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地(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小说精品)
内容
编辑推荐

  徐贵祥是近年来人气较旺的当红作家,身为军人,他被认为是一位正面强攻战争文学的实力派作家,先后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军事文学大奖,并于2005年以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如果说徐贵祥在《历史的天空》里塑造的梁大牙因其尚武鲁莽而又粗中有细、刚愎自用而又大智若愚的形象在当代战争文学人物画廊里给人留下了鲜明的记忆,那么《高地》里志存高远而又患得患失、时而老气横秋时而青春勃发、终其一生都在琢磨战争艺术、人生艺术、官场艺术的兰泽光,同样会让你耳目一新。

内容推荐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青年学生兰泽和王铁山因爱慕女兵杨桃参加解放军。二人在战斗中成长,分别成为两支部队的指挥员。一次胜利之后,兰泽光春风得意,在篝火晚会上宣布杨桃是自己的女人,王铁山挺身而出要杨桃表态,两个连队为各自的连长发起了爱情争夺战。不久,因残匪偷袭,杨桃在负伤被送往救护所的途中失踪,对杨桃的怀念使两个人成为患难之交,战斗情谊与日俱增。但是,朝鲜战场上的一场双榆树高地战斗,在主攻和助攻、头功和次攻的问题上,两个人再次产生矛盾,并为此后几十年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作品以双榆树战斗为经线,巧妙地结构了两个军人、两家军人、两代军人四十余年情感与命运的纠葛,通过争夺荣誉、争夺战功、争夺爱情、争夺女儿、争夺指挥权等外在行为,展现了军人丰富而深沉的内心,同时也揭示了军人们在荣誉与作为、责任与利益、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等诸多矛盾中面临新的挑战表现出来的超凡脱俗的精神。人物性格独特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叙述风格凌厉新颖。作品酝酿七八年,成稿仅用三十天,写时一气呵成,读来酣畅淋漓,媒体惊呼其为神来之笔。

如果说徐贵祥在《历史的天空》里塑造的梁大牙因其尚武鲁莽而又粗中有细、刚愎自用而又大智若愚的形象在当代战争文学人物画廊里给人留下了鲜明的记忆,那么《高地》里志存高远而又患得患失、时而老气横秋时而青春勃发、终其一生都在琢磨战争艺术、人生艺术、官场艺术的兰泽光,同样会让你耳目一新。

试读章节

那年那月那夜,那个少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独自走上街后的山坡,去看那一片混沌的世界。他看的那个地方叫天空。不知道那天空有多高,不知道那天空有多黑,不知道那黑黑的天空有多少颗星星。

除了星星,天上似乎什么都没有。

少年兰泽光在看那片星星的时候,似乎在冥冥之中等待着什么,等待着一场前所未见的电闪雷鸣,等待着一个惊世骇俗的天塌地陷。但是他什么也没有等到。

那年那月那日,南溪埠像是一锅被煮沸了的开水,各种传言热气腾腾地向空中弥漫。那是春天,离夏天已经不远了,少年兰泽光的身上穿着春天的学生装,心里揣着夏天的燥热。

都说要变天了,都说解放军要攻打六安州了,都说老百姓的日子要天翻地覆了。兰泽光不懂得日子,但是兰泽光渴望换一个日子。兰泽光看惯了农舍和炊烟,看惯了环绕南溪埠的史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滚动的浪花。 

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另一种活法。

镇上的人都在忙碌着,烧饼铺上传出浓郁的烤面的香味,卤鹅店里传来嘎嘎的叫喊声。镇东头的坝子上灯火通明,那是王篾匠带领着一群壮汉在捆扎门板,说是要为解放军抬伤员。 

街后的笋岗上挤满了人。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靠在小树上睡着了。这些人都是来看解放军攻打六安州的。

笋岗上人多了,兰泽光就回家了。他爹兰二先生和他娘都在笋岗上看稀奇,看着看着不见了儿子。爹说,回吧,明儿个还要起早进货呢。娘说,那就回吧,明儿个就知道天是啥样了。

那个夜晚,少年兰泽光上半夜没睡着,下半夜还是没有睡着。不是他不想睡,而是没法睡。上半夜没睡着是因为等待,下半夜没睡着还是因为等待。

当隆隆的沉闷的雷声从东边传来之后,南溪埠的男女老少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到了笋岗,他们看见了,东边的天幕下面有很大的一片真的变了,像冬天的火塘,红得鲜艳,亮得透明。少年兰泽光恰好在这个时候睡着了,睡得很踏实,还发出了轻微的鼾声,以至于他的父亲站在他的床前皱起了眉头说,这孩子不是扛枪吃粮的料,这么响的炮声,他竟然能够睡着。他的娘则完全持相反的看法,他的娘说,这孩子恐怕还真是当兵吃粮的料,这叫处乱不惊。

爹爹惊讶地问,难道你想让他去当兵吃粮?

