我逼她们作甚。

不过感到欣慰的是,不管她们再忙,只要我的杂志需要,她们都会抽空替我的杂志写东西。这些一路陪我走过来的孩子,或许最明白我的理想吧。从《雪漫》到《漫Girl》再到《漫女生》,我的杂志一路跌跌撞撞,给我最大支撑的,还是她们。

这就是友情,无论过去多久,都不会变质的东西。

当然,因为杂志的缘故,我也因此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所以,才会有这一套崭新的“青春疼痛”。这四本书,除了李辛辞的《听夏》,其他的都在我这里等了很长时间了。最该谢谢的人是雪莉,她的《两岸》其实早就有好多出版商要签,她却一直把它留给了我。还有余思,就要出版的时候她跟我闹了些小情绪,搞得我有些小惆怅。但第二天早上她打电话给我,在电话那边哭起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心疼起她来,一个喜欢写字的孩子,注定是要比其他的人多一些敏感和痛苦的,如果少却这些敏感和痛苦,余思可能就不再是这个余思了。像我这样一直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人,还能将写作这件事坚持到今天,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吧。

这套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四个孩子的合集《冒险家》,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最后定稿之前,方悄悄一直坚持叫它《以冒险家之名》。或者有些思维一经定下来就很难改变,一旦改变,你就会觉得完全不是原来的那个东西。这四个孩子让我想起从前的那些女孩们,她们已经长大,离开我的身边,她们从没想过要当作家却因为会写一些字而变得跟别的女孩有些不一样。你看,时间过去,又一些新的力量成长起来,她们一样成长得花枝招展,就连痛苦悲伤也是一种享受,你说说看,多让人羡慕。

而顶着“文学”这两个字的名义进行的冒险,简直就是一次青春途中最华丽的旅行。如果你读了她们的文字,应该就是一个幸运的同路人了吧。

做这套书的时候,正好是我的公司新建,编辑部重组的时候。我把四本书分别交到了四个编辑的手里。多半的时间是她们在北京办公,我在江苏遥控指挥。那一天我们为这套书在网上开会,开完后我唯一的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抓狂

她们对于自己编辑的书有着近乎于偏执狂的热爱,各有各想法,却完完全全忘掉这是一套书,这个说,我的书是横版封面,那个说,我要的是竖版封面,这个说,我要三个模特儿,那个说,我的是一个模特儿……这个点名要李北岳,那个点名要黄雅莉,他们越点越离谱,完全不管制片部门能不能搞定,我正在想如果他们点名要周杰伦海燕姐会不会直接从楼上跳下去的时候,海燕姐神秘地掉线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拍完了这套书。老实说,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很多的钱。老实说,我们并不是非常满意,但是我们尽力了。我的编辑们不知道,看她们的编辑手记的时候是我最激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事实,在图书制作这件事上,我和我的编辑部会越来越强迫症,这是一定的。

但是,把你的书交给我们来做,你一定会放心。不信,你去问问焦虑症最明显的余思,看看她怎么说。

我总是很怕提到“青春”这两个字,它听上去老土之极却永远居高临下,它看起来有些沧桑却注定滋润丰盈。我怕我一提起它,就会想起自己离它越来越远。我怕当我离它越来越远,我就会离你们越来越远,这是我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的呀。或许正是因为今天的我还死死地抓着青春的尾巴不肯放手,才可以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心替青春期的你们写点什么,做点什么,才可以做得到如此不计得失,一直勇敢向前吧。

很多人都说,我的书卖得好,我编的书未必。所以很谢谢你买了这本书甚至这套书,谢谢你支持我,支持我们的原创青春文学。

我们的努力,你一定看得见。

饶雪漫

2008年3月26日于江苏镇江

后记

为什么会有两个后记,也许你会这样问我。

突然发觉我想多说一些什么。

几天之前,我战战兢兢地查了我的研究生入学成绩,分数在那儿,我发现我失败了。仅仅是差了一点点,就注定我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与学校再也无缘,这让我突然之间变得有些恐慌。

结果让我陷入焦虑状,甚至我因为这个而迁怒到写小说这件事上,我变得很容易恼火,那一两天我做了许多蠢事。那天下午我在五楼的窗口跟雪漫姐通电话,说着说着突然泣不成声。

离开学校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接下来的大四时光,事情接二连三。我仿佛没有任何长进,依旧是一点打击就会让我情绪大起大落。原来我还没有长大,很多事情都被我自己搞得一团糟糕。

我问雪漫姐二十二岁时是否像我,她答否。

或许二十二岁应该是更阳光更浪漫一点。然而似乎这几年我的生活都如一潭死水,前三年我不停地写小说,不计回报地写,第四年我考研究生,没日没夜复习,年轻人所有的事情,我好像都没有做过,事到如今我连实际工作经验都没有过,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我难过的原因还在于,其实写小说出书这件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复习和考试,我因为这个突然之间厌恶了自己的选择,昨天当我得出这个结论时候,一度十分痛苦。因此而折磨了身边的许多人。

但其实这样想很傻。这是不对的。发现这一点让我觉得,我又成长了。这段时间我常常在看读者写给我的信,你们当中的许多人让我觉得好温暖,我常常在读这些话的时候觉得自己十分幸福,许多话常常让我停下来,想一想,就觉得很感动,会让我觉得读者其实比我有才华,因为有时候我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都无法感动自己。

晚上我上msn,雪漫震了一下我,她说,你的焦虑症好了吗,多出去走走。

我想了想,把电脑关了,在广院的校园里一个人走了很久,第二日我和同学去了玉渊潭公园,春天很美好,世界依旧亭亭玉立。我突然明白,其实人活着的意义不在于要证明自己什么,而应该学会放松,学会释然,学会快乐。

小时候,在我的书柜里有一个爸爸从北海带回来的珊瑚,那是他给我的礼物,珊瑚上面有一个大贝壳,贝壳里用红色写了字:祝女儿永远快乐。爸爸送我那个珊瑚的时候已经告诉我,他只希望我永远快乐。而我以前真的不明白这一点,我以为他对我有很多奢求,也许是我自己对自己有很多奢求,却转嫁到他身上而已。

想起以前我在银滩出海去,远远地看见珊瑚岛,其实珊瑚虫是弱小的动物,弱小但是极其美丽的,但却可以用单薄的力量聚集成一朵珊瑚花,一块珊瑚礁,甚至是一座岛。

对于写作这件事,我的感觉也是如此。知道吗,其实这条路比我想象的要难走,而我其实也并不愿意用这条路来建筑我的真实生活,我是说我会把它当作一个一直的爱好,爱好在我的字典里就是:一直爱下去的好东西。能与许多人分享这个好东西,我想我会兴奋也很幸福。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在一段时间里突然大爆发地感觉到有好多的好人在身边。那些真心地对我好的人,我从来没有忘记。我的珊瑚也是美丽的,它总有一日会成为一座岛,在岛上,大海包围着我们,仿佛可以永远在一起。

余思

2008-3-16于北京516宿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半路青春/新青春疼痛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0034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0: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