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红楼梦海外言情趣谈)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方人眼里《红楼梦》是什么样子的?宝玉的怡红院改名做了怡“绿”院,林黛玉的蓝颜知己是个英国人,德国真有个贾宝玉式的男士……本书揭示了围绕着《红楼梦》海外传播过程中的许多趣闻佳话,让人忍俊不禁。

内容推荐

《红楼梦》在我国家喻户晓,可是,你知道在西方人眼里《红楼梦》是什么样子的?宝玉的怡红院改名做了怡“绿”院,刘姥姥成了基督徒,贾政领着一家人做弥撒祈祷,林黛玉的蓝颜知己是个英国人,德国真的有个贾宝玉式的男士……作者第一次揭示了围绕着《红楼梦》海外传播过程中的许多趣闻佳话,让人忍俊不已,又感慨良多。

本书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追溯传统汉语的无穷魅力,让我们重新发掘了《红楼梦》这部奇书的巨大魅力,通俗严谨,雅俗共赏,是一本意趣新颖别致的红学品评作品。

目录

红楼梦80回,章章都有错

贾宝玉爱啃鸡爪子?

让外国人发晕的红楼梦人名

让外国人崩溃的红楼梦忌讳文化

红楼梦的酒文化弄醉老外

史湘云和莎士比垩:东西方最伟大的醉鬼

以红楼梦为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要有耐心

谈谈红楼梦传播中的恶俗化

曹雪芹的糊涂话,玩晕80后、90后

曹雪芹的糊涂话,让人很别扭

红楼梦里最牛的病句

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

凋零的海棠花,繁茂的老杨树

谁骑上了老虎,谁暴露了乳沟

红楼梦的语言其实并不高雅

对红楼梦走火入魔的外国人

法国人眼里的红楼梦

惊世骇俗:西方人眼里的林黛玉形象

目瞪口呆:西方人眼里的贾宝玉

大观园有座世界上最短的人工堤岸

《红楼梦》中,外国人不认识的颜色

国际上最好的英文版《葬花吟》

曹雪芹到底有多粗俗

巨汗:西方人总是误读曹雪芹

陶醉:刘姥姥的曼妙身段

曹雪芹蒙受的不白之冤

《红楼梦》成了医学院的妇科教材?

趣谈:刘姥姥是位基督徒

红楼梦国际传播中的最大失误

有一种中文,最微妙

传统中文独一无二的美感

在英国,林黛玉有个蓝颜知己

忍无可忍:西方人如此贬损贾探春

西方人在抓狂:姐姐不是姐姐,哥哥不是哥哥

传统中文里,最高层次的比喻

《红楼梦》英文版的联句研究

后记

试读章节

最近有人开始接二连三地给《红楼梦》挑出错字,诱导网友认为:“能给曹雪芹挑错字是多么厉害的事情啊”,而且部分网友感叹“你给曹雪芹挑错字,太伟大了!”……

对《红楼梦》中的错字、别字和疏漏的地方,应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更要避免某些人利用曹雪芹来沽名钓誉。能够给《红楼梦》这本书挑出一些错误,并不是多么“伟大”的成就!现在,普通读者由于很少接触红学。所以,就觉得有人挑出曹雪芹的错误了,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其实,如果大家能够对“红楼梦”和曹雪芹有一些学术上的接近,就会明白《红楼梦》其实存在很多错.几乎回回有差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红楼梦》常出错,曹雪芹比窦娥还冤

《红楼梦》里面有很多错字、别字和疏漏的地方。程乙本程高说,红楼梦“流传既久,坊间善本及诸家所藏秘稿,繁简歧出,前后错见”。大家一定会问:曹雪芹的书里为什么会有很多错呢?按照常理,出了很多错的作者.怎么能是一个好作家呢?

其实,曹雪芹是冤枉之极,比窦娥还冤啊!原因非常简单,却被普通读者和网友所忽视。《红楼梦》前80回其实只是曹雪芹的“草稿”,只在朋友间互相传看,从没有公开出版发行过,所以,瑶华说“红楼梦非传世小说”,就是说该书并没有公开发行。曹雪芹没有等到公开出版《红楼梦》就撒手人寰,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看到的《红楼梦》并没有经过曹雪芹的系统整理和最后审核。如果曹雪芹的生命再延续一段时间,能够最后系统地审核这部书。如果《红楼梦》能在曹雪芹生前正式出版,那么, 《红楼梦》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错。

《红楼梦》最先的传看方式是“抄本”,类似于我们今天熟悉的“手抄本”。传抄之间很少能顾及到严谨的校勘,而且,抄者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理解更改原文,以至于不同抄本之间的文字差别非常大,混乱不堪,有的人说这些是曹雪芹的“糗事”,并说是曹雪芹“记错”了,但是我们能对作家未经最后审核的作品这般任意地指责吗?这就是不尊重曹雪芹了,总之这个责任不能归罪到曹雪芹本人。、《红楼梦》的抄本有多乱?

