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上下篇用不同人称的叙述手法,主要目的是想表现一个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在不断的社会磨练中,“我”开始试着跳出自我,以社会人的身份多角度地审视自己,试着换位思考,试着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整个世界!这只是无数留学故事中的一个,愿读者站在作者的肩上,能够用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出国留学,审视生活!
图书 | 不一样的天堂(附光盘游学英国纪实)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上下篇用不同人称的叙述手法,主要目的是想表现一个年轻人的心路历程:在不断的社会磨练中,“我”开始试着跳出自我,以社会人的身份多角度地审视自己,试着换位思考,试着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整个世界!这只是无数留学故事中的一个,愿读者站在作者的肩上,能够用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出国留学,审视生活!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叙述在英国别样留学新路历程的书,出发点是写给作者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希望这本书给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在上篇用第一人称“我”而下篇则用第三人称“马澄晔”,这种叙述方法,是源于华人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灵山》,作者借鉴了里面两个人称的叙述手法,而后作了一些创新。 目录 上篇 第一季初到英国>>>>3 第二季离开伦敦>>>>26 第三季真正历练>>>>47 下篇 第四季渐渐适应>>>>79 第五季永远不完美>>>102 第六季梦幻天堂>>>>124 试读章节 第一天大概熟悉了一下环境,学会了一些最简单的东西,比如收拾桌子,铺桌布,听到铃声从厨房把饭菜拿给客人。我是第一次在那里见到,厨房竟然是在地下室。那天下班之前,我平生第一次被分配去拖地和洗厕所。 我第三次去工作,便是中国新年,唐人街人山人海,每一家餐馆都像沸腾了似的。金狮和银狮在餐馆外来回的舞着,客人不断地涌进来。我和一个马来西亚的大姐在位于地下室的餐厅里忙得不可开交。她好像对我很不满意,因为我连什么是7UP都不知道,而且我还不会说广东话。其实7UP是一种雪碧一样的碳酸饮料,我是后来才知道的。至于广东话,我当时用的是半吊子绍兴话来代替,看来大家都听不懂。 那老板娘真厉害,她把客人吃剩下的年糕都藏起来,留着自己吃。我看着,觉得这老板娘真抠到了极点。 那一天,从早上10点到晚上12点,一刻没停。回到住处已是凌晨两点,我倒头便睡。接下去整一个星期,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肩膀、腰、腿又痛又酸。 后来我又零零散散做了几个半天,直到新年过后的一个星期天,我坐了两个小时巴士到唐人街去上班,到了餐馆之后老板娘毫无信用地说不请人了,你回去吧!她叫餐厅经理凯文转交我150英镑。我虽然心里很不开心,但是看着这150英镑,心里也就舒服多了,因为这是我在英国赚到的第一笔钱。 我离开“新生”,去“皇龙轩”等李富通一起回家。在回家巴士上,李富通告诉我他不去读书了,他说他其实没钱,来英国时只有三千英镑,连这三千镑钱也是跟朋友借的。他来这里早就打算好了,打两年工,然后再去读书,但他抱怨“皇龙轩”的工作只是临时工,工资低,没有保障,他想去另找一份工作。 尽管我来英国时是带了学费和生活费的,但是,面对高得惊人的学费和生活开支,我不得不去再找别的工作,否则半年后我交了研究生学费之后,可能接下去的生活费就没有了。 李富通的英语口语实在不行,尽管他也是通过了国内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可是每次我和他出去买东西,看着他说英语的样子和发音,我都会在一边为他着急,真希望他用中文告诉我他想说什么,然后让我来为他免费翻译。他也知道这一点,但脸皮很厚,而且还很执着,每次都要自己结结巴巴和英国人说上半天,外加各种手势。不过,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最后决定在中餐馆找工作,而我则自以为英语还不错,一心要去西餐馆试试运气。 我花了三个星期,每天坐着巴士出去,每看到路边的麦当劳和肯德基就像黑夜里看到了曙光一样,于是赶紧下车,走到餐厅里面谦虚的要求一张工作申请表,填写完毕,恭恭敬敬地递上,然后走出餐厅,去车站等下一辆巴士,继续去寻找希望。 