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媒介与学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视角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清末民初以来的文化学术背景剖析开来,对媒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术的演进、学科的诞生、学术的趋向在学理上进行了探究。意在为年轻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寻求跨学科的尝试。

目录

第一编 历史的重负 媒介“自主”前的背景研究

一 比较与启示:明末清初以来中国学术发展再认识

1.跨越时空的历史比较

2.“比较”的学理阐释

3.思维模式的延伸

二 西学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价值选择

1.西学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

2.西学与价值选择的学理阐释

3.价值抉择的启示

三 学政难以两分:清末民初学术研究的社会背景——以梁启超、胡适、顾颉刚为主的探讨

1.剪不断理还乱:学者的学术生涯

2.进亦难退亦难:以胡适为例的原因探析

3.结论

四 经学的笼罩和中体西用的学术背景

1.挥抹不去的经学:经学与学术渊源的考察

2.时时萦绕于侧:前近代以来中体西用学术背景的追溯

3.“学术背景”能走多远

第二编 是谁改变了学人 媒介与学人研究

一 《中国哲学史大纲>与胡适的学术转向

1.奠定专业学术地位的《大纲》

2.遭人质疑和批评的《大纲》

3.胡适对批评和质疑的回应

4.胡适学术理路的转变

5.结论

二 吴宓学术性格的两歧性——对《学衡》杂志到《吴宓日记》的解读

1.专业研究“公共空间”的建立

2.内心情感的宣泄

3.学理上的阐释

三 现代出版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人地位的形成

1.出版理念的跟进

2.出版界与学人理念的“暗合”

3.出版界对学人地位的促动

4.结语

第三编 学科与学术 媒介与学术的演进历程研究

一 史学期刊与中国史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

1.专业史学期刊的出现

2.对西方史学研究的关注

3.对综合融创之路的推动

4.新型专业史学研究队伍的培养

5.专业研究“公共空问”的建立

6.史学研究本土化的尝试

7.余论

二 媒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史学学科的建立——以社会史论战为讨论主体的考察

1.学术路径与痕迹:经济史学学科建立前的发展脉络

2.新方法的运用:媒介与社会史论战期间经济史研究的活跃

3.悄悄地变化:媒介角度的转变

4.学科的诞生:媒介的联动及其效应

5.传统与现代:经济史学科未来发展遐思

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闻学学科的建立

1.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2.高校新闻学的设科建系

3.专业研究队伍的出现

4.余论(代结语)

四 典型著述与中国哲学史研究模式述论——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曹树

1.西方化的研究模式

2.中国化的研究模式

3.中西结合的研究模式

4.初级马克思主义研究模式

五 留学生与民国时期史料的保存和利用——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

1.档案史料:牵动一代留学生的心

2.“地下史料”:新旧史料观的差异

3.史料的拓展:留学生的有益尝试

4.余论

第四编 为谁而生 媒介与学术趋向研究

一 史学期刊与中国史学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倾向——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

1.民族主义情绪:专业史学期刊的内动力

2.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史学期刊的民族主义体现

3.30年代中后期:史学期刊的民族主义转向

4.结语

二 留学生与民国史学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倾向

1.留学生与史学期刊的传播效应

2.留学生与史学研究机构的规模效应

3.留学生与史学研究“范式”的本土化倾向

4.余论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媒介与学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视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雷//任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63883
开本 32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9.296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3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