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每一次摔倒,父母不可能总在他的身边,所以孩子摔倒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扶,重要的是要让他学会自己坚强地站起来,让他学会不再同一个地方再次摔倒。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父母这座靠山无论有多强大,孩子总有靠不了的时候。只有教孩子自立,学会依靠自己,做父母的才不会担心孩子离开自己无法生活。

本书从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入手,撷取孩子不自立的生活片断,以精辟的语言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分析了孩子不自立的种种原因,指出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从而为父母们开辟了一条能够轻松正确地应对孩子不自立行为的捷径。希望本书能帮父母解忧排难,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内容推荐

现在许多孩子不能自立,其责任更多在于父母,因为父母过于娇惯孩子。不自立的孩子无法面对社会的纷繁芜杂,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所以,从现在开始打破为孩子建立的“安全圈”,开始培养孩子多方面自立的能力。本书列举了50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强、身心健康的人。

目录

1 三分钟热度:做事总是虎头蛇尾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孩子没长性与其所处的年龄段有很大的关系

 教子处方 从小事抓起,为孩子构建耐心和毅力的大厦

2 跟屁虫儿:妈妈到哪儿跟到哪儿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倾向性依赖是内心失衡的外在体现

 教子处方 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3 推卸责任:什么都是别人的错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不负责任的孩子身后,往往是太负责任的家长

 教子处方 家长和孩子应各负其责

4 都听别人的:问完爸爸问妈妈回兴又问爷爷奶奶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凡事都听别人的,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教子处方 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5 缺乏判断能力:只看表面现象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判断力的缺失和性格上的缺陷有关

 教子处方 让孩子尝到自主选择的“甜头”

6 自制力差:什么事都得叮嘱好几遍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家长要求不严是造成孩子自制力差的重要原因

 教子处方 引导、培养孩子严格要求自己

7 攀比:我爸爸能管住你爸爸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过分攀比是一种“寄生”心理的体现

 教子处方 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8 脆弱:有一点儿挫折就灰心闷兴不说话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坚强的意志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教子处方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9 爱哭:有事儿没事儿都得哭两声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教子处方 理解当先,再选择正确的亲子教育方式

10 心急:多等一分钟都不行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不能立即答应孩子的要求

 教子处方 延迟满足,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

11 怯场:一考试就出状况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解决怯场问题要从外界和孩子自身两方面入手

 教子处方 教孩子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12 “喜新厌旧”:刚买了玩具又要新的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总要新玩具不仅仅是孩子“玩性”大

 教子处方 让孩子和玩具互动起来

13 懒惰:长这么大从没自己洗过衣服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懒惰包括行为上的懒惰和思想上的懒惰

 教子处方 让孩子找到勤劳的乐趣

14 虚荣:长大了我要当明星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对尊重的扭曲理解是导致虚荣心的主要原因

 教子处方 将孩子的虚荣心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15 不求上进:差不多就算了,第一名又不能当饭吃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得过且过是懒散的外在表现

 教子处方 有了兴趣,孩子自然就不会“得过且过”了

16 不切实际:理想就是想千什么就千什么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安逸的生活导致孩子理想错位或缺失

 教子处方 做优秀的导航手,引导孩子树立理想

17 不懂求助:忘带橡皮就用指兴擦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不懂求助的孩子不能用尽所有的力量

 教子处方 学会求助让孩子长成真正的社会人

18 小气:这是我的东西,不给你玩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孩子“自私”的本质是自保意识在起作用

 教子处方 让孩子明白分享也是一个获得的过程

19 说瞎话:分不清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奖励诚实比惩罚说谎更有效

 教子处方 通过正面的鼓励引导犯错的孩子

20 被动:做什么事都要家长提醒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被动是孩子对外界信息的不正常反应

 教子处方 把对孩子的爱藏起来一部分

21 适应能力差:一换地方就睡不着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适应能力是实现自立的必要条件

 教子处方 让环境中的有益因素作用于孩子的心灵

22 骄傲:有点儿小成绩就“翘尾巴”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骄傲不是自信

 教子处方 面对骄傲的孩子要“牵鼻子”,而不能“揪尾巴”

