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法学”的期刊,书中具体收录了:《无我茶与无我法》、《和谐社会与诉讼调解》、《显隐之间:现代中国的新法家》、《寻求法律的精神家园》、《对生命权的思考》、《“黄牛”的生存空间》、《悲观与乐观之间:陈凯歌和黄健中的法门》等文章。
| 图书 | 法学家茶座(2007.3第15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法学”的期刊,书中具体收录了:《无我茶与无我法》、《和谐社会与诉讼调解》、《显隐之间:现代中国的新法家》、《寻求法律的精神家园》、《对生命权的思考》、《“黄牛”的生存空间》、《悲观与乐观之间:陈凯歌和黄健中的法门》等文章。 目录 【卷首语】 无我茶与无我法 【法治漫谈】 法治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治为什么有力量:《法治在线》之非 和谐社会与诉讼调解 吉登斯的“阶级关系结构化”与中国的“阶级关系定型化” 以孩子的名义 【法学札记】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我的大学 显隐之间:现代中国的新法家 公法是复杂形式的政治话语——年上学期公法与政治理论课程开讲词 寻求法律的精神家园 【法苑随笔】 宪政的风水 谁喜欢诉讼? 律师与天平 对生命权的思考 【茶客论剑】 市场博弈还是法律博弈 【身边法事】 “黄牛”的生存空间 城市“狗患”的背后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为什么人们对“杀人狂魔”充满同情? 【名家访谈】 一位法学教授的人生起伏——马克昌教授访谈录 陈纺开放与反思:研究生教育方法谈 【名师剪影】香港法律年度开启典礼见闻 她温暖了—个法学家的后半生——记何华辉与赵宗荃 【史海钩沉】 “三刺”与德治 “从快”吉尼斯 【域外法制】 在南半球感受和谐 水门事件中的“军事政变”风波 【聊斋闲话】 悲观与乐观之间:陈凯歌和黄健中的法门 道歉 “名”议 一位交通厅长的“离岗寄语” “七出三不去”之数字化解释 【书城夜话】 在社会转型期应重视新闻传播的功能 坚持和坚守——读谭金土法治文学作品有感 【何博士信箱】 读者来信一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学家茶座(2007.3第15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士宝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904256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0 |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33 |
| 宽 | 171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