娘惊讶地反问,咱为什么要让他去当兵吃粮?

爹是读书人,也是个小本生意人。娘是小本生意的婆娘,也是读书人的婆娘。爹粗通文墨,娘文墨粗通。

少年兰泽光一觉睡到天亮,爹爹已经出门了,娘也把茶叶店的门板卸了下来。

那日之前,少年兰泽光正在六安州读书,国立初级中学一年级。那日之后,解放军打来了,六安州兵荒马乱,国军狼奔豕突,国立初中也关了门,兰泽光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的兰泽光无所事事,那天早起喝了一碗稀饭,到外面看看变了的天。

天还是那样的天,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太阳有些晃眼,照在脊梁上痒痒的。地却不是原来的地了。青石板街面的两边房檐下,像面条一样蜷曲着一排排穿着黄衣裳的军人。

军人们显然太累了,以至于卖水的吴二推着独轮小车从青石板上走过,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军人们都充耳不闻。少年兰泽光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他从一双又一双脚板前面走过,一直走到镇东头的坝子边缘。镇东头的坝子上有个戏台,只要世道变了样子,那里就有好戏唱。

那天少年兰泽光没有看见好戏。坝子上挂满了白里透红的宽宽的布条,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像是从染缸里刚刚捞出的绸缎,在春天的太阳下面轻轻飘扬。那情景把少年兰泽光的眼睛灼痛了,那是他第一次看见那么多血染的布条。P4-5

序言

他向他们打了一个微弱的手势,这种手势表达了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的左手掌心贴在床沿上,枯瘦的指头倔强地分开,然后节奏分明地弹动,示意众人注意。在指挥所里,他曾经无数次运用这种手势。配合这个动作的还有一柄雕花竹根烟斗,在适当的时候,他的手腕就会从烟斗上移开,抬至空中,掌心向内手背朝外,分开五指晃动几下,参谋人员立即就会打开作业夹记录口述。

自从被医院宣布身体某部位出现故障之后,烟斗里就永远地消失了新鲜的烟丝,但他仍然需要那只烟斗,需要在嘴里含上一个物件来维持某种平衡,也当然需要继续以手势发出预先号令。

他想用这种手势来阻止他们的徒劳,并且否定那些愚蠢的或者不算太愚蠢的建议。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不相信那些虚构的灵丹妙药和渺茫的回春之术,他想由自己亲自支配最后的这一点时间。他已经摆好了一个姿势,当然很艰难,而且要想长时间地保持下去势必会更加艰难。在他看来,走向荣誉和走向死亡同样需要庄重的仪表。现在,他知道那个在心里准备了许多次的结局终于蹒跚而来。红崖峪那一次,敌人的子弹在他的腰眼上穿了三个窟窿,那当口他琢磨他肯定是完球了,他想挺起身子吼一嗓子响亮的口号,然后才耀武扬威地倒下去。他听说很多人在阵亡之前都来过那么一下子,想必是很豪迈的,问题是那会儿工夫他虽然想喊却无论如何站不起来,所以他最终没有喊也最终没有光荣掉,迷迷糊糊中让团部的担架队给抬走了。

他需要时间。

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他尚有一些十分重要的东西需要在这段时间里进行思考,就像以往出发之前要摸摸裤扣紧紧鞋带一样重要。这时候,他觉得脑子里面格外晴朗,进入了一个清静空旷的境界。一幅幅莺飞草长的画面从眼前纷纷掠过,就像忽冷忽热的风。后来他确凿地看见了一座古老的小镇和小镇东头的古柏,还有古柏下站着的女兵和她那双流光溢彩的眼睛。再后来他又看见了一座冰雪覆盖的山头和山头下隐隐约约的人群,这时候他的目光便坚决地停住了。他最后的视线被那座异国山头上的冰雪凝固了。他听见一阵悠扬的琴声从山谷冉冉升起,他认为那是催促他出征的号角。他在这一瞬间走进了全新的理智状态中。他目光雪亮地坐了起来,拍了拍床沿。