23 不守信:嘴上说得好听就是做不到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让孩子明白守信是一种美德

 教子处方 家长不能“糊弄”孩子

24 很难对付:怎么批评都不当回事儿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教育不当会使孩子的自尊感逐渐消退

 教子处方 精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25 随大流:什么都跟着别人学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个性培养的前提是十足的自信

 教子处方 给孩子的自主意识插上翅膀

26 得理不饶人:怎么哄都不肯原谅别人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过分在意自己而缺乏对他人的宽容

 教子处方 让孩子学会“心理换位”

27 “马大哈”:做事总是丢三落四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马大哈”的背后是不良生活习惯在作怪

 教子处方 从细节做起,严格要求孩子

28 嫉妒: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做得好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嫉妒心理会使孩子行为“出格”

 教子处方 让孩子正视差异,努力完善自己

29 缺乏创新意识:付出很多却不见成效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不要成为孩子的“拐杖”或“遥控器”

 教子处方 让孩子逐渐树立求变求精的观念

30 态度不端正:我聪明所以不用努力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教子处方 “用功”不是“笨”的代名词

31 没礼貌:从来不知道尊重别人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不恰当的自我意识是不礼貌行为的根源

 教子处方 用耐心和时间培养出礼貌的孩子

32 “乐天派”:反正天塌下来爸爸妈妈也会帮我顶着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过于乐观是缺乏忧患意识的表现

 教子处方 教育孩子凡事想在前头,做在前头

33 焦躁:遇上点儿事就坐立不安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易焦躁的孩子缺乏自我调控能力

 教子处方 让孩子学会选择外界的信息

34 体质差:走两步路就喊累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体能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

 教子处方 从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人手

35 浪费:花钱总是大手大脚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没有正确的价值认知导致浪费

 教子处方 给予孩子精神财富可使孩子受用一生

36 胆小:晚上连门都不敢出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家长引导不当是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

 教子处方 创造机会,锻炼孩子的胆量

37 犹豫:来来回回游移不定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孩提时代是形成果断品质的重要时期

 教子处方 锻炼孩子正确抉择的能力

38 违反纪律:谁怕那些没用的条条框框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漠视纪律是一种不自觉的表现

 教子处方 培养孩子的纪律性,“言教”、“身教”并重

39 心眼太直:遇事不懂得灵活处理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懂得灵活处事的孩子不“绕远”

 教子处方 让孩子学会全面正确地看问题

40 缺乏同情心:别人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孩子心中有一颗爱心的种子需要浇灌

 教子处方 自幼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41 领导能力差:我可不是当班长的料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没有人天生就有非凡的领导能力

 教子处方 让孩子在其兴趣范围内争取领导地位

42 不懂得爱:从来不知道关心父母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亲子之间的关爱应该是双向的

 教子处方 家长要学会向孩子“撒娇”

43 拒绝感恩:觉得对家人不用说谢谢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感恩是美好心灵的守护神

 教子处方 让孩子重新认识“谢谢”的内涵

44 不敢表现:私底下做得却很好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不善表达的孩子往往错失机会

 教子处方 让孩子有机会发现自己,证明自己

45 缺乏怀疑精神: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有怀疑才能有判断

 教子处方 让怀疑精神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

46 不合群:喜欢自己待着觉得和别人玩没意思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不合群”将直接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子处方 让孩子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

47 害怕竞争:在集体活动中遇到竞争就逃避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竞争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

 教子处方 家庭生活是孩子学习合作与竞争的摇篮

48 拖拖拉拉:能拖到明天绝不今天完成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找对孩子磨蹭的病根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子处方 想让孩子行动快起来,先让孩子的脑子快起来

49 反应慢:“等一下让我想想再回答……”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反应快的孩子比别人的机会多

 教子处方 反应能力可通过训练由“慢”转“快”

