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师/梁晓声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许多年纪稍大的读者,熟悉梁晓声的名字是从《这里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开始的。这些轰动一时的力作,曾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甚至其插曲也是万口传唱,雅俗共赏。梁晓声因而成为公认的“知青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本文包括了梁晓声《生死关头的人们》、《感觉日本》、《关于“另类”记者》、《“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儿》等部分获奖散文、小说。

内容推荐

梁晓声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从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其代表作品有:《雪城》、《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浮城》、《年轮》、《父亲》、《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

本书为其的《老师》文集。

目录

老师

 老师

 看自行车的女人

 生死关头的人们

 珠海的见证

给爱放假

 给爱放假

 本命年联想红腰带

 论教育的诗性

 苦艾

 伤心一跪

 课桌课椅

 农民和公仆

培养一个贵族是容易的

 感觉日本

老师千秋

 老师千秋

 上帝的试验

 老虾

 诗在寂寞中美着

 我与唐诗宋词

 作家气质与个性

 我所认识的涂俏

 关于“另类”记者

我的小学

 我的小学

 “克隆”一个我

 长相忆

 “手帕人生”上的小人儿

 笔

  朱师傅一家

 素描与速写

 “理想”的误区

 鸽哨

试读章节

实在地说,我早已将老师忘却了。

偶尔忆起的,只是小学时期的一段往事和一种关于他的淡薄了的情愫。

那是我们的共和国经历严峻的自然灾害的第一年。那一年我才十二三岁,细瘦的脖子上插着一颗大脑袋。从城市到农村,共和国的一代孩子,如今被称作第三代人,被称作共和国的同龄人或长子长女的当年的我们,大抵是那么一副漫画式的模样:营养不良但精神豪迈。因为诞生在新中国的礼炮声中,因为成长在红旗下,还因为我们的父辈从小都是放牛娃。曾将冻僵的赤脚踩进牛刚拉的粪中取暖。不是这样的父辈的孩子心理上总是不安泰,仿佛自己有罪过似的。唱“我们是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是新少年的先锋”时,尽管底气不足,感情却非常充沛,也非常真诚……

记得那一天我们学新课——(《神笔马良》。

“……老婆婆说:‘孩子,我已经许多天没吃东西了。我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我快饿死了。’于是,马良用笔画了一张饼。立刻,那张饼变成了一张真饼……”

老师她背靠讲课桌,娓娓地读着课文,声音极低微。读几句,停歇片刻。好像她也许多天没吃东西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快饿死了。她原本秀丽年轻的脸庞,不但浮肿,而且青白。

同学王小松,将课本打开立在桌上,隐蔽着自己,用削铅笔的小刀,一下一下削一小块什么坚硬的东西,削够了一小撮,就伸出舌头直接从桌上舔到嘴里。

教室静悄悄的,鸦雀无声。女同学们听课文都听得入了神,不时咽口水,如同咽下她们在幻想中咬了一口的饼。

发现王小松“搞小动作”的几个男同学,纷纷暗中向他伸手,并钩动手指,传递乞讨的信号。他那种津津有味儿的大快朵颐的样子,使他们垂涎欲滴。尽管都并不知道他嚼什么。

王小松是个对谁都挺大方的同学,他不安于独自受用了。他将削下来的碎屑,一撮一撮分别包成一些小纸包儿,瞅准机会扔给这个一包儿,抛给那个一包儿。他没忘记我这个好朋友,虽然因为我坐在他后边隔两排,无法向他发出乞讨信号,他还是仗义地扭转身掷给了我一包儿。

我打开一看,见纸上有字,写的是——这不是一般的豆饼,是我爸爸在骑兵团当政委的老战友托人捎来的!

