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伟大投资时代的价值守望(翻寻中国伟大的蓝筹股)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概述价值投资法则内涵,分析价值投资成功案例,预测价值投资的中国背景,配置价值投资核心组合。本书旨在告诉读者:遵循价值投资法则,在伟大的中国投资时代买进中国最伟大的投资标的;用支付合理低价和长捂不放的方式提高投资利润,降低投资风险;运用价值投资法则点石成金,坐享其成。

这是一本在中国长牛市和大震荡市道里不可不读的投资理财的必备参考工具书。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概述了价值投资法则的内涵,深度分析了价值投资的成功案例,前瞻性地预测了价值投资的中国前景,并配置了价值投资的核心组合。本书作者旨在告诉读者:遵循价值投资法则,在伟大的中国投资时代买进中国最伟大的投资标的:用支付合理低价和长捂不放的方式提高投资利润,降低投资风险;运用价值投资法则点石成金,坐享其成。这是一本在中国长牛市和大震荡市道里不可不读的投资理财的必备参考工具书。

目录

第一章 定义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一生实践

 价值投资的七大简化原则

 市场效率论的投资误导性

 市场真的可以预测吗?

 时间和复利,价值投资制胜的不贰法宝

 未来将重奖集中投资者

第二章 价值投资在中国行不通?

 一场发生在我网博里的大论战

 初试价值投资啼声

 私募:在中国复制巴菲特

 但斌:专注长期股权投资

 平民的胜利

 我理解的价值投资

第三章 寻觅中国伟大的企业

 估值之困:山顶还是山腰?

 对牛市延续线路图的猜想

 拥有中国资产,分享中国成长果实

 伟大投资时代的价值大蓝筹

 四重筛选价值大蓝筹

 一生拥有,别无所求

 《全球商业》票选契合了我心目中的价值蓝筹

第四章 后长牛市投资者必须理清的几件事

 将思维矫正到“长牛市”的轨道上来

 风险,你预期了吗?

 时间成本:被投资者严重忽略的因素

 良好的心态是价值投资的核心

 快乐幸福地投资股市,让心灵放轻松

附 投资大师关于价值投资名言录

后记 后长牛时代的价值投资宣言

作者跋 我的几次成功大预言

试读章节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一生实践

沃伦·巴菲特被喻为“当代最成功的投资者”。在历史上伟大的投资家中,巴菲特以他敏锐的业务评估技术引人注目。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塞和软件大王比尔·盖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他们的财富都来自一种产品或发明,而巴菲特却是个纯粹的投资商,他从零开始,仅仅从事股票和企业投资,成为20世纪世界大富豪之一。在40年的时间里——从艾森豪威尔时代到比尔·克林顿执政,无论股市行情牛气冲天抑或疲软低迷,无论经济繁荣抑或是不景气,巴菲特在市场上的表现总是非常好。在战后美国,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巴菲特却达到了28.6%的水平。巴菲特简朴却又奥妙无穷的投资哲学和投资策略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他们每年一次像圣徒一样到奥马哈(巴菲特的家乡一作者按)朝圣,聆听巴菲特的投资分析。这如同埃尔·沃斯音乐会或宗教复活节一样,成了美国每年的一件大事。金融界的人士把巴菲特的著作视为“圣经”,犹如念布道的经文一样背诵巴菲特的格言。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了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诀窍。富有天赋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到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他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7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了%的股份。到1 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P9-11

序言

每一次市场的调整都会引来投资者的恐慌,“高处不胜寒”也成了当下股评用得最多的一个热门词汇。大凡在调整市道里,投资者提出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行情是否到头了?

