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发舒里胡同(北市场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发舒里胡同》是作者“北市场三部曲”之二。如果说第一部小说是以妓院为题材,折射出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百态众生相的话,那么这第二部小说则是地地道道的市井小民的生活写照。这些人数众多、求生方式各异的平头百姓,是促成沈阳北市场繁华的主体,也是关东地区市井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内容推荐

这部小说是地地道道的市井小民的生活写照。这些人数众多、求生方式各异的平头百姓,是促成沈阳北市场繁华的主体,也是关东地区市井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作者在小说中展现了他们千奇百怪的求生方式和光怪陆离的病态现象。

目录

一 五方杂地

二 发舒里西巷五号大院

三 院子就是人生的舞台

四 吴大仙传奇

五 乱世英雄

六 鬼节里的活人戏

七 奇婚计

八 从天而降的官司

九 五号大院闹鬼了

十 家庭风波

十一 一颗流星陨落了

十二 又是家庭风波

十三 奇特人物

十四 真鬼进院子了

十五 八月十五月不圆

十六 讲不完的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五方杂地

有一个大院里住着七户人家。这个院子位于发舒里,而发舒里就坐落在沈阳的北市场。

一提起沈阳的北市场,年龄较大的东北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即使是关里,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的人,也都有所耳闻,因为这些省份里或多或少都有闯关东的人,来闯关东的人哪能不知晓沈阳有个北市场呢?

“闯关东”这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常流行的字眼儿,说开了不过是关内一些因生活所迫的人寻找新的求生途径流浪到东北而已。因为东北地域广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对那些衣食无着的人可真是有着令他们垂涎三尺的诱惑力啊!不然谁肯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迁往异地呢?所以,一股股人流冲出了狭窄的山海关,人流中形形色色,有农民、手艺人、商人、跑江湖的、碰运气的、想发财的……当然也不乏随波逐流以及漫无目的的漂泊者。

这一批批的人走出山海关之后,就分散到了广阔的东北各地,是投亲靠友还是自闯天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命运对这些人自有安排。

无论是大千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人存在,满足七情六欲的种种设施必然应运而生。

自从人类有意无意地跨入了所谓的文明时代,还没听说过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将七情六欲连根拔掉过。

过去,大多数人还不清楚上层建筑是以经济基础为前提的理论时,人的本能决不会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平乏无味的日子。

社会嘛,总得包罗万象,不管是明的暗的,黑的白的,合法的非法的,只要存在,就都有存在的根据,存在的价值。所以,总得有些个让人向往、渴望而又能求之欲得的去处。这样才能标榜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当然这也符合一些当权者的意愿,至少能满足他们那不宜外露的虚荣心和成就感。

在那样一个军阀称雄夺权争霸的历史条件下——人欲、物欲、权欲之间相互杂交,于是生下了个社会的怪胎儿——沈阳北席场。

人们知晓北市场的名气绝非那里有什么出奇的名胜古迹,只有坐落在皇寺大街东面,人们通称为喇嘛庙(莲花实胜寺)和全国唯一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有些名气。而位于皇寺大街北边不过几百步之遥的沈阳总站(沈阳北站),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类人提供了便利。你想想看,有这样一个庞大的运输机器设在这儿,北市场若是不出名,那不反倒奇怪了吗?

要论人杰地灵那就更谈不到了,从来没见书上记载过或听说过北市场出过名声显赫的人物,即使有过历史人物,也是来自他乡异地、转瞬即逝之过客,略显过一点辉煌又像流星似的销声匿迹了。

日伪时期,特务机关在皇寺大街路南的福安里破获了中共满洲省委的大案曾经轰动过一阵子。除此之外,那些老实巴交、安分守己的百姓决不会奢望有什么真正的英雄出现。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饭吃,那些中国传统上的英雄,出现得再多,似乎跟他们手里的饭碗也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过,也不尽然。北市场产生过大偷(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小偷),产生过吃百家饭打百家人的枭雄,产生过专门靠女人养活吃软饭的“好汉”;相反,为国为民的英雄和有识之士从来不会土生土长在北市场这块方圆不过几里的地方。

北市场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这里商业繁华兴旺。几条南北走向的街道,酒楼饭店林立,商号茶肆鳞次栉比,就连一些宽不过丈余的胡同两侧,也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买卖和摊点。从清晨直到午夜,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总之,这里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所不包。冠冕堂皇,名匾高悬的一百多家妓院是北市场兴起与繁华的原动力,而暗娼、野妓、大炕……叫不出名堂的卖淫业无计其数,由此一批赌场、大烟馆也应运而生。

追溯北市场的历史,从它兴起的那天开始就是以这副尊容展现于世人面前的,老中国如此,伪满洲国如此,日本投降后的国民党时期,更有超越以前的气势。

正如当时流行于街头巷尾的顺口溜说的:“中央”来了三兴隆:大烟馆、赌钱场、“野鸡棚”。

这一特殊的地域滋生和养育了一大群地痞流氓、无赖之徒,自然也为地方官吏、宪兵、警察、腿子们提供了欺诈、勒索、受贿的便利条件,从而形成了一整套不成文的规则,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勾结、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直到拼个你死我活。这,就是北市场——为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人们提供的求生场所,也是那些社会沉渣施展歪才的人生大舞台。这里真不愧为东北地区名副其实的大杂巴地儿,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闹市区。

P1-3

后记

《发舒里胡同》是我继《朦胧烟花巷》之后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亦即旧时代关东沈阳老北市场三部曲之二。如果说第一部小说是以妓院为题材,折射出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百态众生相的话,那么这第二部小说则是地地道道的市井小民的生活写照。这些人数众多、求生方式各异的平头百姓,是促成沈阳北市场繁华的主体,也是关东地区市井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的下半期,即二战结束、新中国成立前夕。近百年来无休止的战乱,注定了广大平民百姓必然是统治者及其鹰犬们最残酷、最彻底、最无助的剥削对象。更不幸的是,关东地区被日本侵略者统治了十四年。几重压榨下善良淳朴的人民,食不果腹,朝不保夕,所以在市井中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求生方式和光怪陆离的病态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向以“官”本位且已根深蒂固的中国,对这类毫无地位可言的市井小民,当然是不屑一顾。难怪过去大量的文学作品,不是用华丽浮夸的辞藻歌颂帝王将相,便是以无病呻吟的柔情赞美才子佳人,进而又演化为形式多变如万花筒般的炫目外壳,可内容依然是苍白无力。

我的心愿是以拙笔将关东地区集民俗、文化于一地的沈阳北市场底层市民的生活再现出来,为文学百花园植入一棵小草,为引车卖浆者在文学天地挤出一小块微不足道的方寸之地。仅此而已。

本书在沈阳市委主要领导的关心卞,得以顺利出版。在此衷心感谢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先生。衷心感谢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及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有关领导。

衷心感谢二十多年来,一直热情支持我文学写作的张树荃、翟杰、马英、徐萍、李国杰、王吉有、高贵山、沈秉春、赵玉林、王平、张宝杰等同志。

衷心感谢张明桢、曾凡仲、陈立明、高鸿以及我亦师亦友的许言、赵杰、张富民、董梓本、王哲、迟进德、周国良等人的慷慨资助,才使得我衣食无忧,不再为谋生存而空耗光阴,有充足时间潜心创作。

本书献给所有帮助过我的平凡而善良的人们。

雅俗共赏乃是作者孜孜以求的目的。优劣成败,唯有读者予以评说。

2006年12月10日于沈阳陵西陋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发舒里胡同(北市场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虞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132657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