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内容
编辑推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对付这些奸诈之人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决不让自己变得奸诈,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观察,摸清门道,让奸诈之人自己露出狐狸尾巴……本书共分十一章,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奸诈之人,及其所做的奸诈之事,帮大家认清奸诈之人的嘴脸,给大家带来做人方面的启迪。

内容推荐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大奸之人,像赵高、秦桧、魏忠贤之流,他们有的骗国、有的卖国,有的试图窃取权位。小奸之人,像李连英之辈,为了一己的私利,说说谎,骗骗人,打打小报告。

然而,奸诈之人善于撒谎,善于伪装,为了学会和掌握卑鄙的伎俩和聪慧的技能,奸诈之人几乎把自己训练的无所不能。他们察言观色。预先领会;他们处世圆滑,见风使舵;他们一箭双雕、孤注一掷;他们用谎言让所有的人都相信自己,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心、最诚信的人,然后以小利套取大利,以公利满足私利,以“显利”掩盖“隐利”……

本书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向大家展东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奸诈之人,及其所做的奸诈之事。希望它能帮大家认清奸诈之人的嘴脸,给大家带来做人方面的启迪。

目录

第一章 奸邪小人无所不用其极

1.奸诈之人善于钻空子/2

2.奸人善用裙带关系/5

3.诬陷别人是小人的拿手好戏/9

4.不可低估小人的实力/13

5.小人会为自己的丑行找到借口 /16

6.玩弄阴谋是小人惯用的伎俩/19

7.专权的奸臣总是想方设法铲除隐患/22

8.奸诈之人善于伪装成好人/25

9.阴谋的设局者善于耍阴谋/30

第二章 嬉笑怒骂之问暗藏诡诈

10.嬉笑怒骂之间也能驭人/36

11.坦诚与权诈互为补充/39

12.随机改变自己的对应之策/42

13.触动对方的自尊心/45

14.巧妙地激起对方的羞耻之心/48

15.瞒天过海,骗过对手的“法眼” /52

16.运用智谋诈死诱敌/55

17.请将不如激将/58

18.用激将法让别人情绪失控/6 1

19.运用智慧,虽死犹活/64

第三章 伪君子令人防不胜防

2 0.不防“好人”招致杀身祸/6 8

21.“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72

22.不可轻信“救命稻草” /77

23.逢迎谄媚之人不得不防/8 l

24.谨防过河拆桥的小人/84

25.小人以谤人为能,以防人谤言为要/87

26.抓人把柄是奸诈小人的拿手好戏/90

第四章 阿谀奉承是一种诈骗

27.好谀者没有好下场/94

28.醉心恭维必然要付出代价/97

29.阿谀奉承者靠不住/102

30.阿谀逢迎者是为了谋私利/105

31.不要把投你所好者当知己/108

32.投其所好,达成自己的目的/11 2

33.奸诈小人善于拍马/115

34.奸诈之人不计毁誉/117

35.奸诈者是品行恶劣和阴谋诡计的结合/120

第五章 笑里藏刀,热情背后藏的是阴谋

36.热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阴谋/124

37.提防接近权力中心的小人/126

38.要谨防阴险之人过河拆桥/129

39.移花接木,放长线钓大鱼/132

40.披着仁慈的外衣,做着虚伪的勾当/135

41.为达到目的,小人常陷害别人/138

42.说话要循循善诱/142

43.披着君子外衣的小人最可怕/145

44.小人会想尽办法迫使君子放弃操守/148

45.奸诈小人只能显赫一时/151

46.奸诈小人隐藏着祸心/154

第六章 借力而行,绝不孤军奋战

47.实力不强就不要逞勇逞强/158

48.不要被奸邪之人所利用/161

49.既奸又诈:把祸患转移给别人/164

50.借尸还魂,以便东山再起/167

51.偷梁换柱:硬起黑心肠蒙蔽作假/171

52.巧借他人之力,缓解自身的燃眉之急/174

53.把侮辱变成荣耀寻求转机/177

第七章 用问行事,隐藏真实企图

54.挑起对手的矛盾然后各个击破/1 80

55.试探性地采取攻势/182

56.拆散对手内部稳固的联系/185

57.把敌方的间谍为我所用/187

58.抓住人性的弱点做文章/190

59.巧妙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194

60.坐收渔翁之利/197

61.晓之以理,动之以利/200

62.不要被假相所迷惑/203

63.给敌人的间谍一个假情报/206

第八章 韬光养晦,忍小谋大

64.弱者并非弱,强者亦非强/210

