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拂去历史与传说的浮尘,破解鬼魅奇案,一场寂寞人生中的智力游戏。唐初奇人李淳风,是预言天书《推背图》的作者,还是孤独的神探?悬疑迷案,光怪陆离,未卜先知!

天下霸唱、南派三叔联名推荐!唐初奇人李淳风,是预言天书《推背图》的作者,还是孤独的神探?

内容推荐

死人还能举刀杀人!

一具本该停在灵堂中的尸体,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向流民举起屠刀。

长安城外,一夜之间血流成河,杀人者正是七天前暴毙的神刀将——崔元启。

乱葬岗中隐伏玄机,“无头厉鬼”屡屡作怪。

明翠阁阁主精于琴艺,名噪长安,却几乎没人见其真容,阁中歌姬柳五娘行事怪誕,温柔乡里暗藏刀锋。

一时间,长安城中心人心惶惶,这诸多古怪是上天的不祥之兆,还是有人布下的大阴谋?

目录

序长 安城中的不靠谱青年

第一卷 傀儡术

第二卷 游侠令

第三卷 铜钱记

第四卷 天雷动

第五卷 山鬼降

第六卷 阳关谱

试读章节

大唐贞观初年,长安。

不论后世史官如何粉饰,这绝非唐王朝最好的时代。广袤东土尚未从数十年战乱争斗中恢复元气,所有被后人称颂为清明盛世的迹象也还不曾表露。这一年冬天寒冷程度异乎寻常,北至辽东、南至江淮,各地官员报告灾情的奏章如同此刻正在飞扬的雪片一般,向王朝的指挥中枢蜂拥而来。户部官吏无须验证这些报告的真实性,因为已经有大批灾民从附近村镇中一路逃荒而来,有些甚至来自更远的陕西、河南等地。接连两个月无休止的大雪压垮了他们简陋的房屋,缺乏食物的村民往往阖村迁徙,沿途中因为老病冻饿而死去的人不计其数。

长安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每日清晨城门例行开启的时候,门外总有十数个甚至上百滞留城外的人,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表情呆滞。偶尔也有一两个靠着墙坐在那里,面色青灰,有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安静,纷乱的胡须和头发上结满冰碴。士兵抬走这些尸体时甚至无人哭泣,因为大家都疯狂地想要挤进城去,仿佛那就意味着活下去。守城兵士已接到命令,严格控制流民数量,但真正执行起来却相当棘手。每一天、每一座城门都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冲突或骚乱,甚至连禁军也不得不被派遣来巡查,以防异变。

“求求你……放我们进去……”几十只手扑打着坚硬冰冷的城门,徒劳无益的呼喊在门外响起,其中还夹杂着孩子有气无力的哭声和女人歇斯底里的号泣。城上两名兵士对望了一眼,这些天来不断出现的景象已经让他们感觉麻木,见惯不怪了。

然而有些声响不同以往,那是隐隐约约的琴声,听来好像是初学乐器者随意的拨弄。一个兵士探出头,想要找出这声音的来源,却徒劳无功,又无聊地缩回了脑袋。便在此时,一阵仿佛闷雷一般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到了城门前猛然停住。马上骑士披着宽大的黑色斗篷,看不清面目,与暗夜融为一体,又像是黑色的旋风。

事起仓促,连门口的灾民也愣住了,但随即,有人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机会。一个机灵的年轻人猛然跪了下去,磕头如捣蒜。

“这位老爷,发发慈悲,带小的进城去!”

这一声提醒了其他人,于是灾民纷纷下跪,围在黑衣骑士马前,有两个更是扑上前去,拉住了那匹马的缰绳。莫名其妙地,这个身份不明的人成了他们企图抓住的救命稻草。

那人一声不吭,只是端坐在马上,纹丝不动。兵士也察觉了异常,将火把举在手中,照了下去。其中一人手一滑,燃烧的火把向骑士身前直落下去,几乎同时,马上人身形动了动,一道比火光更加炫目、更加耀眼的光线亮起。

惊呼和哀号四起。这是一种来自地狱的绝望景象。方才拉住缰绳的两人头颅斜飞而起,鲜血随之喷涌,在颈间断口处形成冲天血柱,身体还维持着生前的姿势,直立不倒。刀光不停,在暗夜中像是死神驭使的闪电,向四散奔逃的人们当头击下,片刻之间,所有纷乱的叫喊全部回归死寂。

城头上乱作一团,士兵们手忙脚乱,越来越多的人奔上城头,却不敢打开城门。黑衣人缓缓抬起头,火光下露出一张呆滞惨白的脸。忽地横过手中刀,向自己颈中刎去,随即轰然落下马来,再也不动。

一切重归寂静,只有雪地上的鲜血和尸体,印证着方才发生的一幕并非噩梦。

火光摇曳不定,照着眼前凄惨情景:三十来个人横七竖八地堆叠着,躺在血泊中,姿势各异。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伤痕,全在脖颈之中,有一些颈椎骨被砍断,头颅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歪向一边。这其中还有一个女人,梳着蓬乱发髻的头耷拉在肩部,张开嘴仿佛在呼号,惊恐扭曲的神态却已永远凝固。雪仍在下,飘落的雪花已成红色,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道。一个士兵突然忍不住,弯下腰吐了出来,四面立刻响起干呕的声音。

“身为大唐将士,怎能如此软弱?都给我站直了!”