认识中国迄自2005年年底以来的这轮超级长牛市趋势,有几条脉络清晰可辨:其一,站在宏观层面,中国正昂首步入新一轮的由世界工业制造基地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国内庞大市场消费升级进程加速引发的经济增长长周周期。这个周期受中国人口因素的影响,至少还将持续15年左右。其二,站在微观层面,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向好的宏观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的强劲增长势头,以及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急速提高。2007年半年报准确无误地显示出整体业绩继续处在高增速水平上(70%以上)。这样的高增长的年报,放在全球任何一个股市里,必涨无疑。第三,站在中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历史高度看,人民币资本项目将长期大幅升值,第四,站在统观层面看,由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引发的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预期,正好和国内外流动性泛滥、资本充裕相耦合,从而导致国内外庞大资本大举进入中国股市。国际上,由于美国次级贷款风暴以及美元长期贬值态势,使原本长驻的巨额国际资本从美国流出,加剧了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的局面。这一趋势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无法改变,不管中国证券会高层怎样用心良苦,试图引流泛滥资金,其作用将是杯水车薪。以上四条推升中国股市的主线条在目前尚处在进行时状态,四条主线中的任何一条都足以激发中国股市向上的不断攀升,更遑论到了现在,这四条主线已交织、黏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巨大的合力共振。

结论:

——中国股市还处在长期繁荣的山腰上。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以什么样的视野和高度去看待中国这轮长牛市格局,将决定投资者今后财富的多少和生活的幸福与否。在长牛市道和巨大财富效应面前,任何裹足不前和优柔寡断,只会使投资者坐失一生中最好的历史性投资机遇!如果我这一个带着猜测性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现在投资中国资产仍然正当其时。

——真正认清这轮超级长牛市因何而起,其主轴又是什么。本书稿作者建议投资者长期关注在长牛市道里人民币升值这根主线条。这正是本轮长牛市里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动因。2007年4月10日,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甚至语出惊人地预测,在未来2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可能高达500%。相比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汇率机制改革以前的水平,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累计升幅只有7%左右,和罗杰斯猜想的500%的升值率相比,7%微乎其微。人民币升值将全面提升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值,比如拥有人民币资产的房地产、拥有矿山资源的煤炭、金融业和拥有地产资源的商业企业;外汇负债率比较高的企业,如航空、贸易等;以及原材料或零部件进口占比较高的行业,如造纸、钢铁、轿车、石化、航空等。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我们特别看好银行股。如果投资大师罗杰斯的上述预言能够兑现,那么专门经营人民币的银行所产生的溢价将会是多么巨大!

——一旦认定中国股市长牛市格局,坚决做一个中国价值投资的麦田守望者,虽然守望是孤独的,有时甚至是十分磨人的。用巴菲特的投资眼光和选股原则,精选长牛市里能获益十倍,甚至更多倍数的大牛股,然后在价格相对低估或调整市里股价相对低点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坚决买进。一旦买入,就长久地照看并集中持有的那几只股票。只要中国股市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保持投资组合至少几年不变。可能的话,持股越久越好。同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用平常心看待长牛市途中的任何涨涨跌跌,始终不被短期股价波动所左右。

——如果坚决遵循价值投资理念,注重投资过程,享受长期成果,等到一二十年后,当我们站在中国股市的山峦之巅,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庆幸当年自己的投资正好处于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开始和股市长牛的起点;由于坚决不离不弃采用英明而富有远见的价值投资策略,我们手中的股票早已成倍,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地增长。而今,自己也早已因为股价的倍乘效应而成为中国长牛市的最大赢家,现在正幸福快乐地的生活着,享受着人生。

然而,长牛市道里,就在少数投资人群采用价值投资法则理念时,更多的投资者却在规划其股票投资组合时所花的时间甚至还不如会一个客、做一顿饭、度一次假,或买一件衣服的时间长。报章杂志诸如“当前十大好股”等的标题,轻而易举地就成功诱导了短线投资大众做出轻率投资买卖的决定。市场分析师更是工于心计让投资人换股票比换舞伴还快。而中国股市过去十多年来不断反复震荡的多空头市场氛围,早已使投资者形成了“短线投资”的单一思维模式,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花更多时间去进行小心翼翼的股市研究,而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花钱将股票买入,等待短时间内股票的上涨和获利。这种增长型投资法多年来在中国股市一直大行其道,配合增长型投资法的必然是各类小道消息、假信息、谣言的漫天飞舞。然而,就像人类所有的坏习惯可能导致不幸后果一样,由错误投资理念给中国投资者带来的金融悲剧在过去一再重演。更可悲的是,当灾难过后不久,投资者又故态复萌,很快忘记了刚发生过的金融悲剧,照样周而复始地从事新一轮的短线投资行为。