50 不注意安全:经常在马路上乱冲乱撞

 家长倾诉

 专家分析 没有安全意识,点燃隐患的火种就无处不在

 教子处方 让安全意识在孩子心中深深扎根

试读章节

三分钟热度:做事总是虎头蛇尾

家长倾诉

爸爸外出回来手里拿着一个魔方,子鹏看到后一把抢了过来。爸爸忙说:“儿子别动,老爸快弄好了。”子鹏开玩笑说:“老爸,您都那么聪明了,这种开发智力的玩具还是让我来玩吧!”爸爸笑了笑,觉得儿子会说话,心里美美的。

“老爸,您坐着,一会儿让您看我的成果!”子鹏自信满满地说。

于是,子鹏钻进自己的房间,摆弄起魔方来。

没过多大一会儿,爸爸妈妈就听见“乒乒乓乓”的声音,过去一看,子鹏已经把魔方拆开,一块一块地投向墙角的垃圾筐。

“败家儿子,你怎么把魔方拆了,你老爸还等着看你的成果呢!”妈妈惋惜地指责子鹏。

“不想玩了,什么破魔方!玩着纯属浪费时间,一点意思都没有!”子鹏继续瞄准——投射。

爸爸叹了口气说:“我就知道他没长性,做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不过脑子倒挺灵活,知道狡辩说怕浪费时间……”

专家分析

孩子没长性与其所处的年龄段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总是半途而废,要能坚持就好了。这是缺乏耐心与毅力的表现,与孩子的发育特点和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有关系。

自立要求个人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始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并负责到底。性情浮躁的孩子决不会是一个自立的孩子。因此,让孩子抱有对事物有始有终的态度对于孩子成长为一个自立的社会人十分重要。

上述事例中的主人公子鹏,他一开始决心很大,干劲很足,但是热乎劲儿很快就过去了。这种孩子的优势在于迅速确定目标、立即行动,而弱点在于坚持性和自制力上。对待这样的孩子,在确定目标之后,要打预防针,提醒他一旦干起来,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在行动过程中,则要帮助孩子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断地激励他。在接近目标时,尤其要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有几次这样的过程,孩子的薄弱环节就会得到扭转。

要找到薄弱环节,还得了解孩子做事浮躁、不踏实的原因。一般来说,原因如下:

孩子年龄小,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孩子兴趣广泛,而且是不稳定的。年龄较小的孩子,对一切他没有见过的事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什么都要问,什么都想自己动手摸一摸,试一试。这些广泛的兴趣、爱好及不断的探索行为,对孩子的智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等的发展极有益处。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多数孩子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喜欢模仿。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也想试试,总认为别人做的事“一定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大孩子所做的事。所以他总是放下自己的事情去学做别人做的事。

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这种发展的需要促使他们经常地进行户外的肢体活动。因而,对一些要求较长时间静止不动、需要坚持的事情,如看书、画画、练书法、练琴、搭积木等活动,坚持不了多久,就会疲劳。如果父母坚持让孩子长时间地坐着不动,他就会对从事的这一活动产生厌倦,变喜欢为不喜欢。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这方面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部分家长习惯帮助孩子处理各种事情,孩子没有机会从头到尾地去完成整件事情。孩子没有机会靠自己去化解阻力,因此一旦遇到什么问题,索性就扔到一边了。他们觉得无关紧要,反正有家长帮助自己完成。

第二是家长的浮躁心理作用在孩子身上。比方说家长答应从某天起,每天有多少时间来陪孩子玩儿,但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失信于孩子。家长无法做到的事情反而要求孩子办到,孩子自然会有理由反驳。

知识灌输与德育失衡

有的父母只知道给孩子灌输知识,而不考虑知识的难度是否适合孩子。同时也没有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使得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就会轻易放弃。另外,有的家长经常给孩子立志,而不是给孩子立长志。从而为浮躁性格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受先天因素影响而缺乏耐性的孩子毕竟是极少数,关键还在于后天环境对培养孩子踏实生活习惯的影响。踏实的生活习惯表现在各个方面,对待学习、对待生活中的琐事等等,而且好的习惯是优秀品质的基础。所以建议家长多花费心思,不要觉得一些所谓的“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要知道,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将这些“细枝末节”一点一点积累成生习惯。