我们那时男女生合坐。与我同座的女生,不禁斜眼瞧那一撮豆饼屑,我分了些倒在她一边的桌面上。她摇摇头,不肯像小猫小狗似的舔食。我的口水早快淌下来了,一舌头舔光纸上的豆饼屑,并让她看纸上的字。

她还是摇头。

我也只好随她爱舔不舔的,不再理会她。

待我又看她时,却见她的腮在蠕动。她桌面上的豆饼屑已经一干二净。桌面上留下了一道湿漉漉的舌头舔过的痕迹。

似乎要普度众生的王小松没有停止他的“加工”和慷慨赠与。结果,当老师要求大家跟她一起读课文时,除少数同学能读出声音,大多数同学连嘴都不敢张开一下。

“你们,都怎么了?……老师……要求你们跟我一起读课文,都没听明白?嗯?……”

于是老师重读:“第十三课——《神笔马良》……”

还只是有几个同学跟着读。

老师愕异的目光扫视着大家,困惑不解。她的眉峰微微耸起了一下。她生气的时候常常那样,她将课本往桌上果断地一放,接着,分明想要抬起手臂,向同学们做出某种严厉的手势,但手臂却没能抬起来。她的身体开始摇晃,如同被子弹从身后击中了要害部位。她不得不用那条手臂撑住身体……

然而她双腿一曲,还是跪倒下去了,手臂也从讲桌上软软地滑了下去……

同学们发出一片惊慌的喊叫,纷纷离开座位,扑向她……

她已躺在地上……

许多同学吓哭了。有的往起抱她,有的哭泣着呼叫她,有的跑出教室,奔向教员室……

教员室所有的老师都匆匆赶来,一位男老师将她背到教员室……

我们全班同学惴惴地聚在教员室外。门关着,几个男同学叠罗汉,从门上方的小窗往里张望。一些女同学将耳朵贴着门倾听。另外一些女同学围住王小松,数落他干不该万不该,不该在上课的时候分东西给大家吃,以至于使大家不能跟着老师读课文,将老师气昏了。王小松自知罪过严重,一声不吭,忐忑地瞪大眼睛呆立着,脸色煞白,吓傻了。

教员室的门终于开了。走出来的是那位男老师。他说:“都回教室吧!我替你们老师上这堂课。”

王小松怯怯地问:“我们老师……真是被我们气的吗?”

他摇摇头:“不是的,同学们。你们的老师,难道你们还不了解她吗?她什么时候跟学生们生过这么大的气呀?她是饿的。她的公公婆婆都是农村人,在农村活不下去了,投奔她家来住下了。她刚生过孩子,贫血,又非常孝敬公婆。为了节省下口粮养活公婆,每天只喝一点儿野草粥。别的老师分午饭给她吃,她却不好意思吃大家的,每到吃午饭的时候,就悄悄躲开了。唉,大家上课去吧。”

王小松从兜里掏出他削剩下的极小极小的一块豆饼,递给那位男老师,说:“请您送给我们老师,让她吃了吧!我家里还有。明天我保证给我们老师带一大块来……”P2-5

序言

他是一个和读者面对面蹲着说话的人。他并不认为当了作家就是缪斯的代言人,就可以俯视大地,挥斥方遒。他感念苍生,始终默默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忧百姓之忧,想百姓所想。

基因决定性格,性格影响人品。有的人有猴气,有的人有虎气,有的人只有猫的媚态。梁晓声兼有牛的执著和羊的善良。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他是普通百姓的代言人和讴歌者。这正是梁晓声的本色,也是他的作品富有生命力、能长久打动人心的缘由。

潘国彦

书评(媒体评论)

梁晓声是一个和读者面对面蹲着说话的人。他兼有牛的执著和羊的善良,他感念苍生,始终默默关注着普通人的命运,一心一意地要为平民作点贡献。他的作品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这是梁晓声的本色,也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长久打动人心的缘由。

原《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 潘国彦

这里有青少年成长最需要的营养。他教人懂得善良和感恩,教人在贫困中依然保持一种乐观和向上的尊严。今天能够及时读到这些内容如此丰富、感人至深的文字,实在是一种缘分,一种幸运。

原《当代》杂志、《新文学史料》副主编,全国新闻出版事业突出贡献奖获奖者 胡德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师/梁晓声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晓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9040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