中国股市的投资理念太需要正本清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已在世界发达国家盛行的价值投资法则给中国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价值投资法则(Value Investing)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产于美国,由格雷厄姆创立,巴菲特集大成取得了极大成功的一种投资哲学和投资策略,并已被世界上众多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沃尔特·施洛斯(Walter Schloss)、马里奥·嘉伯礼(Marlo Gabelli)、迈克尔·普赖斯(Michael Price)、约翰·内夫(John Neff)、约翰·坦普尔顿(John Tempieton)等,屡试不爽的一种经典投资法则。如果将价值投资法则简化,它们就是:选择长期获利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绩优股,将资金重押在几只这样的股票上,不论短期股市如何震荡,都对自己所持的股票长抱不放。这正是本书稿要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

本书概述价值投资法则内涵,分析价值投资成功案例,预测价值投资的中国背景,配置价值投资核心组合。本书旨在告诉读者:遵循价值投资法则,在伟大的中国投资时代买进中国最伟大的投资标的;用支付合理低价和长捂不放的方式提高投资利润,降低投资风险;运用价值投资法则点石成金,坐享其成。这是一本在中国长牛市和大震荡市道里不可不读的投资理财的必备参考工具书。

后记

后记 后长牛时代的价值投资宣言

我们在思考,2008年之后如何操作,才能持续投资成功?2009年呢?2010年呢?长牛市经过整整两年的上涨,未来股市可能还将继续向上拓展攀升。现在的A股平均市盈率已经高达50倍以上,三分之一的股票的市盈率高达百倍之上。过去两年里,我们也看到了确实有很多很多股票业绩大幅增长,尤其是那些垃圾股,增长幅度更大。但我们非常怀疑:这种业绩增长的持续性,2008、2009年还能够这样增长吗?回答是:绝对不可能!

我们在思考,2008年乏后如何投资中国股票才能继续打败大盘,保持投资的成功?中国股市会在高歌猛进中突然戛然而止吗?投资者是否又要忍受类似2001~2005年的那种股市持续下跌的痛苦?谋定先动,才能百战百胜。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股市都一再证明:高估值,尤其是超高市盈率的股票市场,持续暴跌的来临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作为已进入后长牛时代的投资者必须深入研究这一方面,即便市场还将继续迭创新高,甚至大幅攀升,我们仍然需要未雨绸缪,将重点研究主要放在:如果今后市场真正见顶,我们该怎么办?如果股市见顶后再来谋动,恐怕不仅意味着未来我们将被迫长期远离市场,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过去长牛市里因为股价大幅攀升而获得的纸上富贵,将因为大势的突然见顶而被连本带利地悉数揩尽。连本都没有了,即便有“春风吹又生”的股市来年,我们却只好因为血本无归而被迫永久性地离开这个曾经让我们赚钱到心跳的股市。

但在下跌市道中,一样有着少部分优秀股票能够持续长期地向上运行。作为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我们要投资的就是这一小部分的股票。成功的投资者,不是因为能够在上涨趋势中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能够在不断波动的市场中持续赚大钱,这才是关键之关键。我们深信:只有在股市大幅下跌,或股市持续调整的市场中能凤凰涅槃,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并能脱颖而出的投资者,才是这个血腥搏杀的股市里最为优秀的。这才是我们价值投资者真正长期追求的目标。