65.把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214

66.忍小是为了谋大/217

67.身处逆境,忍辱负重/220

68.认清局势,委曲求全/222

69.为保存实力,暂时甘居人下/224

70.为长远做打算/227

71.忍他人不能忍/232

第九章 欲擒故纵,巧妙设局

7 2.奸诈之人深谙“藏心”之术/2 3 6

7 3.不断为“取”创造有利的条件/2 39

7 4.故意绕开欲“取”之物/242

75.让情感攻势发挥威力/245

76.先给对手一点好处/248

77.让对方自己领悟/252

78.抓住对方的要害,反客为主/254

第十章 虚虚实实,诡秘莫测

79.壮起胆子以静制动/258

80.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26 1

8 1.用假幌子使对方无从辨认/265

82.明修栈道,暗渡陈仓/268

83.多次使诈可迷惑对方/272

84.不要照本宣科/275

85.示弱骄敌,轻松战胜骄兵/278

86.以退为进,避开锋芒/280

第十一章 杂谋杂智,见仁见智

87.扰乱对方的思维,趁机混水摸鱼/284

88.情急之下往往会“狗急跳墙” /288

89.打动对方与自己合作/29l

90.求之于势,不择于人/293

91.制造笑料引发对方思考/295

92.利用混乱局面,转移别人的注意力/298

93.在竞争之外多下工夫/301

94.运用“演戏”,“指桑骂槐”/303

95.为自己的失言巧打圆场/306

试读章节

奸诈之人善于钻空子

奸诈之人总想着如何算计别人,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机会,钻别人的空子,然后制造事端,乱中投机取巧。他们善于拍马,懂得投其所好,因而往往能得意一时。

在封建社会,“万岁”是皇帝的专有称谓,有时王公贵族被称为“千岁”,如果一个人能被称为仅次于皇帝的“九千岁”,那么可见这个人的地位与权势。中国古代史上,作为一个太监,能被称为“九千岁”,恐怕只有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贤一人。

魏忠贤原本只是一个无赖,为了逃脱欠下的赌债而自阉入宫做了太监。魏忠贤一个大字也不认识,可以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盲,但他见识广,记性好,尤善是善长逢迎拍马之术。从性格上说,魏忠贤阴险、毒辣、残忍。

客氏是皇长孙朱由校的乳母,其人荒淫而狠毒。她知道朱由校是未来的皇帝,所以照顾朱由校很尽心。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子停奶后,做乳母的应当离开皇宫。当朱由校停奶后,客氏却继续留在了宫中,因为朱由校过于依赖客氏。朱由校的生母去世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客氏甚至取代了朱由校生母的角色。

在明宫中,宦官与宫女可以结成假夫妻,这种行为被称“对食”,魏忠贤就与客氏结成了“对食”。明熹宗(即朱由校)即位后,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目不识丁的魏忠贤也因此而一跃成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与客氏二人沆瀣一气,横行无忌,共同把持宫中大政。

明熹宗这个人喜欢运动,爱好骑马、泛舟和演练。魏忠贤便投其所好,从全国各地精选了大批上等的好马供明熹宗骑乘,皇宫差不多成了跑马场。魏忠贤还常带明熹宗到北海泛舟,在泛舟的时候,魏忠贤有时还与客氏充当船夫。魏忠贤还挑选甲士万余人在宫中列阵,就连宫女与宦官也都加入阵中,早晚操练,号称“内操”。明熹宗就像将军指挥士兵打斗一样进行指挥,玩得很开心。

明熹宗善于木工制作和土木工程,所以经常在宫中从事这类工作。魏忠贤深知皇帝的秉性,所以他专挑皇帝专注于木工活时来请示事情,皇帝总是不耐烦地把决定权交给魏忠贤,这正中了魏忠贤的下怀,因为他可以为所欲为了。在明熹宗的纵容下,掌握大权的魏忠贤忘乎所以,飞扬跋扈,他每次出宫都浩浩荡荡,声势浩大,官绅士人则跪在道路两旁,高呼“九千岁”。

东林党人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一个政治集团,他们反对矿监、税监的掠夺,主张广开言路,实行改良。明熹宗执政初期,东林党人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魏忠贤为了达到操纵政局的目的,想把东林党人赶尽杀绝。他首先指使亲信制造了“汪文言案”,企图借此罗织罪名,陷害东林党人。时任御史的东林巨子杨琏上奏,参魏忠贤为害朝廷的“二十四条大罪”,其奏章条条有据,义正词严。但由于明熹宗深受魏忠贤与客氏迷惑,不仅没有谴责魏忠贤,反而指责杨琏捕风捉影,大胆妄言。

明熹宗的纵容助长了魏忠贤的嚣张气焰,他首先逼迫三朝元老叶向高离朝,然后便开始疯狂地迫害东林党人。杨琏、左光斗及给事中魏大中等都遭酷刑而死。魏忠贤的爪牙们把反对者都列入东林党人的名单,加以迫害,甚至连贬官在外或罢官在家的东林党人也不放过。

