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一支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作协2006年度重点作品,也是湖南第一部荣膺“全国重点”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描写的是在湘阴县开展的“第一支书”工作。这一工作自2002年12月开始推行,即从县直机关选派干部到全县各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把“第一支书”写全、写深、写实,作者先后10多次到湘阴采访,跑遍了湘阴县大部分乡镇,采访座谈400多人次。该作品将农村改革、农民致富,干部作风转变及党员先进性教育、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命题有机结合,堪称一部探究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群英谱。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的是湖南省湘阴县自2002年12月开始推行的从县直机关选派干部到全县各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的创举。“第一支书”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这一制度在湖南湘阴实施四年多以来,已在当地取得显著成效,并在湖南岳阳、怀化、冷水江等二十多个市县推广,湖北、安徽、四川等十多个省市纷纷前来考察学习。“第一支书”制度已基本成为“三农”工作的一种新模式、新机制。本书系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目录

1.第三个狂欢日

2.中国农村问题的一只螃蟹

3.冬天里的一把火

4.湖洲局的三驾马车

5.老赵组长说事

6.文明星火

7.“月湾改编”

8.女第一支书段雅

9.肖支书变脸记

10.锦上添花楠竹村

11.迎春花开

12.老支书的新追求

13.潮起春天

14.感动与遗憾(代后记)

附录:新闻背景与高端关注

试读章节

我当个县长助理,那时,人家为了把你叫得高兴,不叫助理,叫县长。

听到这叫声,我不知怎么冒出这样的想法,“我这是何苦呢?”

我想,老赵这想法没有什么奇怪的。一个副县级老领导,在县里怎么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在县里,什么时候有哪个县太爷去坐这四面透风的中巴车?

后来呢?笔者问老赵。

后来习惯了。

习惯就自然了。

多自然的回答。

说事三:所在乡的第一支书们。

先说新林村的第一支书黎新明吧。

他是县广播局的老技工,50多岁了。这个老头可真是出了风头。从四川空运白鹅到湘阴。

全村人还没有一个坐过飞机,这白鹅竟坐上了。5000只,还是“团体票”,集体旅游。

真让农民开了眼界。

新林村有1800亩平垸行洪而成的水面。这里的农民原来就有在湘江边养鸭的传统。黎新明从网上查到四川白鹅个大、体重、繁殖快,效益是传统养鸭的几倍,他便帮助四户承包水面的养殖户联系引进。

为了避免长途运输给白鹅造成的伤亡,硬是让那5000只白鹅从四川坐飞机到长沙。

那是2003年初,第一支书到村里还只几个月。

到了2004年3月,白鹅就发展到了一万多只。

一天,县委书记和县长带领县委、县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领导下乡检查工作。站在湖堤上,看到湖面上这万多只白鹅,那“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场面真像一幅油画。

书记、县长当即奖励一万元,并要求沿湖沿江地区农民发展、推广。到现在,新林村的白鹅已发展到6万多只,沿江湖堤20华里,都是白花花的白鹅,像茫茫白雪一样壮观。

再给你说说高丰村的第一支书王勇。

他是环保局派下去的。这个41岁的年轻人有思想,有干劲。

他说,他是党和政府的使者,是农村和农民的儿子。做使者就要有一个好形象,做儿子就要拿出一片孝心。

他根据村里党员30岁以下的极少、女党员极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极少等“三个极少”的现实,先认真抓党支部建设,抓党员发展,抓党员带头致富。

他推行“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办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高丰村属湖区,农民有养麻鸭的传统。有一个叫刘景阳的农民,养鸭养了几十年,但规模一直不大,仅一二千只。

王勇通过调查了解和市场分析,帮助成立了高丰村麻鸭养殖协会,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四统一”。只两年时间,养鸭户发展到30户。种鸭场每年孵化的小鸭20多万只。

还有,高丰村外出打工的多,有500多人。农民外出打工过去都是靠打工者“传、帮、带”,不但有盲目性,而且农民由于缺少文化、缺少技术,往往工钱低,甚至工资没有保障。

王勇就帮助村里成立了高丰村劳务输出联合协会。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联合会,真了不起。

协会由村支书、村主任兼会长。在湘阴,不少村实行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他们与益阳市技工学校联合培训外出打工的农民。

为什么和益阳市的学校联合?笔者好奇地问。

因为高丰靠近益阳,比湘阴近一些。

这“由(湘)阴变(益)阳”,由远择近,不难看出湘阴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只要有益于农民的事,谁管,谁做都行。

这里有的是:只尽责,不争权,不争利。

高丰村还在打工者比较集中的深圳、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设立分会。高丰的农民在这些城市有事可找协会,要去这些城市打工也通过协会介绍。