成功的投资者与平庸的投资者最大区别就在于:成功的投资者能够在股市里持续长期为自己赚大钱,无论是在牛市还是熊市。平庸的投资者能够在牛市、在疯狂市场里随波逐流地为自己赚大钱,但在熊市、在市场大幅波动时,他们的股票下跌惨烈,亏损累累,他们获取的财富也因此被打回原形,甚至倾家荡产。因此投资成功的唯一标准不是某一时、某一持股的胜利,而是持续长久地获利,尤其是在市场大幅波动,甚或熊市的时候都能够继续获利。

要问我们掌握了什么投资获利的尚方宝剑,回答是:价值投资!唯有价值投资才是能够让我们成为市场中的“牛人”,市场优胜劣汰的存留者,市场获利的大赢家!赌博式的投机炒作,将让你赔得倾家荡产只是时间问题。在过去几年的长牛市里,即便你靠赌博式投机炒作赚了一千倍,我们仍然认为:你离倾家荡产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时间将为我们的断言做出佐证,世界各国股市因赌博式投机炒作而亏损累累的例证也将为我们的断言做出佐证。

在股市投资中,坚持价值投资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最大的魅力在于当市场波动或处于弱势的时候,尤其是在熊市的时候,价值投资的收益远远超越市场的大部分投资者,尤其超越投机炒作者。在中国“5.30”长黑前,那些曾几何时叱咤风云的短线投资客一个个都成了市场的大输家,而坚持价值投资者,则因为手中持有中国伟大投资时代的价值蓝筹而极好地防御了这场股灾的侵袭。2000年之后,美国大批大批的对冲基金倒闭,客户亏损累累,但价值投资的领军人物——巴菲特,却取得了远远超越其他大部分对冲基金的投资实绩。对冲基金的投资业绩波动非常大:行情好的时候,大把大把地赚钱;行情差的时候,或者股灾来临的时候,则亏损得一败涂地。唯有坚信价值投资的巴菲特,业绩稳定性强、业绩持续增长时间长,所以他才是真正的投资大师。

中国股市经过“5·30”大幅杀跌后,上证综指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早已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但很多股票跌下去后,就再也没有回到“5.30”前期的股价水平,而且经过2007年年末的几次股市大震荡(例如,“11·8”、“11·22”等),这些在“5·30”大跌下去的股票更是一蹶不振,逐级走上了漫漫下跌的不归之路。但同时我们却惊奇地发现:经过一轮波动之后,那些价值蓝筹却增幅喜人,大有“强者恒强”的气势。这就是价值投资的伟大魅力!

国内很多80后的新新代股民,恐怕还从未有过以20元买进一……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股市还处在长期繁荣的山腰上。如果我的这一带着猜测性的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现在投资中国资产仍然正当其时。”

“真正认清这轮超级长牛市因何而起,其主轴又是什么。我建议投资者长期关注在长牛市道里人民币升值这根主线条。这正是本轮长牛市里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动因。”

“一旦认定中国股市长牛市格局,坚决做一个中国价值投资的麦田守望者,虽然守望是孤独的,有时甚至是十分磨人的。用巴菲特的投资眼光和选股原则,精选长牛市里能获益十倍,甚至更多倍数的大牛股,然后在价格相对低估或调整市里股价相对低点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坚决买进。一旦买入,就长久地照看并集中持有的那几只股票。”

“如果坚决遵循价值投资理念,注重投资过程,享受长期成果,等到一二十年后,当我们站在中国股市的山峦之巅,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庆幸当年自己的投资正好处于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开始和股市长牛的起点;由于坚决不离不弃采用英明而富有远见的价值投资策略,我们手中的股票早已成倍,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地增长。而今,自己也早已因为股价的倍乘效应而成为中国长牛市的最大赢家,现在正幸福快乐地生活着,享受着人生。”

——本书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伟大投资时代的价值守望(翻寻中国伟大的蓝筹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超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71561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51
丛书名
印张 14.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5
17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47:21