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管理的概念使独立的管理职能和普及的管理教育从此成为可能。最重要的是法约尔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贡献了14项管理原则和5项管理要素,成为后世管理实践和管理教育的基本逻辑。如今很多人认为现代管理中的大部分理论仍然是法约尔理论中某一部分的重新提出和补充。管理源自实践。作为企业的总经理法约尔关注的是整个组织如此广阔的视角使他最终提出——“管理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内容推荐

  大千世界几乎所有的领域,大的、小的、工业、商业、政治以及宗教,管理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且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此我想表述的是,到底如何让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我的论述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第二部分:管理的原则和要素  第三部分:个人观察和经验  第四部分:战争的教训  前两部分构成第一卷(即本书),它是根据l 908年在圣·艾蒂安举行的法国矿业协会50周年庆典时,我向学术研讨会递交的论文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第三和第四部分集结成第二卷,不久以后将面世。

目录

总  序 席酉民

推荐序一 包 政

推荐序二 陈春花

前  言

第一部分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第1章 管理的定义/3

技术职能/3

商业职能/4

金融职能/4

安全职能/5

财务职能/5

管理职能/5

第2章 构成企业员工价值的各种能力的相对重要性/7

大型工业企业中技术职能人员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相对重要性/9

各种类型工业企业领导人的必要能力的相对重要性/13

第3章 管理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5

第二部分 管理的原则和要素

第4章 管理的一般原则/21

劳动分工/22

权力与责任/23

纪律/24

统一指挥/26

统一领导/27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28

人员报酬/28

集中/34

等级链/35

秩序/37

公平/39

人员的稳定/40

创新精神/40

团结精神/41

第5章 管理的要素/44

计划/44

组织/56

指挥/99

协调/106

控制/110

附录 演讲/113

法约尔小传/120

试读章节

管理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我们已经认识到企业的各项活动包含6种必要职能的执行和实施,如果某一职能未被执行,企业可能会由此而倒闭,至少会因此而衰弱。所以不管哪种类型的公司,它的人员都应该能够完成这6种职能。

我们还看到,大型公司的高层员工最主要的能力就是管理能力。

因此我们确信,专门的技术教育无法满足公司的一般需要,即便那是一家工业企业。

然而,当人们理智地、尽其所能地传播和改良技术知识时,在我们的工业学校中却并没有为我们未来的领导者提供商业、金融、管理或者其他职能的知识。

管理甚至没有列入我们高等土木工程学校的教育规划中。原因何在?

人们不承认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吗?

不是的。假设在工人中间选工长,在工长中选车间主任,在下属员工中选经理,从来不是,或基本上不是根据技术能力来决定选拔的。当然,我们知道确实需要必要的技术能力,但是,事实上参选者的技术能力几乎是相同的,所以人们总是优先选择那些具备更好的仪表、更高的威望、更强的条理性、更强的组织及其他才能的人,这些才能全都是管理能力的一部分。

是否管理能力只能在业务实践中获得呢?

我非常明白这是人们能够想到的自圆其说。但事实上,这毫无价值。管理能力同技术能力一样,首先能在学校获得,其次可以在车间内获得。

在我们专业的学校中,缺少管理教育的真正原因是教育理论本身的缺乏。没有理论,就不可能有教育。然而,我们还没有一个经过大众探讨从而被确立认可的管理理论。

个人管理理论并不匮乏,我们缺少的是众所公认的理论。每个人都自认掌握了最好的方法,我们随处可见在这一思维方式下,国家、家庭、军队、工业中各种矛盾重重的实际工作方法。

在技术领域里,如果领导人违反了某些既定规则,他的威望则可能被质疑,而在管理领域里,领导人却可能无所顾忌地做些惹恼大家的事。

对所使用的方法,我们无法用方法本身来评判,但可以通过其结果来判断。可是结果常常很遥远,而且通常很难找到因果关系。

如果存在一种公认的理论,是经过大众经验认证的一套原则、规则、方法和程序,那情况自然不同。

原则并不缺乏,如果只需公布原则就能让它们流行开来的话,我们可能到处可以享用到最好的管理。谁不是上百次听人们宣传权威、纪律、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统一领导、协调力量、计划等重要原则的必要性啊?

