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了民国初年北洋派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政局内幕、重大政治事件的发展线索及其起因等,翔实扼要。据作者自云,其多年从事记者工作,耳闻目睹北洋政局之风云变幻,并与政界人物多有往来。
本书目前已很少流传,国内各大图书馆多不见有馆藏,现整理刊出。
图书 | 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直皖秘史/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记述了民国初年北洋派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政局内幕、重大政治事件的发展线索及其起因等,翔实扼要。据作者自云,其多年从事记者工作,耳闻目睹北洋政局之风云变幻,并与政界人物多有往来。 本书目前已很少流传,国内各大图书馆多不见有馆藏,现整理刊出。 内容推荐 《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记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政局内幕、重大事件的发展线索及其起因等,翔实扼要。 《直皖秘史》记述北洋军阀的由来和发展、北洋派如何分裂为直系和皖系,以及直皖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作者张一麐熟悉劫北京政坛,了解北洋军阀的内幕,所记皆是自己所见所闻,参考价值较大。 目录 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 整理说明 第一章 北洋派之起源 一 北洋派之语源 二 北洋练兵之动机 第二章 北洋军人之特性与袁世凯之野心 第三章 北洋势力扩张与辛亥癸丑革命之关系 一 段祺瑞请愿共和,黎元洪倡军民分治 二 黎元洪被诱人京幽禁瀛台 三 武汉革命势力之削减 四 蔡锷北上与收复湘、川 第四章 袁世凯殁后之北京政局 一 北洋分裂之原因 二 汤、梁阴谋解散国会 第五章 徐州会议与十年内乱之关系 一 袁崩黎继段操实权 二 府院之争 第六章 段冯、段徐暗斗与北洋派分裂 一 联带负责之表里 二 参院议长之豹变 三 讨伐刘、林之受挫 四 奉军人关后之徐树铮 五 徐树铮为分裂之导火线 六 徐、段龃龉 七 收复外蒙 八 皖、直之战 九 直皖战争后之安福派 第七章 直奉战争后之三角同盟 一 第一次奉、直之战 二 黎元洪复位 三 吴佩孚不懂政略 四 粤、奉、段大结合 第八章 卢永祥讨曹之失败 一 奉军加入迟延之原因 二 冯玉祥回师北京之衍期 三 徐树铮倒卢阴谋 四 孙中山北上 第九章 同盟讨曹后之政局变化 一 冯张暗斗与吴佩孚再起 二 北京成为无政府状态 第十章 北洋军人误学袁世凯之总失败 一 失败于阴贼险狠 二 徐实误段 三 曹锟不满段祺瑞之始末 四 孙传芳以投机成名 五 奉张乃北洋旁枝 第十一章 北洋派二流军人 第十二章 北洋文治派之概观 一 徐世昌领袖之官僚 二 依附北洋之各政团 第十三章 结论 直皖秘史 整理说明 提要 第一章 直皖两派之原始 第二章 直皖两派之地盘 第三章 直皖两派之兵力 第四章 直皖两派之人物 第五章 直皖两派之交恶 第六章 直皖两派之开衅 第七章 直皖两派之战争 第八章 直皖两派之文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直皖秘史/近代史料笔记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虬//张一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541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6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8.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