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20篇关于母亲身份的文章或著作节选,深刻而又生动地阐释了各个不同时期西方理论学家对母亲身份问题上所持的主要观点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本书的内容按照文章发表时间顺序排列、脉胳清楚,浅显异懂,便于读者、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母亲身份问题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 图书 | 母亲身份研究读本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20篇关于母亲身份的文章或著作节选,深刻而又生动地阐释了各个不同时期西方理论学家对母亲身份问题上所持的主要观点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本书的内容按照文章发表时间顺序排列、脉胳清楚,浅显异懂,便于读者、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母亲身份问题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篇 自然召唤与家庭化——西方文明中的母性传统 1.西蒙·德·波伏娃,“母亲” 2.亚德里安·里奇,“神圣的召唤” 3.亚德里安·里奇,“母性的家庭化” 4.南茜·乔德罗,“女性为什么做母亲” 5.南茜·乔德罗和苏珊·康特拉托,“对完美母亲的幻想” 6.林恩·哈弗,“母性的过去” 第二篇 边缘、消音与癫狂——女性主义框架中的母亲 7.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关于中国女性” 8.伊莲娜·西克苏,“美杜莎的浪笑” 9.露丝·伊里加蕾,“一个不会没有另一个而走动” 10.露丝·伊里加蕾,“用身体面对母亲” 11.露丝·伊里加蕾,“被遗忘的女性祖先秘密” 12.多萝西·迪纳斯坦,“肮脏的女神” 13.玛丽安·赫什,“母亲与女儿” 14.苏珊·鲁宾·苏雷曼,“写作与母道” 15.安·弗古森,“母道与性” 第三篇 科技、解构与后现代——后现代语境下的母亲身份 16.戴安·埃伦萨福特,“当男人和女人共同做母亲的时候” 17.安·丹琴,“”母性的未来:生育技术与女性主义理论 18.米歇尔·斯坦沃思,“生育技术与母亲身份的解构” 19.伊莲娜·瑞萍,“母道的未来: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20.罗斯·布雷多蒂,“母亲、魔鬼与机器” 未尽的话 参考文献 母亲身份与女性身份研究阅读书目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母亲身份研究读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岩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0552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54 |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C913.1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29 |
| 宽 | 169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