由于魏忠贤权倾朝野,一批无赖投机之人竟纷纷投其门下,甚至争当其干儿或义孙。礼部尚书顾秉谦,年龄比魏忠贤大很多,带着儿子叩见魏忠贤,连称自己的胡子都白了,直接做魏忠贤的儿子不合适,但魏忠贤可以把他的儿子收为义孙。大学士魏广微,因与魏忠贤同姓,自认是魏忠贤的侄儿,得到了魏忠贤的信任,后来他想提拔或罢黜哪位官吏,魏忠贤都一律照准。魏忠贤的干儿义孙们为虎作伥,无恶不作,充当了魏忠贤迫害反对者的走狗。

一些无耻之徒还想出了为魏忠贤立生祠、塑雕像等无耻的招数,来讨好魏忠贤。浙江巡抚潘汝桢在西湖边为魏忠贤建立生祠,其规模超过了岳飞庙与关公庙。其后,各地都抚大吏,甚至一般商人、无赖都纷起仿效,还请皇帝为他们建立的魏忠贤生祠赐名。这些人对魏忠贤的泥胎五拜三稽首,高呼“九千岁”。一时间,对魏忠贤的歌颂之声不绝于耳,大江南北,一片乌烟瘴气。这些人为了表示对魏忠贤的尊敬,不再称呼他的名字,而称“厂臣”。如大学士代皇帝所批奏折上也写“朕与厂臣”,可见当时阉党魏忠贤的气焰何其嚣张。

魏忠贤还贪天之功为己功。当时努尔哈赤崛起于东北,明将袁崇焕率军取得了宁远大捷后,魏忠贤与满朝文武反而加官晋爵。

公元1627年,年仅23岁的明熹宗因纵于声色而病死,魏忠贤一下子失去了靠山。

对于魏忠贤与客氏的专权,崇祯帝早就心怀不满,因而他一上台便寻找机会除掉这两个祸害。最终,魏忠贤被碎尸万段,客氏也被乱棒打死。P2-4

序言

提起“奸”与“诈”,人们的大脑中往往会出现戏剧脸谱中白脸奸臣的形象。事实上,真正的奸诈之徒所耍的手段绝对不是普通人一眼就能看穿的。有句话说得好:“能被人看穿的,就不能称为奸诈了。”所以,在奸诈之人那里,真正的奸是一种技术,是他们圆滑处事的防弹衣。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奸诈也是有等级之分的。

大奸之人,像赵高、秦桧、魏忠贤之流,他们有的骗国,有的卖国,有的试图窃取权位,而且能做得天衣无缝,很少会被当事人察觉。所以,就有了“大奸似忠”一说。

小奸之人,像李莲英之辈,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说说谎,骗骗人,打打小报告。所以,就有了“小奸伪善”之说。

大家熟知的三国,奸雄林立,无论是大奸大恶之人,还是受私利驱使的小奸鼠辈,几乎随处可见。这些我们可以从三国故事里管窥一斑。

奸诈之人善于撒谎。撒谎容易,要让人信服,且不被揭穿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奸诈之人往往有超强的记忆力,有临场不变的定力,有一唱三和的多维思想。这些是他们撒谎的必备素质。除此之外,在谎言被揭穿后,他们还有更多的圆谎能力。因为他们知道,要想让奸诈发挥出来,不会撒谎是万万不行的。

奸诈之人舍得用孩子去套狼。也就是说,奸诈之人使手段,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空手套白狼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然,敢这么做的奸诈之徒,都有万一这样的付出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否则,其奸诈只能在生活中溜溜须,拍拍马,得点小恩惠。要知道,奸诈之徒在算计别人的时候,别人往往也在算计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事时有发生。

奸诈之人善于伪装。藏得住,更要守得住,这个就难了。人最容易自己出卖自己。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不知不觉中机密就会被泄漏。奸诈之人为了不让别人看到其奸诈,必须把自己的心事压得很深很深。需要哭的时候,心里笑着,他们也会迫使自己泪如泉涌;需要笑的时候,即使心里在流血,他们也会面带春风。

奸诈之人博古通今。为了学会和掌握卑鄙的伎俩和聪慧的技能,奸诈之人几乎把自己训练的无所不能。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能察言观色、预先领会,懂得见风使舵;他们处世圆滑,有很强的防患意识,而且知道做什么事、怎么做,对自己有利;他们有高瞻远瞩、一箭双雕、孤注一掷的精神,让人觉得他们无坚不摧,却又刀枪不入;他们能让所有的人都相信自己,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心、最诚信的人,然后以小利套取大利,以公利满足私利,以“显利”掩盖“隐利”……

所以,要对付这些奸诈之人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决不让自己变得奸诈,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观察,摸清门道,让奸诈之人自己露出狐狸尾巴……

为了使大家对奸诈之人有更深的了解,我们特意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一书。本书共分十一章,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奸诈之人,及其所做的奸诈之事,希望能帮大家认清奸诈之人的嘴脸。

奸邪之人虽能因阴谋诡计而得逞,但亦会因其为人所不耻而败落。他们的恶名纵然能隐瞒一时,却终不能逃过正义的惩罚和历史的审判。

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来做人做事方面的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史上的奸与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慧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档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67496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20.9
丛书名
印张 2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