我们看曹雪芹生前的抄本,主要有三个抄本留存下来,分别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此外,还有一个“戚蓼生序本”,可惜这个抄本的原本,在今天已经见不到了。就是上面的三个抄本,问题也很大,其中“甲戍本”(1754年),仅仅留存了16回,而不是全书的80回,“己卯本”仅存世40回,庚辰本倒是80回,可惜却缺了64和67两回。就是说,我们今天很难看到全部的、最真实的曹雪芹的文字了。

P2-3

序言

很多朋友说我的这本关于《红楼梦》品读的书角度很新颖,很清新。关于《红楼梦》的分析和品读,多是从人物分析、小说结构和版本校勘等等方向来做的,而我,则是从中西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由于英文在当今国际语言上的位置,我也就选择了英文版全译本《红楼梦》作为分析的基础,目的是帮助读者朋友很好地鉴赏我们传统的中文, “品红楼,爱中文”,是我的宗旨。传统中文,就是曹雪芹笔下的中文,《红楼梦》是民族语言文字的宝库和经典。当我们用她最好的英文全译本来做一面镜子,你就会从这面镜子中品味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我在《小说月报》原创版做长篇小说编辑多年,从小说艺术的角度,最低看故事,次高看人物塑造,再高看语言,能够从语言层面进行分析的小说作品,往往是具有相当文学艺术成就的作品了。《红楼梦》正是这样一部迄今为止汉语言文学艺术的最高峰。很久以来,我们的语言学家都在探求《红楼梦》的语言魅力,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汉学家也非常关注《红楼梦》的语言问题。当霍克斯、杨宪益夫妇分别拿出自己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之后,我们就可以同时欣赏两种古老语言文本中的红楼故事了。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特别是中文和英文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传统中文最可贵、最美丽、最纯粹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已经为今天的中国语文教学所忽视。今天的中国人大多可以写一份漂亮的报告,做一个漂亮的PPT,但大多把语言文字当作工具,学习英文是把英文当作工具,学习汉语也是把汉语当作工具,会使用语言文字,但是对语言文字的审美品读能力,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剧减,对语言文字,会“用”,不会“品”,这对于我们这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度而言,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在今天,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写不出曹雪芹笔下的中文了。不会写,很尴尬,但我希望至少我们还要懂得欣赏,懂得品鉴。汉语言文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她绝对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这么简单,这么功利,这么实用,她就是阳光,是我们内心的阳光,她是一种美,一种艺术品,一种可以审美的艺术品。

后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每天都为这个主题写一篇文章,青灯冷月之中,日积月累,成了今天的样子。《红楼梦》的英文译南,主要有霍克斯的译本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两者我都仔细看过。我在本书中最后选择霍克斯的英文版《红楼梦》为主要参考英文版本,原因在于霍克斯的译本更加生动和富于创造性,在英语世界影响也更大一些,虽然从严谨的翻译学角度看,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可能更加中规中矩一点。

在这市书中,我为读者朋友提供了很多具体而有趣的事例,力求做到雅俗共赏,又不失学术底线。我个人的能力和学识比较有限,为了这个目的一直在尽心尽力,也希望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我非常感谢本书责任编辑胡性慧女士的关注和指导,她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我也非常感谢著名红学大师刘萝溪先生、文史专家吴福辉先生,他们从红学和文化学的角度为我做了准确的评价。著名作家海岩、石钟山、董路、曾子航、骆爽、程青和陈彤,是我尊敬的师友,他们给了我很多支持和期待。曾子航说:《红楼梦》虽说是世界名著,毕竟离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有点久远了,作者裴钰好就好在用通俗调侃的现代语言为我们讲述了《红耧梦》海外传播中的很多趣闻轶事,既饶有情趣,又回味无穷,是一部普及《红楼梦》知识的流行读本。陈彤说:裴钰用严谨不失诙谐的态度,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对《红耧梦》做了对比和分析,让人耳目一新。

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家人和朋友!

书评(媒体评论)

当一个人熟练掌握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又找到了英译《红楼梦》作为文学因缘,主要撷取作品的诗、酒、茶、聚为范例,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怎样理解《红楼梦》的诗境之美,这样的研红著作以前还不曾有过。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红学家)

裴钰一书倡导红楼梦中文,自不会让人误解成反对汉语的“现代化”。想把中文写得直逼老舍、汪曾祺的人们,不妨翻翻这本提出大问题的小书。

——昊福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

裴钰以小说编辑的视角,解读《红楼梦》的语言魅力,观点通达,文字有趣,在虚幻和现实之间,在彼岸和此岸之间条分缕析,颇见功力。

——海岩(着名作家)

相信许多读者会发出和我一样的感叹:原来《红楼梦》还可以这样解读。  

——一路(着名主持人)

裴钰对小说语言的把握和分析,很到位,他用《红楼梦》做例子,以此提高人们对汉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这个角度非常好。这本书写得很新很奇!

——石钟山(著名作家)

裴钰以其细腻的感触,宽阔的文化视野,对《红楼梦》做了另类的解说,读后让人如沐春风。

——骆爽(著名作家、资深传媒人)

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红楼梦》。裴钰却在《红楼梦》里读到了这样的异趣和感触。这样的随心随性,别说《红楼梦》,再难读些的书也会显得生动有趣。

——程青(著名作家、资深传媒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红楼梦海外言情趣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裴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43758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