病房里安静极了,尽管里面有很多人。

他竖起了一根指头。参谋人员出去了。

他竖起了第二根指头。医护人员出去了。

他竖起了第三根指头。老伴和战友出去了。

现在,病房里只剩下他的女儿和女婿,女婿的手中拿着笔和纸。他微笑了一下,看着女儿,伸出了一根指头。女儿眼含热泪,走到了他的身边,他看了女儿一眼,目光黯淡了下来,孩子……

女儿跪在病床前,拉住了父亲的手。

孩子,爸爸要走了……爸爸给你的父爱太少了,爸爸……对不起你孩子……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护士赶紧进来吸痰,忙完之后,他又进入半昏迷状态,嘴里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兰泽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不想重于泰山,也不想轻于鸿毛……兰泽光同志,男,汉族,体重九十公斤,不,八十公斤,不,六十公斤,不,兰泽光同志最终将不超过一公斤,把我的骨灰……撒到……随便你们扔到哪里……

别这样说,爸爸,你不会死的,你一定还会活着的,爸爸……

会的,爸爸会死的。

说完这句话,他像是清醒过来了,睁开眼睛,空洞的眼神停留在空中,又咳嗽了一声,这回是干咳,咳嗽之后,他的脸上出现了一阵红晕,他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回光返照,也是上帝给他的最后的机会,他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最后的机会,口述了最后一道指令——

第一,修改《步兵第二十七师师史》,澄清双榆树战斗一营失利真相。

第二,向上级组织报告兰泽光的最后意见,王铁山同志不宜担任各级主官,括号……重复!

女婿重复,括号。

包括各级司令部主官。括号完。王铁山同志宜担任副师长、副部长、副参谋长、副军长、副司令、联合国副秘书长……重复!

女婿重复。

一九八八年初春,人民解放军驻中原某部师长兰泽光病故。

后记

王铁山自从住进医院,就再也没有出来。不是因为心脏,而是被查出了肺癌。

两年半后,王铁山进入生命的最后阶段。病重期间,军区马副政委到医院探视,问王铁山还有什么要求,王铁山说,他想见一个人,想见刘界河同志。

刘界河因健康原因未能成行,派老伴叶红叶前往军区总医院探视,和叶红叶同行的有原相州市人民医院的沈大夫。

二十七师大校师长沈东阳正在中原组织高技术条件下的多兵种合成演练,突然接到军区紧急通知,带着一团二营营长王奇,驱车三百公里奔赴军区总医院。

紧接着,王雅歌和兰丽文等人也从不同的地方云集军区总医院。

望着一屋子人,王铁山问,为什么都来了?难道现在就给我送行吗?

叶红叶说,老王,老刘不能来,他让我问问你,现在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王铁山说,双榆树高地战斗我已经搞明白了。谢谢沈东阳同志。

叶红叶问,老王,这里的人你都认识吗?

王铁山说,老伴,战友,孩子……

叶红叶说,想听听兰泽光的声音吗?

王铁山说,啊,老兰?这个老冤家啊,他在哪里?

叶红叶对沈东阳说,开始吧。

沈东阳向王奇竖起了一根指头,王奇把录音机打开了,少顷,兰泽光的声音出现了,苍老而衰弱,时断时续,在病房里缓缓地流淌:

老伙计,当你听到我的声音的时候,估计老哥俩又快见面了。请原谅我用这种方式跟你开了这么大的玩笑,搞战术你还是不如我,说好听点,仅次于我……这一次一踏进医院,我就知道可能出不去了。前十天,我很恼你的火,认为都是你把事情搞砸了。中间十天,我原谅了你。最后十天,我在反思我们之间的磕磕碰碰。人之将死,其心也善,大限将至,我的头脑异常清醒,就像天目开启,眼前金光闪烁。我们两个人的斗争和团结史,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成功的战例。我决定最后再帮你一把,调动一下你的战斗欲望。