三个礼拜过去了,我几乎走遍了整个东伦敦和东南伦敦,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有一个星期六,我被一个叫Costa的小咖啡厅经理叫去,在最忙的星期六中午为他工作了三个小时,后来那经理告诉我还有一个女孩也要来试一下,我可以先回去了,然后他很“友好”的只给了我一杯热巧克力。我当时莫名其妙,后来才渐渐发现好像是被他耍了,白白为他干活了。不过后来想想,一个人出门在外,这种事情也实在难免。 李富通走运,又找到了一份在英国人那里打字的工作,可是时间少得可怜,一周没几个小时,算上在唐人街的临时工,两份工作加起来的工资还不够生活费,哪有可能攒钱读书? 一天,李富通听说南伦敦那里有个小唐人街,那里可能可以找到工作时间长一点的工作,他跟我说了,我说我也想到那里去碰碰运气,于是两人携手同进。 所谓的小唐人街,那里其实也没几家中餐馆,不过每一家装修得都不错。因为那里是富人区,消费者一般都比较有钱。 李富通披着一件黑色风衣一样的大褂,每走进一家中餐馆,就用他那动听的广东话与里面的人交谈,然后很快被告知目前不需要人,接着他退出,看着我,摇摇头。 而我,那就更好办,那里是富人区,没有麦当劳和肯德基,所以我也省事儿不少,干脆就跟着李富通走。 一天下来无果,我们饿着肚子在路上瞎走,来到一个极大的公园。 风很大,公园里面整齐的种满了一排排大树,有人从我们身旁跑时,那是在锻炼身体,也有人牵着条狗和朋友散步聊天。 看了看公园边上的介绍,我们知道再往里面走,那就是女王的住处了。朝公园里面望去,看不到底。 一旁有个水池,有几只天鹅和野鸭,它们在那里寻找食物,可水池里像什么也没有,但它们还在不停的寻找着。喷泉的水依旧哗哗的流淌着,水草都枯萎了,有很多去年的叶子还零零落落的倒在那里。 P18-19 序言 读者的一封信 嗨!老马! 看完了你写的书,首先要说声感谢,感谢你让我体会到另外一种别样的人生。留学,游学,让我也飞越重洋去体验了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爱情婚姻,不同的异域风情,不一样的风景、天空、海洋、微风,也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一个古老的国度里。国度里有古老的建筑,有些灰暗,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亘古悠长的传说,飞翔于天宇中的鸽子,还有苏格兰人惨白的皮肤,还有多变的气候,这一切都是别样的!也仿佛自己穿梭于不同的劳心劳力的工作中,焦头烂额、疲惫不堪,但却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自己;又像是亲眼看到了阿尔伯特的巨型雕像,惊诧于他的威严,艳羡着他和维多利亚的爱情佳话;又好像亲自到了英国各式各样的酒吧,看到了那些买醉的年轻人站在台上发泄的飞舞着的狂浪的心,也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文化下的生活。 自从我第一次看了你的书,看到了书中描写你一个人孤单奋斗在英国,很多场景很多时候都会占据着我的大脑,从杭州到伊城,几千英里的距离,从一个无知少年再到今天满身沧桑,得经历了多少心痛、孤寂、折磨。游学中充斥着那么多的艰辛,掺拌着那么多不确定的爱情。三年不断用力追寻着心里的梦、更换着工作、思索着人生、幻想着虚无缥缈的爱情,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难忘的、心痛的、尴尬的、委屈的、甜美的过往,如今都已在你的眉宇间闪着光亮,你应该非常感谢这段时光吧?身上所透露出的质感还有味道都应该归功于英国那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你能在艰难困苦孤独时候的历练和修炼。 突然想起万芳的温格华悲伤一号……是在这个季节,拾起一片落叶,也是这个季节,心像断了的线,不想再要聚散圆缺——说再见在异国的夜。 最后当然要祝马兄能够踏踏实实在某一个城市落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窝,窝里面有一个很质感的女人,女人的怀里抱着一个质感的宝宝,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不再孤独。 刘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不一样的天堂(附光盘游学英国纪实)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澄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9539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