一个高中毕业的农民工戏称,这些协会为高丰村驻某某城市大使馆。

高丰村驻某某城市大使馆,真让人心旷神怡的称呼。

联合会成立后,打工的人由500多人,增加到了1300多人。

还有新堤村的第一支书戴雄,还有……

老赵说起“麾下”的第一支书,话闸子像决了堤一样,无法控制。那种兴奋,那种赞美,令听者都跟着热血沸腾。

还是说说你自己吧。笔者打断了他的兴致。

没什么说的。硬要说,有件事我是刻骨铭心的。

说事四:快乐的中风住院。

中风住院,还快乐?笔者睁大了眼睛。

那是2004年6月底,我在乡下患急性肠炎住院了。住了一星期,刚出院两天,我便又回到乡里。到乡上第二天,正在乡水管会研究抗洪的事,突然脑中风。之后,我被送到长沙,在湘雅医院附二医院14病室,一住了两个月。(P58-60)

序言

《第一支书》,是文杰同志继《戴碧蓉》之后又一部主旋律的长篇报告文学力作,从采访到创作完成,前后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是文杰同志的呕心沥血之作。这部反映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著作是湖南省第一部得到中国作协重点扶持的报告文学,书内书外,意义都非常重大。

《第一支书》记录的是湖南省湘阴县自2002年12月开始推行的、从县直机关选派干部到全县各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的创举。“第一支书”制度是湘阴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这一制度在湘阴实施四年多以来,已在当地取得显著成绩,并在湖南岳阳、怀化、冷水江等二十多个市县推广,湖北、安徽、四川等十多个省市纷纷前来考察学习。“第一支书”制度已基本成为“三农”工作的一种新模式,新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这是三年来中央连续下发的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对照其中有关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我们不禁欣喜地发现,“第一支书”的做法,不仅贯彻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建设的精神,也完全符合党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基于这个大时代背景,《第一支书》应运而生了。文杰同志在创作之前就向我汇报过这个选题,我非常赞同。今天,书稿已就,我认真地读完了全书,掩卷而思,感动不已。

我感动于《第一支书》一书将农村改革、农民致富、干部作风转变、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命题有机结合在一起,纵横捭阖,融时代性、前瞻性、艺术性、政治性为一体,不但生动展示了湘阴推行第一支书工作这一伟大创举,真实再现了湖南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历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更思辨论述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说,《第一支书》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市、县、乡、村干部非常值得一读的有价值的好书。

我更为文杰同志敏锐的洞察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他身上肩有的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所感动。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强调,作家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深刻体验人民前进的准确信号,敏锐发现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只有与时代同步,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学作品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文杰同志就是这样做的。《戴碧蓉》一书在这个偶像缺失的年代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精神榜样;《第一支书》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农村建设的壮丽画卷。

文杰同志担任株洲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还担任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的客座教授,工作、科研任务非常艰巨,闲暇之余还能执笔当一名人民作家,实属不易,也让人敬佩。我期待文杰同志今后有更多更好的主旋律作品问世。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

后记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儿时从地瓜干(我老家湖南浏阳叫红薯丝)翻寻几乎看不见的白米饭,只有过年过节才能闻到肉香的记忆深深刻在脑海中。而今党和政府一系列富民惠农政策,不仅使我生活的城市变得如花似锦,也让我魂牵梦绕的农村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然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还是落后甚至贫穷的。所以,对农村,对农民,对农业,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我有太多太多的眷恋,太重太重的责任感。

当从新闻媒体中突然看到湘阴县推行村第一支部书记制度的报道后,我眼前一亮:村第一支部书记!机关干部到村里任第一支部书记!这制度一定错不了!当即,我便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搜寻资料,了解情况,联系采访,申报选题。整个过程都浸淫着亢奋。

我多次走进湘阴,找机关干部谈心得,与第一支书说体会,看湘阴农村的巨变,听湘阴农民的感激,从骨子里,我惊诧于中共湘阴县委、湘阴县人民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有如此敏锐的思考,有如此创新的践行。湘阴的第一支书制度,湘阴实施第一支书制度的成效,书中都已说了,这里不再赘述。一句话,太多太多的感动,太大太大的成绩。

对《第一支书》,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湖南文艺出版社,湖南工业大学,岳阳市委、市政府,湘阴县委、县政府,湘阴县第一支书办、湘阴县委组织部,株洲市委、市政府,株洲市委宣传部,株洲市文联等给予的关注、重视、支持,使我受宠若惊。这一切,本应是我创作的不竭动力,我也理应努力把第一支书制度好好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掩卷而思,我没有做到,书稿没能达到大家所期望的高度、深度。这是我永远的遗憾。

遗憾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我水平有限,笔力不够,加上作为一个单位的负责人,锁事缠身,不能静下心、闲下来去潜心创作。二是在创作过程中,碰到了一个我无力解决的问题。作为第一支书制度决策主人公的县委主要领导,基于种种考虑,坚决不同意把其作为该书的主线来写。第一支书制度的出台,是一个非常超前、非常创新的事情,第一支书制度的实施,是一个非常艰难(这种艰难是非常值得写的)的事情,作为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其职位所肩负的东西本来就够分量了,更莫说湘阴的第一支书制度、工作。这条主线没有了,那些艰难,那些曲折也没有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第一支书》似乎缺少了很多东西,大家想看到,我也想写,即使原稿中仅写了一点点,付梓时也不得不遗憾地全部删掉。

希望我的感动能传递给读者,希望我的遗憾留给读者的不再是遗憾,而是思考。

2007年初春于碧玉花园山风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一支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文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39125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50
17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