这一声不高,却斩钉截铁,显示出主人无所畏惧的个性。说话之人是一名年轻英武的将官,二十出头年纪,身材高大魁梧,眉浓而直,明亮双目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勃勃生气。此人名叫尉迟方,司职勋卫府校尉,向来以胆大勇猛闻名军中,而他的叔父——大唐开国元勋之一吴国公尉迟恭更是号称勇冠三军。惊魂未定的守城军士这才结结巴巴地把方才情形说了一遍,言语支离破碎,颠三倒四,显然还没从这场惨绝的屠杀中缓过神来。

“就是这个人杀了流民,然后自刎?”

“一点不错。”军士胆子略微大了一点:“大人您没瞧见刚才那情景,简直是——”

校尉没理会军士的话,走上前去,将那具倒伏在地的无头尸首翻转过来。黑色斗篷散落,露出里面戎装,这是金吾卫的服色。他倒抽一口凉气,望向滚落在地的那颗首级:虬髯戟张,惨白面色,圆睁着一双呆滞的眼,依稀可以辨认出生前熟悉的面貌。稳住心神,掰开尸身上握刀的手,当啷一声,一柄黑色长刀掉在地上。乌金打造,从柄至刀身作纯黑色,却有寒光隐隐流动。

仿佛碰着了火焰,尉迟方蓦地松开手。四周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大张着嘴,带着难以置信的恐惧神情。毫无疑问,这把寒铁刃只属于一个人,左金吾果毅都尉,有神刀将之称的崔元启。而此人恰在七日前暴病而卒,确切地说,昨夜血案的肇事者正是一具本该停在灵堂中的尸体。

“他的手……”不知是谁用嘶哑变调的声音叫了起来。尉迟方定了定神,透过僵硬手指,看见掌中朱砂字迹,月光下鲜艳如血,分明正是“李淳风”三字。

P3-5

序言

若有闲暇,不妨来说一个故事。不涉及庙堂朝臣的惊心倾轧,也不描摹江湖帮派的殊死搏斗;抛开那些足以把讲述引入歧途的繁文缛节以及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说一些即将消湮在发黄卷帙中的旧事和一名从容行走于浮世华光中的男子。

于是请出李淳风。对此人兴趣源于五年前,某次翻检资料,看到了有关推背图的说法。相信它的人视之为中国古代七大预言之首,道从唐至民国,千年朝代更迭、重大事件都可以在此图中找到端倪。一时好奇,找来看了一下,大失所望:文辞粗糙、不古不今,多数是后世并不高明的伪作,所谓灵验。穿凿附会罢了。

置之不理,却记住了传说中推背图的作者: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均生于唐初。彼此间一说是师徒,一说是对手。再作考证,袁是道士身份,在正史中并未留下痕迹,虚构居多;倒是李淳风实有其人。《唐书》记载,李为“岐州雍人。幼爽秀,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贞观初,以驳傅仁均历议,多所折衷,授将仕郎,直太史局”。

这仍然是一个语焉不详的介绍,只是说明他当过唐太宗的太史而已。真正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所做的事情。首先,此人是一名数学家,是第一个推导出测量椎体体积公式的中国人。我们所熟知的《九章算术》,正是由他注释,并成为当时的全国统一教材;其次,他是天文学家,在张衡浑仪的基础上发明了三辰仪。至今于故宫保存的浑仪,便沿袭了他千余年前的规制;第三,他也是气象学家,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在著作《乙已占》中,将风分为八级,被公认为气象观测技术规定最早的里程碑。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人涉猎学科之广、研究之深也令人咂舌。倘若是西方人物,大约早已像伽利略、哥白尼一样编入了科学史,但中国古代对于格物致知的自然科学,大多抱有一种敬畏态度,以为与神、巫、术数之类有关。因此,在民间传说中,李淳风被形容为似刘伯温、陈抟那样游戏人间的半仙或智者,能知过去未来,出入阴阳两界。《太平广记》中,就有北斗七星幻化人形,被他识破的故事。这也正是世人将六壬课术、推背图归于李氏名下原因所在。

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记下这些琐碎,其实是因为在这一系列故事中,对李淳风仍然采取了将错就错的误读。这一点,大概是要对他说抱歉的。说到底,我亦无此义务或意愿,要还他的本来面目,只不过借用这个游走于传说和历史之间,隐现在虚幻和真实边缘的人物,连缀几个发生在初唐时期的故事,当作寂寞人生的文字游戏。拂去史书与传说中光怪陆离的浮尘,彼时的李淳风也不过是长安城中无所事事、有趣且无聊的寻常青年,偶尔一本正经,有时极不靠谱。

故事随意,人物随意。写者随意,观者随意。

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号鲨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02481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5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