应该知道宣传本身并不够。原则之辉,若灯塔之光,仅能为我们指引道路。一种原则,如无方法实践,即毫无成效。P15-16

序言

学习管理 感悟管理 演练管理 享受管理

如今,市场上经管类图书可以说琳琅满目、鱼龙混杂,时髦的名词和概念一浪接一浪滚滚而来,不断从一个新理念转到另一个新理念,传播给大众的管理概念和口号不断翻新,读者的阅读成本和选择成本不断上升。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时期,出版商有时提供给读者的不再是精神食粮,而是噪音和思维杂质,常常使希望阅读、学习和提升的管理者无所适从,找不到精神归依。任何一门学问,如果割断了与自身历史的联系,就只能成为一个临时的避难所,而不再是一座宏伟的城堡。

针对这种情况,机械工业出版社号召大家回归经典,阅读经典。并以身作则,出版了这套华章经典系列,分设3个子系—管理、金融投资和经济。

“华章经典·管理”系列第一批将推出泰勒、法约尔和福列特的作品,后续将会穿越现代管理丛林,收录巴纳德、马斯洛、列维特、明茨伯格、西蒙和马奇等各种流派的管理大师的作品。同时,也将收录少量对管理实践有过重要推动作用的实用管理方法。

作为管理研究战线的一员,我为此而感到高兴,也为受邀给该系列作序而感到荣幸!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迅速提升,特别是管理知识更是日新月异,丰富多彩。我们知道,大部分自然科学的原理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失效,但因管理的许多知识与环境和管理情境有关,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管理情境的变迁而失去价值。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管理经典系列的出版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坦率地讲,许多贴有流行标签的管理理论或方法,可能会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失去现实价值,但类似于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管理的知识也有其基本原理和经典理论,这些东西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失效;另外,正由于管理有许多与情境和人有关的理论、感悟、智慧的结晶、哲学的思考,反倒会随历史的积淀和经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和深化,绽放出更富历史感、更富真知的光彩。换句话说,不少创造经典的大师可能已经走了,但其思想和智慧还活着!不少浮华的流行概念和观点死了,但其背后的经典还闪闪发光!在这套管理经典系列里,我们可以追本溯源,也依然可以欣赏到对现代管理有着基础支撑作用的管理思想、智慧和理论。

观察丰富多彩的管理实践,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忙得焦头烂额,被事务困扰得痛苦不堪,结果事业做得还不好;有的企业家、管理者却显得轻松自如、潇洒飘逸、举重若轻,而且事业也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是什么使他们的行为大相径庭,结果天壤有别?一般的回答是能力差异。我不否认人和人之间的能力有差别,但更想强调能力背后的心态、思维方式、理念问题,即怎样看待管理?怎样面对问题?怎样定位人生?管理因与人有关,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竞争和博弈的环境下,因而管理永远都是复杂和富于挑战的活动。要做好管理,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除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许多素质和技能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的热情,即首先要热爱管理,将管理视为自己生存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去体验管理和享受管理。其次,管理永远与问题和挑战相伴。我经常讲,没有一个企业或单位没有问题,管理问题就像海边的礁石,企业运行状况良好时,问题被掩盖了;企业运行状况恶化时,所有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实际上涨潮时最容易解决问题,但此时也最容易忽视问题,等退潮时问题都出来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也过去了。面对管理问题,高手似乎总能抓住少数几个关键问题,显得举重若轻,大量小问题也会随着大问题的解决而消失。而低手却经常认认真真地面对所有问题,深陷于问题网中,结果耽误了大事。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战胜自我,征服一次管理难题,实际上不仅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若能这样看问题,迎接管理挑战就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成为一种愉悦的人生享受。因此,从管理现实中我们也能体会到,管理的有效性和真正驾驭需要管理知识、艺术、经验和智慧的综合运用。

高水平的管理有点像表演杂技,杂技演员高难度的技艺在常人看来很神奇,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实际上是建立在科学规律和演员根据自身特点及能力对其创造性的运用上。管理的神奇也主要体现在管理者根据自身特点、能力以及其组织和环境的情况,对基本管理原理的创造性应用上。