还记得咱们的老政委刘界河给咱俩讲的那个故事吗,那个关于运鱼的故事——沙丁鱼有了对手,时刻警惕,它的身体就始终有活力,活而不腐,不至于很快死去……我们两个就是这样度过了我们的战争生涯,从无知青年到高级指挥员,大眼瞪着小眼,谁也不服气谁,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我们又像两只孤独的狼,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可是我死之后,你怎么办啊?谁是你的对手呢?你需要对手,我们的二十七师需要对手,我们的后代需要对手……我即将死去,我不能再帮你了,我只好激怒你,只好激活我们的后代。老伙计,接着干吧,只要活着,就力所能及地干吧,直到我们再也跑不动了。我是多么想和你在一起,继续争吵,继续争夺,继续……可是我不行了,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王铁山的嘴唇嚅动起来,啊,我清楚了,二孔明啊老诸葛,我也想和你在一起啊,哪怕天天战斗。还有茅台吗?你等着……泪水从王铁山的眼角溢了出来,像蚯蚓一般在纵横的老脸上爬行。

兰泽光的声音继续回荡:至于双榆树战斗,相信你们一切都明白了,个人的荣誉算得了什么?都是身外之物,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我完全同意你们的结论。

我还想告诉你的是,我们的杨桃她还活着……我是说,在广西她并没有牺牲,可她不是沈大夫,在这个问题上,你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杨桃她在哪里呢,她是谁呢?老伙计,你那双牛眼是看不出来的,我想让东阳告诉你这个秘密。  王铁山睁开眼睛,把浑浊的目光投向空中。

沈东阳走近王铁山说,军长,您能听见吗?

王铁山点点头。  

沈东阳说,那我开始说了。

王铁山又点点头。

沈东阳说,关于杨桃,正像军长您和我岳父感觉的那样,四十二年前,杨桃同志她没有死,她被沙陀名医沈尔石兄弟救下了,由于沈尔石对我军政策缺乏了解,同时要躲避土匪的追杀,带着杨桃同志辗转桂林。后来沈尔石在镇反中被错杀,怀有身孕的杨桃同志一路打听,找到了自己的部队,可是由于她脱离组织多年,当时的贾副师长和刘界河政委便通过地方民政部门把她安排在相州市人民医院。

王铁山的嘴里嘟囔了一句:沈大夫。

沈东阳说,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认为沈大夫就是杨桃同志,她利用了沈氏秘方为二十七师八十多名干部治疗了生理疾病。后来在我和丽文的婚礼上,沈大夫隆重出现了,就连我的岳母和孙芳阿姨,也包括军长您,都认为沈大夫就是杨桃同志,可是只有我的岳父心里清楚她不是。但是沈大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我受岳父的委托,秘密地调阅过沈大夫的档案,震惊地发现,她确实来自广西沙陀,而且是沈氏家族秘籍的女性传人,她也是沈尔石兄弟的堂妹。就是她,陪同杨桃同志找到二十七师,在老首长贾宏生同志和当时的相州市董市长的挽留下,在相州市人民医院当了一名产科大夫。沈大夫多次在二十七师的生活里出现,实际上是代表着杨桃同志。知道了这个线索,我就断定,杨桃同志就在相州市,很有可能也在人民医院。直到后来有一天,我在我岳父留下的遗物中看觅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四个“木”字,我推测杨桃同志她不姓杨,她可能姓林,我再次到人民医院,从医院人员花名册里我发现了一个名字,林林,职务是司药。她的名字里恰好有四个“木”。后来我就到药房去观察,可是林林同志也不是杨桃。经过一番了解,我得知,杨桃,也就是林杨桃同志,她早已离开了人世,她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因病去世的。我岳父在生前就已经清楚地知道了。

王铁山说,老孙,沈大夫,这是真的吗?

沈大夫走近王铁山说,王军长,沈东阳说的是事实。

叶红叶说,老王,你想知道杨桃的孩子吗?

王铁山喃喃地嘟囔,沈湾,沈湾的女儿……

叶红叶对王雅歌说,开始吧。

王雅歌说,老王,你原谅东阳了吗?

王铁山说,沈东阳是好孩子,好儿子,好女婿,好干部……我最早发现的,可是老兰把他收编了……

王雅歌从口袋里又掏出一盘录音带,交给王奇说,放给你爸爸听。

录音机里又传来兰泽光的声音:老伙计,没想到吧?这次连我都没有想到,我们的杨桃,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出色的接班人,他是我们的女婿,我们的儿子,我们的队伍。

王铁山说,难道……哪里又出了问题?