教子处方

从小事抓起,为孩子构建耐心和毅力的大厦

做事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到底是浮躁心理的表现之一,几乎是当今青少年的一种通病。家长应有足够的耐心,并选择一些巧妙适用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逐步克服这种心理。

家长可参考以下几点:

1.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

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比方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晚上自己上厕所等。万事开头难,每一次新的尝试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告诉他“你很棒”、“你一定能行”,鼓励他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始终保持一定的自信心和对成功的渴望,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毅力实现目标。这会使孩子不惧怕面临的困难、挫折,并以积极方式去克服。有了坚持到底的念头,表现在行动上就不再会是随手丢下手中的事情了。

2.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

一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比方周末外出,让孩子决定地点与须携带的东西;上台演讲,应先准备讲稿。父母要引导孩子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做?难吗?会有什么困难?最好怎样做?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方法具体化。

二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到最后即可达到目标。

3.用言语激发孩子的斗志

就拿开头给出的事例来说,当爸爸妈妈发现了子鹏把魔方拆了的时候,可以故意说:“我就知道你弄不好。”孩子的求胜心理是很强的,在父母这种言语的激发下,他往往会倔强是说:“谁说我不能独立完成?”于是重新投入到“积木的世界”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孩子相应的引导,帮助孩子积极思考。家长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坚持到最后的时候,应及时地给予夸奖。

具体的方法是很多的,关键是家长要懂得从点滴小事来渐渐地培养孩子的习惯。家长可以与孩子展开“竞争”,让孩子在明确的动力指引之下完成一件事。家长还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受到熏陶。  总之就是从小事抓起,以踏实的习惯为基底构建孩子耐心和毅力的大厦。

P1-5

序言

某企业的人事主管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主管您好,请问贵公司××职位正在招人吗?”

主管说:“是的,您要应聘可以先发简历。”

对方说:“不是我,是我家的小孩儿,今年刚好大学毕业……您觉得可以吗?”

人事主管笑了笑说:“这样吧,你先让他发一份简历到公司的招聘信箱,公司会安排时间统一面试的。”

对方又问:“请问贵公司在什么位置?”

人事主管:“××区××楼……”

对方说:“哦,太远了……请问公司管食宿吗?”

人事主管:“公司提供食宿。”

对方松了口气说:“哦,那还可以。我家小孩特别喜欢这份工作,就是怕离家太远……”

人事主管:“请问您家小孩儿叫什么名字?”

对方说:“××。请多多关照……”

人事主管在纸上记下了那个名字。

第二天,人事主管浏览简历的时候果然发现了那个名字,但他没看简历就把这个人否定了。

故事是真实的,因为故事中的人事主管就是笔者的朋友。这位朋友不看简历就否定对方的原因想必大家心中都很明白:一个不能自立,找工作都需要家长帮忙的人,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吗?

当然,看了这个故事,家长在反思孩子不自立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一下自身的教育方法,问问自己有没有给孩子自己走路自己成长的机会?想象如果自己不放手,孩子又怎会自立,怎会长大?

要知道,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父母这座靠山无论有多么强大,孩子总有靠不了的时候。只有教孩子自立,学会依靠自己,做父母的才不会担心孩子离开自己无法生活。因此,明智的父母会选择让孩子的心灵与身体一起成长。不仅让孩子越长越高,同时教孩子学会依靠自己来生活,也就是要教孩子学会自立。

自立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教孩子自立,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有了自立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容易适应社会,把握机遇。

孩子的成长谁也代替不了,将来的风风雨雨必须要亲自经历,未来的路也必须靠他自己走出来。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创造锻炼的机会,而不是凡事包办代替、做孩子的“代言人”,所以,教孩子自立需要父母理智的爱。能够放手让孩子追寻自立自强之路的父母,才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一书从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入手,撷取孩子不自立的生活片断,以精辟的语言透视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分析了孩子不自立的种种原因,指出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从而为父母们开辟了一条能够轻松正确地应对孩子不自立行为的捷径。

希望本书能帮父母解忧排难,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不自立父母怎么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正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9287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