因为“管理是管理者的生活”,我经常劝告管理者要“享受管理”,而要想真正做到,除了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境界外,还需要领悟管理的真谛;而要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就需要学习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管理知识的来源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知识是通过自己亲身体验领悟而来,这样做过程太长;间接知识是通过学习或培训取得,这样过程较短,成效较快,两者相辅相成。

管理知识浩如烟海,管理技术和技能多如牛毛,而且随着时代和环境以及文化的变化,同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还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这就使管理知识的学习变得很难把握,许多人不知道看什么样的书,有的人看完书或听完课后的体会是当时明白了,也听懂了,但仍不知道怎样管理!实际上管理的学习同经济学、自然科学等一样,首先在于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论。管理面对的是实际的企业、组织和人,一般规律对他们有用,但他们往往也有独特性,这也使管理具有科学、艺术、实务、思想等多种属性,所以不能僵化地看待管理知识,在理解和运用管理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其使用对象的特殊性。其次,管理者手中能够应用的武器有两方面:科学的、带有普遍性的技术、方法,以及与人有关的随情况变化的涉及心理和行为的具有艺术特色的知识和经验。前者容易通过书本学习,后者则要通过实践或案例教学学习和体会。再次,管理重在明确目标以及其后围绕目标选择最佳或最满意的路径,而完成这一任务除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外,最基本的是要学会和善用成本效益分析工具。最后,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成功与失败,任何管理实践中都蕴含着知识和经验,所以,对于管理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增加自己的管理知识和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就要善于观察组织及人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勤于思考和提炼,日积月累也是重要途径。

有人形象地比喻,管理类似下棋,基本的管理知识类似于对弈的基本规则,各种管理技能和成功的管理实践类似于总结出的各种棋谱,而实际的管理则由这些基本规则、各种棋谱演变出更加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局势。水平接近者的比赛,赛前谁也难以确定局势的变化和输赢的结果。因此,管理的学习在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要演化出神奇的管理实践需在此基础上去感悟、去享受!

实际上管理活动本身犹如一匹烈马,一架难以控制的飞机,要想驰向发展的愿景,飞向成功的辉煌未来,不仅要享受奔驰中飘逸的快感和飞翔时鸟瞰世界的心旷神怡,而且要享受成功后的收获,因此必须设法“驾驭”好管理。

我陪人练习驾车时曾深有体会地告诉驾驶者,开车的最高境界是用心,而不是动用身体,要把车当做你身体功能的一种延伸,使车与你融为一体,然后在你心神的指挥下,心到车到。“管理”这匹烈马或复杂难控的飞机何尝不是如此,它也是人类、领导者、管理者的功能的一种延伸、一种放大器,而要真正享受它和使它发挥功效,必须娴熟且到位地驾驭它。面对种种复杂的管理,更需要用心驾驭。

这里,作为序我没有对经典系列本身给予太多介绍,只重点谈了如何学习管理,提升管理水平,最后达到享受管理。这是因为,大师的伟大、经典的重要均无需介绍,而我们面对的经典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再美的语言也难以精确刻画,只有靠读者自己去学习、去感悟、去思考、去探寻其真谛和智慧,我只是提供了我自认为研究和实践管理的途径和境界,希望这些文字有助于读者对管理的阅读、理解和思考!

席酉民 博士  西安交通大学

书评(媒体评论)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所提出的14项管理原则和5项管理要素,在现代管理思想中已作为普遍遵循的原则、一种公理性质的东西而存在。

——《新管理时代》

泰勒和法约尔的成果实质上是互为补充的,他们都意识到人事问题及各级人员的管理乃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都把科学方法应用于这一问题。

——林德尔·厄威克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有着惊人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学科的发展,许多雄心勃勃的理论都衰亡了;而法约尔的理论仍被认为是基本正确的。

——《管理百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法约尔都是第一位管理思想家。当其他人集中研究工人和机械的性能时,他则把重点放在管理职位和管理者所需的主要技能上。

——《管理大师50人》

泰勒是从工厂管理的一端,车床旁边的车工开始,实施他的方法并归纳出科学管理的一般结论,而法约尔是从总经理的办公桌旁创立了他的一般管理体系。

——《西方管理思想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亨利·法约尔
译者 迟力耕//张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204329
开本 16开
页数 1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