沈东阳的表情在那一瞬间凝固了。沈东阳面向王雅歌惊问,这是怎么回事?

王雅歌说,东阳,不要激动,听你爸爸说完。

录音机继续转动:老伙计,我记得我们曾经幻想,杨桃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还推测,杨桃的孩子交给了组织,由沈湾同志抱养。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细节,杨桃的孩子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这就是民间说的龙凤胎。那个男孩后来落在省城铁路段的一个姓沈的工人家庭,详细情况沈大夫最清楚……  沈东阳惊呆了,异样地看着王雅歌,又傻傻地看着沈大夫,讷讷地说,难道,难道,这是真的……那你是?

沈大夫说,是的,我的孩子,我是你的姑妈!

王雅歌说,东阳,没错啊,沈大夫就是你的姑妈,在你的妈妈杨桃同志去世后,她一直在暗中关照着你们。

沈东阳仍然瞪着一双迷茫的眼睛说,可是,可是,这一切,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的妈妈她是怎么死的?

沈大夫噙着眼泪说,孩子,这是真的。因为你的妈妈不想让你背上匪属后代的包袱,还不想让你改姓,所以就把你寄养在现在的家庭里。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那几年,你妈妈变卖了一切,就是为了给你换取一点粮食,那点粮食最终救活了你和沈家的那个女孩……

兰丽文说,我明白了东阳,你说的那只神奇的陶罐……它是杨桃妈妈的心血。

沈大夫说,是的,是她的心血,为了给你换取粮食,她最后就是卖血,瞒着我,五十毫升换十斤小米,所以后来她的身体垮了。

沈东阳泪流满面,嘴里轻轻呼唤,妈妈,妈妈,我的好妈妈,你不该这样啊……姑妈,我的亲生爸爸他是谁?  

沈大夫说,他是一个好人,曾经为我军救过很多伤员,政府已经给他平反昭雪了,并且追认为拥军医生。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知识分子。 沈东阳痛苦地问,可是他在哪里?

沈大夫说,他在广西的十万大山里。东阳,我的孩子,明年清明,姑妈陪你去看你的爸爸和妈妈,他们的灵魂在十万大山里,一定会为有你这样的好儿子而高兴啊!

沈东阳两眼迷茫,视野里出现了一个雕梁画栋的庭院,那里有神秘的天井和幽深的回廊,瓦檐上断断续续地滴着颗粒样硕大的雨珠。热泪在沈东阳的脸上缓缓爬行,他大张着两只手向沈大夫走去,终于到了沈大夫的面前,把头深深地埋下,喃喃地说,姑妈,姑妈,我没想到啊姑妈……

沈大夫说,你的情况姑妈都知道,姑妈每年都能见到你和丽文,姑妈把你们的事情都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了,可是你们不知道啊!

王铁山咳嗽了一声。

所有的声音都静止了。

王铁山说,杨桃永远都在帮助我们。

沈大夫说,王军长,杨桃她只能以这种方式了。

王铁山说,扶我起来。

王雅歌和王奇走上去,扶着王铁山,把他放在枕头上。王铁山说,沈东阳同志接受命令,记录!

沈东阳擦干眼泪,向王铁山走来。王奇眼疾手快,刷地一下把文件夹和铅笔递到沈东阳的手中。

可是王铁山却什么也没有说,半张着嘴巴,看着空气,两眼一动不动,像是凝固了。

孙芳惊恐地喊,老王,老王……

王雅歌向医生示意了一下,闪身给医生让了一条道,医生刚把手放在王铁山的鼻子下面,王铁山的眼珠子动了一下说,我还活着。

病房里安静极了,只有心脏从嗓门眼往下落的声音。

王铁山说,我口述,第一,同意沈东阳同志的结论,双榆树战斗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了。第二,打断骨头连着筋,朝气蓬勃向前进。第三,不同意兰泽光的结论,我没有把他的事情搞砸,包括战争与爱情,包括双榆树和杨桃。第四,同意把我的骨灰盒同兰泽光的放在一起,但是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口述完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地(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小说精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贵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0850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5
16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